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原文

流光可似鏃離弦,幾許丹心劇自憐。

成佛不妨千劫後,匡城須著一鞭先。

勛標麟閣中朝最,文播雞林外國傳。

五嶽未游徒有恨,三山曾到詎無緣。

霜清瘴霧寧煩掃,體淨貪泉不受湔。

見說麟儀皆在囿,何須龍德必于田。

眾生胥溺憑津渡,萬古長昏藉炬然。

彩筆昔投登岱賦,珍函今寄詠懷篇。

度恆沙劫方成果,現宰官身亦是禪。

丹袞遄歸陪鷺序,滄江無恙附鷗眠。

百川浩矣流宗海,五石誰其煉補天。

漫道還山須及早,槐階剛是黑頭年。

詩詞問答

問:《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寄且索和余適有乞休之志依韻詠懷並遺之仍命之世屬和因武嚴韻強成俚言用志祝望之私》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先韻

2. 以上《鶴汀詩集》卷五

參考注釋

流光

時光

總把流光誤。——《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離弦

(1).離別時所奏樂曲。 唐 錢起 《送宋徵君讓官還山》詩:“紫霞開別酒,黃鶴舞離弦。” 唐 盧綸 《送趙真長歸夏縣舊山依陽徵君讀書》詩:“臨杯忽泫然,非是惡離弦。”

(2).箭離弓弦。比喻迅速。如:發令槍一響,健兒們如離弦之箭,疾馳而去。

幾許

多少

不知經歷幾許風波

幾許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丹心

(1) 忠誠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誠”、“丹慊”、“丹懇”、“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 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 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捫心徒自憐。”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 魯迅 《南腔北調集·學生和玉佛》:“驚擾詎雲妄?奔逃只自憐。”

見“ 自憐 ”。

成佛

佛教語。謂永離生死煩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添品法華經·授記品》:“當復供養二百萬億諸佛,亦復如是,當得成佛。”《宋書·謝靈運傳》:“太守 孟顗 事佛精懇,而為 靈運 所輕,嘗謂 顗 曰:‘得道應須慧業文人,生天當在 靈運 前,成佛必在 靈運 後。’ 顗 深恨此言。” 明 李贄 《復鄧石陽書》:“今之學佛者,非學其棄 浄飯王 之位而苦行於 雪山 中也,學其能成佛之道而已。”

不妨

(1)

最好還是

你不妨現在就告訴他

(2)

無任何害處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3)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我不妨說,傳導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

千劫

(1).佛教語。指曠遠的時間與無數的生滅成壞。劫,梵語kalpa的音譯。 唐太宗 《聖教序》:“無滅無生歷千劫。” 宋 蘇軾 《勝相院經藏記》:“如以蜜説甜,眾生未諭故,復以甜説蜜,甜蜜更相説,千劫無窮盡。” 明 袁宗道 《雜說》:“此一點塵垢,便是千劫繫驢之橛,永不能出離矣。”

(2).現多指無數災難。如:他以非凡的毅力戰勝了千劫萬難。

麟閣

亦作“麐閣”。“ 麒麟閣 ”的省稱。 南朝 梁 虞羲 《詠霍將軍北伐》:“當令 麟閣 上,千載有雄名。”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類·猿》:“ 紇 子 歐陽誦 ,面似猴。 長孫無忌 嘲之曰:‘誰於 麟閣 上畫此一獮猴。’”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麐閣 糟邱樣子殊,罡風正厲片時無。”

中朝

(1).臨朝之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昭王 臨朝嘆息, 應侯 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

(2). 漢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後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內朝。《漢書·劉輔傳》:“羣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將軍 辛慶忌 ,右將軍……俱上書。”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

(3).朝廷;朝中。《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 唐 劉長卿 《集梁耿開元寺所居院》詩:“豈得長高枕,中朝正用才。”《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 南交 ,自立為王,向中朝請封號。”

(4).指朝廷官員。 清 張際亮 《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詩:“ 唐 宋 中朝厭過嶺,今代軺車喜馳騁。”

