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禪人散灰·其二

作者:釋懷深 朝代:宋代

諸禪人散灰·其二原文

俗壽五十有三,出家一十八夏。

平生行腳遊方,多在鹽城興化。

最好不曾參禪,免見鑽龜打瓦。

今朝子細看來,也好一場詰霸。

才公才公莫要怕,焦山布施你,一轉古人話。

淨裸裸,赤灑灑,南北東西沒可把。

忽然撞著閻羅王,拈起拂子驀口打。

詩詞問答

問:諸禪人散灰·其二的作者是誰?答:釋懷深
問:諸禪人散灰·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懷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懷深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部

參考注釋

出家

棄捨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行腳

(1).謂僧人為尋師求法而游食四方。《古尊宿語錄》卷六:“老僧三十年來行腳,未曾置此一問。”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此桃去此十餘里,道路危險,貧道偶行腳見之,覺異,因掇數枚。” 金 趙元 《宿少林寺》詩:“箇中有佳處,行腳恨不早。”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道覡》:“赴會的,都要具膳餐飯,行腳的也要老少異糧。” 蘇曼殊 《與高天梅書》:“衲行腳南荒,藥爐為伍,不覺逾歲。”

(2).引申為行乞。 碧野 《燈籠哨》:“‘今天的行腳好嗎!’‘那裡,只在一家人家裡要到了幾根爛紅薯!’”

(3).見“ 行腳僧 ”。

(4).行走;行路。 宋 楊萬里 《和文遠叔行春》詩:“行腳宜晴翠,看雲恐夕黃。” 劉白羽 《黑》二:“行腳人全把腳步匆匆扯開,往下趕這兩站路。”

(5).謂兩腳不停地移動。《宋書·顧覬之傳》:“ 覬之 不欲與 殷景仁 久接事,乃辭腳疾自免歸。在家每夜常於牀上行腳,家人竊異之而莫曉其意。”

遊方

指僧人、道士為修行問道或化緣而雲遊四方

搖身一變,變做個遊方的雲水全真。——《西遊記》

興化

戲班的名稱

列興化於東肆。——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好不

多么;很——表示程度深,並帶感嘆語氣

接到你的信好不高興!

參禪

佛教指靜坐冥想,領悟佛理

參禪悟道

鑽龜

一種占卜術。鑽刺龜里甲,並以火灼,視其裂紋以斷吉凶。《荀子·王制》:“相陰陽,占祲兆,鑽龜陳卦。” 元 朱庸 《和西湖竹枝詞》:“小姑疑郎去不歸,為郎打瓦復鑽龜。”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節:“他看見那 岐山 下的土地十分肥饒,便開始鑽龜。龜的吉兆很好,要他安心地就住在這兒。”參見“ 鑽灼 ”。

打瓦

(1).即瓦卜。古代一種占卜方法:擊瓦而視其裂紋以定吉凶。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四出:“君子還是合婚、選日、揣骨、聽聲、打瓦、鑽龜、發課、算命?” 錢南揚 校註:“打瓦,即瓦卜。《九家集注杜詩》卷三十二《戲作俳諧體遣悶》‘瓦卜傳神語’註:‘巫俗擊瓦,觀其文理分析,以定吉凶,謂之瓦卜。’” 元 朱庸 《和西湖竹枝詞》:“小姑疑郎去不歸,為郎打瓦復鑽龜。”

(2).指兒童擲瓦的遊戲。《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時照顧不到,就溜到外邊去打瓦踢球,每日淘氣不了。”

(3).方言。倒楣,家業破落。 姚雪垠 《長夜》五:“我爺我爹都是佃戶,可是我爹一死就打瓦。我媽把車牛農具都賣光才還清債。”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細看

仔細地觀察

也好

(1) 兩個或幾個連用,表示不論這樣還是那樣都不是條件,用法跟“也罷”相近

插秧也好,收割也好,都不要誤了農時

(2) 表示容忍或只得如此

讓他們自己乾一乾也好,實踐出真知嘛

(3) 願意;不反對;高興

也好,謝謝

一場

表數量。猶一回,一番。 唐 白居易 《感櫻桃花因招飲客》詩:“誰能聞此來相勸?共泥春風醉一場。”《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若是押發人是個學舌的,就有一場是非出來。”《紅樓夢》第三二回:“別是想起什麼來,生了氣,叫他出去教訓一場罷?” 巴金 《家》二九:“我想起她死得可憐,偷偷買點錢紙給他燒,也不枉生前跟她好一場。”

(1).指一次科場考試。 唐 白居易 《選人入試繼燭判對》:“將期百鍊之後,思苦彌精;何意一場之中,心勞愈拙。”《金史·選舉志一》:“ 承安 四年,上諭宰臣曰:‘一場放二狀元,非是。’”

