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司錄見寄

作者:釋德洪 朝代:宋代

次韻張司錄見寄原文

不曾識面已傾倒,便覺胸中涇渭分。

句精不減李長吉,才高大類沈休文。

看山詩眼湛如水,拄笏爽氣高摩雲。

他年竹屋夜連榻,妙語懸知過所聞。

詩詞問答

問:次韻張司錄見寄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次韻張司錄見寄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次韻張司錄見寄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文韻

2. 四庫本作句

參考注釋

不曾

(1)

 

沒有,從來就沒有

一生不曾見過這種人

(2)

 

亦作“未曾”

識面

(1).相見。 唐 韓愈 《答張徹》詩:“首敍始識面,次言後分形。” 宋 陸游 《贈應秀才》詩:“辱君雪裡來叩門,自説辛勤求識面。”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軼聞·河工奢侈之風》:“有為賓主數年,迄未識面者。”

(2).見過面;熟識。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 贄 居 忠州 十餘年,常閉門不出入,人無識面者。”《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回:“看著路傍,專望一識面之人經過此地,便是救星。” 茅盾 《虹》五:“從未有過一個僅僅識面的男子對她這樣地關切,這樣地熱心,並且這樣地努力想博她的歡心。”

(3).猶世面。《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呸!你這死不見識面的貨。”

傾倒

(1) 倒塌;倒下

教堂行將傾倒

(2) 心折,佩服

令君傾倒

(3) 使人傾心、愛慕

傾倒一時

傾倒全城年輕人

(4) 全部倒出;大量付出

傾倒了畢生心血

(5) 傾吐;暢談

若得會面,彼此傾倒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史記·蘇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涇渭

(1).指 涇水 和 渭水 。《詩·邶風·谷風》“ 涇 以 渭 濁,湜湜其沚” 毛 傳:“ 涇 渭 相入而清濁異。”《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大王之國,四塞以為固,北有 甘泉 、 谷口 ,南帶 涇 渭 。” 三國 魏 曹植 《贈丁儀王粲》詩:“山岑高無極, 涇 渭 揚濁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若擇源於 涇 渭 之流,按轡於邪正之路,亦可以馭文采矣。” 唐 杜甫 《驄馬行》:“晝洗須騰 涇 渭 深,夕趨可刷 幽 並 夜。”

(2).古人謂 涇 濁 渭 清(實為 涇 清 渭 濁),因常用“涇渭”喻人品的優劣清濁,事物的真偽是非。《晉書·外戚傳·王濛》:“夫軍國殊用,文武異容,豈可令 涇 渭 混流,虧清穆之風。” 唐 劉知幾 《史通·采撰》:“況古今路阻,視聽壤隔,而談者或以前為後,或以有為無。 涇 渭 一亂,莫之能辨。”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胸中自有 涇 渭 ,皮里自具《春秋》。”《新華月報》1980年第9期:“他是非分明,有 涇 渭 。”

不減

不次於,不少於

其英雄本色不減當年

高大

(1) 又高又大

高大的樅樹

他身材高大

(2) 崇高;高尚

高大形象

詩眼

(1).詩人的賞鑒能力、觀察力。 宋 蘇軾 《次韻吳傳正<枯木歌>》:“君雖不作丹青手,詩眼亦自工識拔。” 金 元好問 《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之四:“ 愚軒 具詩眼,論文貴天然。” 明 袁宏道 《與伯修書》:“近來詩學大進,詩集大饒,詩腸大寬,詩眼大闊。”

(2).指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亦指一篇詩的眼目,即體現全詩主旨的精采詩句。《朱子語類》卷二三:“只用他這一説,便瞎卻一部詩眼矣。” 清 施補華 《峴傭說詩》:“五律須講鍊字法, 荊公 所謂詩眼也。” 秦牧 《藝海拾貝·茅台、花雕瓶子》:“那個‘詩眼’一點上去,就像畫龍點睛似的,通篇詩都突然光采煥發了。”

湛如

安然。《晉書·太宗簡文帝紀》:“帝少有風儀,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處為意,凝塵滿席,湛如也。”

拄笏

見“ 拄笏看山 ”。

他年

(1).猶言將來,以後。《左傳·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負芻 守…… 負芻 殺其大子而自立也,諸侯乃請討之。 晉 人以其役之勞,請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題甘露寺北軒》詩:“他年會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龔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漢鳳紐白玉印一枚喜極賦詩》:“引我飄搖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節有感》詩之二:“聖主他年貴,邊心此日勞。” 唐 韓愈 《祭虞部張員外文》:“他年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詩:“他年誰識我,心跡在 徐州 。”

竹屋

用竹子作材料建造的房屋。亦泛指簡陋的小屋。 唐 黃滔 《楊狀頭啟》:“土風則竹屋玲瓏,煙水則葉舟蕩漾。” 宋 梅堯臣 《仲春同師直至壠山雪中宿穰亭》詩:“與子乘羸馬,夜投山家宿,風雪滿綈裘,燈火深竹屋。” 清 洪亮吉 《乾溝道中書所見》詩:“新緑填街馬過遲,幾家竹屋枕陂池。”

連榻

並榻。多形容關係密切。《晉書·外戚傳·羊琇》:“初, 杜預 拜鎮南將軍,朝士畢賀,皆連榻而坐。”《新唐書·姜晈傳》:“出入臥內,陪燕私,詔許捨敬,坐與妃嬪連榻,間擊毬鬭鷄,呼之不名也。” 宋 蘇籀 《答曹機宜啟》:“設招賢之連榻,侍致勝之良籌。”

