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張司理游黃華原文
黃華山上黃華寺,黃華老人讀書處。
回首今經幾度春,山中舊宅無人住。
玉堂學士有遺詩,殘碑古刻徒延佇。
野人僻性好看山,流水閒雲時往還。
山僧一見若相識,深林趺坐談空寂。
指點山中古來跡,玉龍倒掛三千尺。
高歡宮外水晶簾,王母池邊妝鏡石。
喬松老檜歲久凋,谷口黃華自秋色。
憑高一望空鄴都,鄴中豪傑今有無。
七步曾稱曹子建,少年縱盪何足羨。
暫後司理使君來,一觴一詠總開懷。
題詩不寫姓名去,浩歌山月下蓬萊。
詩詞問答
問:同張司理游黃華的作者是誰?答:司之翰
問:同張司理游黃華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司之翰的名句有哪些?答:司之翰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黃華
見“ 黃花 ”。
上黃
崇尚黃色。上,通“ 尚 ”。《史記·封禪書》:“ 始皇 得水德,今 漢 受之,推始終傳,則 漢 當土德,土德之應黃龍見。宜改正朔,易服色,色上黃。”按: 秦 為水德,據陰陽五行生剋之說, 漢 代 秦 而興,當為土德,土為黃色,故色尚黃。
老人
(1) 上年紀的或較老的人
(2) 上了年紀的父母或祖父母
讀書
(1)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舊宅
又稱“舊宇”、“故居”、“故宅”。從前曾經居住過的房子
無人
(1).沒有人才。《左傳·文公十三年》:“﹝ 士會 ﹞乃行。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吾謀未及用,勿謂 秦 無人。”
(2).沒有人;沒人在。《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王 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良思書》:“足下去後,甚相思想。《叔田》有無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詞:“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參閱《詩·鄭風·叔于田》。
玉堂
(1).玉飾的殿堂。亦為宮殿的美稱。 戰國 楚 宋玉 《風賦》:“然後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羅帷,經於洞房,迺得為大王之風也。”《韓非子·守道》:“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 漢 劉向 《九嘆·逢紛》:“芙蓉蓋而菱華車兮,紫貝闕而玉堂。”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朱閣玲瓏於林間,玉堂陰映於高隅。”
(2). 漢 宮殿名。《史記·孝武本紀》:“於是作 建章 宮……其南有 玉堂 、 璧門 、 大鳥 之屬。” 司馬貞 索隱引《漢武故事》:“ 玉堂 基與 未央 前殿等,去地十二丈。”《東觀漢記·孝沖皇帝紀》:“ 永嘉 元年春正月,帝崩於 玉堂 前殿。”
(3).泛指宮殿。 唐 杜甫 《進雕賦表》:“令 賈馬 之徒,得排金門,上玉堂者甚眾矣。”
(4).官署名。 漢 侍中有玉堂署, 宋 以後翰林院亦稱玉堂。《漢書·李尋傳》:“過隨眾賢待詔,食太官,衣御府,久污玉堂之署。” 顏師古 註:“ 玉堂殿 在 未央宮 。” 王先謙 補註引 何焯 曰:“ 漢 時待詔於 玉堂殿 , 唐 時待詔於翰林院,至 宋 以後,翰林遂並蒙玉堂之號。”《宋史·蘇易簡傳》:“帝嘗以輕綃飛白大書‘玉堂之署’四字,令 易簡 牓於廳額。” 明 李東陽 《院中即事》詩:“遙羨玉堂諸院長,酒杯能緑火能紅。”《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至於那入金馬,登玉堂,是少年朋友的事業,我過了景了。” 王闓運 《郭新楷傳》:“君逸才也,玉堂群彥為愧多矣。”
(5).嬪妃的居所。借指寵妃。《漢書·谷永傳》:“抑損椒房玉堂之盛寵。” 顏師古 註:“玉堂,嬖倖之舍也。”《後漢書·翟酺傳》:“願陛下親自勞恤,研精緻思,勉求忠貞之臣,誅遠佞諂之黨,損玉堂之盛。”
(6).神仙的居處。《文選·左思<吳都賦>》:“玉堂對霤,石室相距。” 劉逵 註:“玉堂石室,仙人居也。” 明 李東陽 《鏡川先生宅賞白牡丹》詩:“玉堂天上清,玉版天下白。”
(7).豪貴的宅第。 南朝 宋 鮑照 《喜雨》詩:“驚雷鳴桂渚,迴涓流玉堂。” 唐 張柬之 《東飛伯勞歌》:“窈窕玉堂褰翠幙,參差繡戶懸珠箔。” 清 朱彝尊 《水仙子·為毛大可挽姬人曼殊》曲:“玉堂傳説小名兒,檀板能歌絶妙詞。”
(8).經穴名。《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頭面部》:“玉堂在口內上齶,一名上含,其竅即頑顙也。”
學士
(1) 學位的一種,通常是初級或最低級學位
文學士
(2) 古代在國學讀書的學生
遺詩
(1).指死者留下的詩歌。 宋 陸游 《<梅聖俞別集>序》:“ 宛陵先生 遺詩及文若干首,實某官 李兼 孟達 所編輯也。” 清 惲敬 《答董牧唐》之二:“令兄 春江 孝廉遺詩,格正氣和,可想見其為人,何以中道淹忽” 錢基博 《吳祿貞傳》:“及其死, 廉泉 為蒐所存,付 廉夫人 吳芝瑛 ,寫定 吳烈士 遺詩上下二卷。”
