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黎氏北園社集原文
北山霜冷暮猿悲,客子尋幽杖履隨。
芳草不知經幾變,白云何意更相期。
山樓月出人吹角,水榭春歸柳向池。
莫問平台舊賓客,鄒枚今已不同時。
詩詞問答
問:冬日黎氏北園社集的作者是誰?答:李雲龍
問:冬日黎氏北園社集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冬日黎氏北園社集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雲龍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雲龍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北山
(1).泛指北面的山。《詩·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萊。” 唐 李白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詩:“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從。” 杜預 註:“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選·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命駕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劉良 註:“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
(3).山名。即 鐘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 呂向 題解:“ 鐘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後應詔出為 海鹽縣 令。今欲卻過此山, 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吳偉業 《途中遇雪即事言懷》詩:“有道寧徵 管 ,無才卻薦 嵇 。 北山 休誚讓, 東觀 豈攀躋。”
客子
旅居異鄉的人
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尋幽
(1).尋求幽勝。 唐 李商隱 《閒遊》詩:“尋幽殊未極,得句總堪夸。” 宋 歐陽修 《和游午橋莊》:“曉壇初畢祀,弭蓋共尋幽。”
(2).探究深奧的事理。《北史·楊伯醜傳》:“時有 張永樂 者,賣卜京師, 伯醜 每從之游。 永樂 為卦有不能決者, 伯醜 輙為分析爻象,尋幽入微。”
杖履
(1).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 唐 李商隱 《為山南薛從事謝辟啟》:“方思捧持杖履,廁列生徒;豈望便上仙舟,遽塵蓮府。” 清 錢謙益 《祭都御史曹公文》:“儼觚稜之在望,撰杖履其奚從?”
(2).對老者、尊者的敬稱。 宋 蘇軾 《夜坐與邁聯句》:“樂哉今夕游,復此陪杖履。” 明 張煌言 《祭建國公鄭羽長鴻逵文》:“千里片鴻,經年尺鯉,北顧旌旗,南詢杖履。” 清 姚鼐 《復曹雲路書》:“賢從子謂杖履秋冬或來郡,然則不盡之意可面陳。”
(3).謂拄杖漫步。 唐 朱慶餘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三:“逍遙人事外,杖履入杉蘿。” 清 曹寅 《讀梅耦長<西山>詩》詩:“杖履凌雲巔,行歌弔龍宅。”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註:“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知經
(1).懂得堅守常規、常道。 唐 柳宗元 《斷刑論下》:“知經而不知權,不知經者也;知權而不知經,不知權者也……知經者,不以異物害吾道;知權者,不以常人怫吾慮。”
(2).懂得儒家經典。《宋史·張洞傳》:“ 仁宗 方嚮儒術, 洞 在館閣久,數有建明, 仁宗 以為知經,會覆攷進士 崇政殿 ,因賜飛白‘善經’字寵之。”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何意
(1).為什麼,何故。 宋玉 《神女賦》:“晡夕之後,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劉整》:“ 整 聞聲仍打 逡 , 范 喚問:‘何意打我兒?’”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無?’”
(2).豈料;不意。《後漢書·申屠蟠傳》:“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為可與言也,何意乃相拘教樂貴之徒邪?’” 三國 魏 吳質 《答魏太子箋》:“自謂可終始相保,並騁材力,效節明主,何意數年之閒,死喪略盡。”《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數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護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氣薰熾,毒手摧殘。” 清 顧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柵洪橋下》詩:“何意多同心,合沓來諸方?”
