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龍井書事·其三

作者:釋道潛 朝代:宋代

夏日龍井書事·其三原文

自憐多病畏炎曦,長夏投蹤此最宜。

青石白沙含淺瀨,碧梧蒼竹聒涼颸。

雲中雞犬聽難辨,谷口漁樵問不知。

斑杖芒鞋隨步遠,歸來幽火認茅茨。

詩詞問答

問:夏日龍井書事·其三的作者是誰?答:釋道潛
問:夏日龍井書事·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夏日龍井書事·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道潛的名句有哪些?答:釋道潛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2. 呈辯才法師,兼寄吳興蘇太守並秦少游。少游時在越

參考注釋

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 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 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捫心徒自憐。”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 魯迅 《南腔北調集·學生和玉佛》:“驚擾詎雲妄?奔逃只自憐。”

見“ 自憐 ”。

炎曦

(1).指熾烈的日光。 唐 韓愈 《鄭群贈簟》詩:“倒身甘寢百疾愈,卻願天日恆炎曦。” 唐 皎然 《苦熱行》:“炎曦曝肌膚,毒霧昏檐楹。” 宋 陸游 《秋雨初晴有感》詩:“炎曦赫赫尚餘威,冷雨蕭蕭故解圍。”

(2).比喻高熱。 明 高啟 《驅瘧》詩:“俄頃水火爭,寒冰繼炎曦。”

(3).比喻君恩。 清 翁志琦 《反班婕妤<怨歌行>》:“薄俗區故新,君子秉貞節,炎曦會有時,誰雲恩義絶?”

長夏

(1).指陰曆六月。《素問·六節藏象論》:“春勝長夏。” 王冰 註:“所謂長夏者,六月也。”

(2).指夏日。因其白晝較長,故稱。 唐 沉佺期 《有所思》詩:“坐看長夏晚,秋月照羅幃。” 金 蔡珪 《寄通州王倅》詩:“長夏少人事,官閒簾戶深。” 清 劉大櫆 《游百門泉記》:“亭外廊四,周廊之內,老柏十數株蔽日,長夏坐其內不知有暑也。”

青石

(1).青色的岩石。可作建築材料、碑版等用。 漢 東方朔 《神異經·中荒經》:“東方有宮,青石為墻……門有銀牓,以青石碧鏤。” 唐 白居易 《青石》詩:“青石出自 藍田山 ,兼車載運來 長安 。”《水滸傳》第十四回:“僧人指個去處,教用青石鑿箇寳塔,放於所在,鎮住溪邊。”

(2).指青石般的色、質。 宋 梅堯臣 《釣蟹》詩:“老蟹飽經霜,紫螯青石殼。”

(3).石灰岩的俗稱。

白沙

(1).白色沙礫。《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晉書·五行志中》:“ 元康 中, 京洛 童謡曰:‘南風起,吹白沙,遙望 魯國 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 唐 李白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詩:“六月南風吹白沙, 吳 牛喘月氣成霞。”

(2).即白鯊。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四·鮫魚》:“古曰鮫,今曰沙,是一類而有數種也……其背有珠文,如鹿而堅彊者,曰鹿沙,亦曰白沙。”

碧梧

(1).綠色的梧桐樹。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明 劉基 《調笑令》詞之二:“簾捲,簾捲,人與碧梧俱晚。”

(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儀態。 唐 韓愈 《殿中少監馬君墓誌》:“退見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業者也。” 清 許思湄 《與趙南湖書》:“久不見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風清,輒深神往。”

涼颸

亦作“涼颸”。涼風。 南朝 齊 謝朓 《在郡臥病呈沉尚書》詩:“珍簟清夏室,輕扇動涼颸。” 唐 許敬宗 《奉和入潼關》:“是節歲窮紀,關樹盪涼颸。” 明 屠隆 《曇花記·尼僧說法》:“旭日散松陰,涼颸浣竹林。” 聞一多 《紅燭·春之首章》:“涼颸挾著濕潤的土氣,在鼻蕊間正衝突著。”

雲中

(1).雲霄之中,高空。常用指傳說中的仙境。《楚辭·九歌·雲中君》:“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王逸 註:“雲中,雲神所居也。”《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四·王子喬》:“ 王子喬 ,參駕白鹿雲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詞:“雲中鼓吹,游徧 蓬萊 。”

(2).高聳入雲的山上。喻塵世外。 宋 嚴參 《沁園春·自適》詞:“吾應有,雲中舊隱,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啟 《寓感》詩之十六:“ 蜀 琴有奇紋,本是枯桐枝……曾持薦 黃帝 ,雲中奏《鹹池》。”

(4).古郡名。原為 戰國 趙 地, 秦 時置郡,治所在 雲中縣 (今 內蒙古 托克托 東北)。 漢 代轄境較小。有時泛指邊關。《韓非子·喻老》:“故雖有 代 、 雲中 之樂,超然已無 趙 矣。”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要途問邊急,雜虜入 雲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備兵大同》詩之二:“知有 馮唐 論將略,不令 魏尚 久 雲中 。”

