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寒林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李成寒林圖原文

樹為經霜淡,泉因漱石寒。

望而饒冷意,足以契澄觀。

那藉丹青絢,猶看柯乾攢。

大家真別調,秋氣滿林端。

詩詞問答

問:李成寒林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李成寒林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李成寒林圖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六

2. 去聲

參考注釋

經霜

(1).經過秋霜。 唐 杜甫 《懷錦水居止》詩之二:“層軒皆面水,老樹飽經霜。” 明 倪長圩 《秋日過張子讀易居喜遇顧徐二子》詩:“江上蒹葭方浥露,洲前鴻雁正經霜。” 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我對於經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漸失了信仰,採辦藥引似乎再沒有先前一般踴躍了。”

(2).比喻歷經考驗或磨鍊。 唐 白居易 《和<思歸樂>》:“在火辨玉性,經霜識松貞。”

漱石

亦作“潄石”。1.沖刷岩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沁水》:“其水沿波潄石,漰澗八丈,環濤轂轉,西南流入於 沁水 。”

(2).謂閒居;隱居。 明 徐霖 《繡襦記·卻婚受仆》:“枕流漱石樂閒居。無夢到彤闈。” 清 顧炎武 《復遲明府書》:“自從壯歲,便絶意於乘軒,況此暮年,益耽情於潄石。”參見“ 漱石枕流 ”。

冷意

寒冷的感覺。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三:“他比如就象一個水晶石,隱隱含著有一段冷意,但這是很有含蓄的一種冷意。” 茅盾 《子夜》七:“於是一縷冷意從他背脊上擴散開來,直到他臉色發白,直到他的眼睛裡消失了勇悍尖利的光采。”

足以

完全可以

憑他的成績足以取勝

足以立事。——《資治通鑑》

力尚足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火尚足以明。

丹青

丹和青是我國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顏色,借指繪畫

竹帛所載,丹青所畫。——《漢書·蘇武傳》

尤善丹青。——《晉書·顧愷之傳》

柯乾

亦作“ 柯榦 ”。枝幹。 宋 洪邁 《夷堅甲志·柳將軍》:“廟庭有杉一株,柯乾極大,蔽蔭甚廣。” 元 陳樵 《雙柏》詩:“亭亭山上柏,柯榦如青銅。” 清 黃景仁 《詠懷》:“桂樹生空山,柯榦何連蜷。” 清 譚獻 《<明詩錄>序》:“ 吳嘉紀 表布粟之文章, 杜濬 、 彭孫貽 鬱松檜之柯乾。”

大家

(1) 巨室,世家望族。古指卿大夫之家

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閣。——《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猶言大作家,大專家

藝苑品題有大家之目,自論詩者推李杜始。—— 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

(3) 奴僕對主人的稱呼

(4) 宮中近臣或后妃對皇帝的稱呼

(5) 知識淵博者,博學的人

別調

(1).另一種風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酒得其名矣。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漿焉,別調氛氳,不與佗同。”

(2).另一種曲調、格調。 唐 李白 《鳳吹笙曲》:“欲嘆離聲發絳脣,更嗟別調流纖指。”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 高駢 ﹞一日聞奏樂聲,知有改移,乃題風箏寄意曰:‘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移將別調中。’” 明 顧起綸 《國雅品》:“ 夏 優於詞,自成別調,頗多艷藻。”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三:“ 遺山 詞刻意爭奇求勝,亦有可觀。然縱橫超逸,既不能為 蘇 辛 ;騷雅清虛,復不能為 姜 史 。於此道可稱別調,非正聲也。”

秋氣

指秋日淒清、肅殺之氣。《呂氏春秋·義賞》:“春氣至,則草木產,秋氣至,則草木落。”《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秋氣憯以淒淚兮,桂枝落而銷亡。”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一:“ 曲江 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風濤。” 明 劉基 《秋日即事》詩之七:“秋氣蕭條 宋玉 悲,西風唯有雁相宜。” 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其時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氣。”

詩詞推薦

李成寒林圖原文_李成寒林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