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其三十六

作者:張達 朝代:元代

雜言·其三十六原文

顯道善天下,韜行臧厥躬。

用舍奚與已,疇能保厥中。

堯舜相授受,素王走西東。

窮達亦自天,於時嘅污隆。

觖望匪脩正,宣淫基禍凶。

嗣宗何其愚,乃爾悲途窮。

詩詞問答

問:雜言·其三十六的作者是誰?答:張達
問:雜言·其三十六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張達的名句有哪些?答:張達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一部 出處:元音遺響卷九

參考注釋

顯道

謂明確的道義準則。《書·泰誓下》:“天有顯道,厥類惟彰。” 孔 傳:“言天有明道,其義類惟明;言王所宜法則。”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而領解適同是科,宰邑仍鄰舊治,天有顯道,忠義之士足以勸己。”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用舍

見“ 用舍 ”。

亦作“ 用捨 ”。1.取捨。《晉書·范弘之傳》:“ 比干 處三仁之中, 箕子 為名賢之首,後人用捨,參差不同。”《舊唐書·顏真卿傳》:“ 真卿 請皇帝先謁王陵九廟而後還宮。宰相 元載 謂 真卿 曰:‘公所見雖美,其如不合事宜何?’ 真卿 怒,前曰:‘用捨在相公耳,言者何罪?’” 明 張居正 《謝召見疏》:“為祖宗謹守成憲,不敢以臆見紛更;為國家愛養人才,不敢以私意用舍。”

(2).指被任用或不被任用。 宋 蘇軾 《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詞序:“用捨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 宋 蘇軾 《沁園春·答曾舍人啟》:“用舍皆天,孰知令尹之無喜。”

(3).見“ 用行舍藏 ”。

堯舜

(1) 堯和舜。據說都是上古的賢明君主

(2) 泛指聖人

相授

(1).互相授受。《禮記·內則》:“男不言內,女不言外,非祭非喪,不相授器。其相授,則女受以篚。”

(2).相傳授。 晉 袁宏 《後漢紀·順帝紀下》:“弟子以次相授,鮮有覩其面者。”《景德傳燈錄·商那和修》:“昔 如來 以無上法眼藏付囑 伽葉 展轉相授而至於我。”

素王

(1).上古帝王。《史記·殷本紀》:“ 伊尹 處士, 湯 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從 湯 ,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司馬貞 索隱:“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質素,故稱素王。”

(2).猶空王。謂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莊子·天道》:“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 郭象 註:“有其道為天下所歸,而無其爵者,所謂素王自貴也。” 漢 賈誼 《過秦論下》:“諸侯起於匹夫,以利會,非有素王之行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能立素王之業者,不必東 魯 之 丘 。” 胡思敬 《政變月記》:“方今聖人在上,奮發有為。 康有為 必欲以衰 周 之事,行之今時,恐人人存改制之心,人人謂素王可作。”

(3).指 孔子 。 漢 王充 《論衡·定賢》:“ 孔子 不王,素王之業在《春秋》。”《淮南子·主術訓》:“ 孔子 之通,智過於 萇宏 ,勇服於 孟賁 ……然而勇力不聞,伎巧不知,專行教道,以成素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玄聖創典,素王述訓。” 唐 劉滄 《經曲阜城》詩:“三千弟子標青史,萬代先生號素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百尺翠雲巔,仰見宸題金匾;素王端拱, 顏 曾 四座冠冕。” 陳去病 《自兗州過曲阜謁聖廟孔林》詩之二:“《春秋》素王業,今古復焉如。”

西東

(1).西方和東方。 漢 焦贛 《易林·隨之兌》:“兩心不同,或欲西東。明論終始,莫適所從。” 宋 蘇軾 《虔州八境圖》詩:“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尋古塔認西東。”

(2).用為偏義複詞,指西方。 唐 聶夷中 《題賈氏林泉》詩:“只慮迷所歸,池上日西東。”

(3).泛指四方,無定向。《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怵迫之徒兮或趨西東。”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怵,為利所誘怵也;迫,迫貧賤,東西趨利也。” 唐 孟郊 《過分水嶺》詩:“十步九舉轡,迴環失西東。” 宋 范成大 《釣池口阻風》詩:“迴風打船失西東,柁痴櫓弱無適從。”

(4).指酒杯。 宋 趙長卿 《朝中措》詞:“此去定膺先寵,且須滿醉西東。”

