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夜遊圖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唐明皇夜遊圖原文

開元御極垂衣裳,登三鹹五凌羲皇。

白環重譯銀瓮出,卜夜遨遊離未央。

香車鬥風秦與虢,羅帕覆鞍真乘黃。

赭袍錯落綴北斗,步輦優遊含縷觴。

寧王玉笛上霄漢,御路花光爭月光。

汝陽羯鼓絹帽穩,打徹參旌低建章。

太真沾醉玉攲側,力士傳呼聲渺茫。

翠釵掛冠紅粉妝,金貂貰酒白面郎。

君臣玩狎樂莫比,清禁喜聞宮漏長。

若令姚宋坐廟堂,袖中諫疏神揚揚。

萬里橋邊行幸處,後世龜鑑懷苞桑。

詩詞問答

問:唐明皇夜遊圖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唐明皇夜遊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2. 《玉澗小集》作鏤錫

參考注釋

開元

唐玄宗李隆基年號(713—741)

開元天寶之際。——宋· 蘇軾《教戰守》

御極

登極;即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 明帝 秉哲,雅好文會,升儲御極,孳孳講藝。” 唐 皮日休 《霍山賦》:“岳之尊,端然御極,聳然正位。” 宋 葉適 《寶謨閣待制陳公墓志銘》:“及今上御極,有講堂之舊;招徠初載,有咨謀之美。” 清 魏源 《兩淮都轉鹽運使婺源王君墓表》:“今天子御極以來, 江 浙 知名吏,以 平羅 俞君 , 婺源 王君 稱最。”

垂衣裳

謂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禮。後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易·繫辭下》:“ 黃帝 堯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韓康伯 註:“垂衣裳以辨貴賤,乾尊坤卑之義也。” 漢 王逸 《機賦》:“帝 軒 龍躍,庶業是昌。俯覃聖恩,仰覽三光。爰制布帛,始垂衣裳。” 漢 王充 《論衡·自然》:“垂衣裳者,垂拱無為也。”亦省作“ 垂衣 ”、“ 垂裳 ”。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元帝表》:“無為稱於華舄,至治表於垂衣。” 唐 高適 《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廟堂拱手無餘議。” 前蜀 杜光庭 《賀聖體漸痊癒表》:“伏惟皇帝陛下深仁御宇,至道垂裳,惠匝萬區,恩周品物。” 清 查慎行 《恩賜新刻御製詩集恭紀》詩之二:“畊鑿萬方民擊壤,簫韶九奏帝垂裳。”

登三

(1).謂功德登於三王之上。《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方將增 泰山 之封,加 梁父 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減五,下登三。” 李善 注引 李奇 曰:“五帝之德, 漢 比為減;三王之德, 漢 出其上。”《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上鹹五,下登三。” 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鹹同於五帝,登三王之上。”《南齊書·王融傳》:“習 呼韓 之舊儀,拜鑾輿之巡幸,然後天移雲動,勒封 岱宗 ,鹹五登三,追蹤七十。” 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 高祖 以援疑撥亂,伏紫氣而登三; 太宗 以端拱繼明,自黃離而用九。” 宋 范仲淹 《上張侍郎啟》:“約史徇名,勉附青雲之士,實偶登三之盛,獲從旅百之先。”

(2).謂帝王與道、天、地三者並尊。 唐 李商隱 《賀相國汝南公啟》:“聖上初九潛泉,登三佩契。” 馮浩 箋註:“此所謂登三者,謂帝王與道、天、地三者並尊也。”《舊唐書·音樂志三》:“穆穆我後,道應千齡。登三處大,得一居貞。”

羲皇

即 伏羲氏 。《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厥有雲者,上罔顯於 羲皇 。” 李善 註:“, 伏羲 為三皇,故曰 羲皇 。” 唐 杜甫 《醉時歌》:“先生有道出 羲皇 ,先生有才遇 屈宋 。”

