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游靈谷原文
地迥意森爽,秋水瀠複流。
萬柏夾修徑,古松枝相樛。
寺門窈且深,台殿若雲浮。
布席列笙歌,同心日遨遊。
有時狎麋鹿,忽爾侶群鷗。
心曠境殊豁,山深吾可留。
不識簪纓貴,豈復茅茨羞。
山谷宜有靈,賓友此倡酬。
坐閱寒桂影,出門無所求。
詩詞問答
問:九日游靈谷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九日游靈谷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尤韻 出處:熊峰集卷四
參考注釋
森爽
(1).森疏而爽豁。 唐 杜甫 《樂遊園歌》:“ 樂游 古園崒森爽,煙緜碧草萋萋長。” 仇兆鰲 註:“森爽,森疏而爽豁也。” 唐 錢起 《奉使采箭竿竹谷中晨興赴嶺》詩:“重峯轉森爽,幽步更超越。”
(2).涼爽。 唐 白居易 《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追越游見寄》:“勁氣森爽竹竿竦,妍文煥爛芙蓉披。” 明 李東陽 《徐春官墓山雜詠分題得蛟溪夜月》:“已看毛骨生森爽,頓覺心神向開廓。” 明 袁宗道 《四面琅玕》詩:“白日起寒濤,長夏何森爽。”
(3).盛多而光亮。 元 麻革 《上雲內帥賈君》詩:“森爽開璜琥,縱橫列鴈羔。”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相樛
亦作“ 相摎 ”。亦作“ 相繆 ”。相互纏結;糾纏在一起。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之六:“南有龍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唐 韓愈 《別知賦》:“山磝磝其相軋,樹蓊蓊其相摎。” 宋 蘇軾 《卻鼠刀銘》:“文如連環,上下相繆。” 宋 朱熹 《下山》詩:“緑樹枝相樛,白澗石齒齒。”
雲浮
(1).如雲之飄散。形容短暫易逝。 晉 劉琨 《重贈盧諶》詩:“時哉不我與,去乎若雲浮。” 宋 陸游 《夜坐》詩之二:“瓦裂人間事,雲浮身後名。”
(2).比喻盛多。《後漢書·崔駰傳》:“方斯之際,處士山積,學者川流,衣裳被宇,冠蓋雲浮。” 南朝 宋 王僧達 《釋奠詩》:“異人鱗萃,淑美雲浮。”
(3).喻仕進。 唐 王維 《秋夜獨坐懷內弟崔興宗》詩:“思子整羽翮,及時當雲浮。”
布席
鋪設坐席。《儀禮·士冠禮》:“布席於門中、闑西閾外,西面。”《史記·袁盎晁錯列傳》:“郎署長布席, 袁盎 引卻 慎夫人 坐。” 清 陳維崧 《白薴·早秋飲蘧庵先生隔牆聞弦索聲》詞:“日沒杯闌,再向空階布席。”
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樂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樂歌舞熱鬧非凡)
同心
(1) 思想或認識一致
同心同德
(2) 共一中心或核心
同心圓
同心度
(3)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神佛原有同心
(4)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昔時同心人,今日兩離分
遨遊
遠遊;漫遊
人造衛星遨遊太空
有時
(1).有時候。表示間或不定。《周禮·考工記·序》:“天有時以生,有時以殺;草木有時以生,有時以死。” 唐 張喬 《滕王閣》詩:“疊浪有時有,閒雲無日無。”《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心裡反悔 鳳翔 多了 焦 家這件事,卻也有時念及,心上有些遣不開。”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從一個遊樂場帶到另一個遊樂場,有時坐下來看一陣,有時站在那裡停一會。”
(2).謂有如願之時。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劉雲 《婕妤怨》詩:“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麋鹿
亦稱“四不像”。中國著名的特產動物,但野生的早已滅絕,現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獵苑的孑遺,特徵是尾特別長,眉杈特別發達,形成主杈模樣
麋鹿滿之。——《墨子·公輸》
取其麇鹿。——《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忽爾
(1).忽然;突然。 三國 魏 郭遐叔 《贈嵇康》詩之一:“歡接無厭,如川赴谷。如何忽爾,將適他俗。” 唐 劉禹錫 《早夏郡中書事》詩:“高簾覆朱閣,忽爾聞調笙。”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杭州野翁》:“見翁嫗二人對飲於野中,其翁忽爾乘雲而上。”
