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畫窗作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罨畫窗作歌原文

麗矚軒傍向東窗,名之罨畫亦久矣。

登高僕從豈不勞,息彼因之坐徙倚。

近界湖樓遠昆明,一攬滄茫悉源委。

近源者沼為溪田,遠委者匯為湖水。

樓台點綴鏡影中,村墟掩映春煙里。

紅桃綠柳更解事,治而未酣契妙理。

活畫富有游目間,笑彼倪黃寒儉體。

既為怡然復默然,設無作者安有此。

知過論己自訟之,摛藻益增慚愧耳。

詩詞問答

問:罨畫窗作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罨畫窗作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八十七

參考注釋

麗矚

猶美觀。《宋書·隱逸傳論》:“故知松山桂渚,非止素玩,碧澗清潭,翻成麗矚。” 清 周亮工 《哭陳盤生》詩之三:“暇心開麗矚,遠致越前修。”

罨畫

色彩鮮明的繪畫。 明 楊慎 《丹鉛總錄·訂訛·罨畫》:“畫家有罨畫,雜彩色畫也。”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築物等的艷麗多姿。 唐 秦韜玉 《送友人罷舉除南陵令》詩:“花明驛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畫開。” 宋 葉適 《送惠縣丞歸陽義》詩:“二嶺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畫繡徘徊。” 金 毛麾 《遊河西孫氏園》詩:“亭榭依山水亂鳴,已如罨畫障中行。”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一水濃陰如罨畫,數峯無恙又晴暉。”

登高

上到高處。也特指重陽節登山的風俗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唐· 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僕從

(1)

(2) 舊指跟隨在身旁的僕人

大人物的武裝僕從不得不尋找獨立的生活來源

(3) 從屬於外界影響的東西

它們並不能成為同盟者而只不過是僕從

(4) 幫助管家、上菜、照看門戶、搬運行李、包裹、幹些跑腿差事的男僕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徙倚

徘徊;流連不去

獨徒倚以仿徉。——《楚辭·哀時命》

徙倚久之。——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昆明

中國雲南省省會。市區面積2199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29萬.中國西南重鎮,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南交通樞紐。別名“春城”

滄茫

無邊無際、視野迷茫的樣子

源委

原由曲衷

樓台

(1) 〈方〉∶涼台

(2) 較高的台榭,泛指樓(多用於詩詞戲曲)

近水樓台

點綴

(1) 襯托;裝飾

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2) 應景兒;湊數兒

(3) 指襯托、裝飾的東西

村墟

村莊。亦指鄉村集市。 北周 庾信 《寒園即目》詩:“寒園星散居,搖落小村墟。”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詩:“喬木村墟古,疏籬野蔓懸。” 宋 陸游 《水鄉泛舟》詩:“隔林犬吠村墟近,掠面風來酒力消。”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鉤吻》:“野葛,生 桂州 以南,村墟閭巷皆有。”

掩映

彼此遮掩,互相襯托

雲霞掩映。——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圖畫》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春煙

泛指春天的雲煙嵐氣等。《魏書·常景傳》:“ 長卿 有艷才,直致不羣性,鬱若春煙舉,皎如秋月映。” 唐 張說 《和張監游終南》:“春煙生古石,時鳥戲幽松。” 元 趙孟頫 《桃源春曉圖》詩:“ 桃花源 里得春多,洞口春煙搖緑蘿。”

紅桃

(1).紅色桃花。 南朝 宋 謝靈運 《從游京口北固應詔》詩:“原隰荑緑柳,墟囿散紅桃。” 唐 薛能 《重遊通波亭》詩:“十年拋擲故園花,最憶紅桃竹外斜。”

(2).指桃紅色。 清 陳維崧 《百字令·送鈕書城之任項城》詞:“綬染紅桃,符分銅虎,差足雲豪耳。”

(3).人名。傳說為 唐玄宗 妃 楊玉環 的侍者。《說郛》卷十九引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及 安史 之亂,世頗思 憲 審音。而《楊妃外傳》乃謂上皇居南內,夜與妃侍者 紅桃 歌妃所製《涼州詞》。上因廣其曲,今流傳者益加。”

解事

懂事

妙理

精微的道理。 三國 魏 曹植 《漢二祖優劣論》:“通黃中之妙理,韜亞聖之奇才。” 唐 杜甫 《晦日尋崔戢李封》詩:“濁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 金 王若虛 《揖翠軒賦》:“物之在天下,皆妙理之所寓也。” 清 黃鷟來 《雨晴游弘濟寺訪蒲庵和尚》詩:“捶鉤暢玄旨,妙理窮指摘。”

