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詩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聖人致熙皞,鳳麟在郊棷。

而猶所無逸,巡方民隱剖。

於今四十年,盛典未行久。

藐予蒙業安,負扆為元首。

繩武仰仁皇,承歡奉慈母。

逋賦二百萬,蠲除惠農畝。

乘春發行旌,皮軒道游後。

減從敕羽林,修職戒典守。

閭閻期不驚,比戶相睦友。

餘暇寄山水,智樂仁者壽。

茲來匪豫游,前徽勉無負。

詩詞問答

問:《恭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詩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有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三

參考注釋

聖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也專指孔子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唐· 韓愈《師說》

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2) 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熙皞

亦作“熙皡”。和樂;怡然自得。 明 李東陽 《送仲維馨院使還淮南》詩:“況當朝省盛才賢,且向山林樂熙皥。”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詩:“世運循環世復清,物情熙皞物鹹亨。” 明 張四維 《雙烈記·策勛》:“喜朝廷清平再逢,臣工相慶熙皥中。”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地丁原始》:“自丁歸地,而賦額不虧,吏民不擾,熙皥之盛,皆 康熙 五十年聖恩之所留。” 嚴復 《主客平議》:“熙皥之民,耕三餘一,鼓腹含和,無過庶過富之通患。”

鳳麟

(1).鳳凰與麒麟。 漢 揚雄 《法言·問明》:“或問鳥有鳳,獸有麟,鳥獸皆可鳳麟乎?” 唐 顧況 《步虛詞》詩:“殘藥沾雞犬,靈香出鳳麟。”

(2).比喻傑出罕見的人才。 宋 蘇軾 《送子由使契丹》詩:“不辭馹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明 劉基 《五月三日會王氏南樓》詩:“諸公俱鳳麟,愧我獨樗櫟。”

郊棷

郊外草澤地區。《禮記·禮運》:“鳳皇麒麟,皆在郊棷。” 鄭玄 註:“棷,聚草也。” 陸德明 釋文:“棷……澤也,本或作藪。” 宋 羅泌 《路史·餘論五·麟難》:“《尚書中候》亦謂 黃帝 時常在園囿,而《傳》且記 堯 時每在郊棷, 虞 世來游于田。”

無逸

(1).不貪圖安樂。《書·無逸》:“嗚呼,君子所其無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盧諶‘感交’》:“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 章炳麟 《訄書·原變》:“以是為憂,故‘無逸’之説興,而‘合羣明分’之義立矣。”

(2).《書》的篇名。《書·無逸序》:“ 周公 作《無逸》。” 孔 傳:“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無逸》。” 明 李東陽 《元日早朝》詩:“擬將《無逸》陳 周 戒,咫尺君門奈遠何?” 羅惇曧 《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至於《無逸》開奏議之先,《金縢》啟哀冊之體。”

巡方

(1).指天子出巡四方。《逸周書·糴匡》:“君親巡方,卿參告糴,餘子倅運,開口同食,民不藏糧,曰有匡。”《梁書·武帝紀中》:“狩岳巡方,明王盛軌。”

(2).指天子派大臣巡察四方。《北史·魏紀三·孝文帝》:“己亥,遣侍臣巡方省察,問人疾苦,黜陟守宰。”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台省·御史墨敗》:“而主上處分亦較 世宗 朝加重,蓋巡方不檢,固自取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楊以齋》:“廷議遣 滿洲 大臣巡方,上疏止之。”

民隱

民眾的痛苦。《國語·周語上》:“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韋昭 註:“隱,痛也。”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振民隱,脩國章。” 清 姚鼐 《聖駕南巡賦》序:“皇帝承基,至仁究物,念東南之幽阻,懼民隱之不聞。” 鄭觀應 《盛世危言·日報》:“太史採風,行人問俗,所以求通民隱達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

