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王少監朝請游南澗宿山寺步月二首·其二

作者:釋德洪 朝代:宋代

原文

單衣喜和風,詩眼愛空翠。

野亭亦翛然,散坐聊倦倚。

坐久忽聞樵,見視一笑喜。

那知深林外,曲折見流水。

幽光弄紺碧,春色潑秀氣。

去為千頃澤,堤柳相嫵媚。

月光方下徹,浮空見赬尾。

投礫戲驚之,撲摝沙禽起。

歸途望林壑,煙靄隔山寺。

便如斜川游,歲月亦相似。

詩詞問答

問:《奉陪王少監朝請游南澗宿山寺步月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單衣

只有一層衣料的衣服

和風

(1) 風速為每小時13至18里的風

(2) 溫和的風

和風拂面

詩眼

(1).詩人的賞鑒能力、觀察力。 宋 蘇軾 《次韻吳傳正<枯木歌>》:“君雖不作丹青手,詩眼亦自工識拔。” 金 元好問 《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之四:“ 愚軒 具詩眼,論文貴天然。” 明 袁宏道 《與伯修書》:“近來詩學大進,詩集大饒,詩腸大寬,詩眼大闊。”

(2).指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亦指一篇詩的眼目,即體現全詩主旨的精采詩句。《朱子語類》卷二三:“只用他這一説,便瞎卻一部詩眼矣。” 清 施補華 《峴傭說詩》:“五律須講鍊字法, 荊公 所謂詩眼也。” 秦牧 《藝海拾貝·茅台、花雕瓶子》:“那個‘詩眼’一點上去,就像畫龍點睛似的,通篇詩都突然光采煥發了。”

空翠

(1).指綠色的草木。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白岸亭》詩:“空翠難強名,漁釣易為曲。”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與岑參》:“滿陂空翠,淨無纖塵,鷗鳧散亂,管弦齊奏,四處都在唱歌。”

(2).指綠葉。 唐 孟浩然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詩:“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清 陳維崧 《齊天樂·暮春風雨》詞:“小樓昨夜東風到,吹落滿園空翠。”

(3).指青色的潮濕的霧氣。 唐 王維 《山中》詩:“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宋 范成大 《浪淘沙》詞:“空翠濕征鞍,馬首千山。” 郁達夫 《題畫》詩之四:“貪坐溪亭晚未歸,四山空翠欲沾衣。”

(4).指碧空,蒼天。 唐 白居易 《大水》詩:“蒼茫生海色,渺漫連空翠。”

(5).指清澈的泉水。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峽詩》之二:“山深雲液積,盡化流泉清。家家吸空翠,婦孺皆聰明。”

野亭

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後漢書·郭伋傳》:“﹝ 伋 ﹞遂止於野亭,須期乃入。” 宋 陸游 《有客》詩:“有客南山至,相攜飯野亭。” 清 厲鶚 《冬日移寓葭白齋中詩》之二:“閉門清寂如野亭,四壁鉛槧棲餘馨。”

翛然

無拘無束貌;超脫貌。《莊子·大宗師》:“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 成玄英 疏:“翛然,無係貌也。” 前蜀 韋莊 《贈峨嵋李處士》詩:“如今世亂獨翛然,天外鴻飛招不得。” 明 歸有光 《南雲翁生壙志》:“翁為人有風致,可謂翛然於生死之際,則予之所謂命者,又不足為翁道也。” 冰心 《寄小讀者》十一:“有時夜半醒來,萬籟俱絕,皓月中天,翛然四顧,覺得心中一片空靈。”

迅疾貌。 宋 司馬光 《館宿遇雨懷諸同舍》詩:“佳雨濯煩暑,翛然生曉涼。”

散坐

宴會結束,賓客離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當下一面吃酒,一面談了一席話,酒也夠了,菜也殘了,撒了出去,大家散坐。”

隨便而坐;零散地坐。《儒林外史》第三三回:“眾客散坐,或憑欄看書,或啜茗閒談。”《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一時撤酒添羹,闔席飯罷,散坐閒談了幾句, 張太太 便告辭回家。”

深林

茂密的樹林。《荀子·宥坐》:“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 唐 賈島 《詠懷》:“ 中嶽 深林秋獨往,南原多草夜無鄰。”《初刻拍案驚奇》卷四:“繞山走去,多是深林,仰不見天。” 葉聖陶 《倪煥之》五:“銀杏和柳樹都已綠葉成蔭,樹下有深林幽壑那樣美妙。”

曲折

(1) 彎曲

一條曲折的小路

(2) 委曲

巷道曲折

(3) 複雜的、不順當的情節

這件事情裡面還有不少曲折

(4) 違背自己本意的奉承

據經正對,無所曲折

流水

(1) 流動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銷售額

流水收入

(3) 立即;趕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說

幽光

(1).潛隱的光輝。常用以指人的品德。 唐 韓愈 《答崔立之書》:“誅姦諛於既死,發潛德之幽光。” 唐 柳宗元 《與邕州李域中丞論陸卓啟》:“振宣幽光,激勵頽俗。” 明 李東陽 《雷公峽二十韻》:“有筆贊幽光,茲言敢終納。” 清 龔自珍 《懺心》詩:“經濟文章磨白晝,幽光狂慧復中宵。”復,發露。

