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雙流保國觀古柏

作者:胡宗師 朝代:宋代

題雙流保國觀古柏原文

孔明廟前古柏奇,此木氣象猶過之。

乾東彷佛煙焰起,鐵龍空駕焚一枝。

真人丹誠何所適,世傳乘鶴沖天飛。

求詩道士心彌堅,試聽一誦工曹詩。

詩詞問答

問:題雙流保國觀古柏的作者是誰?答:胡宗師
問:題雙流保國觀古柏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胡宗師的名句有哪些?答:胡宗師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2. 《成都文類》卷五

參考注釋

孔明

(1).很完備;很潔淨;很鮮明。《詩·小雅·楚茨》:“祝祭於祊,祀事孔明。” 鄭玄 箋:“孔,甚也;明,猶備也,絜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滌濯靜嘉,禮儀孔明。” 薛綜 註:“孔,甚也,言禮儀甚鮮明也。”《隋書·音樂志中》:“祀事孔明,百神允穆。神心乃顧,保茲介福。”

(2).很明達;很明晰。《漢書·敘傳下》:“烏呼 史遷 ,薰胥以刑!幽而發憤,乃思乃精,錯綜羣言,古今是經,勒成一家,大略孔明。”《文選·張衡<思玄賦>》:“彼天監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 呂向 註:“言天監視甚明,用輔佑誠信仁德矣。” 唐 王維 《冬筍記》:“且孝有上和下睦之難……加之以忠信,文之以禮樂。斯其大者遠者,況承順顏色乎,況溫凊枕席乎。如是故天高聽卑,神鑒孔明。不然筍曷為出哉。”

(3).指明顯。 唐 韓愈 《殘形操》詩:“有獸維狸兮,我夢得之。其身孔明兮,而頭不知。”

(4). 諸葛亮 的字。 三國 蜀 政治家、軍事家。 東漢 末,隱居 隆中 ,世稱“臥龍”。 劉備 三顧草廬,他提出聯 吳 抗 曹 的策略,遂成為 劉備 的主要謀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孔明 盤桓,俟時而動。” 唐 李白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詩:“赤伏起頽運, 臥龍 得 孔明 。” 元 無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羞殺你曉三才的 孔明 、知六壬的 鬼谷 、畫八卦的 伏羲 。”

前古

古代;往古。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今大王誠赦 越王 ,則功冠於五霸,名越於前古。”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信所謂追清風於前古,攀辛甲於後代者也。” 唐 韓愈 《黃陵廟碑》:“ 湘 旁有廟曰 黃陵 ,自前古以祠 堯 之二女 舜 二妃者。” 宋 梅堯臣 《將行賽昭亭祠喜雨》詩:“人經興寤嘆,事往成前古。” 陳毅 《贛南遊擊詞》:“敵人 * 空前古,人民反抗氣更高。”

氣象

(1)

(2) 氣候;天象。後多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如:颳風、下雨、閃電、打雷等等

氣象萬變

(3) 指能預示吉凶的雲氣變化

(4) “氣象學”的俗稱

(5) 事物的情況、態勢

生氣勃勃的新氣象

(6) 景色,景象

氣象萬千。——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江山氣象

(7) 指跡象

見是伏兵氣象

彷佛

同“仿佛”

煙焰

煙和火焰

煙焰漲天

一枝

(1).一根枝杈。《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 晉 張華 《鷦鷯賦》:“其居易容,其求易給,巢林不過一枝,每食不過數粒。”後用以比喻棲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詩:“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宋 曾鞏 《次道子中書問歸期》:“一枝數粒身安穩,不羨雲鵬九萬飛。” 清 方文 《廬山·玉簾泉》詩:“小樓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於細長的東西。《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等到望見過往的客商到了,一枝響箭便算個號令,大家纔不約而同的下山。” 老舍 《趙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項微俯,拿了一枝香菸。”

(3).一支。一個支派。《景德傳燈錄·元安禪師》:“ 石頭 一枝,看看師滅矣。” 宋 秦觀 《次韻邢敦夫秋懷》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聞。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剎院寺祖墳,是東門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無地,遂葬其傍。”

(4).一支。猶言一隊。《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正遇著 范 賊一枝游兵,劫奪行李財帛,將人口追得三零四散。”《東周列國志》第六回:“臣當引一枝兵,為 蔡 鄉導。”

真人

(1) 親身和活著的人

在銀幕上…但決非真人

(2) 道教稱有養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做稱號

丹誠

赤誠的心。《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承答聖問,拾遺左右,乃臣丹誠之至願,不離於夢想者也。” 唐 元稹 《鶯鶯傳》:“則當骨化形銷,丹誠不泯。” 明 馮夢龍 《山歌·葵花》:“姐兒好像蜀葵能,胸中一片是丹誠。”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一:“ 徐東海 乾學 ,為司寇時,人贈以聯云:‘萬方玉帛朝 東海 ,一點丹誠向北辰。’”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傳乘

轉乘他車。《左傳·莊公九年》:“公喪戎路,傳乘而歸。” 杜預 註:“傳乘,乘他車。”

(1).古代兵車。《晉書·輿服志》:“追鋒車,去小平蓋,加通幰,如軺車,駕二。追鋒之名,蓋取其迅速也,施於戎陣之間,是為傳乘。”

(2).驛站的車馬。 清 唐甄 《潛書·省刑》:“關市、橋樑、傳乘、賓旅,未嘗不治也,四境之內未嘗不安也。”

鶴沖天

見“ 鶴沖天 ”。

亦作“ 鶴沖天 ”。1.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 丁令威 ,本 遼東 人,學道於 靈虛山 。後化鶴歸 遼 ,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是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今 遼東 諸 丁 雲其先世有升仙者。”後世遂以“鶴沖天”謂羽化登仙。 宋 羅燁 《醉翁談錄·趙旭得青童君為妻》:“與君宿世有奇緣,衾枕交歡豈偶然。十載為期君記取, 洞明山 上鶴沖天。”

(2).飛鶴直上雲天。比喻科舉登第。 前蜀 韋莊 《喜遷鶯》詞:“鶯已遷,龍已化,一夜滿城車馬。家家樓上簇神仙,爭看鶴沖天。” 前蜀 韋莊 《癸丑年下第獻新先輩》詩:“千炬火中鶯出谷,一聲鐘後鶴沖天。”

(3).詞牌名。(1)雙調84字,仄韻。(2)《喜遷鶯》、《風光好》的別名。

求詩

(1).指古代官方派人蒐集民間歌謠,供統治者察風俗人情,知施政之得失。也叫採風、采詩。《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頌聲作矣” 漢 何休 註:“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聞於天子。”

(2).謂尋覓詩句。 宋 陸游 《別王伯高》詩:“傾家釀酒猶嫌少,入海求詩未厭深。”

道士

(1) 指崇奉道教而又從事教務的人

那道士又執令牌,燒了符檄。——《西遊記》

(2) 修佛道之士的略稱。魏晉時指和尚

佛教初傳此方,呼僧為道士。——《盂蘭盆經疏下》

試聽

試行收聽。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關於其他,尚可取來試奏試聽。”

詩詞推薦

題雙流保國觀古柏原文_題雙流保國觀古柏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