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月懷人夜,鄉園共此時。
難成羈枕夢,翻系屋樑思。
照水心同皎,登樓望更馳。
清輝不盈手,何以慰相貽。
詩詞問答
問:《館五羊答伍長卿鄉居月夜見懷之作》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叩栧新秋月,臨流別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對月》詩:“秋月仍圓夜,江村獨老身。” 清 陸圻 《與歌者陳郎》詩:“玉管謾吹秋月白,紅牙曾對綺筵新。” 殷夫 《放腳時代的足印》詩:“秋月的深夜,沒有蟲聲攪破寂寞,便悲哀也難和我親近。”
(2).秋季。《魏書·長孫嵩傳》:“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則 裕 首可不戰而懸。”《南齊書·州郡志上》:“土甚平曠,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觀濤,與 京口 對岸, 江 之壯闊處也。”
懷人
(1).思念遠行的人。《詩·周南·卷耳》:“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慕士情未忘,懷人首徒搔。”
(2).指思念家鄉的人。 明 楊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賦得蜀江》:“別後懷人更懷土,煩君時一到滄洲。”
(3).所懷念的人。 晉 陶潛 《悲從弟仲德》詩:“借問為誰悲?懷人在九冥。”
鄉園
家鄉,家園
鄉園多故。——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此時
這時候。《後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四更天光景了。”
羈枕
亦作“羇枕”。旅枕。借指旅居孤眠。 宋 梅堯臣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懷》詩:“不嗟羇枕孤,不愧棲禽偶。” 宋 蘇軾 《清都觀謝道士求詩》詩:“羇枕未容春夢斷, 清都 宛在默存中。” 宋 陸游 《懷故山》詩:“萬事莫論羈枕夢,一身方墮亂書圍。”
水心
(1).水中央。 唐 元稹 《說劍》詩:“幽質獄中埋,神人水心守。” 宋 王安石 《平甫游金山同大覺見寄相見後次韻》之二:“ 漳南 開士好叢林,慧劍何年出水心。” 明 唐寅 《游金山》詩:“孤嶼崚嶒插水心,亂流擕酒試登臨。”《花月痕》第六回:“ 小岑 、 劍秋 陪著 荷生 一船。一會盪入水心,遙望著曠遠芊綿,水煙凝碧。”
(2).見“ 水心劍 ”。
(3). 宋 葉適 的別號。 適 晚年居 永嘉 城外 水心村 ,人稱 水心先生 。
登樓
(1).上樓。 南朝 宋 謝靈運 《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宋 戴復古 《無策》詩:“老覺登樓懶,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們何不登樓一望。’”
(2).指 漢 末 王粲 避亂客 荊州 ,思歸,作《登樓賦》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五:“羣盜哀 王粲 ,中年召 賈生 。登樓初有作,前席竟為榮。” 宋 陸游 《秋望》詩:“一樽莫恨盤飧薄,終勝登樓憶故鄉。” 金 元好問 《鄧州城樓》詩:“自古江山感遊子,今人誰解賦登樓。” 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參見“ 登樓賦 ”。
(3).特指登上御樓,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儀式之一種。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二年三月》:“陛下還京,登樓肆赦,則天下之人,盡皆遷善遠罪。”《宋史·禮志二十》:“﹝御樓肆赦﹞其日,刑部録諸囚以俟。駕還至 宣德門 內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樓御坐,樞密使、宣徽使侍立,仗衛如儀。”《宋史·樂志一》:“今郊祀禮畢,登樓肆赦,然後還宮。”《宋史·樂志二》:“皇帝歸大次奏《定安》,登樓禮成奏《聖安》,駕回奏《采茨》。”
清輝
清光。多指日月的光輝。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否終則承之以泰,晦極則清輝晨耀。” 唐 杜甫 《月圓》詩:“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 明 高啟 《次韻周誼秀才對月見寄》:“登樓強欲攬清輝,刁斗連營不堪聽。” 郁達夫 《出奔》三:“但從窗隙里漏進來的亮光,還不是天明的曙色,卻是積雪的清輝。” 聞一多 《神話與詩·說舞》:“灌木林中一塊清理過的地面上,中間燒著野火,在滿月的清輝下,吐著熊熊的赤焰。”
不盈
不滿。《易·坎》:“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詩·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晉 陸機 《文賦》:“雖紛藹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剪燈新話·綠衣人傳》:“臥於舟尾,終夜不寢,見三人長不盈尺。”
何以
(1) 用什麼
何以教我
(2) 為什麼
何以出爾反爾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館五羊答伍長卿鄉居月夜見懷之作原文_館五羊答伍長卿鄉居月夜見懷之作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