於今

(1) 至今

車站一別,於今十年

(2) 如今;到現在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盛典

大規模的、隆重的儀式

開國盛典

負扆

亦作“ 負依 ”。背靠屏風。指皇帝臨朝聽政。《荀子·正論》:“居則設張容負依而坐。” 楊倞 註:“戶牖之間謂之依,亦作扆,扆、依音同。”《淮南子·氾論訓》:“ 周公 繼 文王 之業,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政,平夷狄之亂,誅 管 蔡 之罪,負扆而朝諸侯。” 高誘 註:“負,背也。扆,戶牖之間。言南面也。” 唐 白居易 《采詩官》詩:“一人負扆常端默,百辟入門兩自媚。” 章炳麟 《秦政記》:“ 秦皇 負扆以斷天下,而子弟為庶人。”

元首

(1) 頭

元首股肱

(2) 君主

凡昔元首。——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當承元首之明。——宋· 司馬光《謝門下侍郎表》

(3) 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繩武

《詩·大雅·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 朱熹 集傳:“繩,繼;武,跡。言 武王 之道,昭明如此,來世能繼其跡。”後因稱繼承祖先業跡為“繩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種植·木本》:“我欲繩武而不能,以著述永年而已矣。”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韻》:“卜居源遠溯,繩武跡遐窺。”

仁皇

對當朝皇帝的尊稱。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仁皇一朝人才之盛,如 文正公 、 文忠公 、 師魯 ,皆第一流人。” 宋 龔頤正 《芥隱筆記·東坡宸奎閣碑銘》:“巍巍仁皇,體合自然。”

承歡

迎合人意,博取歡心。多指侍奉父母、君王等

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楚辭·九章·哀郢》

承歡侍宴無閒暇。——白居易《長恨歌》

承歡膝下

慈母

古謂父嚴母慈,故稱母為慈母;古稱撫育自己成人的庶母為慈母

逋賦

(1).未交的賦稅。《漢書·武帝紀》:“行所巡至, 博 、 奉高 、 蛇丘 、 歷城 、 梁父 ,民田租、逋賦貸,已除。” 顏師古 註:“逋賦,未出賦者也。”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賦稅》:“ 周世宗 嘗患賦稅之不均,詔長吏重定。 潁州 刺史 王祚 躬行部縣,均其輕重,補流民逋賦以萬數,增其舊籍。”《清史稿·宣宗紀二》:“八月甲子,以皇太后六旬萬壽,普免各省逋賦。”

(2).指逃避賦稅。《明史·張居正傳》:“ 居正 以 江 南貴豪怙勢及諸奸猾吏民善逋賦,選大吏精悍者嚴行督責。”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農夫占田寡,而為傭耕。其收租稅,畝錢三千以上。有闕乏,即束縛詣吏,榜笞與逋賦等。”

百萬

(1)

(2) 一百個萬;一千個千,實數

(3) 虛指,言數量極多

伏屍百萬。——《戰國策·魏策》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三國志·諸葛亮傳》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蠲除

廢除;免除

蠲除肉刑。——《史記·太史公自序》

農畝

1.亦作"農晦"。 2.猶鄉野。 3.農田。 4.指農耕。

發行

發出新貨幣、新書刊等

發行航空郵票

發行了一種新唱片

皮軒

古代用虎皮裝飾的車子。《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拖蜺旌,靡雲旗,前皮軒,後道游。” 郭璞 注引 文穎 曰:“皮軒,以虎皮飾車。天子出,道車五乘,游車九乘。”《漢書·霍光傳》:“駕法駕皮軒鸞旗,驅馳 北宮 、 桂宮 。” 宋 高承 《事物紀原·輿駕羽衛·皮軒》:“《通典》曰:皮軒車, 漢 制,以虎皮為軒。《宋朝會要》曰: 漢 制,前驅車也,取《曲禮》‘前有士師則載虎皮’之義也。”

道游

天子出行時的道車和游車。《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前皮軒,後道游。” 李善 注引 文穎 曰:“天子出,道車五乘,游車九乘,在乘輿車前。”

羽林

禁軍

修職

(1).處理政事。職,事。《後漢書·光武紀下》:“有司修職,務遵法度。”

(2).盡職。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三》:“激之以不可遺之賞,則小賢將以其圖功者而爭修職也。”

