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原文
肥累城外見花枝,東望長安日暮時。
千里萋萋春草碧,不知何處記相思。
詩詞問答
問:送友人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送友人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友人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熊峰集卷四
參考注釋
外見
謂顯現於外。《宋書·隱逸傳序》:“夫隱之為言,跡不外見,道不可知之謂也。” 唐 韓愈 《雜說》四:“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花枝
(1).開有花的枝條。 唐 王維 《晚春歸思》詩:“春蟲飛網戶,暮雀隱花枝。” 明 謝讜 《四喜記·花亭佳偶》:“淺印花鞋小,斜插花枝鬢欲燒。” 蕭紅 《夏夜》:“她過來似用手打我,嘴裡似乎咒我,她依過的那花枝,立刻搖閃不定了。”
(2).比喻美女。 前蜀 韋莊 《菩薩蠻》詞:“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宋 張景修 《虞美人》詞:“旁人應笑髯公老,獨愛花枝好。” 清 唐孫華 《五舫詩為同年狄向濤太史賦》:“花枝斜倚鏡臺前,晚妝人倦嬌相向。”
長安日
(1).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夙惠》:“ 晉明帝 數歲,坐 元帝 膝上。有人從 長安 來, 元帝 問 洛 下訊息,澘然流涕。 明帝 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 明帝 :‘汝意謂 長安 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 元帝 異之。明日,集羣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 長安 。’”後因以“長安日”指 長安 。 唐 李嶠 《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詩:“將交 洛城 雨,稍遠 長安 日。”
(2).指代君王。 唐 張說 《幽州新歲作》詩:“遙遙西向 長安 日,願上 南山 壽一杯。”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願枉 長安 日,光輝照北原。”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萋萋
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芳草萋萋鸚鵡洲。——唐· 崔顥《黃鶴樓》詩
春草
(1).春天的草。 晉 潘岳 《內顧》詩之一:“春草鬱青青,桑柘何奕奕。”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池上樓》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宋 陸游 《試院春晚》詩:“漫漫晚花吹瀼岸,離離春草上宮垣。” 明 何景明 《過君采次韻》之一:“昔牽春草夢,今並玉珂游。”
(2).喻卑微。 唐 杜甫 《贈翰林張四學士垍》詩:“此生任春草,垂老獨漂萍。” 仇兆鰲 註:“春草,嘆卑微。”
(3).藥草名。又名莽草。《爾雅·釋草》:“葞,春草。” 邢昺 疏:“藥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說,“春草”為白微的別名。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白微》。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