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

作者:何即登 朝代:明代

原文

行行出郭到邱中,舊路猶然一線通。

鶴化不知丹灶冷,靈光常照碧池空。

群公自是香山老,太史何慚司馬翁。

授簡獨慚詩未就,片雲頭上雨濛濛。

詩詞問答

問:《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何即登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何即登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即登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參考注釋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 陳毅 《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逯欽立 註:“行行,漸漸。” 唐 王建 《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

(3).猶言走一走。《西遊記》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卻來我處何乾?’ 行者 道:‘取經取經,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堯臣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韓愈 《柳溪》詩:“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 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歸鄉。” 林庚白 《坡行即目》詩:“炊煙燹後行行淚,物價兵間寸寸金。”

(2).各行各業。參見“ 行行出狀元 ”。

剛強負氣貌。《論語·先進》:“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 何晏 集解:“ 鄭 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強之貌。’” 唐 元稹 《青雲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雲諭,達觀終不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趙 行行殊不置意。”

猶然

(1).舒遲貌。《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君子猶然如將可及也,而不可及也。”《逸周書·官人》:“喜色猶然以出。” 朱右曾 校釋:“猶然,舒和貌。”

(2).微笑自得之貌。《莊子·逍遙遊》:“ 宋榮子 猶然笑之。” 陸德明 釋文:“ 崔 李 云:‘猶,笑貌。’”

(3).尚且。《史記·遊俠列傳》:“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菑,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

(4).尚且如此。 清 方文 《胡母節壽詩》:“世變節義如輕塵,男子猶然況婦人。”

(5).仍然。《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只因小夫人生前甚有 張勝 的心,死後猶然相從。”《儒林外史》第四六回:“﹝一對料絲燈﹞今已六十餘年,猶然簇新。”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一部分一:“至今四十多年了,這幅畫景,猶然清清楚楚的擺在腦際。”

(6).仍然如此。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唐 世士人宴聚,盛行葉子格, 五代 、國初猶然,後漸廢不傳。”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關鎮雜記·秦皇島》:“﹝ 秦皇 ﹞下馬拜,荊皆垂首向地,如頓伏狀。至今猶然。”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 明 季士大夫投刺率稱某某拜,開國猶然,近人多易以‘頓首’二字。”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濕香臉,一線新紅枕痕淺。” 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 毛 *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事物之間的脈絡。《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射於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射於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潛虛 《徐節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興,豈不悲哉!”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其學界為螺線形,雖千變萬化,殆皆一線所引也。”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塗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悞半生。” 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後兼傷懷南洲》詩之三:“酒邊花外打乖人,劫後剛回一線春。”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

(4).第一線。指作戰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鶴化

指 丁令威 化鶴事。 清 陳維崧 《石州慢·題家別駕》詞:“太息 鯉湖 雁杳, 遼城 鶴化。”參見“ 鶴沖天 ”。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丹灶

煉丹用的爐灶。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守丹灶而不顧,鍊金鼎而方堅。”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 王甫 ﹞忽遇一道人,引至一處,過松下,有廢丹灶。” 清 趙翼 《沖祐宮》詩:“丹灶錙銖火,茶經粟粒芽。” 郁達夫 《題畫》詩之三:“爛爛猶餘丹灶氣,晚風吹作滿林霞。”

靈光

(1) 神異之光

那大聖棍起處,打倒妖魔,才斷絕了靈光。——《西遊記》

(2) 指畫在神像頭部的光輝

(3) 〈方〉∶頂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靈光

這藥不靈光

碧池

水色清澄的池塘。 唐 李适 《帝幸興慶池戲競渡應制》詩:“拂露金輿丹旆轉,凌晨黼帳碧池開。” 唐 呂溫 《衡州夜後把火看花留客》詩:“紅芳暗落碧池頭,把火遙看且少留。”

