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潘孟與·其七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哭潘孟與·其七原文

疏柳為衙草結庵,門開荒徑亦三三。

詩催擊缽飛毫和,辯送懸河捉麈談。

儗介名山憑兩屐,從酣巧鳥喚雙柑。

風流轉覺隨波去,韻事於今遍海南。

詩詞問答

問:哭潘孟與·其七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哭潘孟與·其七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哭潘孟與·其七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覃韻

2. 孟與曾和余草堂六首。

參考注釋

開荒

墾拓荒地

三三

(1).謂三乘以三。《宋書·律曆志上》:“黃鐘之律長九寸,物以三生,三三九,三九二十七,故幅長二尺七寸,古之制也。”

(2).童謠名。 宋 蘇軾 《會雙竹蓆上奉答開祖長官》詩:“算來九九無多日,唱著三三憶舊遊。” 王文誥 輯注引 馮應榴 曰:“《唐書》童謡:打麥三三三。” 明 袁宏道 《法華庵同諸開士限韻》:“農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

(3).指三三徑。 清 曹寅 《寄題東園》詩之六:“桃塢下多蹊,三三別一徑。”參見“ 三三徑 ”。

(4).三同、三讓、三虞的合稱。《逸周書·酆謀》:“初用三同:一戚取同,二任用能,三矢無聲。三讓:一近市,二賤粥,三施資。三虞:一邊不侵內,二道不毆牧,三郊不留人。王曰:‘嗚呼!允從三三無咈,厥徵可因。’” 孔晁 註:“言三讓、三同、三虞無違,言善徵可用以立功也。”

擊缽

見“ 擊鉢催詩 ”。

懸河

(1) 河床比兩岸地勢高的河流

(2) 瀑布

(3) 比喻說話或文筆流暢

口若懸河

麈談

執麈尾而清談。亦泛指閒居談論。 宋 辛棄疾 《滿江紅·中秋》詞:“更如今,不聽麈談情,愁如髮。” 宋 林景熙 《訪僧鄰庵次韻》:“寂寥午夜松風響,疑是神仙接麈談。” 清 趙翼 《白須》詩:“麈談助霏清玉屑,牙慧增吐艷雪花。”

雙柑

見“ 雙柑斗酒 ”。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隨波

(1).依著風波飄動。《文選·宋玉<高唐賦>》:“徙靡澹淡,隨波闇藹。” 劉良 註:“言林木繁茂,隨風波而動。” 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隨波迴轉,有似客游。” 宋 汪藻 《小重山》詞:“柳梢風急墮流螢,隨波去,點點亂寒星。”

(2).比喻無原則地跟從他人行事。 唐 羅隱 《讒書·答賀蘭友書》:“況僕求試京師,隨波而上,逐隊而下,亦有年矣。” 清 陳田 《<明詩紀事己籤>序》:“暨乎隨波之流,摹仿太甚,為弊滋多。”

韻事

風雅的事,舊時多指文人名士吟詩作畫等活動

這鬥草之戲,雖是我們閨閣中一件韻事。——《鏡花緣》

於今

(1) 至今

車站一別,於今十年

(2) 如今;到現在

海南

(1) 中國最南部的省,由海南島和附近的小島及廣闊的海域組成

(2) 日本本州和歌山縣的城市,瀕和歌灣

詩詞推薦

哭潘孟與·其七原文_哭潘孟與·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