富有

擁有大量財產

富有的銀行家

游目

放眼遠眺

游目蒼穹

寒儉

(1).貧寒。《平山冷燕》第十回:“我看你年雖少,只怕出身寒儉,縱能揮寫,也不免 郊 寒 島 瘦。”

(2).謂寒酸儉嗇,不體面。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 戴簡恪公 敦元 ,官司寇日,朝士呼為破敗書廚,以公萬卷羅胸而麤服敝車,外觀極寒儉也。”《官場現形記》第三八回:“他們是闊人,眼眶子是大的,請他們不能過於寒儉,須得稍為體面些。” 鄭觀應 《盛世危言·通使》:“﹝出使官員﹞一切車馬服飾,皆不可過事寒儉,以壯觀瞻,尊國體。”

(3).泛指儉樸。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他住的地方非常寒儉,一張木桌几本《列國志》而已。”

(4).形容詩文等淺露、單薄。 宋 王直方 《王直方詩話》:“﹝ 司空表聖 ﹞又云:‘棋聲花院閉,幡影石壇高。’吾嘗獨游 五老峰 白鶴觀 ,松陰滿庭,不見一人,惟聞琴聲之音,然後知此句之工。但恨其寒儉有僧態。” 明 李東陽 《懷麓堂詩話》:“ 王 ( 王維 )詩豐縟而不華靡, 孟 ( 孟浩然 )卻專心古澹,而悠遠深厚,自無寒儉枯瘠之病。”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 初白 詩又嫌其白描太多,稍覺寒儉;一遇使典處,即清切深穩,詞意兼工。”

怡然

喜悅的;安適自在的樣子

默然

沉默不語貌。《戰國策·齊策四》:“ 宣王 默然不説。” 唐 韓愈 《次石頭驛寄江西王十中丞閣老》詩:“默然都不語,應識此時情。” 瞿秋白 《文藝雜著·那個城》:“沉沉的垂枝,一動不動覆著默然不語的大地。”

無作

(1).猶不使,不讓。《書·武成》:“惟爾有神,尚克相予,以濟兆民,無作神羞。” 孔 傳:“神庶幾助我渡民危害,無為神羞辱。”

(2).不自作,不賣弄。《書·蔡仲之命》:“康濟小民,率自中,無作聰明亂舊章。” 孔 傳:“無敢為小聰明,作異辯,以變亂舊典文章。”

(3).不發生,不興起。《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惟無作,作則萬竅怒號。”

(4).猶言無為而治。 宋 蘇軾 《省試策問》之三:“問:歷觀前世,天下初定,民始休息,下既厭亂而思靜,上亦虛心而無作,是以公私富溢,刑罰清省。” 宋 蘇軾 《神宗皇帝輓詞》之二:“典禮從 周 舊,官儀與 漢 隆。誰知本無作,千古自承風。”

(5).佛教語。謂無因緣之造作。《央掘魔羅經》卷二:“如來性是無作。”《百喻經·索無物喻》:“第二人言無物者,即是無相、無願、無作。” 宋 陳善 《捫虱新話·荊公<字說>多用佛經語》:“無土以為穴,則空無相;無工以穴之,則空無作。無相無作,則空名不立。”

知過

自知過失。《左傳·宣公二年》:“吾知所過矣,將改之。” 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何等有人情,又何等知過,何等守法,又何等果決,我們的文學家做得出來么?”

自訟

(1) 自己責備自己

(2) 為自己訟訴

摛藻

鋪陳辭藻。意謂施展文才。 漢 班固 《答賓戲》:“雖馳辯如濤波,摛藻如春華,猶無益於殿最也。” 唐 虞世南 《門有車馬客行》:“高談辨飛兔,摛藻握靈蛇。” 宋 林逋 《寄茂才馮彭年》詩:“無如摛藻妙,所惜賞音稀。” 清 林則徐 《廣東越華粵秀羊城三書院觀風告示》:“誠使邪蒿必斥,自嚴溺口之防;定知摛藻為華,竚入點頭之選。”

慚愧

(1) 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運,僥倖

那王俊得知這個訊息,叫聲慚愧,幸而預先走脫了。——《蕩寇志》

詩詞推薦

罨畫窗作歌原文_罨畫窗作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