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樊孟泰督學·其三原文
帝里承恩去,鄉園歿後歸。
書緣道路阻,交豈死生違。
遙憶鴒原恨,還憐鳳穴非。
此時應宿草,忍泣涕還揮。
詩詞問答
問:挽樊孟泰督學·其三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挽樊孟泰督學·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挽樊孟泰督學·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微韻
參考注釋
帝里
猶言帝都,京都。《晉書·王導傳》:“ 建康 ,古之 金陵 ,舊為帝里,又 孫仲謀 、 劉玄德 俱言王者之宅。” 唐 李百藥 《賦得魏都》詩:“帝里三方盛,王庭萬國來。” 明 張居正 《祭封一品嚴太夫人文》:“跂予望之, 章江 之陬;白雲紫氣,帝里皇州。” 清 金人瑞 《春感》詩之一:“忽承帝里來知己,傳道臣名達聖人。”
承恩
(1).蒙受恩澤。 唐 岑參 《送張獻心充副使歸河西雜句》:“前日承恩 * 殿 ,歸來見者誰不羨。” 劉成禺 《洪憲紀事詩》之一七四:“君王碧洗頒冠玉,養子承恩四子婚。”
(2). 漢 台館名。《漢書·霍光傳》:“築神道,北臨 昭靈 ,南出 承恩 。”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云:“ 昭靈 、 承恩 、皆館名也。”
鄉園
家鄉,家園
鄉園多故。——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道路
供人馬車輛通行的路;兩地之間的通道。也用於比喻事物發展或為人處世所遵循的途徑
人生道路
自張材村以東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資治通鑑·唐紀》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死生
(1).死亡和生存。《易·繫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説。”《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今死生榮辱,貴賤尊卑,此時不再至,願公詳計而無與俗同。” 宋 蘇軾 《題文與可墨竹》詩:“誰雲死生隔,相見如 龔 隗 。”
(2).猶言盈虧、消長。《孫子·虛實》:“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長短,月有死生。”
(3).殺生。《國語·越語下》:“死生因天地之刑。” 韋昭 註:“死,殺也。”
(4).偏義複詞。指生命。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馬》詩:“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
(5).偏義複詞。指死亡。 唐 高適 《燕歌行》:“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宋 蘇軾 《侄安節遠來夜坐》詩之二:“畏人默坐成痴鈍,問舊驚呼半死生。”
遙憶
猶回憶。 唐 杜甫 《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詩:“晨朝降白露,遙憶舊青氈。” 豐子愷 《從孩子得到的啟示》:“我坐在校旁的 黃浦江 邊的青草堤上,悵望雲水遙憶故居的時候。”
鴒原
《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鄭玄 箋:“水鳥,而今在原,失其常處,則飛則鳴,求其類,天性也。猶兄弟之於急難。”脊令,也寫作“鶺鴒”。後因以“鴒原”謂兄弟友愛。 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濟》詩:“鴒原荒宿草,鳳沼接亨衢。” 宋 范成大 《新館》詩:“鴒原定相念,因風報無恙。” 郁達夫 《寄養吾二兄》詩:“與君念載鴒原上,舊事依稀記尚新。”
鳳穴
鳳凰的居處。比喻文才薈萃的地方。《北史·文苑傳序》:“ 潘 、 陸 、 張 、 左 ,擅侈麗之才,飾羽儀於鳳穴。”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鳳穴歌聲,鸞林舞曲。” 唐 李商隱 《擬意》詩:“夫向羊車覓,男從鳳穴求。”
此時
這時候。《後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四更天光景了。”
宿草
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為悼念亡友之辭
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禮·檀鄉上》
泣涕
(1).眼淚。《詩·邶風·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晉 陶潛 《詠貧士》之七:“年飢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獨居不御酒肉,坐臥泣涕霑衣。”
(2).哭泣。《荀子·大略》:“ 曾子 泣涕曰:‘有異心乎哉!’” 宋 蘇舜欽 《答杜公書》:“設丈人有此才,逢此時,而不得此位,則某必當嘆息泣涕而相弔。” 清 戴名世 《先大人詩序》:“自恨無以發名成業,以振先人之盛德與其文章,於是泣涕而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