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店反丙申詩意原文
抑半壁乎半璧乎,前番曾論兩名呼。
壁璧音同其義異,定論考諸志乘無。
志乘既無俗稱任,何必拘墟分別吾。
復思遼宋分疆際,限以半壁俾弗逾。
其稱或乃實由此,爾時國計誠艱夫。
詩詞問答
問:半壁店反丙申詩意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半壁店反丙申詩意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四
2. 丙申過此以壁似稱山璧若喻水因有依山面水處兩義皆可爾之句
參考注釋
半壁
(1)
(2) 指朝東的半面山崖
半壁見海日。——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3) 半邊
我那岳伯父拼身捨命與金人撕殺,才保全得半壁江山。——《說岳全傳》
半璧
(1).即璜。半圓形的玉器。 漢 班固 《 * 通·文質》:“璜者半璧,位在北方。”
(2).指弦月。 北周 庾信 《望月》詩:“蓂新半璧上,桂滿獨輪斜。”
前番
上次。 宋 楊萬里 《郡中上元減舊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詩:“紅錦芙蓉碧牡丹,今番燈火減前番。”《七國春秋平話》卷中:“前番令人請 孫子 , 孫子 未來,回書道是先往 燕國 ,後退 燕 兵。”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七三:“欲求縹渺反幽深,悔殺前番拂袖心。”
定論
確定的論斷或成熟的見解;做出確定的論斷
志乘
志書。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和州志政略序例》:“夫州縣誌乘,比於古者列國史書,尚矣。” 清 惲敬 《碧玉說》:“ 敬 前在 廣州 ,問 * 之故,有言 明憲宗 以聘先生者。及至 新會 ,考之志乘,無其説。”參見“ 志書 ”。
俗稱
通俗的稱呼;非正式的名稱
午門俗稱五鳳樓。——《故宮博物院》
西紅柿是蕃茄的俗稱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拘墟
見“ 拘虛 ”。
分別
(1) 各自;個別
對他們應該分別對待
(2) 分頭,各自,不共同,不一起
會長和秘書長分別接見了他
分疆
(1).區分疆界。《晉書·地理志上》:“ 武帝 開 越 攘 胡 ,初置十七,拓土分疆,又增十四。” 宋 文天祥 《白溝河》詩:“行人為我言, 宋 遼 此分疆。”
(2).分守之地,謂轄境。 宋 梅堯臣 《送吳給事移淮西》詩:“夾路車徒盛,分疆禾黍秋。”
(3).謂斷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句者,局也。局言者,聯字以分疆。”
或乃
或者。常用於句首表示變換敘述內容。 漢 馬融 《長笛賦》:“或乃聊慮固護,專美擅工;漂凌絲簧,覆冒鼓鍾。”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或乃邊郡未知,負羽從軍。 遼水 無極, 雁山 參雲。”
由此
由於如此;因而;從這裡;從此。
例句: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爾時
猶言其時或彼時。《左傳·襄公十三年》“使 士匄 將中軍,辭曰: 伯游 長,昔臣習於 知伯 ,是以佐之,非能賢也” 晉 杜預 註:“ 罃 代將中軍, 士匄 佐之。 匄 今將讓,故謂爾時之舉,不以己賢。”
國計
(1).治國的方針大計。《三國志·魏志·華歆傳》:“君深慮國計,朕甚嘉之。” 宋 王禹偁 《先君後臣論》:“會 座 病, 衛君 親視之疾,且問國計。”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地方大吏,原以整頓地方,豈可圖便偷安,置國計於不問。”
(2).國家的經濟,國家的財富。《荀子·富國》:“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元史·世祖紀十》:“且言其國經 唆都 軍馬虜掠,國計已空。”《宦海》第一回:“總而言之,那一國之中,官吏的得人與否,關係著民生的強弱,國計的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