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溪流過雨決決鳴,天風環佩來淙琤。
溪邊山色自太古,溪上白雲非世情。
疏簾清簟晝無暑,翠竹碧梧時有聲。
此中幽意少人會,起坐彈琴山月明。
詩詞問答
問:《石穀子與門人合寫溪堂詩思見贈題其上》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十
參考注釋
溪流
山間的小股水流;溪水
決決
亦作“決決”。1.水流貌。《廣雅·釋訓》:“涓涓、決決……流也。” 南朝 梁 王僧孺 《從子永寧令謙誄》:“悠悠 越 障,決決 閩 海。” 宋 梅堯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決決堰根水,層層湖上田。” 明 何景明 《仲春雨霽出遊》詩:“決決松上溜,潺潺石間流。”
(2).形容水流聲。 唐 盧綸 《山店》詩:“登登山路行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 宋 蘇軾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詩:“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決決水聲湲,重重山色赴。”
(3).傳說中的水名。《山海經·北山經》:“ 決決之水 出焉,而東流注於 河 。”《廣雅·釋訓》“決決” 王念孫 疏證:“決決,水貌也,故因以為水名。”
天風
風。風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天風吹旛旂。”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時古調》九:“天風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環佩
環形玉佩;婦女的飾物
小姐氣得把環佩都摔了
淙琤
猶琮琤。玉相碰擊聲。亦以形容水流相激聲。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竹影金瑣碎,泉音玉淙琤。” 宋 范成大 《愛雪歌》:“淙琤大響出船底,兩舷戞擊鏘鳴球。” 宋 楊萬里 《將至地黃灘》詩:“搴篷試一望,濺雪紛淙琤。”
溪邊
古代傳說中的獸名。《山海經·西山經》:“﹝ 天帝之山 ﹞有獸焉,其狀如狗,名曰谿邊,席其皮者不蠱。” 郭璞 註:“或作谷遺。” 畢沅 曰:“草木鳥獸之名多雙聲,當為谷遺。”
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參 《宿岐州北郭嚴給事別業》詩:“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館秋。” 宋 歐陽修 《朝中措·平山堂》詞:“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葉聖陶 《從西安到蘭州》:“一會兒出了隧道,又看見窗外的天光山色。”
太古
最古老的時代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非世
謂詆毀世俗,譏刺世事。《莊子·刻意》:“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 成玄英 疏:“非毀時世之人。”《莊子·盜跖》:“ 鮑焦 飾行非世,抱木而死。”
疏簾
亦作“踈簾”。指稀疏的竹織窗簾。 宋 張耒 《夏日》詩之一:“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 清 蔣溥 《桐花歌》:“踈簾一幅 瀟湘 雨,老鶯作歌雛燕舞。”
清簟
竹編涼蓆。 唐 楊師道 《中書寓直詠雨簡褚起居上官學士》:“長簷響奔溜,清簟肅浮埃。”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詩之二:“ 楚江 巫峽 半雲雨,清簟疏簾看弈棋。” 清 唐孫華 《夏日雜言》詩:“紅塵席帽馳驅罷,清簟方牀坐臥宜。”
翠竹
綠竹。 南朝 齊 謝朓 《游後園賦》:“積芳兮選木,幽蘭兮翠竹。” 唐 鮑溶 《雲溪竹園翁》詩:“硠硠雲溪里,翠竹和雲生。” 明 何景明 《過馬溪田村居》詩:“宛宛清河曲,團團翠竹村。” 葉聖陶 《線下·金耳環》:“綠意瀰漫的原野在兩旁平轉;時時有一叢深樹或翠竹一閃而過,標識著那裡有村落。”
碧梧
(1).綠色的梧桐樹。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明 劉基 《調笑令》詞之二:“簾捲,簾捲,人與碧梧俱晚。”
(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儀態。 唐 韓愈 《殿中少監馬君墓誌》:“退見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業者也。” 清 許思湄 《與趙南湖書》:“久不見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風清,輒深神往。”
有聲
有聲譽;著稱。《詩·大雅·文王有聲》:“ 文王 有聲,遹駿有聲。”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 張耳 之賢,有聲 梁 魏 。”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督撫·秦中丞》:“ 沉 登甲戌進士,授 粵 之 順德 令,以清峻稱。入為郎,出為守,俱有聲。”
幽意
(1).幽深的思緒。 南朝 梁 江淹 《燈夜和殷長史》:“客子依永夜,寂寞幽意長。”
(2).幽閒的情趣。 唐 方乾 《詹碏山居》詩:“無人會幽意,來往在煙霞。” * 《挽陳毅同志》詩:“皓月無幽意,清風有激情。”
少人
(1).輕視人。《鶡冠子·武靈王》:“少人而自至。” 陸佃 註:“狹人而自以為至。”
(2).少數人。《三國志·魏志·劉劭傳》:“賊眾新至,心專氣鋭。 寵 以少人自戰其地,若便進擊,不必能制。”
起坐
(1).起立與坐下;坐立舉止。 漢 秦嘉 《留郡贈婦詩》之三:“一別懷萬恨,起坐為不寧。”《南史·王裕之傳》:“ 敬弘 形狀短而起坐端方。”《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只是那王孫公子們來,他卻不敢和他起坐,只許垂手相見。” 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這不足之感使我的心盤旋不安,起坐都不安寧了。”
(2).起身;坐起。 漢 王褒 《僮約》:“糞除堂廡,餧食馬牛。鼓四起坐,夜半益芻。”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醒世恆言·黃秀才徼靈玉馬墜》:“一夜無眠,巴到天明起坐。”《紅樓夢》第九八回:“回家, 寶玉 越加沉重,次日連起坐都不能了。”
(3).起居;作息。 漢 劉楨 《贈徐幹》詩:“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遷。”《儒林外史》第四回:“僧官因有田在左近,所以常在這庵里起坐。”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一部分八:“此外在對門河岸側,還有一個極其小巧的所在,叫 百花潭 。是前二三十年,一個姓 黃 的學政造作的假古董,也還可以起坐。”
(4).指起居、作息的地方。《官場現形記》第六回:“演武廳後面,另有三間起坐,是預備撫院吃飯歇息的處所。”《孽海花》第三一回:“來到樓上,一間臥室,一間起坐,器具帷幙,色色華美。” 高曉聲 《李順大造屋》:“他粗粗一碼算,兄妹兩人兩個房(妹妹以後出嫁了就讓兒子住),起坐、灶頭各半間,養豬、養羊、堆柴也要一間。”
(5).指私房錢。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常住錢不敢私貨。貧僧積下幾文起坐,盡數分付足下,勿以寡見阻。”
(6).指離席。相聲《新房子》:“回到客廳一看,客人都起坐啦,坐在沙發上。”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詩:“見底月明夜,無波風定時。” 元 袁士元 《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水滸傳》第九回:“兩個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從軍北征》詩:“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一出:“白苹紅蓼緑簑衣,青海灘頭一釣磯。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