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下張華

作者:陳普 朝代:宋代

詠史下張華原文

應是諸公愛阮鹹,所天亦把付清談。
張林若責金墉後,當日張華死更甘。

詩詞問答

問:詠史下張華的作者是誰?答:陳普
問:詠史下張華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陳普詠史下張華書法欣賞

陳普詠史下張華書法作品欣賞
詠史下張華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食鰣魚

    賀鑄宋代〕雨長沙田三尺蘆,截江邏釣待嘉魚。上鉤一尾夸先得,下筋千錢忍棄余。倦客罷彈腰下鋏,故人忘寄腹中書。知機
  • 過戈陽觀競渡

    楊萬里宋代〕急鼓繁鉦動地呼,碧琉璃上兩龍趨。一聲翻倒馮夷國,千載淒涼楚大夫。銀碗錦標夸勝捷,盡橈繡臂照江湖。三年
  • 黃鸝

    王安石宋代〕野花吹盡竹娟娟,尚有黃鸝最可憐。婭奼不知緣底事,背人飛過北山前。
    詠史下張華原文_詠史下張華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光亭二首

    郭印宋代〕川原萬草木,總放無量光。要識和同意,乾坤不閟藏。
    詠史下張華原文_詠史下張華的賞析_古詩文
  • 七女峰

    白玉蟾宋代〕宋時松竹晉時苔,路轉山回洞戶開。流水也知塵世雜,依然流向此山來。
    詠史下張華原文_詠史下張華的賞析_古詩文
  • 懷晦岩

    劉克莊宋代〕免呼鑒義與尚書,師卸金欄我佩魚。扈豹尾車儂老矣,升獅子座者誰歟。草鞋曾遍三千界,雪頂今皆八十餘。台嶺
  • 精衛

    王安石宋代〕帝子銜冤久未平,區區微意欲何成。情知木石無雲補,待見桑田幾變更。
    詠史下張華原文_詠史下張華的賞析_古詩文
  • 耆英會詩

    楚建中宋代〕自顧頹齡七十餘,久慚頑鈍費洪爐。歸逢大老耆年會,衰朽形骸愧畫圖。
  • 春日閒居即事

    杜荀鶴唐代〕未得青雲志,春同秋日情。花開如葉落,鶯語似蟬鳴。道合和貧守,詩堪與命爭。饑寒是吾事,斷定不歸耕。
    詠史下張華原文_詠史下張華的賞析_古詩文
  • 趙少尹南亭送鄭侍御歸東台(得長字)

    岑參唐代〕紅亭酒瓮香,白面繡衣郎。砌冷蟲喧坐,簾疏雨到床。鍾催離興急,弦逐醉歌長。關樹應先落,隨君滿鬢霜。
    詠史下張華原文_詠史下張華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古樸相士

    姚勉宋代〕巧夫縱誕爭說相,口角瀾翻如剪樣。眼中元不識英奇,隨世炎涼分下上。貢諛乞得貴人詩,紅簽彩軸珍攜持。未遭
    詠史下張華原文_詠史下張華的賞析_古詩文
  • 楊郡王還鄉

    孫銳宋代〕貤恩乘傳別金鑾,老大門楣翠鳳冠。咫尺玉階沾露後,尚方丹詔落雲端。新諧甥舅瞻蒲璧,世篤明良灑紫翰。遙拜
  • 北郭

    文同宋代〕繞樹垂蘿蔭曲堤,暖煙深處亂禽啼。何人來此共攜酒,可惜拒霜花一溪。
    詠史下張華原文_詠史下張華的賞析_古詩文
  • 客中

    蔡槃宋代〕舉酒吟詩易,居貧作客難,一番思世事,半日倚闌乾。霜重竹籬薄,風高石徑寒。無言搔短髮,望眼到長安。
    詠史下張華原文_詠史下張華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七十六首

    釋師觀宋代〕此從無枝葉,唯有諸貞實。我法妙難思,五千人退席。
    詠史下張華原文_詠史下張華的賞析_古詩文
  • 承天院

    陳舜俞宋代〕建昌門外小禪居,竹檻松窗靜有餘。全近江湖添悵望,乍離城市易清虛。人思求友聽啼鳥,僧愛忘筌看得魚。不為
  • 題仙遊寺

    朱慶餘唐代〕石抱龍堂蘚石乾,山遮白日寺門寒。長松瀑布饒奇狀,曾有仙人駐鶴看。
    詠史下張華原文_詠史下張華的賞析_古詩文
  • 初春詩

    沈約南北朝〕扶道覓陽春。相將共攜手。草色猶自腓。林中都未有。無事逐梅花。空教信楊柳。且復歸去來。含情寄杯酒。
  • 次韻帥初浙西回及得新居三首

    陳著宋代〕自昔恆河可聚沙,今為何日更堪嗟。未應絕物從孤竹,尚可依人住浣花。疲俗交□□□□,□時仍重讀書家。老吾
  • 錢塘秋夕旅舍感懷

    潘閬宋代〕永夜不能寐,閒門懶復開。片心生萬緒,孤枕轉千回。敗葉聲如雨,狂風響似雷。更堪江上笛,歷歷有餘哀。
詠史下張華原文_詠史下張華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