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蹕靜寄山莊·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駐蹕靜寄山莊·其二原文

不因日涉還成趣,卻為山佳每朅來。

棐幾宿緣竹書展,膽瓶清供杏花開。

能言春鳥呼名字,罨畫林雲自往回。

天籟吹香如鄧尉,誰能到此更思梅。

詩詞問答

問:駐蹕靜寄山莊·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駐蹕靜寄山莊·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駐蹕靜寄山莊·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二

參考注釋

成趣

成為散步的場所。趣,同“ 趨 ”。《文選·陶潛<歸去來>》:“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李善 註:“《爾雅》曰:‘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 郭璞 曰:‘此皆人行步趨走之處,因以名。’” 逯欽立 校註:“成趣,成趨,成了散步塲所。”

謂自成佳趣。 明 葉盛 《水東日記·莊公瑾書畫》:“為人雅淡有高致,日登臨山水,所至成趣,遇知己,觴詠竟日。” 閻綱 《論陳奐生》:“信手拈來,涉筆成趣,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為山

喻建立功業。 晉 陶潛 《悲從弟仲德》詩:“在數竟不免,為山不及成。”參見“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

朅來

(1).猶言去。《後漢書·張衡傳》:“回志朅來從玄諆,獲我所求夫何思!” 李賢 註:“朅,去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朅來游 嵩 峯,羽客何雙雙。” 唐 李涉 《春山三朅來》詩之一:“釣魚朅來春日暖,沿溪不厭舟行緩。” 宋 蘇軾 《朱壽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求之五十年得之蜀中》詩:“ 長陵 朅來見大姊, 仲孺 豈意逢將軍?” 清 顧炎武 《張隱君元明於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詩:“朅來未得從 黃石 ,老至先思伴 赤松 。”

(2).猶言來。歸來;來到。《文選·陸機<吊魏武帝文>》:“詠歸塗以反旆,登 崤 澠 而朅來。” 呂延濟 註:“朅來,言歸去來也。” 唐 張九齡 《歲初登高安南樓言懷》詩:“朅來 彭蠡 澤,載經 敷淺原 。” 宋 辛棄疾 《念奴嬌·戲贈善作墨梅者》詞:“疑是花神,朅來人世,占得佳名久。” 清 汪士鋐 《陳滄洲太守出瘞鶴銘於江中以拓本見示作歌記之》:“朅來江邊問遺碣,太息墨寶存空亭。”

(3).猶言爾來或爾時以來。 南朝 梁 何遜 《行經孫氏陵》詩:“朅來已永久,年代曖微微。” 唐 柳宗元 《韋道安》詩:“朅來事儒術,十載所能逞。” 宋 蘇軾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朅來東遊慕人爵,棄去舊學從兒嬉。” 清 嵇曾筠 《五台山》詩:“朅來幸得公務閒,閒情暫寄水石間。” 梁啓超 《愛國歌》之三:“君不見朅來 歐 北天驕驟進化,寧谷久扃吾文明。”

(4).助詞。 晉 張協 《雜詩》之六:“朅來戒不虞,挺轡越飛岑。”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三十:“朅來豪遊子,勢利禍之門。” 宋 蘇軾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朅來 震澤 都如夢,只有 苕溪 可倚樓。”

(5).何來。朅,通“ 曷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回車朅來兮,絶道 不周 ,會食 幽都 。”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行》:“高節難久淹,朅來空復辭。” 宋 陳與義 《衡山道中》詩之三:“朅來巖谷游,卻在浮雲外?”

(6).何不來。朅,通“ 盍 ”。 唐 李商隱 《井泥》詩:“我欲秉鈞者,朅來與我偕?” 宋 樂雷發 《烏烏歌》:“朅來相就飲斗酒,聽我仰天歌烏烏!”

棐幾

用棐木做的幾桌。亦泛指幾桌。《晉書·王羲之傳》:“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浄,因書之,真草相半。” 宋 陸游 《初夏》詩:“細煅詩聯憑棐幾,靜思棋劫對楸枰。” 元 揭傒斯 《和傅與礪近日》之一:“棐幾看雲憑,衡門罷月關。”

宿緣

佛教指前定的因緣(迷信)

漢朝共許 賈生賢,遷謫還應是宿緣。—— 唐· 姚合《寄主客劉郎中》

竹書

古代無紙,在竹簡上記事書寫。後人稱編綴成冊的竹簡為竹書。《晉書·束晳傳》:“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盜發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書數十車。” 唐 杜甫 《秋野》詩之三:“掉頭紗帽側,曝背竹書光。” 清 黃景仁 《貂裘換酒·題萬黍維持籌讀律圖》詞:“更問竹書三尺底,夜深時、多少錢神哭?”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蓋草昧大闢,竹書方備,納言委巷,受職史官:芻説鄙談,以簡樸為美。”