典守

主管;保管。《明史·后妃傳序》:“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視 唐 減百四十餘人,凡以服勞宮寢、祇勤典守而已。”《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莫翁 聽見大怒道:‘此乃你的典守,人多説你只是貪睡,眼見得坑了我頭口!’”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九章二:“所以這百數十年來的文藝復興的時間,我們與其說是‘復興’,不如說是在‘典守’。”

閭閻

(1).里巷內外的門。後多借指里巷。《史記·平準書》:“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詩:“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應詔陳言疏》:“以臣所見,閭閻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貴,小民奔走拮据,艱於生計。”

(2).泛指民間。《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論》:“ 甘茂 起 下蔡 閭閻,顯名諸侯,重彊 齊 楚 。”《梁書·處士傳·何胤》:“頃者學業淪廢,儒術將盡,閭閻搢紳,尠聞好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五:“皆言衣食於官久,不願為農,又皆習弓刀,一旦散之閭閻,必皆為盜賊。” 章炳麟 《駁建立孔教議》:“未嘗普施閭閻,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記·李斯列傳論》:“ 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入事 秦 。” 唐 劉禹錫 《同州謝上表》:“閭閻凋瘵,遠近共知。” 孫中山 《軍政府宣言》:“以衛國保種自任,戰士不愛其命,閭閻不惜其力,則革命可成。”

比戶

(1).家家戶戶。《魏書·李安世傳》:“無私之澤,乃播均於兆庶;如阜如山,可月積於比戶矣。” 五代 李中 《獻喬侍郎》詩:“九霄恩復降,比戶意皆忻。”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祇為著蒼黔凋敝,水旱頻仍,比戶嗟呀。” 康有為 《大同書》己部第一章:“試游於都會,入於閭井,聽鄉謡,比戶可憂焉:老婦隆冬無被,乃典衣而療子孫之疾;老翁白首無褲,乃力作而償子孫之負。”

(2).形容人多而普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樾泉近體》:“何以效 蘇 陸 者比戶,談 王 李 者塞途也?”

(3).一戶挨著一戶。 清 唐甄 《潛書·遠諫》:“比戶延燒,必罪失火之主。”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鄰里鄉黨,比戶而居。”

睦友

和睦友愛。《禮記·文王世子》:“教之以孝悌睦友子愛。”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仁者

(1).有德行的人。《左傳·定公四年》:“《詩》曰:‘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唯仁者能之。”《論語·子罕》:“ 子 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墨子·節葬》:“仁者之為天下度也,辟之,無以異乎孝子之為親度也。”《南史·孔靈符傳》:“夫題里逆心而仁者不入。” 宋 石延年 《曹太尉西師》詩:“仁者雖無敵,王師尚有徵。”

(2).有恩情的人。《禮記·喪服四制》:“比終茲三節者,仁者可以觀其愛焉,知者可以觀其理焉,強者可以觀其志焉。” 鄭玄 註:“仁,有恩者也。” 孔穎達 疏:“孝子居喪,性有仁恩則居喪思慕,可以觀其知愛親也,若不愛親,則非仁恩也。”

(3).佛教語。對人的尊稱。《大日經疏》卷四:“梵音爾儞,名為仁者。”《法華經·序品》:“四眾龍神,瞻察仁者。”

豫游

猶遊樂。 北周 庾信 《象戲賦》:“況乃豫游 仁壽 ,行樂 徽音 ;水影搖日,花光照林。” 唐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 松喬 之壽。” 宋 曾鞏 《和史館相公上元觀燈》:“九衢僊仗豫游歸,寶燭星繁換夕暉。” 清 吳偉業 《思陵長公主輓詩》:“豫游推插柳,勝蹟是梳妝。”

前徽

前人美好的德行。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欽若皇姑,允迪前徽。” 南朝 梁 沉約 《奏彈王源》:“ 欒 郤 之家,前徽未遠。” 唐 韓愈 《譴瘧鬼》詩:“祖 軒 而父 頊 ,未沫於前徽。” 清 方文 《田居雜詠》之六:“我質本淺薄,安敢望前徽。”

詩詞推薦

恭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詩韻原文_恭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詩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