(5).猶東西。泛指什物。 宋 張元乾 《訴衷情》詞:“兒時初未識方紅,學語問西東。”

窮達

困頓與顯達。《墨子·非儒下》:“窮達、賞罰、幸否,有極,人之知力,不能為焉。” 漢 王粲 《登樓賦》:“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宋 王禹偁 《寄主客安員外》詩:“窮達君雖了,沉淪我亦傷。”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長素 固云:窮達一節,不變塞焉。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於時

介賓詞組。在這個時候,當時

於時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污隆

亦作“汚隆”。 1.升與降。常指世道的盛衰或政治的興替。 漢 劉向 《列仙傳·馬丹贊》:“ 馬丹 官 晉 ,與時污隆,事 文 去 獻 ,顯沒不窮。” 唐 劉知幾 《史通·載言》:“國有否泰,世有污隆。” 清 錢謙益 《<瑞芝山房初集>序》:“古之人其胸中無所不有,天地之高下,古今之往來,政治之汚隆,道術之醇駁,苞羅旁魄,如數一二。”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名》:“取辯乎一物,而原極天下之污隆。”

(2).指地形的高下。 晉 潘岳 《西征賦》:“憑高望之陽隈,體川陸之污隆。” 明 劉基 《再用韻》:“旱魃為妖殄歲功,田疇龜坼徧污隆。”

觖望

(1) 因不滿意而怨恨

欲王盧綰,為群臣觖望。——《史論韓王信盧綰列傳》

(2) 希望;企圖

脩正

(1).糾正。《荀子·富國》:“必先脩正其在我者,然後徐責其在人者,威乎刑罰。”

(2).遵循正道。《後漢書·王符傳》:“今以大 漢 之廣土,士民之繁庶,朝廷之清明,上下之脩正,而官無善吏,位無良臣。”

(3).指遵循正道之人。 明 何景明 《霍山辭序》:“或曰: 司農公 致為臣必不豫懷忠獲疑,脩正被斥。”

宣淫

亦作“ 宣婬 ”。公然 * ,毫無避忌。《左傳·宣公九年》:“ 洩冶 諫曰:‘公卿宣淫,民無效焉。’” 杜預 註:“宣,示也。” 漢 仲長統 《昌言·理亂》:“君臣宣淫,上下同惡。”《孔子家語·子路初見》:“ 陳靈公 宣婬於朝, 泄冶 正諫而殺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不敢瞞大人,這事有個委曲。非孟浪男女宣淫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聲容·習技》:“是何異於入狐狸之空,舍宣淫而外,一無事事者乎?”

基禍

猶肇禍。《國語·周語下》:“基禍十五,其不濟乎!”《後漢書·崔寔傳》:“及 元帝 即位,多行寬政,卒以墮損,威權始奪,遂為 漢室 基禍之主。”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叛賊·武定府改流》:“至 瞿氏 亦以土婦基禍,家國興亡,係一女子,可為永鑒矣。”

嗣宗

三國 魏 阮籍 的字。“竹林七賢”之一。 唐 杜甫 《示侄佐》詩:“ 嗣宗 諸子姪,早覺 仲容 賢。”參見“ 七賢 ”。

何其

多么(多帶有不以為然的口氣)

何其壯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何其衰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何其糊塗

乃爾

(1).猶言如此。 三國 魏 曹操 《楊阜讓爵報》:“ 姜敘 之母,勸 敘 早發,明智乃爾。” 宋 楊萬里 《觀雪》詩:“屑雲作粉如何濕,琱玉為花乃爾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我謂南人不復反矣,傖楚何敢乃爾!”

(2).竟然如此。《後漢書·方術傳下·薊子訓》:“道過 滎陽 ,止主人舍,而所駕之驢忽然卒僵,蛆蟲流出,主遽白之。 子訓 曰:‘乃爾乎?’”

