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冬登岱嶽·其三

作者:吳同春 朝代:明代

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原文

仙閭靈府近如何,絕壁捫蘿試一過。

不信海濱拖白練,忽驚杖底墮黃河。

雲飛玉井香風細,花冷瑤壇露氣多。

誰向青華傳秘訣,古今天地總悲歌。

詩詞問答

問:癸未冬登岱嶽·其三的作者是誰?答:吳同春
問: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癸未冬登岱嶽·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吳同春的名句有哪些?答:吳同春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仙閭

指 泰山 南麓的 石閭 。方士指為仙人聚居處, 漢武帝 曾為立祠,故稱。《初學記》卷十三引《漢書》:“上修五年之禮,而加禪祠 石閭 者,在 泰山 下阯南方,方士言仙閭也。”參閱《漢書·郊祀志下》。

靈府

(1).指心。《莊子·德充符》:“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 成玄英 疏:“靈府者,精神之宅,所謂心也。”《淮南子·俶真訓》:“是故聖人託其神於靈府而歸於萬物之初。” 唐 元稹 《去杭州》詩:“與君言語見君性,靈府坦蕩消塵煩。”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降及種人失力,而文事亦共零夷,至大之聲,漸不生於彼國民之靈府。”

(2).上古神話中 蒼帝 之廟。《史記·五帝本紀》“正月上日, 舜 受終於 文祖 。” 司馬貞 索隱引《尚書帝命驗》:“五府,五帝之廟。 蒼 曰 靈府 , 赤 曰 文祖 。” 張守節 正義引《尚書帝命驗》注曰:“ 靈府 者, 蒼帝靈威仰 之府,名曰 靈府 。”

(3).指神靈仙道的住所。《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南郊樂歌》:“既捨伊腯,致精靈府。” 隋 江總 《攝山棲霞寺碑》:“蓋聞天有神宮,地雲靈府。” 唐 裴鉶 《傳奇·封陟》:“仙山靈府,任意追游。” 殷夫 《放腳時代的足印》詩:“我有一個希望,戴著詩意的花圈,美麗又莊朴,在靈府的首座。”

(4).住宅的美稱。 宋 陸游 《寄鄧公壽》詩:“高標瑤樹與瓊林,靈府清寒出苦吟。海內十年求識面,江邊一見即論心。” 清 金農 《秋雨小止雜書遣懷簡陳學士》詩之三:“縹緲 王屋 西,昨秋踵靈府。”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絕壁

極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至絕壁下。——宋· 蘇軾《石鐘山記》

泊絕壁之下。

懸崖絕壁

捫蘿

攀援葛藤。 南朝 梁 范雲 《送沉記室夜別》詩:“捫蘿正憶我,折桂方思君。”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宋 王安石 《九井》詩:“捫蘿挽蔦到山趾,仰見吹瀉何崢嶸。” 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捫蘿挽葛,時有至者。”

不信

(1).不相信。《書·湯誓》:“爾無不信,朕不食言。” 孔穎達 疏:“汝無得不信我語。” 宋 曾鞏 《南湖行》之一:“生長江湖樂卑濕,不信中州天氣和。”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誠實;不信實。《詩·小雅·蒼伯》:“慎爾言也,謂爾不信。”《史記·穰侯列傳》:“夫 三晉 之相與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為不信,不為無行。”

(3).猶言難道。《水滸傳》第六回:“胡説!這等一個大去處,不信沒齋糧?”

