重過雷園

作者:嚴粲 朝代:宋代

重過雷園原文

靜處人來少,園扉本不關。

寒叢淒古徑,落日思空山。

倚樹吟情遠,臨池立影閒。

晚林看更好,一抹冷煙還。

詩詞問答

問:重過雷園的作者是誰?答:嚴粲
問:重過雷園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重過雷園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嚴粲的名句有哪些?答:嚴粲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刪韻

參考注釋

處人

(1).居家不出之人。《國語·魯語下》:“我先君 襄公 不敢寧處,使 叔孫豹 悉帥敝賦,踦跂畢行,無有處人,以從軍吏。”

(2).隱士。《淮南子·主術訓》:“天下多眩於名聲,而寡察其實。是故處人以譽尊,而游者以辯顯。”

不關

不牽涉;不涉及。《韓非子·內儲說上》:“無棄灰所易也,斷手所惡也,行所易不關所惡,古人以為易,故行之。” 晉 陸雲 《謝平原內史表》:“片言隻字,不關其間;事蹤筆跡,皆可推校。” 唐 司空圖 《偶書》詩之一:“鶯也解啼花也發,不關心事最堪憎。” 茅盾 《子夜》十三:“明兒 三先生 生氣,可不關我的事。”

落日

夕陽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明 李攀龍 《仲春虎丘》詩:“古剎雲光杳,空山劍氣深。” 李大釗 《警 * 父老書》:“空山已無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吟情

詩情;詩興。 宋 趙師秀 《秋色》詩:“幽人愛秋色,祇為屬吟情。” 宋 戴復古 《昭武太守與李賈嚴羽共觀前輩詩》之八:“詩本無形在窈冥,網羅天地運吟情。” 元 張可久 《罵玉郎過感皇恩採茶歌·楊駒兒墓園》曲:“放吟情,寫新聲,寄春鶯,明年來此賞清明。”

臨池

《晉書·衛恆傳》:“ 漢 興而有草書…… 弘農 張伯英 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後因以“臨池”指學習書法,或作為書法的代稱。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有練實先書,臨池真盡墨。” 宋 蘇軾 《石蒼舒醉墨堂》詩:“不須臨池更苦學,完取絹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名臣通畫學》:“前代名臣能臨池者多矣,鮮有以畫名者。”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黃忠端書孝經卷》:“夫人善臨池,代公作行草,幾奪真。” 呂叔湘 《漢字和拼音字的比較》:“書法一項,確是一種藝術。但是這是要有寫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臨池的工夫,才會有成就的。”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三:“日記抄得很工整,字型遒勁,也可作臨池之用。”

一抹

(1).猶一條;一片(用於痕跡、景物等)。 唐 羅虬 《比紅兒》詩之十七:“一抹濃紅傍臉斜,妝成不語獨攀花。” 宋 陸游 《思故山》詩:“暮歸稚子迎我笑,遙指一抹西村煙。”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四折:“我自離了鶯花市,無半星兒點污,一抹兒瑕疵。” 清 鄭燮 《唐多令·寄懷劉道並示酒家徐郎》詞:“一抹晚天霞,微紅透碧紗,顫西風涼葉些些。” 茅盾 《子夜》十:“一抹深紅色的夕照掛在那邊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帶樹葉也帶些兒金黃。” 王西彥 《黃昏》:“一陣轆轆轆轆的轟響,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漸散淡的黑煙。”

(2).一閃而過。 宋 蘇軾 《自興國往筠宿石田驛南二十五里野人舍》詩:“溪上青山三百迭,快馬輕衫來一抹。” 宋 楊萬里 《餘乾泝流至安仁》詩:“半篙新漲滿帆風,兩岸千山一抹中。”

(3).一齊。《宋史·宋轍傳》:“今欲於 定西城 與 隴諾堡 一抹取直,所侵 夏 地凡百數十里。”《 * 詞話》第九回:“這婦人一抹兒都看在心裡。”

(4).一筆勾消。 清 楊昭 《閒止書堂集鈔跋》:“豈意對面九嶷,前言一抹,貪天功為己力,掠人美以自榮。”

(5).一直;一味。《蕩寇志》第七七回:“忽聽得喊殺之聲,一抹地追尋來,祇道你遇著歹人,卻為你同二位表兄廝殺?”《蕩寇志》第八二回:“卻説 麗卿 一抹地鎗挑劍砍,衝出重圍。”

一彈;一奏。抹,指彈奏弦樂的一種指法。謂輕輕一按。 唐 杜牧 《隋苑》詩:“紅霞一抹《廣陵》春, 定子 當筵睡臉新。” 宋 歐陽修 《減字木蘭花》詞:“畫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 宋 辛棄疾 《賀新郎·賦琵琶》詞:“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

一擦或一摸。《兒女英雄傳》第六回:“破這個架式是用左胳膊橫著一搪,封在面門,順著用右手往下一抹,拿住他的左腕子一擰,將他身子擰轉過來,卻用右手從他脖子右邊反插將去把下巴一掏:叫做‘黃鶯搦嗉’。”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 劉福生 用手把臉一抹,鼻子眼一緊蹙,扎撒著兩隻大手,發瘋地扭起腰來。”

詩詞推薦

重過雷園原文_重過雷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