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廈之傾一木支,是惟貞乾君臣合。
首誅奸璫似有為,終惑群言任噂沓。
十七年易五十相,中無定見致紛雜。
外臣難信信內臣,固帝失眾應慚殺。
亡國之臣孰所用,質之帝亦想難答。
身殉社稷實堪憐,莊烈陵園風雨颯。
詩詞問答
問:《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七十四·明莊烈帝》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九
2. 葉
參考注釋
大廈
高大的房子
公共大廈
貞乾
亦作“ 貞榦 ”。1.《易·乾》:“貞者,事之乾也。” 孔穎達 疏:“言天能以中正之氣,成就萬物,使物皆得幹濟。”因以“貞乾”喻支柱,骨幹。亦指能負重任、成大事的賢才。《莊子·列禦寇》:“ 魯哀公 問乎 顏闔 曰:‘吾以 仲尼 為貞乾,國其有瘳乎!’” 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曰:“貞,同楨。” 漢 王充 《論衡·語增》:“夫三公鼎足之臣,王者之貞乾也。” 唐 權德輿 《送商州崔判官序》:“今二千石以宗室貞乾,自中臺郎出守,首辟 博陵 崔君 。” 明 文徵明 《鄉里祭沉都憲文》:“國失貞榦,鄉無老成。”
(2).忠貞幹練;賢能。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上》:“太尉 喬 曰:‘古之明君,皆以用賢賞罰為務;失國之主,其朝豈無貞乾之臣,典誥之篇哉?’”《晉書·謝琰傳》:“ 琰 字 瑗度 ,弱冠,以貞乾稱,美風姿。” 元 王惲 《凝寂大師衛輝路道教都提點張公墓碣銘》:“ 貞常真人 以師貞乾有節,命知宮事。”
(3).指經冬不凋、質地堅緻的竹、木。 三國 吳 楊泉 《織機賦》:“貞乾修梓,名匠騁工。” 元 虞集 《大龍翔集慶寺正殿小上樑文》:“上棟下宇,方締構於良工;細桷大杗,並具材於貞榦。”
(4).借指強壯的體魄。
君臣
(1).君主與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陽禮教讓賦》:“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義;禮無違者,遂詣賓主之情。”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黃陶庵集外詩》:“當日君臣荒樂,文武酣嬉之狀,如遇目前。”
(2).中醫方劑中的主藥與輔藥。《素問·至真要大論》:“方制君臣何謂也? 岐伯 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雲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藥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吳金 害了個寒症, 陳小四 假意殷勤,贖藥調理。那藥不按君臣,一服見效, 吳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調飲啜》:“可見性好之物,多食不為祟也,但亦有調劑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與食較,則食為君而肉為臣。”詳“ 君臣佐使 ”。
有為
做出成績
奮發有為
大有為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噂沓
(1).議論紛紛。 明 李東陽 《上元後一日亨父席上得合字》詩:“街衢兒女喧,老稚相噂沓。”參見“ 噂沓背憎 ”。
(2).喧譁吵鬧。
(3).攻訐詆毀。 元 揭傒斯 《蕭景能墓志銘》:“以為使不即死,學不至古人不止,必且舉進士,否亦必不肯睢盱噂沓以媒其身。” 清 錢謙益 《故宮保大學士孟津王公墓志銘》:“不為崖岸斬絶之行,不附翕熱噂沓之黨。”
(4).冗長拖沓。 清 袁枚 《與程蕺園書》:“近見海內所推博雅大儒,作為文章,非序事噂沓,即用筆平衍。”
十七
十分之七。《莊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 註:“世之所重,則十言而七見信。” 宋 蘇軾 《范景仁墓志銘》:“以今賦入之數十七為經費,而儲其三以備水旱非常。”
定見
確定的見解或主張
心無定見
紛雜
多而亂;雜亂
那個集市雖小,卻顯得很紛雜
錢頭紛雜如麻
外臣
(1) 古諸侯國的士大夫對別國君主的自稱
(2) 古代指藩屬
(3) 地方官吏
信信
(1).連宿四夜。《詩·周頌·有客》:“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毛 傳:“一宿曰宿,再宿曰信。” 孔穎達 疏:“《釋訓》云:有客宿宿,再宿也;有客信信,四宿也。” 晉 鄭豐 《答陸士龍詩》之二:“有客信信,獨寐寤語。”
(2).謂信其可信者。《荀子·非十二子》:“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 楊倞 註:“信可信者,疑可疑者,意雖不同,皆歸於信也。”
舒張貌。信,通“ 伸 ”。 漢 劉向 《說苑·辨物》:“﹝靈龜﹞能知存亡吉凶之變,寧則信信如也,動則著矣。”
內臣
(1) 國內臣僚
舉國為內臣。——《戰國策·燕策》
(2) 宮廷近臣
(3) 宦官
失眾
謂失去民心;失去眾心。《左傳·襄公十八年》:“且社稷之主不可以輕,輕則失眾。”《孫子·行軍》:“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眾也。” 杜牧 註:“憂在內,是自失其眾心也。” 張預 註:“言士卒相聚私語,低緩而言,以非其上,是不得眾心也。”
亡國
(1).亡失國家。《禮記·檀弓下》:“ 晉獻公 之喪, 秦穆公 使人弔公子 重耳 ,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恆於斯,得國恆於斯。’” 孔穎達 疏:“言寡人聞前古以來,失亡其國,恆於此喪禍交代之時;得其國家,亦恆在於此交代之時。”《後漢書·李固傳》:“昔 秦皇 亡於 沙丘 , 胡亥 、 趙高 隱而不發,卒害 扶蘇 ,以至亡國。” 宋 蘇軾 《私試策問》之一:“ 呂氏 既已滅矣,而 吳 楚 之憂,幾至於亡國。”
(2).滅亡了的國家。《孫子·火攻》:“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史記·太史公自序》:“存亡國,繼絶世。”
(3).將亡之國。 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譬若秋蓬被霜,遭風則零落,雖有十 子產 如之何?故 扁鵲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國也。”
所用
(1).使用,任用。 唐 韓愈 《與於襄陽書》:“卷舒不隨乎時,文武唯其所用。”
(2).需用之物。《水滸傳》第四回:“一應所用,小子自當準備。”
身殉
指為某種信念而捨棄生命。 郭沫若 《萬引》:“她也墜樓身殉了。” 巴金 《靜夜的悲劇》:“四天后,她在斷頭台上身殉她的愚蠢行為。”
社稷
土神和穀神,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後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
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 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陵園
(1) 本指帝王或諸侯的墓地,今通稱以陵墓為主的園林。也作“園陵”
(2) 公墓
烈士陵園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