(5).古 雲夢澤 。《左傳·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濟 江 ,入於 雲中 。” 杜預 註:“入 雲夢澤 中。” 楊伯峻 註:“傳説 雲夢澤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雲夢 。”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韜·分險》:“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維 《歸輞川作》詩:“谷口疎鐘動,漁樵稍欲稀。” 清 黃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詩:“此間看山復看楓,谷口敞與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陝西 禮泉 東北。 西漢 於此置 谷口縣 , 東漢 廢。因位於 九嵕山 東、 仲山 西,當 涇水 出山之處,故謂之 谷口 。古時相傳為 黃帝 升仙的地方。也稱 寒門 。《漢書·郊祀志上》:“其後 黃帝 接萬靈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謂 寒門 者, 谷口 也。”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 黃帝 升仙之處也。”又註:“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涼,故謂此谷為 寒門 也。”

(3).古地名。在今 陝西 淳化 西北。 秦 時於此置 雲陽縣 。《戰國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國,北有 甘泉 、 谷口 。’” 鮑彪 註:“在 雲陽 。” 西漢 末年,高士 鄭朴 (字 子真 )曾隱居於此。 漢 揚雄 《法言·問神》:“ 谷口 鄭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 谷口 鄭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錄》:“ 谷口 在 雲陽縣 西四十里, 鄭子真 隱於此。”後借指隱者所居之處。 元 楊奐 《得邳大用書復寄》詩:“ 谷口 知何似,他年願卜隣。” 清 錢謙益 《高郵道中簡顧所建》詩:“負耒我今歸 谷口 ,驚弓君莫問壺頭。”

漁樵

(1).打魚砍柴。 唐 高適 《封丘縣》詩:“我本漁樵 孟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蘇軾 《前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於 江 渚之上,侶魚鰕而友麋鹿。”

(2).漁人和樵夫。 唐 王維 《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攜家石湖賞拒霜》詩:“漁樵引入新花塢,兒女扶登小錦城。” 清 顧光旭 《弓插》詩:“隔水斷漁樵,橫斜壞木橋。” 魯迅 《南腔北調集·聽說夢》:“至於另有些夢為隱士,夢為漁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實也只是豫感飯碗之脆,而卻思將吃飯範圍擴大起來。”

(3).指隱居。 南朝 梁 劉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應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懷漁樵。” 唐 杜甫 《村夜》詩:“胡羯何多難,漁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記·乘醉騎驢》:“乾坤傲,永不踏紅塵向市朝,真喚做聖世漁樵。”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斑杖

(1).藕的別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 揚州 人謂蒻為斑杖,不知食之。”蒻,藕鞭。

(2).虎杖的別名,莖上有紅色或紫紅色斑點。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虎杖》:“釋名:苦杖、大蟲杖、斑杖、酸杖。 時珍 曰:‘杖言其莖,虎言其斑也,或雲一名杜牛膝者,非也。一種斑杖似蒻頭者,與此同名異物。’”

(3).斑竹所制的手杖。 唐 杜甫 《曉望白帝城鹽山》詩:“徐步攜斑杖,看山仰白頭。” 仇兆鰲 註:“斑杖,斑竹杖也。” 宋 道潛 《夏日龍井書事》詩之三:“斑杖芒鞵隨步遠,歸來幽火認茅茨。” 清 曹寅 《送亮生南還即和留別》詩:“山步若邀斑杖健, 北湖 長望惜莓苔。”

芒鞋

亦作“ 芒鞵 ”。用芒莖外皮編織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唐 張祜 《題靈隱寺師一上人十韻》:“朗吟揮竹拂,高揖曳芒鞋。” 宋 蘇軾 《宿石田驛南野人舍》詩:“芒鞵竹杖自輕軟,蒲薦松牀亦香滑。”《西遊記》第四三回:“芒鞋踏破山頭霧,竹笠沖開嶺上雲。” 聞一多 《死水·大鼓師》:“一角斜陽倒掛在檐下,我躡著芒鞋,踏入了家村。”

隨步

信步。 唐 趙嘏 《和令狐補闕<春日獨游西街>》:“映鞭柳色微遮水,隨步花枝欲礙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尋夢》:“畫廊前,深深驀見啣泥燕,隨步名園是偶然。”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怪洋》:“其中三十餘客,相攜游步海岸;過一山坡,見石板街道,闊餘二丈,長約數里,隨步而行。”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茅茨

亦作“茆茨”。1.茅草蓋的屋頂。亦指茅屋。《墨子·三辯》:“昔者 堯 舜 有茅茨者,且以為禮,且以為樂。”《韓非子·五蠹》:“ 堯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錢起 《早渡伊川見舊鄰作》詩:“村落通白雲,茆茨隱紅葉。” 清 侯方域 《明東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銘》:“公歸而無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數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乃於園中築茅茨,擇美婢往侍。”

(2).指簡陋的居室。引申為平民里巷。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下》:“不慕榮宦,身安茅茨。” 宋 蘇軾 《內中御侍以下賀太皇太后年節詞語》:“求賢審官,拔士茆茨之下。”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華察》引 陳臥子 曰:“ 子潛 清儉,似茅茨下人。”