白環

白玉環。《竹書紀年》卷上:“六年, 西王母 之來朝,獻白環玉玦。”《後漢書·馬融傳》:“納 僬僥 之珍羽,受 王母 之白環。” 唐 杜甫 《洗兵馬》詩:“不知何國致白環,復道諸山得銀瓮。”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文》:“函封遠致,不知何國之白環;瑑刻孔章,鹹曰 寧王 之大寶。”

重譯

(1)

(2) 輾轉翻譯

山川長遠,習俗不同,言語同異,重譯乃通。——《三國志·薛綜傳》

(3) 重新翻譯

銀瓮

銀質盛酒器。古代傳說常以為祥瑞之物。政治清平,則銀瓮出。《初學記》卷二七引 南朝 梁 孫柔之 《瑞應圖》:“王者宴不及醉,刑罰中,人不為非,則銀瓮出。” 唐 杜甫 《洗兵行》:“寸地尺天皆入貢,奇祥異瑞爭來送。不知何國致白環,復道諸山得銀瓮。” 明 劉基 《君子有所思》詩:“扈從金宮歸,賜酒銀瓮盈。”

卜夜

見“ 卜晝卜夜 ”。

游離

不易化合或很易從化合物中分離的(如加熱)

游離氧

未央

未已;未盡

夜如何其?夜未央。——《詩·小雅·庭燎》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楚辭·離騷》

此恨未央

香車

(1).用香木做的車。泛指華美的車或轎。 唐 盧照鄰 《行路難》詩:“春景春風花似雪,香車玉轝恆闐咽。”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婦女·黃取吾兵部》:“其妾甫及門,則 * 數輩竟擁香車入司馬曲房。”《清平山堂話本·洛陽三怪記》:“坐的轎謂之‘香車’。”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破五》:“春日融和,春泥滑澾,香車繡幰,塞巷填衢。”

(2).即阿香車。神話中的雷車。《太平御覽》卷十三引 晉 乾寶 《搜神記》:“ 義興 人 周永和 出行,因日暮,路旁小屋中有女子留宿。一更後有喚:‘阿香!’女應諾。‘官喚汝推雷車。’女遂辭 周 云:‘有官事須去。’俄而大雷。” 明 謝讜 《四喜記·喜逢甘雨》:“香車聲破江門曉,雲端一瀉天瓢,沛人間盆傾下洨,八荒洗盡燄敲。”

(3).指神仙乘的車。 唐 葉法善 《留詩》之一:“自此非久住,雲上登香車。” 清 龔自珍 《南歌子·自題近詞卷尾》詞:“靈鵲飛秋夕,香車駕暮煙。”

鬥風

亦作“鬭風”。猶乘風。形容速度快。 唐 元稹 《連昌宮詞》:“百官隊仗避 岐薛 , 楊氏 諸姨車鬭風。” 張相 《詩詞曲語辭彙釋》卷二:“鬭風,趁風也,猶雲乘風或追風。” 清 郁永河 《土番竹枝詞》之五:“出門又插文禽尾,陌上飄颻各鬭風。”

羅帕

絲織方巾。舊時女子既作隨身用品,又作佩帶飾物。 唐 杜甫 《驄馬行》:“赤汗微生白雪毛,銀鞍卻覆香羅帕。” 宋 周邦彥 《解語花·元宵》詞:“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初刻拍案驚奇》卷二:“算計定了,侵晨未及梳洗,將一個羅帕兜頭紥了,一口氣跑到渡口來。”

乘黃

(1).傳說中的異獸名。《山海經·海外西經》:“﹝ 白氏 之國 ﹞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郭璞 註:“即飛黃也。”

(2).傳說中的神馬名。《管子·小匡》:“地出乘黃。” 尹知章 註:“乘黃,神馬也。”後用以指御馬。《資治通鑑·齊明帝永泰元年》:“﹝ 李彪 ﹞坐輿禁省,私取官材,輒駕乘黃,無所憚懾。” 胡三省 註:“乘黃,御馬也。”

