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二弟時在白彪莊·其一原文
攜篋戴星去,荷鋤沖雨行。
堤防詢故老,銍艾倚新氓。
移竹三千個,添松一萬莖。
但能逃凍餓,吾不慕公卿。
詩詞問答
問:寄二弟時在白彪莊·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寄二弟時在白彪莊·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寄二弟時在白彪莊·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彭汝礪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礪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戴星
(1).頂著星星。喻早出或晚歸。 唐 王績 《答馮子華處士書》:“或時與舟人漁子方潭並釣,俯仰極樂,戴星而歸。” 宋 蘇軾 《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對牀欲作連夜語,念汝還須戴星起。” 明 李東陽 《先叔父李父墓志銘》:“悉力勤事,戴星觸霧,或遠涉 江 漢 ,未嘗告勩。” 清 鈕琇 《觚賸·兩大文章》:“臣趨朝之限,雖迫於戴星;而問寢之私,倍懸於愛日。”
(2).《呂氏春秋·察賢》:“ 宓子賤 治 單父 ,彈鳴琴,身不下堂,而 單父 治。 巫馬期 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 單父 亦治。”後因以“戴星”為稱揚吏治或能吏之典。 唐 羅隱 《夜泊義興戲呈邑宰》詩:“溪畔維舟問戴星,此中三害有圖經。” 清 錢謙益 《楊應震授文林郎制》:“以蕞爾彈丸之邦,值累年捐瘠之後,戴星為治,計日有程。”
(3).馬名。《詩·秦風·車鄰》“有馬白顛” 唐 孔穎達 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4).魚名。《太平御覽》卷九四○引《臨海水土記》:“戴星魚,狀如鳶魚,背上有兩白璫如指大。因名之雲。”
(5).谷精草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谷精草》。
沖雨
冒雨。 唐 韓偓 《即目》詩:“須信閒人有忙事,早來衝雨覓漁師。” 諸宗元 《雨中夜發上海》詩:“一夜奔車越六城,我行衝雨曉還晴。”
堤防
堤
修固堤防
故老
(1).元老;舊臣。《詩·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訊之占夢。” 鄭玄 箋:“君臣在朝,侮慢元老,召之不問政事,但問占夢。”《漢書·藝文志》:“古制,書必同文,不知則闕,問諸故老。” 唐 韓愈 《永貞行》:“元臣故老不敢語,晝臥涕泣何汍瀾。”
(2).年高而見識多的人。 晉 陶潛 《詠二疏》:“促席延故老,揮觴道平素。” 金 王若虛 《贈昭毅大將軍高公墓碣》:“事實始末,雖不能詳;而故老所傳,猶得見其為人之大略。” 袁鷹 《悲歡·飛》:“ 淮安 故老相傳:從幼年時代起,他就愛倚在城中心 鎮淮樓 的石欄桿上……佇目縱望遙天。”
(3).前朝遺老。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齋》:“百年故老有存者,尚憶 世宗 初伐 淮 。” 明 宋濂 《元故曾府君石表辭》:“當 宋 初改物,遺黎故老,猶有存者。” 清 趙翼 《甌北詩話·吳梅村詩》:“比之自諱失節,反託於遺民故老者,更不可同年語矣。”
銍艾
收割。引申指收穫。艾,通“ 乂 ”。《詩·周頌·臣工》:“命我眾人,庤乃錢鎛,奄觀銍艾。” 毛 傳:“銍,獲也。” 馬瑞辰 通釋:“‘奄觀銍艾’,甚言其收穫之速,乃所以為勸耳……《良耜》‘穫之挃挃’,傳:‘挃挃,穫聲也。’《説文》:‘銍,穫禾短鐮也。’‘挃,穫禾聲。’是挃與銍有別。而《爾雅·釋訓》‘銍銍,穫也’及此詩皆作銍者,假借字也。艾亦乂之假借,《説文》:‘乂,芟艸也。或作刈。’又:‘穫,乂穀也。’是芟艸、穫穀通謂之乂。” 明 劉基 《早行衢州道中》詩:“農家喜銍艾,行歌向東阡。”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凍餓
受凍挨餓。《孟子·梁惠王上》:“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史記·貨殖列傳》:“ 江 淮 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晉 葛洪 《抱朴子·安貧》:“今先生入無儋石之儲,出無束脩之調,徒含章如龍鳳,被文如虎豹,吐之如波濤,陳之如錦繡,而凍餓於環堵,何計疏之可弔!” 清 管同 《與某君書》:“今之奔走乾謁,營情貨財者輒曰:‘吾不好利,如凍餓何!’” 管樺 《<小英雄雨來>的命運》:“在那寒風呼嘯大雪飛揚的臘月天,常常有因為凍餓而死在村頭上的行路人。”
公卿
(1).三公九卿的簡稱。《儀禮·喪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貴臣。”《論語·子罕》:“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後漢書·陳寵傳》:“及 竇憲 為大將軍征 匈奴 ,公卿以下及郡國無不遣吏子弟奉獻遺者。” 劉師培 《悲佃篇》:“試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約五萬九千四百餘人。”
(2).泛指高官。 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 始元 元年,春二月。黃鵠下 建章宮 太液池中,公卿上壽。” 唐 元稹 《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賢彥駢繁。” 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為君子矣,雖不為公卿,無害也;為公卿而不足為君子,其如公卿何。” 嚴復 《和荊公<賈生>》詩:“賦鵬深情人不解,祇言未得作公卿。”
(3).指丈夫。《敦煌曲子詞·鳳歸雲》:“待公卿迴故日,容顏憔悴,彼此何如。” 蔣禮鴻 曰:“‘公卿’指丈夫,這和阿曹婆詞稱丈夫為‘君王’相同。俗文學裡的所謂‘官人’,實際和公卿的意義也相同。”見《敦煌變文字義通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