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藏紙扇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詠藏紙扇原文

唐代經背紙,梵文隱現中。

恰成團扇月,雅似颺宗風。

擬欲民解慍,翻思道不同。

班姬何用嘆,未識色如空。

詩詞問答

問:詠藏紙扇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藏紙扇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藏紙扇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五十八

2. 去聲

參考注釋

梵文

印度 古代書面語言文字。書體右行。相傳為“大梵天王”所造。《法苑珠林》卷十五:“西方寫經,同祖梵文。” 唐 許渾 《冬日宣城開元寺贈元孚上人》詩:“梵文明處譯,禪衲暖時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河套喇嘛》:“經有三卷,皆梵文,誦或以百計,以千計。”

隱現

不清晰地顯現;隱隱約約顯現出來

團扇

(1).圓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宮內多用之,又稱宮扇。 唐 王昌齡 《長信秋詞》之三:“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暫徘徊。” 元 梁寅 《玉階怨》詩:“團扇且棄置,夕氣涼轉添。”《紅樓夢》第二七回:“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 劉大白 《秋扇》詩:“一陣秋風,收拾起多少團扇。”

(2).樂府歌曲名。指《團扇郎歌》。 宋 賀鑄 《訴衷情》詞:“臨風再歌《團扇》,深意屬何人?” 宋 王灼 《碧雞漫志·歌曲存亡》:“至 唐 武后 時,舊曲存者,如《白雪》、《公莫舞》、《巴渝》、《白苧》、《子夜》、《團扇》……等,六十三曲。”參見“ 團扇歌 ”。

(3).樂府歌曲名。指 漢 班婕妤 所作《怨歌行》。因詩中有“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等詩句,故名。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漢婕妤班姬》:“《團扇》短章,詞旨清捷,怨深文綺。”

雅似

雅正,符合法度。似,助詞,無義。《荀子·賦》:“性不得則若禽獸,性得之則甚雅似者與?” 梁啟雄 釋引 劉師培 曰:“似訓為象,《説文》又訓為若,《廣雅》故似為語詞,與‘如’‘若’同觀。雅似猶言雅如也,特易如為似以叶韻耳。”

宗風

(1).原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風格、傳統,多用於禪宗。有時也用以泛指道教或文學藝術各流派獨有的風格和思想。《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卻説 印長老 接得 可常 ,滿寺僧眾教長老休得安著 可常 在寺中,玷辱宗風。” 金 元好問 《夏山風雨》詩:“慘澹經營有許功, 吳 僧誰得嗣宗風。” 清 張爾岐 《蒿庵閒話》卷一:“嘗嘆佛老宗風高潔,而文士之得罪名教者,往往逃入其中,以自掩飾。” 象升 《<振素庵詩集>序》:“吾則不然,必先繪之以華,斡之以力,而後沉深厲刻以出之,庶乎 李 、 何 、 王 、 李 之宗風不墜歟!”

(2).猶宗尚。 嚴復 《救亡決論》:“當其做秀才之日,務必使之習為剿竊詭隨之事,致令羞惡是非之心,旦暮梏亡,所存濯濯。又何怪委贄通籍之後,以巧宦為宗風,以趨時為秘訣。”

解慍

消除怨怒。語出《孔子家語·辯樂解》:“昔者 舜 彈五絃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唐 張九齡 《恩賜樂遊園宴應制》詩:“晞陽人似露,解慍物從風。” 清 袁枚 《答某明府書》:“足下解慍處甚多,其速往可也。” 何啟 胡禮恆 《新政論議》:“公平布則郅治可期,有阜財解慍之風,無敢怒難言之隱也。”

翻思

(1).回想。 唐 杜甫 《北征》詩:“翻思在賊愁,甘受雜亂聒。” 唐 長孫佐輔 《代別後夢別》詩:“翻思夢裡苦,卻恨覺來遲。”

(2).反覆思考。 明 李贄 《答耿司寇書》:“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説是事。”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所習不同,所務各異,言勢殊也。” 前蜀 韋莊 《關河道中作》詩:“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二:“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他們的歷史習慣,跟我們不同。”

(2).不同意。《宋書·張邵傳》:“太尉長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還都。”《南齊書·鄱陽王鏘傳》:“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 粲 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

(3).不和。《後漢書·孔融傳》:“﹝ 融 ﹞與中丞 趙舍 不同,託病歸家。”

班姬

(1).指 西漢 女文學家 班倢伃 。名不詳。 成帝 時被選入宮,立為倢伃。後為 趙飛燕 所譖,退處東宮,作賦自傷。 成帝 去世後,充奉園陵。 南朝 陳 徐陵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 洛川 神女,尚復不惑 東阿 ;世上 班姬 ,何關君事。” 唐 劉駕 《皎皎詞》:“ 班姬 入後宮, 飛燕 舞東風。” 明 高啟 《秋風引》:“入 班姬 之永巷,過 襄王 之高臺。” 清 朱受新 《流螢詞》:“莫入 班姬 金閣里,恐隨團扇落秋風。”

(2).指 班昭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 班姬 《女戒》,足稱母師也。” 唐 張說 《唐西台刺史徐府君碑》:“ 班姬 父兄,文雄 漢 室; 左思 女弟,詞蔚 晉 宮。” 清 秋瑾 《贈女弟子徐小淑和韻》:“麗句天生 謝道韞 ,史才入目 漢 班姬 。”

何用

(1).為什麼。《詩·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孔穎達 疏:“何以不監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

(2).憑什麼;用什麼。《穀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不須。《後漢書·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株好。”《續資治通鑑·帝顯德元年》:“今皆國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雲……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詩詞推薦

詠藏紙扇原文_詠藏紙扇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