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妻孫夫人原文
扶病侍靈輿,幸攜佳婿佳兒,茶湯手奉,含斂躬親,只傷心丹藥難憑,竟爾仙鄉迎孝婦;
方春驚噩耗,倘見先公先母,蘭膳如生,清溫猶昔,但道我白頭無恙,莫教泉壤念衰孤。
詩詞問答
問:挽妻孫夫人的作者是誰?答:方浚師
問:挽妻孫夫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挽妻孫夫人是什麼體裁?答:對聯
問:方浚師的名句有哪些?答:方浚師名句大全
注釋
1. 對聯 出處:蕉軒續錄
參考注釋
扶病
(1) 帶病,抱病
至七月,乃扶病入覲。——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2) 又如:扶病工作
靈輿
亦作“ 靈轝 ”。1.神靈乘坐的車駕。《漢書·禮樂志》:“﹝《郊祀歌》﹞廣宣延,鹹畢觴,靈輿位,偃蹇驤。” 顏師古 註:“神既畢饗,則嚴駕靈輿,引其侍從之位,偃蹇高驤也。”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二二:“ 夏後 乘靈輿, 夸父 為 鄧林 。”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詩之十:“當追帝女跡,出入泛靈輿。”
(2).天子乘坐的革車。《文選·揚雄<羽獵賦>》:“撞鴻鐘,建九旒,六 * ,載靈輿。” 李善 註:“ 服虔 曰:靈輿,天子輿也。” 呂延濟 註:“靈輿,革車也。”
(3).即靈車。《三國志·吳志·孫和傳》:“﹝ 孫晧 ﹞追諡父 和 曰 文皇帝 ,改葬 明陵 ……以靈輿法駕,東迎神於 明陵 。” 唐 白居易 《唐楊州倉曹參軍王府君墓志銘》:“ 播 等號護靈輿,以 永貞 元年十月二十五日,遷祔於京兆府 富平縣 淳化鄉 之某原,從吉兆也。”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八:“太后與帝舉哀後苑,百官奉靈轝由 西華門 以出,用一品禮殯 洪福寺 。”
佳兒
(1).好兒子,稱心的兒子。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張蒼梧 是 張憑 之祖,嘗謂 憑 父曰……‘汝有佳兒。’” 唐 司空曙 《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歸省》詩:“ 張馮 本名士, 蔡廓 是佳兒。”《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這 安老爺 此番出京……重歸故里,再見鄉關,況又保全了一個佳兒,轉添了一個佳婦。”
(2).聰明的孩子。《宋史·曹琮傳》:“ 琮 幼時,從主入禁中, 太宗 置膝上,拊其背曰:‘ 曹 氏有功我家,此亦佳兒也。’” 明 李贄 《史綱評要·東漢紀·桓帝》:“能問父優劣,亦是佳兒。”
茶湯
猶茶水。 唐 王建 《宮詞》之七:“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裡過茶湯。”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至誠經生……無茶湯,渴則飲硯水,人人皆黔其吻。”《水滸傳》第十六回:“看你不道得捨施了茶湯,便又救了我們熱渴。”
含斂
見“ 含殮 ”。
躬親
親自動手做
事必躬親
傷心
心裡非常痛苦
別為這事傷心
丹藥
(1).道教稱用丹砂煉製的藥物。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又用五帝符以五色書之,亦令人不死,但不及太清及九鼎丹藥耳。” 唐 盧照鄰 《羈臥山中》詩:“紫書常日閲,丹藥幾年成。”《紅樓夢》第五十回:“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 瑤池 脫舊胎。”
(2).泛指丹丸藥劑。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鍾生》:“母病綿惙,下丹藥,漸就痊可。”
(3).牡丹與芍藥之屬。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黔游日記一》:“有蓬蒿菜黃花滿畦,鶯粟花殷紅千葉,簇朵甚巨而密,豐艷不減丹藥也。”
難憑
不可憑信。 元 關漢卿 《緋衣夢》第一折:“我和你難憑魚雁。我每日價枕冷衾寒,則俺這宿世姻緣休等閒。” 宋 周密 《玉漏遲·題吳夢窗<箱花腴詞集>》詞:“兩窗短夢難憑,是幾調宮商,幾番吟嘯!”
竟爾
猶竟然。 鄒韜奮 《槍口餘生》引讀者來信:“此番經過 東三省 ,竟爾把這種信條推翻了。”
仙鄉
敬辭,用於問對方的籍貫
朝使大人仙鄉何處?——《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孝婦
(1).盡孝道的媳婦。《漢書·於定國傳》:“ 東海 有孝婦,少寡,亡子,養姑甚謹。”《明史·列女傳二·倪氏》:“姑鼻患疽垂斃,躬為吮治,不愈,乃夜焚香告天,割左臂肉以進,姑啖之愈。遠近稱孝婦。”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孝婦含寃,尚阻三年之雨;忠臣被謗,猶飛六月之霜。”
(2).舊稱居喪中的婦人。
噩耗
令人吃驚的不幸的訊息(多指親朋好友或敬愛的人逝世的訊息)
先公
死去的父親,這裡指司馬池。先,指已經死去的上代或長輩
先公為群牧判官。——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先母
亡母
揭曉先一夕,先母孺人,夢一老叟自門中入中庭。——明· 張寧《方洲雜言》
白頭
(1) 白頭髮,多指年老
少白頭
白頭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頭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兒)
白頭材料
無恙
(1) 無災禍
歲亦無恙耶?——《國策·齊策》
安然無恙
(2) 平安;沒有疾病
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國語·齊策》
無恙,幸甚幸甚。——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無恙也。——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別來無恙?
莫教
猶莫非。《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 吳教授 聽得外面聲音,不是別人,是我渾家和 錦兒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這裡?莫教也是鬼?”
泉壤
猶泉下,地下。指墓穴。 晉 潘岳 《寡婦賦》:“上瞻兮遺象,下臨兮泉壤。”《晉書·孫綽傳》:“雖沒泉壤,屍且不朽。” 明 王玉峰 《焚香記·往任》:“忽然暈倒在地,險些一命歸泉壤。” 葉聖陶 《窮愁》:“幸爾非弱者,猶能以小販自存。非然者,以余老病頽區,當早委泉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