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黃州竹樓

作者:沈愷 朝代:明代

登黃州竹樓原文

伐竹為台拂紫煙,琅玕風骨尚依然。

不將金碧供時好,自受清幽淨俗緣。

奕響遠從空外落,琴聲若為谷中傳。

秦樓謾憶雲霄里,一榻清風自歲年。

詩詞問答

問:登黃州竹樓的作者是誰?答:沈愷
問:登黃州竹樓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登黃州竹樓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沈愷的名句有哪些?答:沈愷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紫煙

見“ 紫煙 ”。

亦作“ 紫煙 ”。1.紫色瑞雲。 晉 郭璞 《遊仙詩》之三:“ 赤松 臨上游,駕鴻乘紫煙。”《梁書·皇后傳·高祖丁貴嬪》:“貴嬪生於 樊城 ,有神光之異,紫煙滿室,故以‘光’為名。” 宋 范仲淹 《上漢謠》:“冉冉去紅塵,飄飄凌紫煙。” 清 鈕琇 《觚賸續編·樾巢近體》:“書成招手呼青鳥,歌罷翻身上紫煙。”

(2).山谷中的紫色煙霧。 南朝 梁武帝 《游鍾山大愛敬寺》詩:“長途弘翠微,香樓間紫煙。” 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水》詩之二:“日照 香爐 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宋 劉弇 《宿長山寺》詩:“破暝紫煙生,寫谷清樾好。”

琅玕

(1) 似玉的美石

美人贈我金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漢· 張衡《四愁詩》

(2) 傳說和神話中的仙樹,其實似珠;比喻珍貴、美好之物

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山海經》

(3) 翠竹的美稱

剖劈青琅玕,家家蓋牆屋。——唐· 白居易詩

風骨

(1) 頑強的風度、氣質

風骨奇偉。——《南史· 宋武帝紀》

風骨可鑑

(2) 寫字、作畫或作文的風格有個性、有力量

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魏書·祖瑩傳》

依然

照往常,依舊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不將

(1).不送。《莊子·應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成玄英 疏:“將,送也。”

(2).猶不長。 唐 元結 《呂公表》:“嗚呼!使公年壽之不將也,天其未厭兵革,不愛蒼生歟?”按,《楚辭·嚴忌<哀時命>》:“白日晼晚其將入兮,哀余壽之弗將。” 王逸 註:“將猶長也。”

(3).陰陽家語。指宜於婚嫁的吉日。陰陽家謂:“陽將傷夫,陰將傷婦;陰陽俱將,夫婦俱傷;陰陽不將,夫婦榮昌。”見《協紀辨方書·義例·陰陽不將》。《儒林外史》第十回:“ 陳和甫 選在十二月初八日不將大吉,送過吉期去。”

金碧

(1).金和玉。《後漢書·烏桓傳》:“婦人至嫁時乃養髮,分為髻,著句決,飾以金碧。”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故玄黃經緯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為亦合其美並善而已。”

(2).金黃和碧綠的顏色。 唐 羅鄴 《上陽宮》詩:“深鎖笙歌巢燕聽,遙瞻金碧路人愁。” 宋 蘇軾 《雍秀才畫草蟲八物·鬼蝶》詩:“雙眉卷鐵絲,兩翅暈金碧。” 清 杜岕 《報恩寺塔燈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壯麗殊。” 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又有瓊瑤的軒館同金碧的台榭。”

(3).金馬、碧雞。《文選·陸機<演連珠>》:“金碧之巖,必辱鳳舉之使。” 劉孝標 注引《漢書》:“或言 益州 有 金馬 碧雞 之神,可醮而致。” 唐 陳子昂 《送殷大入蜀》詩:“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饒英靈。”參見“ 金馬碧雞 ”。

(4).指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

時好

世俗的愛好。《漢書·貨殖傳》:“士設反道之行,追時好而取世資。”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然時非其時,人非其人,上意所向,從風而靡,士大夫欲追逐時好,從非其學,亦將矯入此門。” 阿英 《民元以前的中國年畫發展概貌》:“主要是畫時裝美女,色彩鮮艷,極投時好。”

清幽

清靜幽深

泉石清幽

俗緣

佛教以因緣解釋人事,因稱塵世之事為俗緣。 唐 許渾 《記夢》詩:“塵心未盡俗緣在,十里下山空月明。” 宋 司馬光 《寄清逸魏處士》詩:“徒嗟俗緣重,端使素心違。”《紅樓夢》第一二○回:“ 寶玉 未及回言,只見船頭上來了兩人,一僧一道,夾住 寶玉 道:‘俗緣已畢,還不快走?’”

