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同年諸孫詩原文
綠髮蒙茸初著巾,翁翁喚作掌中珍。
始知詩禮趨庭早,又見芝蘭滿院春。
青紫近來如拾芥,文章此去不勞神。
塵埃袞袞元無補,應笑年家老丈人。
詩詞問答
問:贈張同年諸孫詩的作者是誰?答:許景衡
問:贈張同年諸孫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贈張同年諸孫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發蒙
啟發蒙昧,後也指教兒童、少年開始識字讀書
翁翁
猶公公。老翁,多指祖父。 宋 蘇軾 《與胡郎仁修》之三:“得翁翁二月書及三月內 許州 相識書,皆言一宅安康。” 宋 葉隆禮 《契丹國志·天祚帝紀上》:“五箇翁翁四百歲,南面北面頓瞌睡。” 宋 洪咨夔 《鷓鴣天·為老人壽》詞:“諸孫認取翁翁意,插架詩書不負人。” 清 黃遵憲 《為小兒履端寄翁翁》詩:“婆婆言翁翁,出門九年去。”
形容蔥白色。《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三曰盎齊” 漢 鄭玄 註:“盎猶翁也。成而翁翁然蔥白色,如今酇白矣。” 清 黃景仁 《游九華山放歌》:“銀河倒掛淥水來,碎滲翁翁碧虛色。” 蔡寅 《丁未歲除》詩:“逝水年年 東海 東, 蓬山 翹首碧翁翁。”
喚作
叫做,稱做。 唐 寒山 《詩》之二二四:“將他《儒行》篇,喚作賊盜律。” 宋 楊萬里 《聽雨》詩:“昨夜茅檐疏雨作,夢中喚作打篷聲。” 茅盾 《子夜》一:“過了北 河南路 口的上海總商會以西的一段,俗名喚作‘ 鐵馬路 ’,是行駛內河的小火輪的匯集處。”
掌中
(1).手掌中。 唐 杜甫 《小至》詩:“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宋 陸游 《過放生池追懷江公民表諫議》詩:“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為吁可惜。”
(2).喻控制的範圍內。猶言掌握之中。《資治通鑑·晉安帝義熙五年》:“兵已過險,士有必死之志;餘糧棲畝,人無匱乏之憂,虜已入吾掌中矣。” 清 譚嗣同 《金陵聽說法》詩:“大地山河今領取,菴摩羅果掌中論。”
詩禮
(1) 《詩經》和《禮經》,封建社會讀書人必讀的書
(2) 舊時常用來稱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詩禮之家
趨庭
亦作“趍庭”。《論語·季氏》:“﹝ 孔子 ﹞嘗獨立, 鯉 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 鯉 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 鯉 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 鯉 退而學禮。” 鯉 , 孔子 之子 伯魚 。後因以“趨庭”謂子承父教。 唐 王勃 《滕王閣序》:“他日趨庭,叨陪 鯉 對;今晨捧袂,喜託龍門。” 宋 王禹偁 《恩賜宰臣一子可尚書水部員外郎制》:“惟爾嚴父,為予大臣。嘉其調鼎之功,命及趨庭之子,俾升華省,仍列清曹。” 清 顧炎武 《與李霖瞻書》:“趍庭變學,既已引置 莊 岳 之間;挾策讀書,亦都從游舞雩之下。”
芝蘭
芝草和蘭草皆香草名。古時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環境的美好等
芝蘭之室
青紫
(1) 指古代高官印綬、服飾的顏色。比喻高官顯爵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杜甫《夏夜嘆》
(2) 見“發紺”
近來
現時期或剛過去的時期
拾芥
芥:小草。拾取地上的小草,喻指事情不費多大氣力就能辦到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勞神
謂使鬼神勞苦;耗費精神(有時用做請託的客套話)
勞神照顧一下
塵埃
(1) 飛揚的塵土
塵埃傳播病菌
(2) ;比喻污濁的東西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唐· 杜甫《兵車行》
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蒙世俗之塵埃。
袞袞
(1) 大水奔流不絕、旋轉翻滾的樣子。同“滾滾”
不盡長江袞袞來
(2) 說話滔滔不絕的樣子
裴頠論前言往行,袞袞可聽。——《晉書·王戎傳》
(3) 神龍捲曲的樣子
無補
沒有補益,無益
這樣恐怕無補於事
老丈人
岳父。 老舍 《駱駝祥子》十五:“你空有心胸,空有力量,得去當人家的奴隸:作自己老婆的玩物,作老丈人的奴僕。” 李劼人 《 * 》第四部第一章:“跟你道喜呀,老丈人找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