(2).指前代佚詩。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余急令其具餐,將攜硯載筆往録 寶圭洞 中遺詩。”
殘碑
殘缺的碑石。 宋 王安石 《破冢》詩:“埋沒殘碑草自春,旋風時出地中塵。” 明 王偁 《黃陵廟》詩:“剝盡殘碑無可問,春山唯有鷓鴣啼。”
古刻
指古碑或其拓本。 元 鮮于樞 《王大令保母帖》詩之三:“臨摹舊説 范 新婦,古刻今看 李意如 。” 元 馮子振 《鸚鵡曲·泣江婦》曲:“ 蔡中郎 幼婦碑陰,古刻荒雲深雨。”
延佇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辭·離騷》:“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王逸 註:“延,長也;佇,立貌。”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無與歸,石逕荒涼徒延佇。” 清 曹寅 《書院述事三十韻》:“我懷寄淵澹,庭戶久延佇。”
(2).引頸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晉 陶潛 《停雲》詩:“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書·宗欽傳》:“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豈無英奇,副我延佇。” 宋 葉適 《邵子文墓志銘》:“所至皆解榻延佇傾待之。” 清 吳偉業 《題河渚圖送胡彥遠南歸》詩:“想見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歸隱。 南朝 宋 沉約 《赤松澗》詩:“願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時當來還,延佇青巖側。” 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叢蘭坂,香潔靜明,延佇者忘疲矣。” 鄭澤 《雜詩五首答鈍庵》:“結廬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觀望,猶豫不決。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詩:“明日策杖歸,去住兩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班荊勸客小延佇,酌酒賦詩相料理。” 明 無名氏 《畫眉序·西湖》套曲:“更無妨待月,片時延竚。” 李廣田 《冬景》:“他稍稍延佇了一會,聽到大門裡腳步聲趕來才拔步跑開。”
(6).拖延。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懷疑重請,延佇於今二十六年矣。”
野人
(1) 田野之民,農人
試問野人家。——宋· 蘇軾《浣溪沙》詞
(2) 質樸的人,無爵位的平民
(3) 粗野的人
(4) 流浪漢
(5) 未開化的人,生活在原始狀態或屬於原始社會的人
僻性
怪僻的性格
好看
(1) 美觀;看著舒服
一個好看的25歲的青年
(2) 引人入勝的
這本小說很好看
(3) 光彩,體面
兒子立了功,我這做娘的臉上也好看
(4) 使人難堪
等著吧,有他的好看
流水
(1) 流動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銷售額
流水收入
(3) 立即;趕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說
往還
去和來;往來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 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相識
(1) 互相認識
素不相識
(2) 指彼此認識的人
深林
茂密的樹林。《荀子·宥坐》:“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 唐 賈島 《詠懷》:“ 中嶽 深林秋獨往,南原多草夜無鄰。”《初刻拍案驚奇》卷四:“繞山走去,多是深林,仰不見天。” 葉聖陶 《倪煥之》五:“銀杏和柳樹都已綠葉成蔭,樹下有深林幽壑那樣美妙。”
坐談
猶空談。《後漢書·公孫述傳》:“不亟乘時與之分功,而坐談 武王 之説,是效 隗囂 欲為 西伯 也。”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若閒冗畢棄,則橫議無已;冕笏不澄,則坐談彌積。” 宋 朱熹 《答吳德夫書》:“承喻仁字之説,足見用力之深, 熹 意不欲如此坐談。”
空寂
(1) 空曠寂靜
空寂的山野
(2) 佛門;佛法
指點
指示;點明
舟人指點。——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指點兩峰。——《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中古