空外

野外;天外。 唐太宗 《大唐三藏聖教序》:“積雪晨飛,途間失地;驚沙夕起,空外迷天。” 前蜀 韋莊 《夏口行》:“誰道我隨 張博望 ,悠悠空外泛仙槎。” 宋 趙若愚 《柳梢青》詞:“空外笙簫,人間笑語,身在 蓬萊 。” 元 曾允元 《月下笛》詞:“柔條折盡成輕別,向空外瑤簪一擲。”

若為

(1).怎樣;怎樣的。《南齊書·高逸傳·明僧紹》:“天子若來,居士若為相對?” 唐 蕭意 《長門失寵》詩:“不知金屋裡,更貯若為人?” 宋 蘇軾 《和沉立之留別詩》之二:“試問別來秋幾許,春江萬斛若為量?”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寧調元 《燕京雜詩》:“弦管 燕京 三月天,風沙撲面若為憐?”

(2).怎堪。 唐 王維 《送楊少府貶郴州》詩:“明到 衡山 與 洞庭 ,若為秋月聽猿聲?”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唐 白居易 《重到華陽觀舊居》詩:“若為重入 華陽觀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隔谷歌一》:“食糧乏盡若為活?救我來!救我來!”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書事》詩:“耳邊情話少,笑口若為開?”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邊柳》詩:“若為絲不斷,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詩:“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秦樓

(1). 秦穆公 為其女 弄玉 所建之樓。亦名 鳳樓 。相傳 秦穆公 女 弄玉 ,好樂。 蕭史 善 * 作鳳鳴。 秦穆公 以 弄玉 妻之,為之作 鳳樓 。二人 * ,鳳凰來集,後乘鳳,飛升而去。事見 漢 劉向 《列仙傳》。 南朝 梁 沉約 《修竹彈甘蕉文》:“ 巫岫 斂雲, 秦樓 開照。” 唐 杜甫 《鄭駙馬宅宴洞中》詩:“自是 秦樓 壓 鄭 谷,時聞雜佩聲珊珊。” 南唐 李煜 《謝新恩》詞:“ 秦樓 不見吹簫女,空餘上苑風光。”《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鳳生 以為可動,朗吟一詩道:‘幾回空度可憐宵,誰道 秦樓 有玉簫?’” 鄭澤 《橫塘》詩:“江渚琵琶音已斷, 秦樓 簫鳳去無端。”

(2).指 * 。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三折:“ 秦 樓中闌珊了翠袖紅裙。 章臺 上空閒了玉斚金樽。”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顧橫波小像》:“ 秦 樓應被東南誤,未遣 羅敷 嫁使君。”

謾憶

隨意思憶。謾,通“ 漫 ”。 宋 張炎 《憶舊遊》詞:“遡萬里天風,清聲謾憶何處簫。”

雲霄

(1) 雲塊飄浮的高空

三三兩兩的鳴鳥沖向雲霄

哭聲直上乾雲霄。——唐· 杜甫《兵車行》

上乾雲霄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2) 舊時比喻極高的地位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歲年

(1).年月;時光。 唐 劉知幾 《史通·自敘》:“旅遊 京 洛 ,頗積歲年。” 宋 范仲淹 《奏陝西河北攻守等策·和策》:“臣觀西戎蓄禍,積有歲年。” 明 高啟 《松隱居為戴叔能賦》詩:“山中相依歲年久,羨君獨結蒼髯叟。”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三章:“且移無用之歲年為有用之歲年,移空費之腦力為實益之腦力。”

(2).一年。指短時間。 清 惲敬 《與湯敦甫書》:“春間得復書,儒者之氣盎然楮墨,及讀其辭,益知先生之所養,非歲年所能至也。”

詩詞推薦

登黃州竹樓原文_登黃州竹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