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資政宋尚書原文
當年留鑰守陪都,龍坂因茲得曳裾。
北海一章慚鷙鳥,松江三歲厭鱸魚。
賈生感事多垂涕,園令居閒輒著書。
獨恃明公念孤介,東郊未去逐長沮。
詩詞問答
問:呈資政宋尚書的作者是誰?答:張方平
問:呈資政宋尚書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呈資政宋尚書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張方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張方平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參考注釋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陪都
舊時在首都以外另設的首都
曳裾
(1).拖著衣襟。裾,衣服的大襟。 晉 陶潛 《勸農》詩:“矧伊眾庶,曳裾拱手。”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詩:“曳裾出門迎,握手登前除。”
(2).“曳裾王門”之省稱。 唐 杜甫 《又作此奉衛王》詩:“推轂幾年惟鎮靜,曳裾終日盛文儒。” 明 蔡羽 《思田園》詩:“曳裾京華塵,徒自隳四支。”參見“ 曳裾王門 ”。
北海
(1) 大西洋東北部一個淺海,位於歐洲大陸東北與不列顛島之間
(2)
(3)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港口城市。著名漁港,工業有水產加工、貝雕工藝、電力、造船、機械、化學、輕工、紡織等
(4) 北京市的北海公園
(5) 中國北方的邊區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左傳·僖四年》
(6) 渤海
非挾太山以超 北海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上》
(7) 貝加爾湖。蘇武居北海牧羊之所。今蘇聯亞洲部分南部的湖泊
乃徒武北海上無人處。——《漢書·李廣蘇建傳》
一章
(1).歌曲詩文的一段,亦指詩文的一篇。 漢 王充 《論衡·自紀》:“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易·乾》“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三國 魏 王弼 註:“此一章全説天氣以明之也。” 唐 白居易 《酬張太祝晚秋臥病見寄》詩:“一章錦繡段,八韻瓊瑤音。”《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那先生開講《中庸》,開卷便是‘天命之謂性’一章。”
(2).古歷以十九年為一章。《周髀算經》卷下:“十九歲為一章。”《左傳·僖公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孔穎達 疏:“計十九年而有七閏,古歷十九年為一章,以其閏餘盡故也。” 宋 趙夔 《道過遂縣泊舟瞻》詩:“成佛經千祀,鐫崖已一章。”原註:“僧雲十九年矣, 漢 歷十九年為一章。”
鷙鳥
兇猛的鳥,如鷹、雕、梟等
松江
吳淞江 的古稱。 唐 陸廣微 《吳地記》:“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澤 。”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松江》:“ 唐 人詩文稱 松江 者,即今 吳江縣 地,非今 松江府 也。 松江 首受 太湖 ,經 吳江 、 崑山 、 嘉定 、 青浦 ,至 上海縣 合 黃浦 入海,亦名 吳松江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一·三江》:“三江皆 太湖 之委流也。一曰 松江 ,一曰 婁江 ,一曰 東江 。”
賈生
指 漢 賈誼 。 漢 桓寬 《鹽鐵論·箴石》:“ 賈生 有言曰:‘懇言則辭淺而不入,深言則逆耳而失指。’” 唐 杜甫 《久客》詩:“去國哀 王粲 ,傷時哭 賈生 。” 呂志伊 《過黔楚界喜晴》詩:“既倒狂瀾難遽挽,上書徒抱 賈生 憂。”
感事
(1).受外界事物的觸動。 晉 郭璞 《江賦》:“及其譎變儵怳,符祥非一,動應無方,感事而出。”
(2).因事興感。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避時難駐足,感事易迴腸。” 明 劉基 《題西旅獻獒圖》:“感事重懷古,因書戒矜誇。”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當其盛也,揚葩振藻,為敲金戛玉之音;及其衰也,感事哀時,多憔悴憂思之作。”
垂涕
落淚或流涕。指哭泣。《荀子·禮論》:“垂涕恐懼,然而幸生之心未已,持生之意未輟也。”《後漢書·光武帝紀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 漢 官威儀!’”《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那老頭子天天從山裡回來,不是垂涕抹淚,便是短嘆長吁。” 茅盾 《子夜》十八:“往常那些使她醒來時悲嘆,苦笑,而且垂涕的亂夢,現在又一齊回來,弄得她顛顛倒倒,如醉如迷。”
園令
(1). 漢 代陵寢守護的官。《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拜為 孝文 園令。”《後漢書·百官志二》:“先帝陵,每陵園令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守陵園,案行掃除。” 南朝 梁 劉孝標 《辯命論》:“ 亭伯 死於縣長, 相如 卒於園令。”
(2).管理皇苑的官員。《宋書·符瑞志中》:“ 泰始 二年四月庚申,甘露降 華林園 ,園令 臧延之 以獻。”
著書
撰寫著作。
明公
舊時對有名位者的尊稱。《東觀漢記·鄧禹傳》:“明公雖建蕃輔之功,猶恐無所成立。” 唐 元稹 《酬李十六》詩:“明公將有問,林下是靈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得明公提攜,萬千之幸!”
孤介
耿直方正,不隨流俗。 晉 陶潛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詩:“總髮抱孤介,奄出四十年。”介,一本作“ 念 ”。《隋書·薛道衡傳》:“ 孺 清貞孤介,不交流俗。” 宋 羅燁 《醉翁談錄·趙旭得青童君為妻》:“ 天水 趙旭 ,字 子明 ,少孤介好學,有姿貌,好清談。”《紅樓夢》第七五回:“這是他向來的脾氣,孤介太過,我們再扭不過他的。”
東郊
(1). 西周 時,特指其東都 王城 以東的郊外。 周 滅 商 後,遷 殷 民於此。《書·君陳》:“ 周公 既沒,命 君陳 分正東郊 成周 。” 孔穎達 疏:“ 周公 遷 殷 頑民於 成周 。頑民既遷, 周公 親自監之。 周公 既沒,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陳 代 周公 監之,分別居處,正此東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國都或城市以東的郊外。《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漢 班固 《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東郊豈異昔,聊可閒餘步。”《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東郊漸覺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長沮
傳說中 春秋 時 楚國 的隱士。《論語·微子》:“ 長沮 、 桀溺 耦而耕。” 劉寶楠 正義引 金履祥 曰:“ 長沮 桀溺 ,名皆從水, 子路 問津,一時何自識其姓名?諒以其物色名之。”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呈資政宋尚書原文_呈資政宋尚書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