較晚的古代,在我國多指魏晉南北朝隋唐這個時期,即3世紀到9世紀
中古之世。(此指虞夏時期。)——《韓非子·五蠹》
玉龍
(1).龍形的玉雕。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異》:“ 梁 大同 八年,戍主 楊光欣 獲玉龍一枚,長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鏤精妙,不似人作。” 元 喬吉 《水仙子·廉香林南園即事》曲:“玉龍筆架,銅雀硯瓦,金鳳箋花。”
(2).傳說中的神龍。 宋 劉克莊 《清平樂·五月十五夜玩月》詞:“醉跨玉龍游八極,歷歷天青海碧。” 金 高庭玉 《天津橋同李之純待月》詩:“跳上玉龍背,抱得銀蟾光。”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四:“ 永安寺 壁上有 梅田女史 題詩云:‘ 靈妃 齊駕玉龍回,留得清陰滿緑苔。’”
(3).指龍形的漏壺。 宋 張孝祥 《菩薩蠻》詞:“玉龍細點三更月。庭花影下餘殘雪。” 元 薩都剌 《章貢道中》詩:“憶得當年曾夜值,玉龍銀箭漏聲長。”
(4).喻劍。 唐 李賀 《雁門太守行》:“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擕玉龍為君死。” 王琦 匯解:“玉龍,劍也。” 唐 呂岩 《化江南簡寂觀磨劍贈侯道士》詩:“欲整鋒鋩敢憚勞,凌晨開匣玉龍嘷。”
(5).喻笛。 宋 林逋 《霜天曉月·題梅》詞:“甚處玉龍三弄,聲搖動,枝頭月。” 元 張翥 《孤鸞·題錢舜舉仙女梅下吹笛圖》詞:“閒拈玉龍自品,愛冰姿與花爭潔。一闋霓裳乍了,又落梅初迭。”
(6).喻雪。 唐 呂岩 《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 峴山 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 宋 張元 《雪》詩:“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空飛。”《水滸傳》第十一回:“玉龍酣戰,鱗甲滿天飄落。” 清 秋瑾 《齊天樂·雪》詞:“朔風蕭瑟侵簾戶,誰喚玉龍起舞。” 毛 * 《念奴嬌·崑崙》詞:“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7).喻泉水、瀑布。 宋 梅堯臣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天門泉》詩:“靜若僊鑑開,寒疑玉龍蟄。” 清 黃鷟來 《賦得匡廬篇壽韓霍岳觀察》詩:“冰車轉軸玉龍走,蒲牢出海鏗華鐘。”
(8).喻橋。 元 盍西村 《小桃紅·市橋月色》曲:“玉龍高臥一天秋。寶鏡青光透。星斗闌乾雨晴後。”
倒掛
(1) 頭尾顛倒掛著。指商品的成本或收購價格高於銷售價格
(2)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農民借支款額高於實際分配所得的款額也稱“倒掛”
(3) 某些社會現象的實際情況不符合常理,與應該的樣子相反
體腦倒掛
價格倒掛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高歡
(496-547)東魏大臣。渤海b178(今河北景縣)人。曾參加葛榮起義軍,後叛降魏。依靠鮮卑武力,聯絡山東士族,掌魏兵權,稱大丞相。執東魏朝政十六年,挾天子以令諸侯。死後,其子高洋代東魏稱齊帝,他被追尊為神武帝。
水晶簾
(1).見“ 水精簾 ”。
(2).詞牌名。即《江城子》。參見“ 江城子 ”。
王母
(1).祖母。《禮記·曲禮下》:“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南史·宋臨川烈武王道規傳》:“豈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讎。” 清 劉大櫆 《鄉飲大賓金君傳》:“﹝君﹞嘗以王母葬地不吉,遂極青鳥之書,卒得改葬如吉卜。”
(2).稱上古時代的女首領。《易·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王弼 註:“母者,處內而成德者也。”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這王母二字並不是祖母,也不是王與母,更不是所謂 西王母 ,應該就是女酋長。”
(3).神話傳說中一個地位崇高的女神。 漢 張衡 《思玄賦》:“聘 王母 於 銀臺 兮,羞玉芝以療飢。”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五:“西望 瑤池 降 王母 ,東來紫氣滿 函關 。” 元 王子一 《誤入桃源》第二折:“咱兩個奉 王母 仙旨,將這仙桃來獻 桃源洞 二仙子。” 明 何景明 《遊獵篇》詩:“ 犇戎 造父 兩為佐,大人 王母 遙相待。”《新民歌三百首·踏上梯田上雲霄》:“踏上梯田上雲霄,去摘 王母 大蟠桃。”