妙語

(1) 指意味深長或說得很俏皮的話

(2) 快速、簡練而漂亮、詼諧的說法

用一些妙語使他們的評論生動

(3) 詞美意深而富於情趣的言語

妙語驚人

懸知

料想;預知。 北周 庾信 《和趙王看伎》:“懸知曲不誤,無事畏 周郎 。”《太平廣記》卷七一引《玄門靈妙記》:“法之效驗,未敢懸知。” 宋 秦觀 《和東坡紅鞋帶》:“懸知百年事已定,卻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吳承恩 《移竹寺中得詩》之四:“懸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所聞

所聽到的;所知道的。《商君書·更法》:“夫常人安於故習,學者溺於所聞。”《漢書·劉向傳》:“臣幸得託肺附,誠見陰陽不調,不敢不通所聞。” 晉 陶潛 《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漢 ,無論 魏 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人君耳習於所聞,則喜諛而惡直。”

詩詞推薦

  • 官窯膽瓶戲成口號

    乾隆清代〕古瓶盛酒後簪花,花酒由來本一家。李白設如遇潘岳,各珍其用定爭差。
  • 偈頌九首

    釋如淨宋代〕跳出淨慈牛欄,撞入太白馬廄。一團罪業黑漫,風吹日炙薰天。
  • 韓乾三馬

    蘇轍宋代〕老馬側立鬃尾垂,御者高拱持青絲。心知後馬有爭意,兩耳微起如立錐。中馬直視翹右足,眼光已動心先馳。僕夫
  • 小園即事五首

    劉克莊宋代〕靈椿難減菌難加,莫笑山翁兩鬢華。不與公榮同飲酒,只留禹錫獨看花。客來稍覺罍空恥,事去方知甕算差。歸老
  • 招董彥文以下十二人小酌道舊

    曾豐宋代〕鶴髮雞皮十二人,非親非故即比鄰。觥籌交錯情初洽,舌本瀾翻事半陳。父祖艱難猶在耳,兒孫憤悱可書紳。主人
  • 無題

    蘇泂宋代〕樹端浮綠漲連雲,青草池亭不見人。猶有薔薇數枝在,雖然是夏亦如春。
  • 悼亡·君自垂千古

    商景蘭清代〕君自垂千古,吾猶戀一生。君臣原大節,兒女亦人情。折檻生前事,遺碑死後名。存亡雖異路,貞白本相成。
    次韻張司錄見寄原文_次韻張司錄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陳與義宋代〕高枝已約風為友,密葉能留雪作花。昨夜常娥更瀟灑,又攜疏影過窗紗。
    次韻張司錄見寄原文_次韻張司錄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春雨

    寇準宋代〕散亂縈花塢,空濛暗柳堤。望迴腸已斷,何處更鶯啼。
    次韻張司錄見寄原文_次韻張司錄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

    陳三聘宋代〕餘霞飛綺,望長天、頃刻雲容凝碧。今夕江皋風力軟,明日波心頭白。客舸東流,語離深夜,遣我新愁積。春融花
    次韻張司錄見寄原文_次韻張司錄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長安

    方回宋代〕客從函谷過南州,略說長安舊日愁。仙隱有峰存紫閣,僧居無寺問紅樓。蘭亭古瘞藏狐貉,椒壁遺基牧馬牛。萬古
    次韻張司錄見寄原文_次韻張司錄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臣字

    陸景初唐代〕九秋光順豫,重節霽良辰。登高識漢苑,問道侍軒臣。菊花浮秬鬯,萸房插縉紳。聖化邊陲謐,長洲鴻雁賓。
  • 松竹間

    釋文珦宋代〕瘦竹老松間,閒房僅容膝。棲遲非一朝,謝遣用三術。泉落雙澗清,雲消從山出。誰能強予遷,愛此成痼疾。
  • 於眉州輓詩

    魏了翁宋代〕老雁長雲橫蜀道,歸鴉落日倚江城。摩挲少日生祠記,忍聽虞歌薤露聲。
    次韻張司錄見寄原文_次韻張司錄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曉詞

    施肩吾唐代〕攬衣起兮望秋河,濛濛遠霧飛輕羅。蟠桃樹上日欲出,白榆枝畔星無多。
  • 洛陽陌

    李白唐代〕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次韻張司錄見寄原文_次韻張司錄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頌十玄談塵異

    釋印肅宋代〕濁者自濁清自清,一輪堅白不容塵。鏡中妍醜誰分別,水月融光爭法身。
    次韻張司錄見寄原文_次韻張司錄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賀雨拜表

    林之奇宋代〕群雲雨事畢,振旅不復陣。掃天無一塵,千里還綠潤。晨朝大明賀,沙路萬蹄印。朝元泛翠瓦,佳氣去人近。頗聞
  • 春日

    陳元晉宋代〕金旛勝里喚春歸,卻後新正八日期。紅紫莫嫌春較晚,開遲應是落還遲。
  • 入壽昌縣界

    葛立方宋代〕一躡壽昌境,山深溪水蒼。編柴作籬落,囊石當橋樑。野店炊煙接,官塗松吹長。石田能幾棱,底用穀人忙。
    次韻張司錄見寄原文_次韻張司錄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次韻張司錄見寄原文_次韻張司錄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