(2).表數量。指某些活動的一個場次。如:一場電影;一場球賽。

(3).戲劇中的一個段落亦稱一場。

公才

謂可與三公相當的才能。《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琰 又名之曰:‘ 孫 ( 孫禮 )疏亮亢烈,剛簡能斷, 盧 ( 盧毓 )清警明理,百練不消,皆公才也。’” 唐 劉長卿 《哭陳歙州》詩:“儒行公才竟何在,獨憐棠樹一枝存。”參見“ 公才公望 ”。

公莫

舞曲名。 宋 王灼 《碧雞漫志》:“至 唐 武后 時,舊曲存者,如《白雪》、《公莫》、《巴渝》、《白萱》、《子夜》、《團扇》、《懊憹》、《石城》、《莫愁》、《揚叛兒》,《烏夜啼》、《玉樹後庭花》等,止六十三曲。”參見“ 公莫舞 ”。

焦山

山名。在 江蘇省 鎮江市 東北 長江 中,與 金山 對峙。相傳 東漢 處士 焦先 隱此,故名。有 定慧寺 、 華嚴祠 、 三詔洞 、《瘞鶴銘》等勝跡。向為 江 防要地。 南宋 初, 韓世忠 曾駐此抗擊 金 兵。 宋 蘇軾 《書焦山綸長老壁》詩:“法師住 焦山 ,而實未嘗住。我來輒問法,法師了無語。”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七·常州府》:“ 焦山 ,府東九里 江 中,與 金山 並峙,相去十五里。以 後漢 處士 焦先 隱此而名。或名 譙山 ,亦曰 浮玉山 。 劉宋 元嘉 中,以 魏 人臨 江 ,嘗分兵戍此。 唐 時有 譙山 戍,蓋‘焦’與‘譙’通稱也。”

布施

將金錢、實物布散施捨給別人

依例布施

一轉

(1).轉動一次;旋轉一圈。 南朝 梁武帝 《白紵辭》:“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轉私自憐。” 唐 顧況 《悲歌》之二:“我心皎潔君不知,轆轤一轉一惆悵。”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且説那女子把那石頭撂倒在平地上,用右手推著一轉,找著那個關眼兒伸進兩個指頭去勾住了。”

(2).提煉一次。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其一轉至九轉,遲速各有日數,多少以此知之耳。”

(3).計算一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嘗算渾天不合,諸弟子莫能解。或言 玄 ( 鄭玄 )能者。 融 ( 馬融 )令算,一轉便決。”

(4).四周。《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兩邊一望,一邊是江,一邊是湖,又有那山色一轉圍著。”《儒林外史》第三十回:“諸名士看這湖亭時,軒窗四起,一轉都是湖水圍繞。”

(1).轉換勛階一次。《新唐書·太宗紀》:“從伐 高麗 無功者,皆賜勛一轉。”

(2).表數量。 清 翟灝 《通俗編·數目》引 李翊 《俗呼小錄》:“ 杭州 以柴四圓箍為一轉。”

人話

人們所說的話;入情入理的話

連句人話都不會說

赤灑灑

猶赤裸裸。《五燈會元·臨濟玄禪師法嗣·灌溪志閒禪師》:“十方無壁落,四畔亦無門,露裸裸,赤灑灑,無可把。”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東西

(1)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忽然

突然地,動作、行為的發生或情況的變化來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撫尺一下。——《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天氣忽然冷了起來

閻羅王

同“閻羅”(1)

拂子

(1).即拂塵。古代用以撣拭塵埃和驅趕蚊蠅的器具。 五代 和凝 《山花子》詞:“佯弄紅絲蠅拂子,打檀郎。” 宋 范鎮 《東齋記事》卷一:“ 仁宗 當暑月不揮扇, 鎮 侍 邇英閣 ,嘗見左右以拂子祛蚊蠅而已。”《隋唐演義》第三回:“左右女婢數人,也有執巾櫛的,也有擎香爐的,也有捧如意的,也有持拂子的,兩邊侍立。”

(2).用於雜技、歌舞等的指揮。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龜茲部》:“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車駕宿大慶殿》:“每奏先鳴角,角罷,一軍校執一長軟藤條,上繫朱拂子,擂鼓者觀拂子,隨其高低,以鼓聲應其高下也。”

(3).常為僧尼術士所執持。《花月痕》第四八回:“這妖婦率妖尼等挺立水面,將拂子一揮,戰艦都倒轉了,礮火一一自打起來。”參見“ 拂塵 ”。

詩詞推薦

諸禪人散灰·其二原文_諸禪人散灰·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