(4).鳥名。 唐 杜甫 《玄都壇歌》:“子規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雲旗翻。”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一:“﹝ 杜子美 《玄都壇歌》雲﹞‘王母晝下雲旗翻’,説者多不曉王母,或以為 瑤池 之 金母 也。中官 陳彥和 言…… 蜀 中貢一種鳥,狀如燕,色紺翠,尾甚多而長,飛則尾開,顫裊如兩旗,名曰王母。則 子美 所言,乃此禽也。”後世官妓之帔子狀如王母鳥飛時尾開之形,故以指官妓。 元 楊顯之 《酷寒亭》楔子:“我當了三年王母,如今納了官衫帔子,改嫁良人去也。”
妝鏡
亦作“糚鏡”。化妝用的鏡子。 唐 王勃 《臨高台》詩:“歌屏朝掩翠,糚鏡晚窺紅。” 唐 杜牧 《阿房宮賦》:“明星熒熒,開粧鏡也。” 南唐 李璟 《應天長》詞:“一鉤初月臨粧鏡,蟬鬢鳳釵慵不整。” 清 吳偉業 《圓圓曲》:“ 斜谷 雲深起畫樓, 散關 月落開粧鏡。”
喬松
(1).高大的松樹。《詩·鄭風·山有扶蘇》:“山有喬松,隰有游龍。” 漢 馬融 《廣成頌》:“陵喬松,履脩樠;踔攳枝,杪標端;尾蒼蜼,掎玄猨;木產盡,寓屬單。” 明 沉鯨 《雙珠記·人珠還合》:“特俾絲蘿,得附喬松。”
(2).古代傳說中 王子喬 和 赤松子 的並稱。兩人均為傳說中的仙人。《戰國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時歸相印,讓賢者授之,必有 伯夷 之廉,長為 應侯 ,世世稱孤,而有 喬 松 之壽。”《三國志·魏志·董昭傳》:“居有 泰山 之固,身為 喬 松 之偶。”《三國演義》第一○二回:“但存忠孝節,何必壽 喬 松 。”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韜·分險》:“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維 《歸輞川作》詩:“谷口疎鐘動,漁樵稍欲稀。” 清 黃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詩:“此間看山復看楓,谷口敞與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陝西 禮泉 東北。 西漢 於此置 谷口縣 , 東漢 廢。因位於 九嵕山 東、 仲山 西,當 涇水 出山之處,故謂之 谷口 。古時相傳為 黃帝 升仙的地方。也稱 寒門 。《漢書·郊祀志上》:“其後 黃帝 接萬靈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謂 寒門 者, 谷口 也。”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 黃帝 升仙之處也。”又註:“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涼,故謂此谷為 寒門 也。”
(3).古地名。在今 陝西 淳化 西北。 秦 時於此置 雲陽縣 。《戰國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國,北有 甘泉 、 谷口 。’” 鮑彪 註:“在 雲陽 。” 西漢 末年,高士 鄭朴 (字 子真 )曾隱居於此。 漢 揚雄 《法言·問神》:“ 谷口 鄭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 谷口 鄭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錄》:“ 谷口 在 雲陽縣 西四十里, 鄭子真 隱於此。”後借指隱者所居之處。 元 楊奐 《得邳大用書復寄》詩:“ 谷口 知何似,他年願卜隣。” 清 錢謙益 《高郵道中簡顧所建》詩:“負耒我今歸 谷口 ,驚弓君莫問壺頭。”
秋色
(1) 一種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憑高
登臨高處。 唐 李白 《天台曉望》詩:“憑高遠登覽,直下見溟 渤 。” 前蜀 韋莊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詩:“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苦吟。” 明 劉基 《念奴嬌·紅樹》詞:“憑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遠。”
亦作“ 憑高 ”。憑藉高處。 清 黃鷟來 《回瀾閣》詩:“河流此日望迴瀾,傑閣憑高縱大觀。” 清 黃鷟來 《文選樓懷古》詩:“不用凴高嘆陳跡,江山文藻自長存。”
望空
猶言望白署空。《文選·乾寶<晉紀總論>》:“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 呂延濟 註:“望空謂不識是非,但望空署白而已。”
(1).謂憑白無據。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四折:“那婆娘舌剌剌挑茶斡剌,百枝枝花兒葉子,望空里揣與他箇罪名兒。”
(2).向著空中。《四遊記·玉帝設宴會群臣》:“ 劉天君 大喜,望空拜謝。”《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小的送他到 廣東 家裡,他家親戚、本家有百十人,都望空謝了老爺的恩典。”
鄴都
