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厚地植桑麻,所要濟生民。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賦,上以奉君親。
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憂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內外臣:稅外加一物,皆以枉法1~1論。
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寵,斂索無冬春。
織絹未成匹,繰絲未盈斤。
里胥迫我納,不許暫逡巡。
歲暮天地閉,陰風生破村。
夜深煙火盡,霰雪白紛紛。
幼者形不蔽,老者體無溫。
悲端與寒氣,併入鼻中辛。
昨日輸殘稅,因窺官庫門:繒帛如山積,絲絮似雲屯。
號為羨餘物,隨月獻至尊。
奪我身上暖,買爾眼前恩。
進入瓊林庫,歲久化為塵!
詩詞問答
問:《秦中吟十首。重賦(一作無名稅)》的作者是誰?答:白居易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在大地上種植桑麻,是為了給百姓提供生活之需。
百姓種桑植麻,紡織布帛,亦僅僅是為了能讓自己生存下來。
在保證自己衣食住行所必需之後,其餘之物均作為賦稅供奉給了皇上。
國家制定兩稅法,本意是推行仁政,為民解憂。
在實行伊始,就防止徵收過度,詔令里明白地宣示內外諸臣:
稅外不許濫加稅目,如果有地方官敢不這樣做,便以違法定論。
無奈經過漫長的歲月,貪官污吏得以苟且因循。
沿用舊制進行敲詐勒索,為了加官進爵,不分冬春地搜刮錢財。
絲織的絹帛還沒有成匹,蠶繭繅出的絲還未滿一斤。
里胥就來催逼我們繳稅了,並聲明不許任何人怠慢延遲。
歲暮時節,天氣奇寒,陰風怒號,席捲著破敗的村落。
夜已經很深了,煙火早已熄滅,大雪紛紛揚揚。
小孩衣不蔽體,老人通體冰涼,瑟瑟發抖。
滿腹的悲情加上寒氣,全都化作了無名的辛酸。
昨日因去補繳尚未納完的稅金,得以有機會看到官庫里的情況。
庫中絲織品堆積如山,絲絮飄飄有如天空中厚厚的雲層。
這些都是貪官們巧立名目搜刮來的民脂民膏,美其名為盈餘的財物。
貪官們強奪我們老百姓的衣食,買來了朝廷對他們的恩寵。
這些寶貴的布帛,進入了宮中寶庫,年深日久,最終也就化作了灰塵。
注釋
厚地:與“高天”相對,大地的意思。
理布帛:將絲麻織成布帛。
身外:身外之物,指滿足自身生活需要之外的布帛。
兩稅:即兩稅法,唐德宗時宰相楊炎所定。
厥(jué)初:其初。防其淫:防止濫增稅目。
因循:沿襲,照舊不變的意思。
斂索:搜括。無冬春:不分冬春。
繰(sāo)絲:抽繭出絲。
逡(qūn)巡:遲疑,延緩。
陰風:冷風。
霰(xiàn):雪珠。
悲喘:悲傷地喘息。一作“悲啼”。
殘稅:余稅,尚未交清的稅。
絮:不能織帛的絲,可用以絮衣,俗稱絲綿。如:一作“似”。
羨餘物:盈餘的財物。這裡指超額徵收的賦稅。
隨月:即“月進”,每月進奉一次。一作“隨日”。
瓊林庫:泛指皇帝積貯私財的內庫。
詩文賞析
《秦中吟十首》是白居易在唐憲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前後創作於長安的一組諷喻詩。這組詩是作者在政治思想情緒高漲的情況下寫成的。本詩是組詩中的第二首。
《重賦》表現了當時皇帝除國庫外,另設私庫,儲藏群臣進貢的財物,以供自己享樂之用的現實。地方官員藉機巧立名目,大肆搜刮聚斂,以賦稅之盈餘的名義向皇帝進貢,從而得到加官晉爵的機會。廣大勞動人民則在重稅壓迫下困苦不堪。作者對此現象大為不滿,但限於當時的認識水平沒有或不敢把矛頭指向皇帝,只得對貪官污吏作出強烈批評。但詩的後半部分對重賦產生的後果的大力渲染,無形中強化了對“本意在憂人”而實“奪我身上暖”的最高統治者的仇恨。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 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洪應明《菜根譚·概論》
- 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 上林訊息好,鴻雁已歸來。
-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
-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
- 善處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審定章程,而不必利於己。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九則》
- 銅華滄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同居長乾里,兩小無嫌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