(3).用以謙稱自己的家。 唐 清晝 湯衡 《懷李司直縱聯句》:“幽獨何以慰,友人顧茅茨。” 宋 王安石 《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詩:“但願一門皆貴仕,時將車馬過茆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仙》:“未修地主之儀,忽叨盛饌,於理不當。茅茨不遠,可便下榻。”

詩詞推薦

  • 項甌東過訪詩以謝之·其一

    王漸逵明代〕使君高誼出塵寰,綠磴捫蘿獨扣關。玄論任教玄鳥聽,白袍真共白鷗閒。尊罍盡列依荃渚,旌節相忘隱鷺灣。自幸
  • 用厚後弟強甫韻

    劉克莊宋代〕春困齁齁臥蝶庵,欠伸跳出大槐南。漂搖不借烏棲一,迂拙羞營狡窟三。投轄孟公方痛飲,驚筵焦遂勿高談。穀神
  • 荊州十首

    蘇軾宋代〕江水深成窟,潛魚大似犀。赤鱗如琥珀,老枕勝玻璃。上客舉雕俎,佳人搖翠篦。登庖更作器,何以免屠刲。
  • 和千家詩六十首·其十三·清明

    李江明代〕百載春光老眼明,蕭然竹院果如僧。不知玉燭煙何在,五夜窗前供杖燈。
  • 送趙子野歸

    劉宰宋代〕秦淮契闊幾經春,釣月臨風入夢頻。萬灶無嘩新號令,一樽相屬舊殷勤。綠波南浦予回棹,落日孤城子問津。聚散
    夏日龍井書事·其三原文_夏日龍井書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心長句

    葛紹體宋代〕問津城西市,呼渡江南岸。棹穩當潮生,帆輕趁風便。龍翔古招提,鳥革今輪奐。回合列翠屏,周遭鋪素練。邀行
  • 元日雨

    方岳宋代〕雲泥隔斷拜年人,天自憐予老病身。薺菜共挑元日雨,梅花未放去年春。風煙不盡惟吾老,造化無他只此仁。小試
    夏日龍井書事·其三原文_夏日龍井書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信筆

    韓偓唐代〕春風狂似虎,春浪白於鵝。柳密藏煙易,松長見日多。石崖采芝叟,鄉俗摘茶歌。道在無伊鬱,天將奈爾何。
  • 過巫峽

    李頻唐代〕擁棹向驚湍,巫峰直上看。削成從水底,聳出在雲端。暮雨晴時少,啼猿渴下難。一聞神女去,風竹掃空壇。
    夏日龍井書事·其三原文_夏日龍井書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裒集詩藁

    釋文珦宋代〕吾學本經論,上之契無為。書生習未忘,有時或吟詩。興到即有言,長簡訊所施。盡忘工與拙,往往不修辭。唯覺
  • 九日嘉州發軍亭即事

    薛逢唐代〕三江分注界平沙,何處雲山是我家。舞鶴洲中翻白浪,掬金灘上折黃花。不愁故國歸無日,卻恨浮名苦有涯。向暮
  • 淮上漁者

    鄭谷唐代〕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浦浦風。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
    夏日龍井書事·其三原文_夏日龍井書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挽何內翰二首

    吳芾宋代〕老去交遊半淺深,高山流水獨知音。分攜苦未經寒暑,轉盼那知隔古今。聯事尚懷時把酒,同朝猶記共論心。無因
  • 普化贊

    釋普寧宋代〕踢倒飯床,特地乘張。指空話空,撤顛撤狂。木槌拈來挽人眼,贏得惡聲滿大唐。
    夏日龍井書事·其三原文_夏日龍井書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寄范郎中

    李頻唐代〕藜杖山中出,吟詩對范家。相知從海嶠,寄食向京華。名宦成何報,清眸未縱賒。臨邛夢來往,雨雪滿褒斜。
  • 過建陽縣以雙鵝贈東觀道士為長生鵝觀俯大

    陸游宋代〕閒泛晴波唼綠萍,卻沖微雨傍煙汀。會稽內史如相遇,換取黃庭一卷經。
  • 乞出過傳法聞伯齊歸姚江

    樓鑰宋代〕扶病還朝一禿翁,重來寧免笑何公。夢魂長是尋雲北,歸路何時向浙東。深願聳身隨畫鷁,空勞舉目送飛鴻。主人
    夏日龍井書事·其三原文_夏日龍井書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恆德齋為開府明良公作·其五

    吳當元代〕侃侃聞孫,靖共在位。式謹爾常,以贊天子。
  • 紅葉

    乾隆清代〕萬幅屏開積翠嵐,霜林點綴正紅酣。喻言未覺朱輸紫,比色何妨青出藍。訝許陶鎔稱杜牧,那曾名狀紀嵇含。傳神
  • 雜詩

    崔國輔唐代〕逢著平樂兒,論交鞍馬前。與酤一斗酒,恰用十千錢。後余在關內,作事多迍邅。何肯相救援,徒聞寶劍篇。
夏日龍井書事·其三原文_夏日龍井書事·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