(2).假使;倘或。《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吾死之後,願弟得存。忽爾天地開通,為父讐寃殺楚。”《敦煌變文集·孟姜女變文》:“黃天忽爾逆人情,賤妾同向 長城 死。” 蔣禮鴻 通釋:“忽爾,假使,倘或。”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簪纓
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後遂藉以指高官顯宦
不將蘿薜易簪纓。——張悅《浥湖山寺》
茅茨
亦作“茆茨”。1.茅草蓋的屋頂。亦指茅屋。《墨子·三辯》:“昔者 堯 舜 有茅茨者,且以為禮,且以為樂。”《韓非子·五蠹》:“ 堯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錢起 《早渡伊川見舊鄰作》詩:“村落通白雲,茆茨隱紅葉。” 清 侯方域 《明東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銘》:“公歸而無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數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乃於園中築茅茨,擇美婢往侍。”
(2).指簡陋的居室。引申為平民里巷。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下》:“不慕榮宦,身安茅茨。” 宋 蘇軾 《內中御侍以下賀太皇太后年節詞語》:“求賢審官,拔士茆茨之下。”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華察》引 陳臥子 曰:“ 子潛 清儉,似茅茨下人。”
(3).用以謙稱自己的家。 唐 清晝 湯衡 《懷李司直縱聯句》:“幽獨何以慰,友人顧茅茨。” 宋 王安石 《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詩:“但願一門皆貴仕,時將車馬過茆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仙》:“未修地主之儀,忽叨盛饌,於理不當。茅茨不遠,可便下榻。”
山谷
兩山之間狹窄低凹的地方
不論在河灘、平原、丘陵、山谷或高山都能生長。——《楊樹》
賓友
(1).賓客朋友。《晉書·鄭袤傳》:“魏 武帝初 封諸子為侯,精選賓友。” 南朝 宋 鮑照 《數詩》:“九族共瞻遲,賓友仰徽容。” 唐 唐順之 《吏部郎中林東城墓志銘》:“然謙以裕乎其人,一輿臺之賤,接之若賓友然。”
(2).指以賓客與友人之禮相待。《後漢書·公孫述傳》:“﹝ 隗囂 ﹞而退欲為 西伯 之事,尊師章句,賓友處士,偃武息戈,卑辭事 漢 ,喟然自以 文王 復出也。”
倡酬
亦作“ 倡酧 ”。亦作“ 倡詶 ”。謂以詩詞相酬答。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李虛己 侍郎字 公受 ,少從 江 南先達學作詩,後與 曾致堯 倡酬。” 元 劉壎 《隱居通義·鄧月巢遺稿》:“予後公三十年而生,公不以輩行前予,雅相愛重,時與倡酬。”《玉嬌梨》第十三回:“若有日與 * 花前燈下次第倡酧,方是人生一快。” 清 王鵬運 《沁園春》詞序:“今年 辛峯 來京度歲,倡詶之樂,雅擅一時。”
桂影
指月影,月光。 唐 李鹹用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詩:“蟲聲促促催鄉夢,桂影高高掛旅情。” 明 劉基 《祝英台近》詞:“翠煙收,珠露下,星漢共瀟灑。桂影徘徊,白雪粲簷瓦。”
出門
(1) 離家外出或遠行
(2) 〈方〉∶出嫁
無所
(1).沒有地方;沒有處所。 漢 枚乘 《七發》:“今夫貴人之子,必宮居而閨處,內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無所。” 唐 韓愈 《祭張給事文》:“上不負汝,為此不祥,將死無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柳》:“積數月,乞食無所,憔悴自歸。”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禮·考工記·輪人》:“無所取之,取諸圜也。” 鄭玄 註:“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後漢書·杜喬傳》:“先是 李固 見廢,內外喪氣,羣臣側足而立,唯 喬 正色無所回橈。”《通典·食貨九》:“ 後魏 初至 太和 錢貨無所用也。” 明 陳文燭 《<少室山房筆叢>序》:“大哉 孔子 !博學無所成名。” 瞿秋白 《文藝的自由和文學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藝術的價值’也是美--抽象的美,無所附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