(3).泛指良馬。 明 何孟春 《餘冬序錄摘抄》卷五:“ 番 饒馬而無茶,故 中國 得以摘山之利易彼乘黃。”

四匹黃色的馬。《詩·鄭風·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黃。” 毛 傳:“四馬皆黃。”《禮記·雜記上》:“陳乘黃大路於中庭。” 孔穎達 疏:“陳四黃之馬於大路之西。”

赭袍

即赭黃袍。 唐 李濬 《松窗雜錄》:“ 中宗 嘗召宰相 蘇瓌 、 李喬 子進見。二丞相子皆童年,上近撫於赭袍前,賜與甚厚。”《資治通鑑·後唐明宗天成三年》:“ 昭義 節度使 毛璋 所為驕僭,時服赭袍。” 王國維 《讀史二絕句》之二:“只怪 常山 趙延壽 ,赭袍龍鳳向中原。”參見“ 赭黃袍 ”。

錯落

交錯地排列

蒼松翠柏錯落其間

北斗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恆星,七顆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顆星名是天樞、天璇、天璣、 * 、玉衡、開陽和搖光。前四顆稱“斗魁”,又名“璇璣”;後三顆稱“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 * (δ)是三等星以外,其餘六顆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常被當作指示方向和認識星座的重要標誌

步輦

(1).古代一種用人抬的代步工具,類似轎子。《趙飛燕外傳》:“帝即令舍人 呂延福 以百寳鳳毛步輦迎合德。”《晉書·山濤傳》:“帝嘗講武於 宣武場 , 濤 時有疾,詔乘步輦從。” 晉 陸翽 《鄴中記》:“ 石虎 少好遊獵,後體壯大,不復乘馬。作獵輦,二十人擔之,如今之步輦。”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步輦召學士》:“ 明皇 在便殿,甚思 姚元崇 論時務,七月十五日苦雨不止,泥濘盈尺,上令侍御者抬步輦召學士來。”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 晦辭 於坐間與官妓 朱良 別,因掩袂大哭。 贍 曰:‘此風聲賤人,員外何必如此?’乃以步輦隨而遺之。”

(2).乘步輦。 漢 班固 《西都賦》:“乘茵步輦,惟所息宴。” 三國 魏 曹丕 《校獵賦》:“步輦西園,還坐玉堂。”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太子納涼梧下應令》:“北園涼氣早,步輦暫逍遙。”

優遊

生活得十分閒適

優遊的生活

寧王

(1).謂開國受命之王。多指 周文王 、 周武王 。《書·大誥》:“用寧王遺我大寶龜,紹天明。” 孫星衍 注引 鄭玄 曰:“受命曰寧王。” 孫星衍 疏:“ 鄭 注見《書》疏,雲‘受命曰寧王’者,《君奭》雲‘惟寧王德’, 鄭 注云‘寧王者 文王 也’。又注《洛誥》雲‘ 周公 謂 文王 為寧王, 成王 亦謂 武王 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說,寧王指 文王 ,“寧”當作“文”。參閱 曾運乾 《尚書正讀》。

(2).指 唐 李憲 。 睿宗 長子,封 寧王 。善音律。死後, 玄宗 封為 讓皇帝 。 唐 溫庭筠 《彈箏人》詩:“ 天寶 年中事玉皇,曾將新曲教 寧王 。”

(3). 明 朱權 。 朱元璋 第十七子,封於 大寧 ,稱 寧王 。自號 臞仙 ,又稱 涵虛子 、 丹丘先生 ,著《通鑑博論》、《漢唐秘史》、《太和正音譜》,以及雜劇十二種。

玉笛

(1).玉制的笛子。《西京雜記》卷三:“ 秦 鹹陽宮 有玉笛長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則見車馬山林,隱隱相次,息亦不見,名曰:昭華之琯。”

(2).笛子的美稱。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 洛 城。” 宋 辛棄疾 《臨江仙·醉宿崇福寺》詞:“莫向空山吹玉笛,壯懷酒醒心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鳳仙》:“ 劉 視牀頭樂具畢備,遂取玉笛請為翁壽。”