更相
相繼;相互。《史記·張丞相列傳》:“ 田文 言曰:‘今此三君者,皆丞相也。’其後三人竟更相代為丞相。” 唐 元稹 《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予與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清 王士禎 《池北偶談·談異七·兩五鬼》:“ 五代 時, 南唐 馮延巳 及弟 延魯 ,與 魏岑 、 陳覺 、 查文徽 等更相推唱,時人謂之五鬼。”
山樓
(1).山間樓房。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水谷銀沙,山樓石柱。” 唐 張祜 《題金陵渡》詩:“ 金陵 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唐 孔德紹 《南隱游泉山》詩:“野花開石鏡,雲葉掩山樓。”
(2).高樓。 唐 王勃 《九成宮頌》:“山樓獸矯,雲臺鳥次。”
(3).臨時搭建的彩飾樓棚。 唐 蘇頲 《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詩:“繞花開水殿,架竹起山樓。” 宋 王珪 《宮詞》:“山樓彩鳳棲寒月,宴殿金麟吐御香。蜀錦地衣呈隊舞,教頭先出拜君王。” 宋 陳元靚 《歲時廣記·上元上·立棘盆》:“上乘平頭輦從寺觀出,由馳道入,穿山樓下過。”
出人
(1).超出眾人。《商君書·畫策》:“凡人主德行非出人也,知非出人也,勇力非過人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諺曰:‘ 揚州 獨步 王文度 ,後來出人 郄嘉賓 。’” 宋 司馬光 《縉雲縣尉張君墓志銘》:“君性嗜學,年十五,志節已皦皦出人。”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史籍·出人不遠》:“飽食終日而不學,豈能過人乎?出人,如古言:加人一等;後世言:出人一頭地。”
(2).到刑場 * 。《水滸傳》第四十回:“我們衝州撞府,那裡不曾去,到處看出人。便是京師天子 * 也放人看。”《揚州評話選·揚州劫法場》:“這個小囚囊的再壞不得,每次出人,他都是跟我爭,我要殺這個,他也要殺這個。” 阿英 《流離》二:“ 漢口 今天被捕的人比昨天更多。每天早晨都要‘出人’,時間在五點左右。”
吹角
吹號角。 唐 王維 《從軍行》:“吹角動行人,喧喧行人起。” 宋 蘇軾 《吾謫海南》詩:“孤城吹角煙樹里,落日未落江蒼茫。”
水榭
靠水的供遊憩的房屋樓閣
東都立第於 集賢里,築山穿池,竹木叢萃,有風亭水榭。——《舊唐書·裴度傳》
春歸
(1).春天來臨。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四:“玉樹春歸日,金宮樂事多。” 唐 李山甫 《賀邢州盧員外》詩:“春歸鳳沼恩波暖,曉入鴛行瑞氣寒。” 唐 滕邁 《春色滿皇州》詩:“藹藹復悠悠,春歸十二樓。”
(2).春去;春盡。 唐 白居易 《送春》詩:“三月三十日,春歸日復暮。” 宋 黃庭堅 《清平樂》詞之一:“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宋 辛棄疾 《杏花天·無題》詞:“有多少、鶯愁蝶怨;甚夢裡、春歸不管。”
(3).春時回來。 唐 李白 《南流夜郎寄內》詩:“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 豫章 書。” 唐 李嘉祐 《送張惟儉秀才入舉》詩:“春歸定得意,花送到東中。”
平台
(1) 通常高於附近區域的平面;樓房的陽台
(2) 機器的金屬表面,工件可固定其上
(3) 〈方〉∶平房
賓客
(1)
(2) 客人的總稱
賓客盈門
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史記·魏公子列傳》
(3) 門客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得,皆白衣冠以送之。——《戰國策·燕策》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鄒枚
漢 鄒陽 、 枚乘 的並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睢水》:“ 梁王 與 鄒 、 枚 、 司馬相如 之徒極游於其上。”兩人皆以才辯著名當時。後因以“鄒枚”借指富於才辯之士。 唐 王維 《奉和聖制賜史供奉曲江宴應制》:“侍從有 鄒 枚 ,瓊筵就水開。” 宋 張孝祥 《西江月》詞:“坐中賓客盡 鄒 枚 ,盛事它年應記。” 清 周亮工 《戊子上元獨坐舊雨堂感懷》詩之二:“莫向 梁園 懷盛事, 鄒 枚 詞賦更誰存。”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所習不同,所務各異,言勢殊也。” 前蜀 韋莊 《關河道中作》詩:“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二:“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他們的歷史習慣,跟我們不同。”
(2).不同意。《宋書·張邵傳》:“太尉長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還都。”《南齊書·鄱陽王鏘傳》:“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 粲 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
(3).不和。《後漢書·孔融傳》:“﹝ 融 ﹞與中丞 趙舍 不同,託病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