自是

(1) 自然是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自是憤憤不平

(2) 自以為是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從此

香山

(1).山名。(1)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龍門山 之東。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築石樓,自號 香山居士 。(2)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相傳 吳王 種香處。下有采香徑。(3)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嶺之一。主峰 鬼見愁 ,形勢峻拔。名勝古蹟有 碧雲寺 、 靜宜園 、 雙清別墅 、 香山寺 、 朝陽洞 等。園林清幽,景色宜人。為京郊遊覽勝地。

(2). 洛陽 龍門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稱。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記》:“ 洛 都四郊,山水之勝, 龍門 首焉; 龍門 十寺,觀游之勝, 香山 首焉。”參見“ 香山寺 ”。

太史

(1) 官名。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朝廷大臣。後職位漸低,秦稱太史令,漢屬太常,掌天文曆法。魏晉以後太史僅掌管推算曆法。至明清兩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又稱翰林為太史

(2) 指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參之太史。——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司馬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政和軍賦的長官。漢大將軍、將軍、校尉之屬官都有司馬,專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貶謫及閒散官員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2) 姓

簡獨

單獨。《宋書·王弘傳》:“小民自非超然簡獨,永絶塵粃者,比門接棟,小以為意,終自聞知,不必須日夕來往也。”

片雲

極少的雲。 南朝 梁簡文帝 《浮雲詩》:“可憐片雲生,暫重復還輕。” 唐 杜甫 《野老》詩:“長路關心悲 劍閣 ,片云何事傍琴臺。” 清 王夫之 《詠懷次韻》之二:“雷聲偶逐片雲起,輕碧無勞過雨凝。”

頭上

(1).頭的上方;頭頂。 五代 齊己 《荊渚感懷寄僧達禪弟》詩之二:“春殘相憶 荊江 岸,一隻杜鵑頭上啼。” 許傑 《慘霧》下:“村上的婦人們……恐怕惡魔在他們的頭上迴旋著,正如強悍的老鷹一般,轉瞬間把他們的生命如打小雞一般的啄去。”

(2).指時候,時間的某一點。《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巫娘子 取一塊來喫,又輭又甜,況是飢餓頭上,不覺一連喫了幾塊。”《紅樓夢》第八十回:“ 香菱 説到熱鬧頭上,忘了忌諱。” 高延昌 《我的朋友》一:“到第五天頭上,老師就叫 靳秀蘭 去看車。”

(3).先,前頭。《 * 詞話》第六九回:“説在頭上,就是爹賞的這銀子,小媳婦也不敢領去,寧可領了爹言語,對太太説就是了。”

(4).方位詞。用在名詞後,表示在某種事物的範圍以內。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我向這筵席頭上整扮,做一箇縫了口的撮合山。” 王西彥 《一個小人物的憤怒》:“現在,同樣神聖的義務輪到自己頭上來了。” 汪曾祺 《七里茶坊》:“為什麼找到我頭上呢?說是以前去了兩撥人,都鬧了意見回來了。”

雨濛

語出《詩·豳風·東山》:“我徂 東山 ,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鄭玄 箋:“我往之 東山 ,既久勞矣;歸又道遇雨濛濛然,是尤苦也。”後用為表示戰士征途之苦的典實。 宋 蘇軾 《周公廟後潤德泉》詩:“至今遊客傷離黍,故國諸生詠雨濛。”

詩詞推薦

  • 集賢劉工部隲知衡州

    楊億宋代〕仁里古湘川,頒條命雋賢。腰垂丈二組,身下九重天。山水登臨思,庭闈喜懼年。官曹郎位宿,衣袂御鑪煙。記事
  • 次韻韓子師雪中二首

    韓元吉宋代〕曲樽高檻倚崔嵬,要是仙京白玉台。雲色自連鳷鵲動,天顏亦為近臣開。光翻午夜渾疑月,花滿新春未數梅。自笑
  • 兀兀

    陸游宋代〕兀兀孤村客,悠悠兩世人。夢忘身潦倒,醉覺膽輪囷。故里簪纓換,都門巷陌新。餘年猶有幾,撫事一傷神!
    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原文_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太清盧道士

