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長乾恩公原文
六朝梵剎半金陵,誰得頭陀最上乘。
雪裡攤經花不著,文殊原是五台僧。
詩詞問答
問:懷長乾恩公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懷長乾恩公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懷長乾恩公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蒸韻
參考注釋
六朝
(1)
(2) 六個朝代
(3) 合稱中國歷史上均以建康(南京)為都的吳、東晉、宋、齊、梁和陳
(4) 南北朝
六朝法典
梵剎
佛寺;寺院
金陵
(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別稱。 戰國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滅 越 後在今 南京市 清涼山 ( 石城山 )設 金陵邑 。 南朝 齊 謝朓 《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麗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金陵 昔時何壯哉!,席捲英豪天下來。”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州 (今 江蘇省 鎮江市 )。 唐 李紳 《宿瓜州》詩:“煙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動搖。” 唐 杜牧 《杜秋娘》詩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馮集梧 註:“……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 王楙 《野客叢書·北固甘羅》:“ 趙璘 《因話録》言 李勉 至 金陵 ,屢讚 招隱寺 標緻。蓋時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珪 陵墓。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故 盛樂城 西北。《魏書·太祖紀》:“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上諡 宣武皇帝 ,葬於 盛樂 金陵 。”
(4).指 四川 銅陵山 。 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書》:“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蔣清翊 注引《後漢書·公孫述傳》註:“ 蜀 有 銅陵山 。”
頭陀
原意為抖擻浣洗煩惱。佛教僧侶所修的苦行。後世也用以指行腳乞食的僧人。又作“馱都、杜多、杜荼”
最上乘
(1).佛教謂最高明圓滿的教法。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修淨土院記》:“上人者,修最上乘,解第一義。”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辯》:“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學者須從最上乘,具 * 眼,悟第一義。”
(2).借指文學藝術作品中的最上品。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二:“ 碧山 《齊天樂》諸闋,哀怨無窮,都歸忠厚,是詞中最上乘。”
里攤
謂向鄉里攤派稅捐。《清文獻通考·市糴》:“﹝ 康熙 ﹞十四年,禁里攤之弊。戶部議 湖廣道 御史 郝浴 奏言:招買軍需,名為市易,實係里攤。比及發價,或貪官層扣,或蠹吏互侵,未必盡得實價。嗣後軍需糧料,如小民情願抵納正賦者,即行給與印票。儻有里攤情弊,該督撫據實指名題參,嚴行處分。應如所請從之。”
文殊
佛教菩薩名。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意譯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頂結五髻,象徵 大日如來 的五智;持劍、騎青獅,象徵智慧銳利威猛。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與司“理”的 普賢菩薩 相對。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晉 殷晉安 《文殊象贊》:“ 文殊 淵睿,式昭厥聲。”《四遊記·唐三藏被難得救》:“願佛慈悲,早見 文殊 金身,賜我真經,留傳東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 觀音 、 文殊 猶生。”
五台
山西省的縣。位於省東北部,為山區,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在其境內,主峰海拔3058米。佛教以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