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雨腳飛來碧嶂頭,周防已作未然愁。
落空任灑人形帳,就下都歸之字溝。
㶁㶁應知看立涸,涓涓且擬聽新流。
奚童畚鍤勤疏鑿,底慮棼絲鎮相繆。
詩詞問答
問:《蔣溥進所作塞外雜詠依韻和之·其五·雨溝》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一
2. 入聲
參考注釋
雨腳
隨雲飄行、長垂及地的雨絲
雨腳如麻。——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碧嶂
青綠色如屏障的山峰。 唐 李白 《憶襄陽舊遊贈馬少府巨》詩:“開窗碧嶂滿,拂鏡滄江流。” 宋 范成大 《致爽閣》詩:“碧嶂橫陳似斷鼇,畫闌相對兩雄豪。” 元 廼賢 《送胥有儀南歸》詩:“立馬望華蓋,君家碧嶂東。”
周防
(1).謹密防患。 唐 柳宗元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謝撫問啟》:“某愚陋狂簡,不知周防,失於夷途,陷在大罪。” 宋 王禹偁 《聞鴞》詩:“報國惟直道,謀身昧周防。”
(2).四周防護。 清 方文 《籬落》詩:“周防期慎密,勿使過禽鳥。”
未然
還未變成現實
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落空
(1) 毫無結果,沒有著落
這事有落空的危險
(2) 遭受徹底失敗
兩頭落空
(3) 空子
人形
(1).人的形狀、模樣。《淮南子·覽冥訓》:“直偶於人形。” 高誘 註:“外直偶與人同形而內有大道也。”《晉書·苻堅載記下》:“又北望 八公山 上草木,皆類人形。” 沙汀 《丁跛公》:“他已經穿上那件短襖,雖是臃腫得不成人形,但還暖和。”
(2).傀儡,玩偶。《遼史·禮志六》:“五月重五日……又以綵絲宛轉為人形簪之。謂之‘長命縷’。” 魯迅 《墳·娜拉走後怎樣》:“但Puppe不單是牽線的傀儡,孩子抱著玩的人形也是。”
下都
(1).即陪都。於京都之外,擇地別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1) 西周 都 鎬京 ,以 雒邑 (今 河南 洛陽 故城)為下都。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五:“《洛誥》序云:‘ 周公 往營 成周 ’,則 成周 乃東都總名。 河南 , 成周 之王城也; 洛陽 , 成周 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時會諸侯則虛之,下都則保釐大臣所居治事之地。”(2) 西晉 都 洛陽 , 東晉 稱 建業 (今 江蘇 南京市 )為下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衛玠 從 豫章 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3) 北齊 都 鄴 ,以 晉陽 (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為下都。見《太平御覽》卷一五五引《晉書》。(4) 北宋 都 開封 ,以 洛陽 為下都。
(2).神話傳說中稱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山海經·西山經》:“西南四百里,曰 崑崙之丘 ,是實為帝之下都。” 唐 武則天 《歸和》詩:“言旋雲洞兮躡煙途,永寧中宇兮安下都。”
之字
即之字路。 唐 劉昭禹 《送人游九疑》逸句:“漆燈尋黑洞,之字上危峯。”
涓涓
(1) 細小的水流
絹絹源水
(2) 細水緩流的樣子
泉涓涓而始流
新流
(1).新的水流。 南朝 梁簡文帝 《登琴台詩》:“弱枝生古樹,舊石染新流。” 南朝 陳 陳正見 《後湖泛舟》詩:“殘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南唐 李煜 《病起題山舍壁》詩:“爐開小火深回暖,溝引新流幾曲聲。”
(2).新人;新輩。 唐 沉佺期 《七夕曝衣篇》:“椒房金屋寵新流,意氣嬌奢不自由。”
奚童
亦作“ 奚僮 ”。未成年的男僕。 明 陳所聞 《懶畫眉·王明府雲池命歌者攜酒桃花下》曲:“ 王郎 譜曲教奚童,不説 周郎 顧曲工。” 清 趙翼 《錦囊》詩:“怕人笑我詩才盡,特遣奚童背錦囊。” 清 張禮 《菩薩蠻》詞:“雲根隨意坐,靜督奚僮課。”
畚鍤
亦作“ 畚臿 ”。亦作“ 畚插 ”。畚,盛土器;鍤,起土器。泛指挖運泥土的用具。亦借指土建之事。《晉書·束晳傳》:“以其雲雨生於畚臿,多稌生於決泄。”《晉書·石季龍載記論》:“窮驕極侈,勞役繁興,畚鍤相尋,干戈不息。”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 王哲 ﹞治第西偏。家人掘地拾得一石子,朱書其上,曰‘修此不吉’,家人揩拭轉分明,乃呈 哲 。 哲 意家人惰於畚鍤,自磨朱,深若石脈。” 宋 范仲淹 《送河東提刑張太傅》詩:“呼兵就畚插,悅使鹹忻忻。”
疏鑿
亦作“踈鑿”。開鑿。 唐 皇甫冉 《雜言無錫惠山寺流泉歌》:“任疏鑿兮與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 唐 胡曾 《詠史詩·故宜城》:“ 武安 南伐勒 秦 兵,踈鑿功將 夏禹 並。” 宋 范成大 《初入巫峽》詩:“偉哉神 禹 跡,疏鑿此山川。” 清 吳偉業 《滇池鐃吹》詩:“莫向 昆明 道疏鑿,道人知已劫灰銷。”
棼絲
亂絲。語本《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立之朝廷,則亂劇於棼絲,引用駑庸,以為黨援,而望風向草偃。” 宋 陸游 《寓嘆》詩:“俗心浪自作棼絲,世事元知似弈棋。” 何其芳 《憶昔》詩:“善治棼絲除謬論,宛如今日著新篇。”
相繆
見“ 相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