海濱

(1) 與海鄰接的陸地

海濱療養院

(2) 漸漸斜下的洋岸、海岸,覆蓋著沙子、礫石或稍大的岩石碎片的河岸(通常原先位於水面之上,且不長草木),亦指沿岸沉積的沙子、礫石或岩片的海岸地帶

白練

(1).白色熟絹。 唐 張籍 《涼州詞》:“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 安西 。”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我不如白練套頭兒尋個自盡。”《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又走到山頂上,望著城內萬家煙火,那 長江 如一條白練。”

(2).喻指像白絹一樣的東西。 唐 莊南傑 《雁門太守行》:“跨下嘶風白練獰,腰間切玉青蛇活。” 明 袁宗道 《題瘦馬卷》詩:“時去黃金 燕 市空,瘦來白練 吳門 短。” 唐 孟郊 韓愈 《秋雨聯句》:“簷垂白練直,渠漲清 湘 大。” 茅盾 《子夜》十七:“船頭激起的白浪有尺許高,船左右捲起兩條白練,拖得遠遠的。”

黃河

中國第二長河,發源於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每年達16億噸,除12億噸入海外,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遊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

雲飛

(1).雲陣飛行。《藝文類聚》卷六九引 南朝 梁簡文帝 《答蕭子云上飛白書屏風書》:“非觀觸石,已覺雲飛。” 元 袁桷 《客舍書事》詩之七:“雲飛疑到地,草長不知春。”

(2).指雨雲興起。《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祭方丘樂章》:“雨零感節,雲飛應序。”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記》:“日出 扶桑 ,雲飛 蒼梧 。”

(3).在雲中飛行。高飛。 晉 左思 《蜀都賦》:“雲飛水宿,哢吭清渠。”《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張羅沮澤,不覩鴻鴈雲飛。” 呂向 註:“張網草澤而不覩鳥之高飛。” 唐 杜牧 《雁》詩:“萬里銜蘆別故鄉,雲飛雨宿向 瀟湘 。” 金 元好問 《浩然師出圍城賦鶴詩為送》:“明年也作江鷗去,水宿雲飛共一天。”

(4).比喻快速行進。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虎嘯風騰,雲飛電掩。”《隋書·煬帝紀下》:“高帆電逝,巨艦雲飛。”《 * 詞話》第九十回:“那 小張 掩口應諾,雲飛跑去。”

(5).比喻才情奔放。《藝文類聚》卷十四引 南朝 梁 沉約 《<梁武帝集>序》:“牋記風動,表議雲飛。” 隋 盧思道 《盧紀室誄》:“麗詞泉涌,壯思雲飛。”

(6). 漢高祖 《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因用“雲飛”謂奮發有為。 南朝 宋 鮑照 《為柳令讓驃騎表》:“翰起雲飛,拂翼虹路。”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理應識是識非,知滯知微,使無才者泥伏,有用者雲飛。” 宋 王禹偁 《省試三傑佐漢孰優論》:“﹝ 漢高祖 ﹞斬蛇於大澤,逐鹿於中原,雲飛 豐 沛 之間,雷動 崤 函 之地。”

(7).比喻遠走高飛。 唐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歸朝》詩:“雲飛同去國,星散各殊方。” 明 高啟 《送證上人住持道場》詩:“明朝舉首空相望,雲飛 笠澤 天茫茫。”

(8).飄揚貌。 宋 張先 《宴春台慢·東都春日李閣使席上》詞:“雕觴霞灩,翠幕雲飛。”

(9).道教語。謂升天成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泿水》:“﹝ 盧躭 ﹞少棲仙術,善解雲飛。”《雲笈七籤》卷七四:“﹝ 隱棲子 ﹞必當羽化雲飛,豈止龜鶴齊壽。”

玉井

(1).星官名。參宿下方四顆星,形如井,故名。《後漢書·郎顗傳》:“臣竊見去年閏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氣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數日乃滅。” 李賢 註:“參星下四小星為玉井。”《晉書·天文志上》:“玉井四星,在參左足下,主水漿以給廚。” 南朝 梁 謝舉 《凌雲台》詩:“勢高陵玉井,臨逈度 金波 。”