(3).指笛聲。 明 高濂 《玉簪記·情見》:“聽玉笛驚春怨,此際愁腸千萬段。”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三引 石學仙 《過故居》詩:“風迴玉笛夕陽斜,誰傍山陽譜落花。”

霄漢

雲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

氣凌霄漢

御路

(1).即御道。《晉書·五行志中》:“ 太和 末,童謡曰:‘犁牛耕御路,白門種少麥。’” 唐 王泠然 《汴河柳》詩:“穿地鑿山開御路,鳴笳疊鼓泛清流。”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序》:“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參見“ 御道 ”。

(2).天子的車駕。路,通“ 輅 ”。 唐 宋之問 《扈從登封告成頒應制》詩:“御路迴 中嶽 ,天營接 下都 。”

花光

花的色彩。 南朝 陳後主 《梅花落》詩之一:“映日花光動,迎風香氣來。” 北周 庾信 《象戲賦》:“況乃豫游仁壽,行樂徽音,水影搖日,花光照林。” 宋 蘇軾 《靈上訪道人不遇》詩:“花光紅滿欄,草色緑無岸。”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罷官光景,較之下第尤難,為懷吾郡 王笠舫 大令詩:‘春在花光濃淡里,官如山色有無中。’未免強為歡笑也。”

月光

月亮的光線

羯鼓

我國古代一種鼓。腰部細。據說起源於羯族

建章

見“ 建章宮 ”。

太真

(1).原始混沌之氣。《文選·傅毅<舞賦>》:“啟太真之否隔兮,超遺物而度俗。” 李善 註:“太真,太極真氣也。”《子華子·陽城胥渠問》:“太真剖割,通之而為一,離之而為兩,各有精專,是名陰陽。”

(2).仙女名。《雲笈七籤》卷九八:“ 太真夫人 者, 王母 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 婉羅 ,字 勃遂 。”

(3). 唐 楊貴妃 號。《舊唐書·后妃傳上·玄宗楊貴妃》:“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 唐 羅隱 《牡丹》詩:“日晚更將何所似, 太真 無力憑欄乾。”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 鶯鶯 ﹞有傾國傾城之容, 西子 、 太真 之顏。” 明 楊珽 《龍膏記·邪萌》:“豐若有餘,柔若無骨,嘖嘖 太真 、 飛燕 ,曠世兼長。”

(4).道教稱黃金為太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金》﹝釋名﹞引 陶弘景 曰:“仙方名金為太真。”

沾醉

謂大醉。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府縣·金元煥》:“即具酒肴盛饌……人人以大觥沃之沾醉。” 清 周亮工 《與陳琪園書》:“旅次 龍山 ,飲羊羔酒過多,沾醉,草草都不能文。”

霑醉:大醉。因酒醉時胸襟沾濕,故稱。《漢書·遊俠傳·陳遵》:“嘗有部刺史奏事,過 遵 ,值其方飲,刺史大窮,候 遵 霑醉時,突入見 遵 母。” 顏師古 註:“霑,濕。言其大醉也。”《資治通鑑·唐僖宗中和四年》:“從者皆霑醉。” 胡三省 註:“霑醉,言飲酒大醉,胸襟霑濕,不能自持也。” 清 鄭燮 《再和盧雅雨》之四:“皂隸解吟箋上句,輿臺霑醉柳邊城。”

攲側

傾斜。 唐 杜甫 《過南嶽入洞庭湖》詩:“攲側風帆滿,微暝水驛孤。” 清 劉大櫆 《浮山記》:“峭壁倚天,古藤盤結;石楠女貞,相與攲側被之。”

力士

力氣大的人

此人力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呼聲

(1) 喊聲,叫聲(如對人講話或呼喚某人時)

救命的呼聲

(2) 公開或正式表達的願望、選擇或意見

保守主義的呼聲

渺茫

(1) 時地遠隔,模糊不清

一別音容兩渺茫。——白居易《長恨歌》

(2) 煙波遼闊的樣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韋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翠釵