(5).偏安 江 左的 東晉 、 南宋 分別稱建都中原時的 西晉 、 北宋 為“中朝”。 南北朝 時,亦稱 南朝 為“中朝”。《晉書·王隱傳》:“時著作郎 虞預 私撰《晉書》,而生長東南,不知中朝事,數訪於隱。”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長秋寺》:“﹝寺﹞亦在 延年裡 ,即是 晉 中朝時金市處。” 宋 陸游 《觀渡江諸人詩》:“中朝文有 漢唐 風,南渡詩人尚數公。”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引 張孝純 挽 張叔夜 詩:“疇昔中朝士,簪紳仰令名。”《北齊書·王琳傳》:“ 梁 故 建寧公 琳 , 洛 濱餘胄, 沂川 舊族,立功代邸,効績中朝。”

(6).指中原。《舊唐書·文苑傳中·李邕》:“﹝ 邕 ﹞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 嶺 外最遠,可以避地,多游焉。”

(7).中原王朝。 清 時亦指 中國 。 宋 梅堯臣 《送祖擇之學士北使》詩:“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契丹 主曰:‘中朝 党進 者真驍將也。如 進 輩有幾?’虜所以固矜者,意謂 進 本虜族, 中國 無之。” 清 王韜 《變法自強下》:“我中朝素嚴海禁,閉關自守,不勤遠略。”

雞林

亦作“鷄林”。1.指佛寺。 唐 王勃 《晚秋遊武擔山寺序》:“雞林俊賞,蕭蕭鷲嶺之居。” 蔣清翊 注引《佛爾雅》:“雞頭摩寺,謂之雞園……昔有野火燒林,林中有雉,入水漬羽,以救其焚。”

(2).古國名。即 新羅 。 東漢 永平 八年(公元65年), 新羅 王夜聞 金城 西 始林 間有雞聲,遂更名 雞林 。 唐 楊夔 《送日東僧游天台》詩:“迴首 雞林 道,唯應夢想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本末》:“每宴必命家姬奏《桃花扇》……蓋不知何人傳入。或有 雞林 之賈耶?”

(3).指 新羅 附近的國家和地區。 五代 齊己 《送僧歸日本》詩:“卻憶 雞林 本師寺,欲歸還待海風吹。” 清 趙翼 《王夢樓輓詩》:“生有笙歌矜馬帳,死猶詩句在 雞林 。”自註:“君少時隨冊使封 琉璃王 。”

(4).指 雞林 賈。 宋 姜夔 《白石詩話》:“一家之語,自有一家之風味……模倣者語雖似之,韻亦無矣。 鷄林 其可欺哉!” 清 吳偉業 《畫中九友》詩:“至尊含笑黃金投,殘膏剩馥 雞林 求。”參見“ 雞林賈 ”。

外國

本國以外的國家

五嶽

中國的五大名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雲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 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無緣

(1) 人與事物或人與人之間沒有碰到一起的可能性,為迷信說法

相見無緣

(2) 無由

霜清

(1).形容秋水明淨;潔淨。 唐 張九齡 《赴使瀧峽》詩:“霜清百丈水,風落萬重林。” 唐 皇甫冉 《寄劉方平大谷田家》詩:“冰結泉聲絶,霜清野翠濃。” 宋 黃庭堅 《外舅孫莘老留詩庭堅和》:“我來杪搖落,霜清見魚行。”

(2).整肅,肅清。 唐 李白 《贈宣城趙太守悅》詩:“持斧佐三軍,霜清天北門。”

瘴霧

猶瘴氣。 唐 韓愈 《杏花》詩:“浮花浪蘂鎮長有,纔開還落瘴霧中。” 宋 曾鞏 《送江任序》:“其山行水涉沙莽之馳,往往則風霜冰雪瘴霧之毒之所侵加。” 郭沫若 《前茅·太陽沒了》:“猛烈的妖氣瘴霧卻是漫野彌天。”