    王建唐代〕上清道士未升天,南嶽中華作散仙。書賣八分通字學,丹燒九轉定人年。修行近日形如鶴,導引多時骨似綿。想向
    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原文_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張巨山著作使閩分韻得我字(嵲)

    陳淵宋代〕道山仙者居,是中乃置我。白前英俊前,糠秕出揚簸。同寮事闊略,未忍棄衰惰。日聞所不聞,更欲學其可。張侯
  • 書劉元之教授劄子後

    陳造宋代〕碧酒清歌興未央,挽留行色為風光。小人政自屬饜足,老子工於作樂妨。舞雪放閒愁踏月,夢雲驚散冷禁霜。明朝
  • 送郭靖父還金陵二首

    李曾伯宋代〕慈恩得雋綠衣歸,凡客南來罕似之。名氏已標希呂第,文化要繼幼安詩。行登袞袞諸公上,毋鄙區區一尉卑。踏雪
    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原文_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的賞析_古詩文
  • 北醉太平

    沈璟明代〕外:他一個個銜冤受枉。義勇忠良則待。削除邪佞整綱常。更才雄志廣。淨:他的志要怎么外:要把。婺州方臘都
  • 說之方憂韓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傳視送陳州

    晁說之宋代〕穎川美鳳凰,天上應三台。顧我幽人居,卒歲事田來。首種既已薄,時雨又復乖。身事尚如此,與世宜先登。
    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原文_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日雜興

    敖陶孫宋代〕客從湘中來,問我手中松。當時一雨根,翥霄作鸞龍。子可爇我鼎,肪可澤我容。松今已如此,而況種樹翁。寄聲
  • 醉落魄/一斛珠

    張掄宋代〕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徹。廣寒想望峨瓊闕。琤琤玉杵聲奇絕。何時
    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原文_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的賞析_古詩文
  • 偶作三首

    曾由基宋代〕故山荏苒失歸期,顏尚如丹鬢已絲。憶昔師門傳拙賦,迄今客路懶工詩。不傷遲暮無豪舉,卻喜聰明減舊時。便把
  • 閒書二首

    方回宋代〕草木歸根白露零,寒蛬欲蟄動酸吟。每驚世事如翻手,難保人生不負心。曠野嗟嗟三獻玉,權門詡詡四知金。舊來
  • 登樓三首

    狄遵度宋代〕莎青石細淺見底,天空雲淡無一毫。波間圓月照不動,海上清見來最高。
    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原文_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的賞析_古詩文
  • 西山九曲亭

    張埴宋代〕一藜屈折入高秋,惆悵天門萬裡頭。世路轉看無直處,黃州以後有儋州。
  • 詠史詩五湖

    胡曾唐代〕東上高山望五湖,雪濤煙浪起天隅。不知范蠡乘舟後,更有功臣繼踵無。
    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原文_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的賞析_古詩文
  • 曉枕

    范成大宋代〕病夫心口相語,何日佳眠似渠?舒慘常隨天氣,關心窗暗窗明。日晏扶頭未起,喚人先問陰晴。
    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原文_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的賞析_古詩文
  • 口占

    洪咨夔宋代〕秋風已颯梧猶碧,宿雨才收稗亦花。天著工夫供醉眼,東鄰有酒不堪賒。
    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原文_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的賞析_古詩文
  • 次趙保之清明即事五絕

    洪咨夔宋代〕草草攜家去踏青,舊阡新冢紙錢輕。觸懷易作中年惡,羨殺兒童笑語聲。
    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原文_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的賞析_古詩文
  • 荇橋三首·其三

    乾隆清代〕便可橋旁暫艤舟,蒲針欲刺柳絲柔。行將春服吾與點,興在風行及水流。
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原文_和趙瀫陽太史答黎瑤石內史偕游浮邱之作·其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