翡翠釵。 南朝 梁 劉孝綽 《淇上戲盪子婦》詩:“翠釵掛已落,羅衣拂更香。” 唐 李商隱 《蝶》詩之二:“為問翠釵釵上鳳,不知香頸為誰廻。” 宋 賀鑄 《綠頭鴨》詞:“翠釵分、銀牋封淚,舞鞋從此生塵。”

掛冠

辭官

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後漢書·逢萌傳》

紅粉

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粉,舊時借指年輕婦女,美女

金貂貰酒

見“ 金貂換酒 ”。

白面郎

指紈袴子弟。 唐 杜甫 《少年行》:“馬上誰家白面郎,臨堦下馬坐人牀,不通姓字麤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唐 白居易 《采地黃者》詩:“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覓燈因話·翠娥語錄》:“疇昔微通一笑,白面郎爭與纏頭。”

君臣

(1).君主與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陽禮教讓賦》:“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義;禮無違者,遂詣賓主之情。”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黃陶庵集外詩》:“當日君臣荒樂,文武酣嬉之狀,如遇目前。”

(2).中醫方劑中的主藥與輔藥。《素問·至真要大論》:“方制君臣何謂也? 岐伯 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雲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藥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吳金 害了個寒症, 陳小四 假意殷勤,贖藥調理。那藥不按君臣,一服見效, 吳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調飲啜》:“可見性好之物,多食不為祟也,但亦有調劑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與食較,則食為君而肉為臣。”詳“ 君臣佐使 ”。

玩狎

輕薄地玩弄

清禁

(1).指皇宮。皇宮中清靜嚴肅,故稱。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司徒九江朱倀》:“臣願陛下思 周旦 之言,詳左右清禁之內,謹供養之官,嚴宿衛之身。” 唐 杜牧 《洛陽秋夕》詩:“清禁漏閒煙樹寂,月輪移在 上陽宮 。”《明史·楊爵傳》:“陛下誠與公卿賢士日論治道,則心正身修,天地鬼神莫不祐享,安用此妖誕邪妄之術列諸清禁,為聖躬累耶!”

(2).清除宮苑污穢,禁止閒雜窺伺。《宋書·禮志三》:“陽路整衛,正途清禁。”

宮漏

古代宮中計時器。用銅壺滴漏,故稱宮漏。 唐 白居易 《同錢員外禁中夜直》詩:“宮漏三聲知半夜,好風涼月滿松筠。” 五代 馮延巳 《鵲踏枝》詞:“粉映牆頭寒欲盡。宮漏長時,酒醒人猶困。” 宋 歐陽修 《內直奉寄聖俞博士》詩:“獨直偏知宮漏永,稍寒尤覺玉堂清。”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元順帝 自製宮漏,藏壺匱中,運水上下。”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夜半的宮漏,一點一滴,象扯不斷的絲那樣長。”

姚宋

姚崇 和 宋璟 的合稱。 唐玄宗 開元 時相繼為相,舊史以 開元 之治二人之力為多,世稱 姚 宋 。 唐 白居易 《除裴垍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制》:“在 太宗 時,實有 房 杜 ,贊 貞觀 之業;在 玄宗 時,則有 姚 宋 ,輔 開元 之化。” 清 趙翼 《公相阿文成公輓詩》:“生平論相推 姚 宋 ,不敢輕言秉國成。”

廟堂

(1) 廟宇

(2) 指朝廷

諫疏

條陳得失的奏章。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年少得途未要忙,時清諫疏尤宜罕。” 清 張佩綸 《論閨秀詩》詩之十二:“《騷》情諫疏到今稱,娬媚何當屬 魏徵 。”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附論西漢不是奴隸社會》:“把這些事例和 董仲舒 的諫疏對照起來,我們可以放心地下出一個判斷。”