貪泉

(1).泉名。在 廣東省 南海縣 。 晉 吳隱之 操守清廉,為 廣州 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 石門 ,有水曰 貪泉 ,相傳飲此水者,即廉士亦貪。 隱之 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 夷齊 飲,終當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厲。事見《晉書·良吏傳·吳隱之》。 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酌 貪泉 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明 尹鳳岐 《送兄廣東參政應奎》詩:“珍重平生清節在,不妨引滿酌 貪泉 。”

(2).泉名。在 湖南省 郴縣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耒水》:“ 耒水 又西, 黃水 注之……按 盛弘之 云:‘眾山水出,注於大溪,號曰 橫流溪 ,溪水甚小,冬夏不乾,俗亦謂之 貪泉 ,飲者輒冒於財賄,同於 廣州 石門 貪流 矣。’”

見說

(1).告知,說明。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並問此是何處。”

(2).猶聽說。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今日見説,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果非虛話了。” 清 李漁 《蜃中樓·離愁》:“見説紅顏薄命,不信今生心兒願兒果得盈。”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龍德

聖人之德;天子之德。《易·乾》:“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 南朝 梁 沉約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帝居在震,龍德司春。” 唐 吳筠 《高士詠·楚狂接輿夫妻》:“鳳歌誡 文宣 ,龍德遂隱密。” 金 麻革 《上雲內帥賈君》詩:“日月依龍德,風雲挾豹韜。”

眾生

(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動物

芸芸眾生

(2) 〈方〉∶畜生

胥溺

相繼沉沒。語本《詩·大雅·桑柔》:“其何能淑,載胥及溺。” 鄭玄 箋:“胥,相也。” 明 吾邱瑞 《運甓記·帥閫賓賢》:“只是將傾大廈,非一木能支;胥溺神州,豈隻手可援?” 明 何景明 《古詩·中林之棘》:“火之方殷,不戒胥燔;水之方割,不戒胥溺。”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緒言:“諸先群哲,惄然焦然思有以拯救之,普渡之,各竭其心思,出其方術施濟之,而橫覽胥溺之滔滔,終無能起沉痼也。”

津渡

(1).渡口。《漢書·趙充國傳》:“有詔將八校尉與驍騎都尉、 金城 太守合疏捕山間虜,通轉道津渡。” 唐 賈島 《送李餘及第歸蜀》詩:“津渡逢清夜,途程盡翠微。”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一章三:“﹝ 蒙 漢 貴族﹞還專派官員在 黃河 、 淮河 、 長江 的關卡津渡檢查,凡 漢 民沒有通行公文的,一律不許通過。”

(2).渡河。《三國志·魏志·賈逵傳》:“從至 黎陽 ,津渡者亂行, 逵 斬之,乃整。”

萬古

萬世

萬古長青

彩筆

畫彩 * 畫用的筆或彩色的圖畫筆

珍函

(1).珍貴的匣子。 南朝 梁 劉潛 《雍州金像寺無量壽佛像碑》:“猶有香杖疊衣,紅爪紺髮,可得崇以妙利,顯用珍函。”

(2).對人書信的美稱。 宋 趙抃 《游雁盪將抵溫州寄太守石牧之》詩:“多謝賢侯見招意,數貽嘉詠與珍函。”

(3).書冊的美稱。 宋 蘇軾 《謝呂龍圖書》之二:“珍函已捧受訖,謹藏之於家以為子孫之美觀。”

詠懷

借某物用詩詞抒 * 懷抱負

詠懷詩

沙劫

謂多如 恆 沙之劫數。 唐 賈島 《送譚遠上人》詩:“清浄從沙劫,中終未日敧。” 宋 王禹偁 《徹連壽寧節功德疏奉表》:“庶使星望帝車,與金輪而永固;山齊聖壽,歷沙刼以長存。”

成果

指學習、工作、勞動上的成效和成績

成果顯著

官身

舊指作官之人;有官職在身

官身十年,克已奉公

鷺序

白鷺群飛有序,因用以比喻朝官的班次。《禽經》:“寀寮雝雝,鴻儀鷺序。” 張華 註:“鷺,白鷺也。小不踰大,飛有次序,百官縉紳之象。” 元 宋旡 《上馮集賢》詩:“玉筍曉班聯鷺序,紫檀春殿對龍顏。”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你去對爹爹叔叔説,看青鬢鷺序上顯才華。”