指 鄴城 。因曾作都城,故名。 漢 王粲 《從軍詩》之四:“朝發 鄴都 橋,暮濟 白馬津 。” 晉 陸雲 《歲暮賦》序:“ 永寧 二年春,忝寵北郡,其夏又轉大將軍右司馬於 鄴都 。” 唐 羅隱 《寄酬鄴王羅令公》詩之三:“ 湘 浦煙波無舊跡, 鄴都 蘭菊有遺風。”
鄴中
指 三國 魏 的都城 鄴 。故址在今 河北省 臨漳縣 西南 鄴鎮 東。後世多以“鄴中”指代 三國 魏 。 唐 劉長卿 《銅雀台》詩:“君不見 鄴中 萬事非昔是,古人不在今人悲。”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評》:“雖 謝康樂 擬 鄴中 諸子之詩,亦氣象不類。” 清 計東 《鄴城吊謝茂秦山人》詩:“ 鄴中 懷古正秋風,詞賦深慚 謝氏 工。”
豪傑
(1) 才智勇力出眾的人
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史記·陳涉世家》
(2) 又
三老豪傑皆曰。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安然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人中豪傑
(3) 倚仗權勢橫行一方的人
有無
亦作“ 有亡 ”。1.有或無。《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臣 楚國 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游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徧覩也。” 李善 註:“覽於有無,謂或有所見,或復無也。” 漢 揚雄 《羽獵賦》:“馳弋乎神明之囿,覽觀乎羣臣之有亡。” 唐 賈島 《送僧》詩:“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個不難,只取牢城營文冊一查,便見有無。”
(2).指家計的豐或薄。《禮記·檀弓上》:“ 子游 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惡乎齊?’” 陸德明 釋文:“有亡……一音無。” 孔穎達 疏:“亡,無也。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與宗族同其有亡。”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
(3).指有餘與不足。《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孫星衍 疏:“有為有餘,無為不足也。”按,《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韓愈 《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墟里通有無,垣牆任摧倒。”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韓愈 《處士盧君墓志銘》:“其弟 渾 ,以家有無,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 宋 曾鞏 《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其喪父也,以家之有無葬,故葬不緩。”
(5).古代哲學範疇。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無,指事物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幾神之區;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無之域: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七步
相傳 三國 魏 曹植 七步成詩,後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淮南 取貴於食時, 陳思 見稱於七步,方斯蔑如也。” 明 徐復祚 《紅梨記·逼試》:“可惜他才高七步,賦埒《兩都》,錦心繡腹,隱豹鳳雛,卻為柳營花陣都擔誤。”《平山冷燕》第八回:“故有時而名成七步,有時而倚馬萬言。”參見“ 七步成詩 ”。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縱盪
恣縱放蕩。 唐 無名氏 《李林甫外傳》:“時 李公 堂叔為庫部郎中在京,遂詣叔父。以其縱盪,不甚紀録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國初蔭敘》:“今任宦子孫,富豪者多縱盪喪身。”
何足
猶言哪裡值得。《史記·秦本紀》:“﹝ 百里傒 ﹞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六:“ 穎 心愴然,即寤,語諸左右,曰:‘夢為虛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贄 《復夏道甫》:“再勤學數年便當大捷矣,區區一秀才,何足以為輕重。”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譯不可》:“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譯本的,七八次何足為奇,何況 中國 其實也並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