揚揚

(1) 凱旋地,勝利地

得意揚揚

(2) 滿足地,自覺地;得意的樣子

揚揚自得

意色揚揚。——清· 方苞《獄中雜記》

裘馬揚揚。——《聊齋志異·促織》

(3) 心情愉快的樣子

意氣揚揚。——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萬里橋

橋名。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 唐 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劍南道上·成都縣》:“ 萬里橋 架 大江 水,在縣南八里, 蜀 使 費禕 聘 吳 , 諸葛 祖之。 禕 嘆曰:‘萬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為名。” 唐 杜甫 《狂夫》詩:“ 萬里橋 西一草堂, 百花潭 水即滄浪。”

行幸

(1).古代專指皇帝出行。《漢書·武帝紀》:“﹝ 元鼎 ﹞四年,冬十月,行幸 雍 。” 唐 杜甫 《壯遊》詩:“河朔風塵起, 岷山 行幸長。”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贈處》:“往年天子行幸,賜 長安 士民大酺三日。”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領侍衛府》:“其行幸駐蹕宿衛,一如禁中之例。”

(2).指皇帝留宿妃妾宮中。 明 陳與郊 《昭君出塞》:“娘娘!官家也曾行幸來么?” 周貽白 註:“皇帝留宿宮中。”

後世

(1) 所有相繼的世代

後世之謬其傳。——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後世之君。——清· 黃宗羲《原君》

(2) 又

曠後世而不聞。

後世且行之。——清· 劉開《問說》

為了後世的利益

(3) 後代

後世子孫

龜鑑

也說“龜鏡”。龜可以卜吉凶,鏡可以比美醜。故以喻借鏡(鑒)前事(鑒:鏡子)

此皆言之成軌則,為世龜鏡,求諸歷代,往往而有。——唐· 劉知幾《史通·載文》

苞桑

(1).桑樹之本。《易·否》:“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孔穎達 疏:“苞,本也。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則牢固也。”《南史·宋紀上·武帝》:“若乃草昧經綸,化融於歲計,扶危靜亂,道固於苞桑。”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二書》:“民心固結,國勢自繫於苞桑矣。”

(2).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 唐 歐陽詹 《吊漢武帝文》:“已臨隧炭,幾絶苞桑。”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九:“或覆餗而終焉,或苞桑而振者。” 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除此三大釁,而國家苞桑之業,已在世世。”

(3).《易·否》:“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孔穎達 疏:“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則有繫於苞桑之固,無傾危也。”後因用“苞桑”指帝王能經常思危而不自安,國家就能鞏固。《後漢書·吳漢蓋延等傳論》:“ 光武 審《黃石》,存苞桑,閉 玉門 以謝 西域 之質,卑詞幣以禮 匈奴 之使,其意防蓋已弘深。” 李賢 註:“言聖人居天位,不可以安,常自危懼,乃是繫於苞桑也。” 宋 黃庭堅 《書磨崖碑後》詩:“ 明皇 不作苞桑計,顛倒四海由 祿 兒。”《三國演義》第十三回:“人君當守‘苞桑’戒,太阿誰執全綱紀。”

(4).叢生的桑樹。《詩·唐風·鴇羽》:“肅肅鴇行,集於苞桑。”

詩詞推薦

  • 合江亭

    佚名宋代〕□□□來□此州,□□偶到合江游。□□雨過□□□,□□□□□□油。韓愈詩奇封碧蘚,朱陵洞古枕寒流。肩輿
  • 搏雲吟(次李香岩韻)·其六

    申佳允明代〕山閣高嚴帶雨眠,鹿蹤鷗跡伴壺天。茫茫大地炎雲毒,抱影蕭疏玉麈寒。
  • 萬泉莊·其一

    乾隆清代〕常借青山作屏障,饒疏綠水護田疇。愛看黍高將稻下,閒探東雉更西勾。
  • 奉和幸大薦福寺(寺即中宗舊宅)