途窮

喻走投無路或處境困窘。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阮步兵》:“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持法》:“此途窮者,不輯之,當為患。” 清 唐孫華 《文信國祠》詩:“戰苦身攢鏃,途窮血裹斑。”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七論“文人相輕”--兩傷》:“於是相輕的文人們的處境,就也更加艱難起來,連街頭也不再是擾攘的地方了,真是途窮道盡。”

詩詞推薦

  • 送友人歸江南

    許棠唐代〕皇州五更鼓,月落西南維。此時有行客,別我孤舟歸。上國身無主,下第誠可悲。
    雜言·其三十六原文_雜言·其三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贈華陰隱者

    方乾唐代〕少微夜夜當仙掌,更有何人在此居。花月舊應看浴鶴,松蘿本自伴刪書。素琴醉去經宵枕,衰發寒來向日梳。故國
    雜言·其三十六原文_雜言·其三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文徵明茶事圖·其四·茶籯

    乾隆清代〕編竹為籯雅制精,品殊部別貯分明。設因功用論甲乙,合向其中號建城。
  • 歸故林別知己

    貫休唐代〕別離無古今,柳色向人深。萬里長江水,平生不印心。遠書容北雁,贈別謝南金。愧勉青雲志,余懷非陸沈。
    雜言·其三十六原文_雜言·其三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萬景樓三首用韻

    孫應時宋代〕阮籍少青眼,元龍思臥樓。與君非俗士,為我望神州。明月不可問,長江空自流。悠悠復何道,行止一虛舟。
    雜言·其三十六原文_雜言·其三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過東林寺

    王猷明代〕曲磴千盤道,圓光百丈身。碑存前代跡,僧閱幾番人。聚石談經後,流泉入耳新。到尋三笑路,衣拂虎溪塵。
  • 和青樓贈別

    趙希逢宋代〕憑高座久漸生寒,遠水明樓夜正殘。月色照人人似月,椅欄一曲為誰彈。
    雜言·其三十六原文_雜言·其三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宰餘姚道詠上虞山水二首

    趙子潚宋代〕山自南來崇地位,水從東去泳江流。徘徊四顧情何限,直欲於中構小樓。
  • 題瑞岩惺惺石

    謝伋宋代〕寧復露稜角,明心不受欺。千年誰可轉,空照是宗師。
    雜言·其三十六原文_雜言·其三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胡十八

    鄭廷玉元代〕這話兒你休對答。莫虛詐。云:張千。牽馬來。張千做牽馬科云:請大人上馬。正末上馬科:唱:我將這寶[⿰⻊
  • 送崔舍人起居

    武元衡唐代〕赤墀同拜紫泥封,駟牡連征侍九重。惟有白須張司馬,不言名利尚相從。
  • 郭外

    乾隆清代〕郭外煙光散曙林,眼前風物助悲心。綠含嫩草亭皋曲,春閟重帷路殿深。夢境去年徒想像,惱人韶景又侵尋。泰山
  • 宿弘覺寺

    吳麟瑞明代〕晝登白雲梯,夜就雲中宿。歸雲逐孤僧,冉冉入厓谷。江月遲未上,清譚屢呼燭。一枕足幽夢,滴露響秋竹。
  • 千尺雪·其一

    乾隆清代〕石激崢嶸響瀑泉,六花錯落望中懸。雅宜暑月憑欄對,祗訝翻無暑可捐。
  • 南歌子

    呂勝己宋代〕湛露涼亭館,香風散芰荷。晚來月色似金波。間綠圍紅、同伴雪兒歌。年少風流足,情深歡會多。佳人月下拜嫦娥
    雜言·其三十六原文_雜言·其三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留別邦濟

    吳宣明代〕道路周流已六年,又從名館借高眠。非無一覺東周夢,黃鶴清風戀遠天。
  • 送毅父弟知衡州

    孔武仲宋代〕浮雲富貴本無情,出守衡陽地望清。隴畝良田多樂歲,江山秀氣入重城。鈴齊宴衎茶樽佚,棠蔭優遊獄訟平。應念
  • 北樓三首

    宋庠宋代〕孤堞神坰畔,平原歲琯陰。驚麏時易藪,倦鳥即投林。日舍翻車恨,天旄伏櫪心。蓬池八十首,半是為登臨。
  • 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吳芾宋代〕落葉初辭萬木林,誰將悲翠悄寒金。朝來散入亭前樹,著處幽香欲滿襟。
    雜言·其三十六原文_雜言·其三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張雨森畫屏十景·其三·蕉雨清吟

    乾隆清代〕蕉窗微雨夜,篝火獨清吟。一室琴書客,五言山水心。峽聲連玉滴,檐響帶煙斟。新畫抽千軸,明晨試展尋。
雜言·其三十六原文_雜言·其三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