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宮齋戒即事原文
北至臨大祀,還宮有事齋。
曉涼稱心爽,農景入觀佳。
露潤黍禾盛,秋登麰麥皆。
對時幸時若,惟是鞏寅懷。
詩詞問答
問:還宮齋戒即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還宮齋戒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還宮齋戒即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佳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八
2. 去聲
參考注釋
北至
即夏至。因夏至日太陽位置在赤道最北面之點,其後即南移,故稱。 漢 張衡 《西京賦》:“日北至而含凍,此焉清暑。” 唐 柳宗元 《天對》:“ 狂山 凝凝,冰於北至。”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冬夏致日春秋致月》:“致,極也。測量之法須逐日為之,久乃得日、月之真度。春、秋非不測日,但日行出入於赤道,有北至、南至之殊,而以冬夏為之極。”
大祀
帝王最隆重的祭祀。指祭祀天地、宗廟等。《周禮·春官·肆師》:“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幣,立小祀用牲。” 鄭玄 註:“ 鄭司農 曰:‘大祀,天地;次祀,日月星辰;小祀,司命以下。’ 玄 謂,大祀又有宗廟,次祀又有社稷,五祀五嶽,小祀又有司中、風師、山川、百物。”《隋書·禮儀志一》:“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廟等為大祀,星辰五祀四望等為中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及諸星諸山川等為小祀。”《清史稿·禮志一》:“ 清 初定製,凡祭三等:圜丘、方澤、祈穀、太廟、社稷為大祀。天神、地祇、太歲、朝日、夕月、歷代帝王、先師、先農為中祀。先醫等廟,賢良、昭忠等祠為羣祀。 乾隆 時改常雩為大祀…… 光緒 末,改先師 孔子 為大祀。”
有事
(1) 惹事;出現變故
家裡有事了
(2) 有工作乾
他有事幹了,能自立了
(3) 憂愁或顧慮
他心裡有事,看上去不大高興
(4) 忙,不閒
我現在有事,不能陪你出去
(5) 指軍事,即用兵
季氏將有事於 顓臾。——《論語·季氏》
稱心
適意;合乎心愿,產生愉快感和滿意心情的
選擇稱心的襯衣
黍禾
(1).指黍的莖稈。 漢 班固 《 * 通·八風》:“涼風至,黍禾乾。”
(2).黍和禾。泛指糧食作物。 唐 裴鼎 《陂防判對》:“天生五材,水善利物,且溉且糞,長我黍禾;為隄為防,制為畜泄。”
秋登
(1).秋季穀物成熟。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至於露滋月肅,霜戾秋登,王於興言,闡肄威稜。”《南齊書·武帝紀》:“水旱成災,穀稼傷弊,凡三調眾逋,可同申至秋登。” 唐 薛稷 《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歷字》詩:“秋登華實滿,氣嚴鷹隼擊。”
(2).秋日登臨。 唐 杜荀鶴 《獻鄭給事》詩:“秋登岳寺雲隨步,夜宴江樓月滿身。”
麰麥
大麥。《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麥,播種而耰之,其地同,樹之時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時,皆孰矣。” 趙岐 註:“麰麥,大麥也。”亦泛指麥。《梁書·元帝紀》:“麰麥兩穗,出於 南平 之邦。” 宋 曾鞏 《喜晴》詩:“眼明意豁萬事快,預喜來年麰麥豐。”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三:“歲漕五等,曰正兌,米入京倉……曰麰麥,入京倉,供內府之用。”
對時
指一整天。 郭沫若 《海濤集·跨著東海》:“據他說,我的情形是很輕的,只是普通的拘留,一個對時。” 葉紫 《行軍掉隊記》:“看形勢,被害至多總還不到一個對時,大約是在昨天上午。”
時若
四時和順。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雨表》:“臣聞聖明在上,刑政葉中,則天地氣和,風雨時若。” 宋 蘇軾 《春祈諸廟祝文》:“願疾沴之不興,庶風雨之時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