    鄭愔唐代〕舊邸三乘辟,佳辰萬騎留。蘭圖奉葉偈,芝蓋拂花樓。國會人王法,宮還天帝游。紫雲成寶界,白水作禪流。雁塔
    唐明皇夜遊圖原文_唐明皇夜遊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赤壁

    曾用孫宋代〕白浪高於屋,風回熨帖平。周郎呼不醒,久立聽江聲。
    唐明皇夜遊圖原文_唐明皇夜遊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徐夤唐代〕碧落誰分造化權,結霜凝雪作嬋娟。寒蟬若不開三穴,狡兔何從上九天。莫見團圓明處遠,須看灣曲鑒時偏。郄詵
  • 交傍晚戴帥初除夕並寄弟觀二首

    陳著宋代〕天如旋磨又今春,留得非才未死身。浮世生來真朔旅,危時老去少同人。俗情一夜分寒暖,道眼百年無舊新。但恐
  • 題四仙像

    陸游宋代〕反虜鯨鯢世共讎,漢公勳業過伊周。市門灑淚塵埃里,誰與朝廷植委裘?
  • 皇初平故隱

    白玉蟾宋代〕昔日登山願,今年破夏償。乘壺斟雪白,獨酌判黃昏。有許松俱老,皆為鶴所房。能多雲擘絮,若個石為羊。懷古
    唐明皇夜遊圖原文_唐明皇夜遊圖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雲侍者

    釋文準宋代〕鳥窠吹布毛,老婆為侍者。今古道雖同,賓峰不然也。二月三月時,和風滿天下。是處百華開,遠近山如畫。歧路
    唐明皇夜遊圖原文_唐明皇夜遊圖的賞析_古詩文
  • 青玉案(次賀方回韻)

    楊無咎宋代〕五雲樓閣蓬瀛路。空相望、無由去。弱水渺茫誰可渡。君家徐福,蕩舟尋訪,卻是曾知處。群仙應問來何暮。說與
  • 王祜宋代〕花片已隨山下水,雲層虛鎖河中春。
  • 肩輿過谷復至含青齋

    乾隆清代〕兩齋隔一谷,東西近相望。謂近行乃遙,陟降歷岩嶂。今朝趁爽涼,徐步肩輿向。過谷入窈窕,造堂得朗曠。面北
  • 高閒

    王禹偁宋代〕謫宦滁上欲何為,唯把高閒度歲時。費盡俸錢因合藥,忙於公事是吟詩。京中吏去慵傳信,江外僧來與撰碑。更待
  • 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

    佚名宋代〕展牲登俎,簫韶在庭。羞陳五室,意入三靈。匪物斯享,惟誠則馨。永作祭主,神其億寧。
  • 霜天曉角

    佚名宋代〕浮生碌碌。盡飄流世欲。空恁苦爭活計,被情愛海沒。夢中競利祿。謾儔機狡,縱有百般榮貴,誰念光陰迅速。
  • 憶鄂渚

    劉過宋代〕我離鄂渚已十年,吳兒越女空華鮮。不如上游古形勢,四十餘萬兵籌邊。中原地與荊襄近,烈士烈兮猛士猛。澤連
  • 千叟宴聯句用柏梁體

    乾隆清代〕壽世頻開千叟筵,敬祈宸藻例依前。萼華忝竊領耆賢,恩叨湛露過滌湔。上逮宗支下氓編,元氣長養資大圓。敷福
  • 陝西晚思

    羅隱唐代〕長途已自窮,此去更西東。樹色榮衰里,人心往返中。別情流水急,歸夢故山空。莫忘交遊分,從來事一同。
    唐明皇夜遊圖原文_唐明皇夜遊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晏元獻公輓辭三首

    歐陽修宋代〕四鎮名藩忽十春,歸來白首兩朝臣。上心方喜親耆德,物論猶期秉國鈞。退食圖書盈一室,開樽談笑列嘉賓。昔人
    唐明皇夜遊圖原文_唐明皇夜遊圖的賞析_古詩文
唐明皇夜遊圖原文_唐明皇夜遊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