(2).微弱的光。 唐 李商隱 《燕台》詩之一:“今日東風自不勝,化作幽光入西海。” 郭沫若 《脫離 * 以後》八:“街頭巷口泛著一種形容不出來的恬靜的幽光,人到這兒,就好像魂游太虛之府。”

紺碧

天青色;深青透紅色。 唐 李景亮 《李章武傳》:“其色紺碧,質又堅密,似玉而冷,狀如小葉。” 宋 范成大 《初歸石湖》詩:“曉霧朝暾紺碧烘, 橫塘 西岸 越城 東。” 郁達夫 《采石磯》:“紺碧的天空,高得渺渺茫茫。”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臉上的喜色

秀氣

(1) 清秀

這孩子長得越來越秀氣了

(2) 言談文雅,舉止優美

(3) 小巧靈便

這把小刀做得真秀氣

千頃

百畝為頃。千頃,極言其廣闊。《淮南子·說林訓》:“尋常之谿,灌千頃之澤。” 唐 韓愈 《酬盧給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頃秋波浄,平鋪紅雲蓋明鏡。” 明 陳所聞 《中秋同齊王孫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雲千頃,野鶴翱翔。” 丘復 《寄曹耐公汕頭》詩:“罄此一樽酒,如對千頃汪。”

嫵媚

姿態美好可愛

嫵媚懺弱

月光

月亮的光線

空見

謂憑空見及。 漢 王充 《論衡·實知》:“如 孔子 神而空見 始皇 、 仲舒 ,則其自為 殷 後 子氏 之世,亦當默而知之,無為吹律以自定也。”

赬尾

亦作“頳尾”。1.赤色的魚尾。 晉 張協 《七命》:“ 范公 之鱗,出自 九溪 ,頳尾丹鰓,紫翼青鬐。”

(2).借指魚。 宋 徐鉉 《和御製夏日垂釣作》:“文竿乍拂圓荷動,頳尾時飜素荇香。” 宋 梅堯臣 《潁上得鯉魚為膾懷餘姚謝師厚》詩:“青蓑潭上老赬尾,網中魚買作秋盤。”

(3).《詩·周南·汝墳》:“魴魚赬尾,王室如燬。” 毛 傳:“赬,赤也,魚勞則尾赤。”後以“赬尾”指憂勞,勞苦。 唐 羅隱 《西京崇德里居》詩:“進乏梯媒退又難,強隨豪貴殢 長安 ……錦鱗赬尾平生事,卻被閒人把釣竿。”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黑頭期命爵,頳尾尚憂魴。” 金 元好問 《落魄》詩:“行役魚赬尾,歸期烏白頭。”

(4).指奔波勞苦之人。 清 顏光猷 《京都雜詠》:“哀鴻應滿野,頳尾莫忘歸。”

(5).《詩·周南·汝墳》“魴魚頳尾” 孔穎達 疏:“ 鄭氏 云:‘魚肥則尾赤。’”後以“赬尾”指魚肥。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種魚》:“池中得春魚,點點活如蟻。一月便翠鱗,終年必頳尾。”

沙禽

沙洲或沙灘上的水鳥。 南朝 陳 陰鏗 《和傅郎歲暮還湘州》:“戍人寒不望,沙禽逈未驚。” 唐 劉長卿 《卻歸睦州至七里灘下作》詩:“江樹臨洲晚,沙禽對水寒。” 宋 曾鞏 《擬峴台記》:“至於高桅勁艣,沙禽水獸,下上而浮沉者,出乎履舄之下。” 清 陳維崧 《浣溪沙·投金瀨懷古》詞:“格格沙禽拍野塘,離離苦竹上空墻。”

歸途

回歸的路途

踏上歸途

林壑

樹林和山谷

煙靄

雲霧;雲氣

江那面的山峰,抹上藍色的煙靄,顯得十分美麗。——艾蕪《野牛寨》

隔山

指同父異母所生子女之間的關係

隔山兄弟

斜川

(1).古地名。在 江西省 星子 、 都昌 二縣縣境。瀕 鄱陽湖 ,風景秀麗, 晉 陶潛 曾游於此,作《游斜川》詩並序。 宋 張炎 《風入松·岫雲》詞:“記得 晉 人歸去,御風飛過 斜川 。” 宋 劉過 《行香子·山水扇面》詞:“何人村墅,若個林泉。恰似 欹湖 ,似 枋口 ,似 斜川 。”

(2).古地名。泛指遊覽勝地。 宋 張炎 《高陽台·西湖春感》詞:“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

(3).古地名。在 河南省 郟縣 境, 宋 蘇軾 子 蘇過 的居所名。 蘇過 移家 潁昌 ,營湖 * 竹數畝,名為 小斜川 ,自號 斜川居士 ,併名其所著曰《斜川集》。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相似

相類;相像

相似三角形

豕與亥相似。——《呂氏春秋·慎行論》

詩詞推薦

奉陪王少監朝請游南澗宿山寺步月二首·其二原文_奉陪王少監朝請游南澗宿山寺步月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