膽瓶

頸長腹大,形如懸膽的花瓶

清供

(1).清雅的供品。舊俗凡節日、祭祀等用清香、鮮花、清蔬等作為供品。 清 黃景仁 《元日大雪》詩:“不令俗物擾清供,只除喔詩一事無。”

(2).猶清玩。 明 袁宏道 《瓶史·器具》:“大抵齋瓶宜矮而小,銅器如花觚、銅觶、尊罍、方漢壺、素溫壺、匾壺、窰器如紙槌、鵝頸、茹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須形製短小者,方入清供。” 清 李漁 《閒情偶寄·器玩·制度》:“然此外更有一物,勢在必需,人或知之而多不設,當為補入清供……此物不須特製,竟用蓬頭小筆一枝,但精其管,使與濡墨者有別,與鍬箸二物同插一瓶,以便次第取用,名曰‘香帚’。”

能言

(1).長於辯論;有獨到的見解。《鬼谷子·中經》:“能言者儔善博惠。”《世說新語·文學》“ 晏 聞 弼 名” 劉孝標 注引《王弼別傳》:“ 弼 字 輔嗣 , 山陽 高平 人,少而察惠,十餘歲便好 莊 老 ,通辯能言,為 傅嘏 所知。” 宋 葉適 《制科》:“用科舉之常法,不足以得天下之才,其偶然得之者,幸也。自 明道 景祐 以來,能言之士有是論矣。”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故 曹 劉 阮 陸 ,下及 李 杜 ,異曲同工,各擅其時,並稱能言,何也?”

(2).議論而有見解者。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能言莫不襃 堯 ,而 堯 政不必皆得也;舉世莫不貶 桀 ,而 桀 事不必盡失也。” 北魏 《高湛墓誌》:“皇上動哀,能言灑淚。”

名字

1.人的名與字。 2.指姓名。 3.名稱;名號。 4.命名;稱其名。 5.猶名譽;名聲。 6.即名詞。

罨畫

色彩鮮明的繪畫。 明 楊慎 《丹鉛總錄·訂訛·罨畫》:“畫家有罨畫,雜彩色畫也。”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築物等的艷麗多姿。 唐 秦韜玉 《送友人罷舉除南陵令》詩:“花明驛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畫開。” 宋 葉適 《送惠縣丞歸陽義》詩:“二嶺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畫繡徘徊。” 金 毛麾 《遊河西孫氏園》詩:“亭榭依山水亂鳴,已如罨畫障中行。”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一水濃陰如罨畫,數峯無恙又晴暉。”

往回

往返。 明 張居正 《請寬限疏》:“限五月中旬到京,往迴都著馳驛。”

(1).來回;往返。 宋 曾鞏 《議邊防給賜士卒只支頭子》:“車駕往回,略無闕誤。”《元典章·戶部七·押運》:“前去 大都 ,往回萬里,動輒一年,縻費盤纏。”

(2).下次。《 * 詞話》第二四回:“頭裡不曾打得成,等往回卻打得成了。”

(3).上次。《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我也難得到京一趟,往回來了,又身上有事,不得自在。”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一章:“這次回來跟往回不同,因為戰爭的火在 陝甘寧邊區 燒起來了。”

(4).迴轉頭。《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那門丁聽了,嚇得爬起來,找了條小路,往回就跑。” 茅盾 《子夜》十三:“ 屠維岳 眼快,已經看見,就往回走。”

天籟

自然界的聲音,物自然而然發出的聲音。如風聲、鳥聲、流水聲等

鄧尉

山名。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南。 漢 有 鄧尉 曾隱居於此,故名。以產梅著稱。 清 趙翼 《樹海歌》:“ 鄧尉 香雪 黃山 雲,猶以海名巧相借。” 清 龔自珍 《病梅館記》:“ 江寧 之 龍蟠 , 蘇州 之 鄧尉 , 杭州 之 西谿 ,皆產梅。”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二:“爰於公暇先訪名剎 寒山寺 ,近而 虎邱 、 山塘 、 石湖 、 黃天盪 諸名區,遠而 靈巖 採香徑 、 天平 白雲泉 、 司徒廟 古柏、 鄧尉 梅花,一一均攬其勝。”

詩詞推薦

駐蹕靜寄山莊·其二原文_駐蹕靜寄山莊·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