滄江

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蒼色,故稱。 南朝 梁 任昉 《贈郭桐廬》詩:“滄江路窮此,湍險方自茲。” 唐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詩:“ 子牟 戀魏闕,漁父愛滄江。” 明 張含 《己亥秋月寄楊升庵》詩:“比來訊息風塵斷,白首滄江學釣魚。” 清 吳偉業 《毛子晉齋中讀吳匏庵手抄宋謝翱西台慟哭記》詩:“ 子陵 留高臺,西面滄江緑。”

無恙

(1) 無災禍

歲亦無恙耶?——《國策·齊策》

安然無恙

(2) 平安;沒有疾病

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國語·齊策》

無恙,幸甚幸甚。——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無恙也。——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別來無恙?

百川

江河湖澤的總稱。《詩·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 晉 成公綏 《大河賦》:“覽百川之弘壯兮,莫尚美於 黃河 。” 唐 李白 《公無渡河》詩:“ 大禹 理百川,兒啼不窺家。” 宋 龔鼎臣 《東原錄》:“四瀆尊於百川,謂其發源而東,不假他水,直注於海也。” 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河名 大清 ,百川朝宗,美瑞也。”

五石

(1).指五種石料。後被道教用以煉丹。《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熱不溲者,不可服五石。”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五石者,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也。” 唐 李邕 《葉有道碑序》:“捃五石之髓,擷三芝之英。” 宋 蘇軾 《就僦蒜山松林中卜居》詩:“ 魏王 大瓠無人識,種成何翅實五石。”參見“ 五石瓠 ”。

(2).五色琉璃。 漢 王充 《論衡·亂龍》:“陽燧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乃能得火。”參閱 清 趙翼 《陔余叢考·琉璃》。

(3).見“ 五色石 ”。

(4).見“ 五石散 ”。

(5).容積為五石。

補天

(1).古代神話傳說, 女媧 鍊石補天。《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後遂用作典故。亦常以喻挽回世運。 南朝 梁 陸倕 《新漏刻銘》:“業類補天,功均柱地。”《舊唐書·音樂志一》:“ 高祖 縮地補天,重張區宇,反魂肉骨,再造生靈。” 宋 黃庭堅 《和邢惇夫秋懷》之八:“許國輸九死,補天鍊五色。” 清 屈復 《題元遺山<論詩>後》詩:“今古寧無鍊石手,補天原不用金針。”參閱《列子·湯問》。

(2).道家養生之法。 宋 俞琰 《席上腐談》卷上:“養生之法,潛神內視,則五臟之氣聚于丹田。自丹田熏烝,達於腦中。腦為 崑崙 ,居上象天。補天即《黃庭經》所謂填腦;所謂子欲不死,修 崑崙 是也。”

漫道

莫說,不要講。 唐 王昌齡 《送裴圖南》詩:“漫道閨中飛破鏡,猶看陌上別行人。” 宋 陸游 《步至湖上寓小舟還舍》詩之五:“漫道貧非病,誰知懶是真。” 毛 * 《憶秦娥·婁山關》詞:“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還山

(1).致仕;退隱。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末自 夏汭 ,固乞還山。權憇 汝南縣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喜歸》詞:“再拜謝不敏,早晚乞還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還山》詩之一:“幸遂還山願,蕭然去國輕。”

(2).方言。山區人稱死後葬於山上。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六:“有人勸這老倌不立繼,開導他說:‘你有六七畝好田,飽子飽藥,百年之後,還怕沒得人送你還山?’”

