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子將

作者:何鞏道 朝代:明代

寄李子將原文

渺渺江潭月,清江照薄帷。

此時生永嘆,何處托微辭。

綠酒頻憂盡,紅簾未忍垂。

愁心無一寸,卻被笛聲吹。

詩詞問答

問:寄李子將的作者是誰?答:何鞏道
問:寄李子將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寄李子將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渺渺

形容悠遠;久遠

雲海渺渺無際

江潭

江水深處。《楚辭·九章·抽思》:“長瀨湍流,泝江潭兮。” 漢 揚雄 《解嘲》:“或倚 夷門 而笑,或橫江潭而漁。” 宋 蘇轍 《次韻毛君留別》:“魚縱江潭真窟宅,鶴飛松嶺倍精神。”

江邊。《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 南朝 宋 鮑照 《贈傅都曹別》詩:“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 清 吳偉業 《橘燈》詩:“花開槐市枝枝大,霜滿江潭樹樹金。”

江照

清 代外國商輪通航 長江 所執的護照。《清會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職掌一》:“凡運貨,有稅單,有運照,有 江 照。”

此時

這時候。《後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四更天光景了。”

永嘆

見“ 永嘆 ”。

亦作“ 永嘆 ”。1.長久嘆息。《詩·大雅·公劉》:“篤 公劉 ,於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迺宣,而無永嘆。” 毛 傳:“民無長嘆,猶 文王 之無悔也。” 晉 陸機 《赴洛》詩之一:“撫膺解攜手,永嘆結遺音。” 宋 文天祥 《跋崔丞相二帖》:“考引昔今,為之永嘆。” 清 陳夢雷 《抒哀賦》:“使慈母戚於重泉兮,嚴親聞而永嘆。”

(2).長吟;詠嘆。《史記·樂書》:“永嘆之, * 之,何也?” 裴駰 集解引 鄭玄 曰:“永嘆, * ,歌遲之也。”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微辭

(1) 隱晦的批評,也指婉轉說出而真意隱晦的話

定、 哀多微辭。——《公羊傳·定公元年》

(2) 又指婉轉而巧妙的話

玉為人體貌閒麗,口多微辭。——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愁心

(1).心裡憂愁。《墨子·所染》:“不能為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意。”

(2).憂愁之心。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詩》:“明發動愁心,閨中起長嘆。” 宋 汪元量 《鶯啼序·重過金陵》詞:“聽樓頭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 明 金絅 《踏莎行》詞:“翠竹檐前,碧蕉叢里,秋聲鬭合愁心碎。” 姚雪垠 《言志篇》:“雄關屢戰愁心少,苦戰時經快意多。”

一寸

(1).十分為一寸。引申為微少。《韓非子·說林上》:“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 漢 賈誼 《新書·五美》:“一寸之地,一人之眾,天子無所利焉,誠以定治而已。”《晉書·庾亮傳》:“冒親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至公。” 宋 楊萬里 《初夏》詩之一:“雨後覓春無一寸,薔薇花發釅燕脂。”

(2).指心。古人謂心為方寸之地,故稱。 宋 蘇軾 《次韻答王鞏》詩:“我有方外客,顏如瓊之英,十年塵土窟,一寸冰雪清。” 明 何景明 《過先墓》詩:“一寸未忘遊子線,萬年難覓 老萊 衣。”

(3).指光陰。 唐 李嶠 《書》詩:“請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虛。”參見“ 一寸陰 ”。

詩詞推薦

寄李子將原文_寄李子將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