(2).井的美稱。 晉 葛洪 《抱朴子·微旨》:“玉井泓邃,灌溉匪休。” 唐 羅隱 《台城》詩:“玉井已乾龍不起,金甌雖破虎曾爭。” 宋 梅堯臣 《晨起》詩:“玉井傳新汲,金爐換宿灰。” 清 朱彝尊 《七月晦日賜藕恭紀》詩之一:“白蒻金門教遍及,青泥玉井訝新淘。”

(3).指 太華山 上的玉井。 元 史九敬先 《莊周夢》第一折:“豁開你心上蒙,飛身到 太華 峯,看白蓮開玉井,看白蓮開玉井。”《水滸傳》第五九回:“傍人遙指,雲池波內藕如船;故老傳聞,玉井水中花十丈。”參見“ 玉井蓮 ”。一說指 華山 西峰之下的深潭。參閱 明 袁宏道 《華山後記》。

(4).即冰井。古代帝王藏冰之所。伏日以冰賜大臣。 唐 杜甫 《多病執熱奉懷李尚書》詩:“思霑道暍黃梅雨,敢望宮恩玉井冰。” 仇兆鰲 註:“ 陸翽 《鄴中記》:‘ 石季龍 於冰井臺藏冰,三伏日以賜大臣。’《後漢書》:‘ 瑯琊 有冰井。’” 唐 陸龜蒙 《子夜四時歌》之二:“金龍傾漏盡,玉井敲冰早。”

香風

(1).帶有香氣的風。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香風浄土之聲,寶樹鏗鏘之響,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楊師道 《賦終南山用風字韻應詔》:“登臨日將晚,蘭桂起香風。”《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錢青 貼里貼外,都換了時新華麗衣服,行動香風拂拂,比前更覺標緻。” 劉半農 《餓》詩:“同時擔子上的小火爐,煎著醬油,把香風一陣陣送來,叫他分外的餓。”

(2).比喻奢靡淫逸的風氣。如: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士,衝破十里洋場的香風迷霧,保持了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

瑤壇

(1).用美玉砌成的高台,多指神仙的居處。《後漢書·方術傳序》:“然神經怪牒,玉策金繩,關扃於明靈之府,封縢於瑤壇之上者,靡得而闚也。”

(2).對祭壇的美稱。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豈止 河 庭貝闕,俯瞰 馮夷 之都; 洛水 瑤壇,旁臨 虙妃 之館。”《宋史·樂志七》:“天錫多祉,皇受五福。言瞻瑤壇,迄奉瑄玉。” 明 王寵 《送錢太常元抑祠祭顯陵》詩:“玄端佩衝牙,陟降瑤壇靜。”

(3).玉石台階。《文選·張協〈七命〉》:“遡惠風於蘅薄,眷椒塗於瑤壇。” 張銑 註:“壇,猶階也。”一說為玉堂。見 李善 注。

露氣

水汽。《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解凍” 唐 孔穎達 疏:“謂之寒露,言露氣寒將欲凝結。” 唐 李百藥 《秋晚登古城》詩:“霞景煥餘照,露氣澄晚清。” 清 納蘭性德 《採桑子》詞:“涼生露氣湘絃潤,暗滴花梢。”

青華

見“ 青華帝君 ”。

秘訣

不公開的能解決問題的竅門、辦法

古今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悲歌

哀聲歌唱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樂府詩集·悲歌行》

詩詞推薦

  • 蔣邁說易

    劉克莊宋代〕新圖別義初拈出,四座皆驚昔未聞。定是胸中通象數,或於夢裡見羲文。向來夫子編三絕,近世名儒說七分。自笑
    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原文_癸未冬登岱嶽·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雙廟

    王安石宋代〕兩公天下駿,無地與騰驤。就死得處所,至今猶耿光。中原擅兵革,昔日幾侯王。此獨身如在,誰令國不亡。北風
    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原文_癸未冬登岱嶽·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登岱