及早

趕早;趁早

生了病要及早治

黑頭

最早由包公的飾演者以黑臉出現而得名,後來泛指大花臉這種戲曲角色

詩詞推薦

  • 芍藥花

    董嗣杲宋代〕花中近侍盛江都,艷朵低攢意態殊。白傳詞工誰續得,劉郎譜在可修無。翻階媚雨嬌紅軟,壓砌迎風醉粉腴。二十
  • 挽余丞相

    虞儔宋代〕暑路驅紅旆,天書趣紫泥。長沙元忌鵩,太歲又逢雞。挽鐸春風咽,銘旌夕照低。冠車紛會葬,桃李自成蹊。
  • 四望崗

    李成憲明代〕溪風十里灑寒衣,把酒尋源上翠微。廢院墨留僧去偈,斷崖松偃客來扉。孤村牧角吹殘靄,野店寒春警夕暉。醉下
  • 步月

    鄧剡宋代〕皓月流華光,微霄曖虛碧。空庭四無人,及此美□夕。霏微弄香霧,淡盪舒玉色。離離花影斜,梢梢蘭露滴。頹然
  • 輞川集。欹湖

    王維唐代〕 * 凌極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雲。
  • 夏日田園雜興

    范成大宋代〕黃塵行客汗如漿,少住儂家漱井香;借與門前磐石坐,柳陰亭午正風涼。
    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原文_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零三首·其四十二

    釋月澗宋代〕一機不露,萬機寢削。今日當陽,提者一著。荊山之玉輕抵鵲。
  • 題李伯時赤腳仙

    方回宋代〕可是驢蹄復馬蹄,忍將玉雪污污泥。世情{左血右戲}險君知否,滿地人間鐵蒺藜。
  • 讀史二首

    張耒宋代〕區區奸智終何補,不悟身猶弄伎兒。蛇斷楚郊秦未覺,鬼謀曹社夢先知。
  • 新安江上寄處士

    孟雲卿唐代〕深潭與淺灘,萬轉出新安。人遠禽魚靜,山空水木寒。嘯起青蘋末,吟矚白雲端。即事遂幽賞,何必掛儒冠。
    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原文_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的賞析_古詩文
  • 世英梅軒

    釋德洪宋代〕平生忠孝兩難忘,乞得鄰州近故鄉。清白夜晴千里月,肅嚴秋迥一天霜。數行徑徹臨清曉,半印香消倚夕陽。記取
  • 兩同心

    楊無咎宋代〕秋水明眸、翠螺堆發。卻扇坐、羞落庭花,凌波步、塵生羅襪。芳心發。分付春風,恰當時節。漸解愁花怨月。忒
    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原文_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的賞析_古詩文
  • 春雨甲子而潤澤不違時夏已更秋方慮乾涸一夕

    杜范宋代〕甲子謠言未足聽,沛然甘澤以時行。平田不耕開渠水,野老誰思逐婦聲。黃倒積雲承露重,青翻長浪簸風輕。賤夫
  • 答卜者

    白居易唐代〕病眼昏似夜,衰鬢颯如秋。除卻須衣食,平生百事休。知君善易者,問我決疑不。不卜非他故,人間無所求。
    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原文_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的賞析_古詩文
  • 北齋

    葉適宋代〕頻年寄全吳,廨宇雜營保。前廳久傾壓,後舍岌欹倒。常因霖雨後,壁壞不容掃。跳蛙浴漏瀦,野穀媚穿杲。以茲
  • 送魏八

    高適唐代〕更沽淇上酒,還泛驛前舟。為惜故人去,復憐嘶馬愁。雲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此路無知己,明珠莫暗投。
  • 聞猿

    汪回顯明代〕使蜀三年未得歸,青山樓閣倚斜暉。猿聲久聽渾閒事,卻笑巴人淚滿衣。
  • 以詩句詠梅冷蕊疎枝半不禁

    方蒙仲宋代〕梅亦有何好,花中偏得名。只為淡生活,不傍鬧門庭。
    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原文_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情

    朱淑真宋代〕欲寄相思滿紙愁,魚沉雁杳又還休。分明此去無多地,如在天涯無盡頭。
    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原文_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的賞析_古詩文
  • 感賦

    巨贊〔清代〕道高一尺魔千丈,吠怪憎賢古已然。尼父週遊曾削跡,達摩面壁輟談禪。精金豈卻爐錘鍊,大任須從窮餓肩。獨倚
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原文_大方伯孫公垂示雲錢履之太學以四十自序詩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