司理
(1).執法;主管獄訟刑罰。 漢 揚雄 《廷尉箴》:“ 殷 以刑顛, 秦 以酷敗,獄臣司理,敢告執謁。”《晉書·刑法志》:“夫刑者,司理之官。”
(2).官名。 五代 以來,諸州皆有馬步獄,以牙校充馬步都虞侯,掌刑法。 宋太祖 以為刑獄人命所系,當選士流任之。 開寶 六年秋,敕改馬步院為司理院,以新進士及選人為之,掌獄訟勘鞠之事,不兼他職。 元 廢。 明 時用為對推事的別稱。《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司理姓 鄭 名 安 , 滎陽 舊族,也是個少年才子。”《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束裝北上,道經 揚州 、 揚州 司理乃是 王生 鄉親,開門置酒相待。”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司理》、《文獻通考·職官十七》。
(3).主持;掌管。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興省郡縣錢穀庫,以司文武官員俸值公費,立官司理,每月報銷。”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明珠家累世富厚》:“ 明太傅 廣置田產,市買奴僕,厚加賞賚,使其充足,無事外求。立主家長,司理家務。” 孫中山 《檀香山興中會成立宣言》:“本會公舉正副主席各一位……差委二位,以專司理會中事務。” 洪深 《五奎橋》:“‘五奎’,一般鄉下人迷信是司理命運的天上的星宿。”
(4).管事;董事。 康有為 《大同書》己部第六章:“大同之世,每一院如一小國,學者即其人民,教習、司理即其公、卿、士夫也。” 歐陽山 《苦鬥》七四:“‘我的意思,這司理的職位,非他擔當不可。’大家都贊成 麥榮 當司理。”
使君
漢代稱呼太守刺史,漢以後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樂府詩集·陌上桑》
一觴一詠
指飲酒賦詩。 晉 王羲之 《蘭亭集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宋 辛棄疾 《水龍吟·盤園》詞:“一花一草,一觴一詠,風流杖履,野馬塵埃,扶搖下視,蒼然如許。” 清 戴名世 《陳某詩序》:“ 陳君 時時與樵夫漁父野老相狎,一觴一詠,悠然自得。”
開懷
暢開襟懷,無所拘束
開懷暢飲
題詩
(1).就一事一物或一書一畫等,抒發感受,題寫詩句。多寫於柱壁、書畫、器皿之上。 唐 高適 《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崔顥》:“後游 武昌 ,登 黃鶴樓 ,感慨賦詩。及 李白 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為哲匠斂手雲。” 清 金埴 《不下帶編》卷二:“頃見一士題詩隣壁,甚佳。”
(2).指所題寫的詩句。 魯迅 《南腔北調集·“連環圖畫”辯護》:“《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題詩一幅。”
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浩歌
放聲高歌,大聲歌唱。《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唐 杜甫 《玉華宮》詩:“憂來藉草坐,浩歌淚盈把。”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二九:“ 陶潛 詩喜説 荊軻 ,想見《停雲》發浩歌。” 魯迅 《野草·墓碣文》:“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
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詩:“白露月下團,秋風枝上鮮。” 前蜀 韋莊 《搗練篇》:“臨風縹緲疊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蓮賦》:“張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煙際。” 元 劉因 《採石圖》詩:“平生曾有 金陵 夢,似記扁舟月下歸。” 清 阮大鋮 《燕子箋·雙逅》:“閃得我月下星前,獨自孤單。”
(2).指月下老人。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月下傳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權作主婚。”參見“ 月下老人 ”。
蓬萊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