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後一日疊去歲小宴廷臣詩韻·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洗巢執屬連稱勝,惟是內山遁首囚。

未可網三施博愛,竟當芥一淨遺憂。

安民和眾詳畫策,德道禮齊多恧羞。

七字兩章詎容闕,拈毫聊付壁間留。

詩詞問答

問:《上元後一日疊去歲小宴廷臣詩韻·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三十六

2. 自福康安海蘭察率領巴圖魯等渡海以後旬日之間諸羅圍解旋即攻克賊巢拿獲林爽文父母家屬所向克捷頗快人意

參考注釋

連稱

連起來稱呼。《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二》:“應文書內所有二字,但不連稱,不得迴避。” 明 楊慎 《丹鉛雜錄·朋黨》:“後世朋黨二字連稱,以困君子,名實皆紊矣。” 巴人 《莽秀才 * 記》第一章:“在他左腦角上,長出一個小圓球,沒有發紅,卻挺像公鵝頭上的癤,他姓 胡 ,人們也就把他連稱做 公鵝癤胡二爺 。”

未可

不可

博愛

廣泛地愛一切人,特別是對朋友或同胞的愛;兼愛

長者能博愛,天下寄其身

遺憂

(1).謂留下憂慮。《史記·韓長孺列傳》:“帝心乃解,而免冠謝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為太后遺憂。’” 元 劉元 《丞相史天澤贈謚制》:“方就佚於遵罍,復遺憂於邊閫。”

(2).指遺留後世的憂患。《晉書·劉頌傳》:“願陛下善當今之政,樹不拔之勢,則天下無遺憂矣。”

(3).忘憂;去憂。《三國志·蜀志·許靖傳》“文多故不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樂酒酣讌,高談大噱,亦足遺憂而忘老。”《宋書·周朗傳》:“捐慕遺憂,夷毀銷譽。”

民和

民眾和睦團結。《左傳·桓公六年》:“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管子·兵法》:“畜之以道 * 和,養之以德 * 合。” 晉 潘岳 《河陽縣作》詩之二:“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 宋 梅堯臣 《和永叔柘枝歌》:“始知事簡樂民和,不厭來觀柘枝舞。”

民眾的信賴。《史記·楚世家》:“ 熊渠 甚得 江 漢 間民和。”《漢書·蕭何傳》:“客又説 何 曰:‘……君初入 關 ,本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尚復孳孳得民和。’”《梁書·止足傳·顧憲之》:“﹝ 顧憲之 ﹞性又清儉,彊力為政,甚得民和。”

畫策

謀畫策略;籌劃計策。《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論》:“ 虞卿 料事揣情,為 趙 畫策,何其工也!”《晉書·外戚傳·羊琇》:“ 琇 密為 武帝 畫策,甚有匡救。”《東周列國志》第八回:“ 祭足 為世子 忽 畫策,使之結婚於 陳 ,修好於 衞 。” 魯迅 《墳·我之節烈觀》:“一班靈學派的人,不知何以起了極古奧的思想,要請‘ 孟 聖矣乎’的鬼來畫策。”

道禮

規矩;禮數。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十一出:“ 亞婆 ,我有道禮。你只説道:改日娘自討與你做老婆,它便擔去。” 元 狄君厚 《介子推》第二折:“既為臣子,怎敢將主所殺?我將這行仁慈有道禮忒忠孝的 申生 ,我委實下不得手。”

七字

指七言詩。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詩:“七字排 居敬 ,千詞敵 樂天 。” 唐 陸龜蒙 《和襲美病後春思韻》:“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勞言語傍花開。”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引 清 許可覲 《敘事解疑》:“ 仇長文 闈戰後,忽憶 青青柳 ‘有信欲傳’之句,題七字於扇頭,以贈 許丹忱 云:‘誰將十萬快腰纏,漫道 揚州 好著鞭,不謂秋來多客思,夢魂已到玉臺前。’”

拈毫

見“ 拈毫弄管 ”。

詩詞推薦

上元後一日疊去歲小宴廷臣詩韻·其二原文_上元後一日疊去歲小宴廷臣詩韻·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