    王㒜〔明代〕齊魯名山仰岱宗,崚嶒萬仞玉芙蓉。月明海曠連三島,雲淨天空插數峰。白石謾留名士篆,蒼松何用大夫封。我來
  • 和十二弟梅花

    吳芾宋代〕春到衡門苦恨遲,遍尋竹外賞南枝。夜來已報春訊息,試問主人知不知。
    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原文_癸未冬登岱嶽·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水哀十首·其四

    李江明代〕五湖夜月路茫茫,花落春歸欲斷腸。客枕不離鴛枕冷,家書猶會鯉書長。親年喜老憑供旨,京寓怕寒望寄裳。回首
  • 謝曹隱君惠扇歌

    王冕元代〕去年僦屋在山腳,草居兩間如蠣殼。六月七月無雨落,田野焦枯江海涸。人間酷烈無處逃,吾農忍氣嬰□熬。編蒲
  • 辭陵絕句·其五

    李時勉明代〕昔日天門侍聖明,春回枯朽荷生成。鼎湖龍去青天遠,獨抱烏號淚雨傾。
  • 送人赴官

    齊己唐代〕年少作初官,還如行路難。兵荒經邑里,風俗久凋殘。照硯花光淡,漂書柳絮乾。聊應充侍膳,薄俸繼朝餐。
  • 鳳潭精舍偶成

    方逢振宋代〕茅屋三間一雹雲,此窩真足養吾神。不知逐鹿斷蛇手,但見落花啼鳥春。石几梅瓶添水活,地爐茶鼎煮泉新。古今
    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原文_癸未冬登岱嶽·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雪後

    葛天民宋代〕雪中多日靜,湖上少人游。禿樹花為市,斷槎鷗當舟。一杯殘臘酒,萬古夕陽愁。富貴非吾願,葛天雲正浮。
    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原文_癸未冬登岱嶽·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晚陰

    乾隆清代〕微雨才沾潤,芳原已回綠。旱熯氣稍解,究未優且渥。近苦劇炎蒸,朱鳥騰赫昱。二麥固無收,所慮穜與稑。我聞
  • 讀浯碑漫成一絕

    張知復宋代〕開元天子樂昇平,肯向華清戒履冰。縱有浯溪溪上石,元郎何意頌中興。
  • 茅山書院

    侯遺宋代〕精舍依岩壑,蕭條自卜居。山花紅躑躅,庭樹綠栟櫚。荷鍤朝芸隴,分鐙夜讀書。浮雲蒼狗紀一笑不關余。
  • 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

    吳泳宋代〕避人不必武陵源,盪有芙蓉溪有蓀。弄水澆花心自遠,何妨酌客兩三尊。
    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原文_癸未冬登岱嶽·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讀公孫弘卜式兒寬傅

    劉宰宋代〕儒雅弘寬世所宗,汗青中介牧羊翁。史家有意君知否,未必文華勝朴忠。
    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原文_癸未冬登岱嶽·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趁職單于留別闕下知己

    羅鄴唐代〕職忝翩翩逐建牙,笈隨征騎入胡沙。定將千里書憑雁,應看三春雪當花。年長有心終報國,時清到處便營家。逢秋
  • 山村五絕

    蘇軾宋代〕竊祿忘歸我自羞,豐年底事汝憂愁。不須更待飛鳶墮,方念平生馬少游。
    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原文_癸未冬登岱嶽·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禱晴福善

    方岳宋代〕背犢腰牛忽斛顏,摩挲一飽政相關。王於霓望無終極,孰與侯邦年歲間。
    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原文_癸未冬登岱嶽·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黃山七景·其六·湯泉

    佘翔明代〕山中赤水瀉蓬壺,水底元珠竟有無。濯發振衣堪謁帝,長生殿里合靈符。
  • 詠史詩虞坂

    胡曾唐代〕悠悠虞坂路欹斜,遲日和風簇野花。未省孫陽身沒後,幾多騏驥困鹽車。
    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原文_癸未冬登岱嶽·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癸未冬登岱嶽·其三原文_癸未冬登岱嶽·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