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暘谷(又名倪翁洞)

作者:胡志道 朝代:宋代

初暘谷(又名倪翁洞)原文

山嵐郁蒼蒼,溪水流浩浩。

紛然世上人,換易如秋草。

奇哉三洞天,連路極深窈。

陽崖射朝曦,先見扶桑曉。

誰能餐九華,顏色端使好。

仙翁蟬蛻去,遺蹟不可考。

我來愜登臨,幽事費尋討。

悲嘯聞澗猿,啁哳聽啼鳥。

平生憤懣臆,到此始一掃。

行將袖手版,汗漫遊八表。

詩詞問答

問:初暘谷(又名倪翁洞)的作者是誰?答:胡志道
問:初暘谷(又名倪翁洞)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2. 又名倪翁洞

參考注釋

山嵐

山中的雲霧

山嵐突起,際會風雲

況此地山嵐瘴氣怎么上得雷音?——《西遊記》

郁蒼

見“ 鬱鬱蒼蒼 ”。

溪水

指從山裡流出來的水流。《三國志·吳志·朱桓傳》:“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廣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淺者半之,諸軍勒兵渡去, 桓 自斷後。” 唐 王建 《贈華州鄭大夫》詩:“ 少華 山雲當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夢珂》:“從山頂流下許多條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浩浩

(1) 廣闊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勢很大

浩浩湯湯。——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浩浩長江水,奔流向東海

上人

(1) 舊時尊稱僧人

(2) 佛教稱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職位高的統治者

(4) 上等人

農工商賈勞苦營生,非上人之所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駕於他人之上

換易

調換、更換。 漢 荀悅 《漢紀·文帝紀下》:“民受田:上田,夫百畝;中田,夫二百畝;下田,夫三百畝。歲更之,換易其處。”《後漢書·朱浮傳》:“閒者守宰數見換易,迎新相代,疲勞道路。” 宋 蘇軾 《留題仙都觀》詩:“舟中行客去紛紛,古今換易如秋草。” 郭沫若 《文藝論集續集·革命與文學》:“每當朝代換易,一些忠臣烈士所披瀝的血淚文章,至今尤傳誦於世的,我們也可以說是指不勝屈的。”

洞天

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別有天地,現在借指引人入勝的境地

別有洞天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連路

到處;滿路。《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九:“老幼婦女,拖泥帶水,連路只是叩頭贊誦。”《東周列國志》第四五回:“言之未已,手下軍兵,看看散盡,委棄車仗器械,連路堆積。”

深窈

(1).幽深。 宋 蘇軾 《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詩:“高堂儼像設,禪室各深窈。” 元 錢霖 《鎖窗寒·題玉山草堂》詞:“深窈。西園曉。似日照 爐峰 ,數聲啼鳥。”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鎮邊城》:“ 鎮邊城 直東有 六華巖 ,巖分如六華,其第四巖有洞最深窈。”

(2).深透。 清 曾國藩 《復劉霞仙中丞書》:“非泊然寡營,觀物深窈,玩希聲而友前哲,殆未足語於此。”

陽崖

向陽的山崖。《文選·謝靈運<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詩》:“朝旦發陽崖,景落憩陰峯。” 劉良 註:“山南曰陽也。” 唐 暢當 《天柱隱所重答江州應物》詩:“陽崖全帶日,寬嶂偶通耕。” 唐 皎然 《顧渚行寄裴方舟》詩:“由來慣採無近遠,陰嶺長兮陽崖淺。”

朝曦

(1).早晨的陽光。 唐 韓愈 《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 許地山 《暾將出兮東方》:“那時朝曦已射在我們臉上。”

(2).指朝陽,早晨的太陽。 唐 趙彥昭 《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六龍齊軫御朝曦,雙鷁維舟下緑池。”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曝日》:“忍寒東窗底,坐待朝曦上。”《花月痕》第一回:“倏而海水蒸紅,天光凝赤,一輪朝曦,騰躍而起,心搖目駭,嘆曰:妙哉日乎,觀止矣。”

先見

預見;事前顯露發生或其性質

鄉下人對於下雪似乎更有先見

扶桑

(1) 亦名朱槿,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觀賞植物

(2) 神話中的樹木名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經·海外東經》。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箋疏:“扶當為榑。《說文》雲:“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後用來稱東方極遠處或太陽出來的地方

扶桑開朝暈,此高台端。——《文選·陸士衡·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行乎東極之外,經扶桑之中林。——左思《吳都賦》

(4) 傳說中的東方海域的古國名,我國相沿以為日本的代稱

扶又若薺。—— 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魯迅《送增田君歸國》

赤縣扶桑一衣帶水。—— 郭沫若《沁園春》

九華

(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 。舊稱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蓮花,故改為今名。 唐 李白 《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序:“ 青陽縣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數十丈。上有九峰如蓮花……予乃削其舊號,加以 九華 之目。” 宋 陸游 《入蜀記》卷三:“ 九華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歲宮 、 回香閣 和古拜經台等古剎名勝,與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稱 中國 佛教四大名山。參見“ 九子山 ”。

(2).宮殿名。 後趙 石虎 建。《拾遺記·晉時事》附 南朝 梁 蕭綺 錄:“ 石虎 席捲西京,崇麗妖虐,外僭和鸞文物之儀,內修 三英 、 九華 之號。” 齊治平 註:“ 九華 ,宮名。”《清一統志》:“ 後趙 石虎 建,以三三為位,故謂之 九華 。”

(1).重九之花,指菊花。 晉 陶潛 《九日閒居》詩序:“余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2).花朵繁茂。喻婦德昭彰。 北周 庾信 《周儀同松滋公拓跋競夫人尉遲氏墓志銘》:“標梅三實,無闕其時;夭桃九華,能修其政。”

顏色

(1) 色彩。光的各種現象(例如紅色、棕色、桃紅色、灰色、綠色、藍色和白色等),或使人們得以區分在大小、形狀或結構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象

(2) 指顯示給人看的利害的臉色

顏色不少變。——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3) 指顏料或染料

(4) 為顏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澤

他的衣服上滿都是那種顏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 白居易《長恨歌》

仙翁

(1).稱男性神仙,仙人。 唐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詩:“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鄭魁銘研詩》:“仙翁種玉芝,耕得紫玻璃。”《西湖佳話·葛嶺仙跡》:“神異如此,人人皆道他是仙翁再世。”

(2).對道官的敬稱。 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仙翁拜揖,念小生與仙翁素乏平生,何以見顧?”

蟬蛻

(1) 幼蟬化為成蟬時所脫下的皮,可入藥

(2) 比喻從…擺脫或脫離出來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遺蹟

前人留下的痕跡

瞻顧遺蹟。——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登臨

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南望彭澤、 都昌諸山,煙雨空濛,鷗鷺滅沒,極登臨之勝。——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幽事

(1).幽景,勝景。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九:“叢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稠疊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明 高啟 《詠軒》:“臨楹一流睇,幽事忽滿前。池草方依微,庭柯正蔥芊。”

(2).雅事。 宋 楊萬里 《癸亥上巳即事》詩:“曬書仍焙藥,幽事也勞神。” 清 吳偉業 《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句》:“清齋幽事足,良會逸情兼。”

尋討

(1).尋究探討。 漢 袁紹 《與公孫瓚書》:“足下曾不尋討禍源,克心罪己。”《北齊書·儒林傳·孫靈暉》:“日誦數千言,唯尋討 惠蔚 手録章疏,不求師友。”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尋討,卻是無根本的學問。”

(2).尋找。《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養娘入去,只沒尋討處,不見了小夫人。”《二刻拍案驚奇》卷五:“此必貪我頭上珠帽,若被他掠去,須難尋討。”

悲嘯

(1).淒戚長鳴。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五》:“龍興而鳥集,悲嘯長吟。” 漢 王褒 《洞簫賦》:“玄猨悲嘯,搜尋乎其間。” 宋 蘇轍 《黃州快哉亭記》:“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

(2).指蕭瑟作響。 茅盾 《子夜》十七:“當差們恐慌的臉色,樹葉蘇蘇地悲嘯,一切的一切都使得這壯麗的 吳公館 更顯得陰沉可怖。”

(3).悲切長號。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三:“太息終長夜,悲嘯入青雲。”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別鶴操》:“右舊説 商陵 牧子 所作也。娶妻五年無子,父兄將為之改娶。妻聞之,中夜起,倚戶而悲嘯。 牧之 聞之,愴然而悲。”

啁哳

(1) 形容聲音雜亂細碎

鵾雞啁哳而悲鳴。——《楚辭·九辯》

(2) 也作“嘲哳”

嘔啞嘲哳難為聽。——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憤懣

氣憤;抑鬱不平

是仆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充滿了憤懣的情緒

行將

不久就要;將要

行將為人所並。——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行將就道

袖手

(1).藏手於袖。表示閒逸的神態。 唐 韓愈 《石鼎聯句》序:“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聳肩,倚北墻坐。” 元 無名氏 《村樂堂》第一折:“沒揣的兩鬢秋,爭如我便修身閒袖手。” 清 曹寅 《賀新郎·又昭序皇和詞甚美五迭前韻》詞:“此目楓亭閒袖手,瞥一雙遊刃騰空怕。擣虀具,且高掛。”

(2).藏手於袖。謂不能或不欲參與其事。《晉書·庾敳傳》:“參 東海王 越 太傅軍事,轉軍諮祭酒。時 越 府多雋異, 敳 在其中,常自袖手。” 宋 陸游 《書憤》詩之二:“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一:“予謝曰:‘吾幸獲同舟,公等努力,而予袖手,獨不愧於心乎?’” 張天翼 《新生》:“他們不甘心袖手看著自己家鄉受糟踏。”

汗漫遊

世外之游。形容漫遊之遠。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復見 陶唐 理,甘為汗漫遊。” 仇兆鰲 注引《淮南子》:“ 若士 謂 盧敖 曰:‘吾與汗漫遊於九垓之外。’” 元 耶律楚材 《過雲川和劉正叔韻》:“西域風塵汗漫遊,十年辜負舊漁舟。” 清 方文 《路灌溝喜遇談長益話舊》詩:“聞爾京師去,真成汗漫遊。” 清 鈕琇 《觚賸·神僧》:“我將從師為汗漫遊,師許之乎?” 葉玉森 《一島》詩:“煙蘿半壁能分我,請息諸天汗漫遊。”

八表

又稱八荒。指極遠地方

詩詞推薦

初暘谷(又名倪翁洞)原文_初暘谷(又名倪翁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