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舉酒招明月,清輝若渺茫。
燭燒殘夜淚,風送隔牆香。
長袖偏工舞,高談最易狂。
荒田堪種秫,誰復問津梁。
詩詞問答
問:《元夕陰雨偶成次陳園公樞部韻》的作者是誰?答:李士淳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陽韻
2. 清陳珏《古瀛詩苑·前集》
參考注釋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幾時有
(2) 指夜明珠
清輝
清光。多指日月的光輝。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否終則承之以泰,晦極則清輝晨耀。” 唐 杜甫 《月圓》詩:“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 明 高啟 《次韻周誼秀才對月見寄》:“登樓強欲攬清輝,刁斗連營不堪聽。” 郁達夫 《出奔》三:“但從窗隙里漏進來的亮光,還不是天明的曙色,卻是積雪的清輝。” 聞一多 《神話與詩·說舞》:“灌木林中一塊清理過的地面上,中間燒著野火,在滿月的清輝下,吐著熊熊的赤焰。”
渺茫
(1) 時地遠隔,模糊不清
一別音容兩渺茫。——白居易《長恨歌》
(2) 煙波遼闊的樣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韋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殘夜
夜將盡時。 唐 王灣 《次北固山下》詩:“海日生殘夜, 江 春入舊年。” 唐 杜甫 《月》詩:“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宋 范成大 《虎牙灘》詩:“步頭可檥船,安穩睡殘夜。”
隔牆
把一個結構(如房屋、房間或圍欄)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開的內牆
長袖
(1).長的衣袖。多指舞衣。 漢 傅毅 《舞賦》:“羅衣從風,長袖交橫。” 南朝 梁 顧野王 《舞影賦》:“圖長袖於素壁,寫纖腰於華堂。”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緑者,列屋而閒居,妬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
(2).借指歌舞妓。 南朝 梁元帝 《對燭賦》:“爾乃傳芳醁,揚清曲,長袖留賓待華燭。” 唐 錢起 《江陵晦日陪諸官泛舟》詩:“城南無夜月,長袖莫留賓。”
高談
亦作“ 高譚 ”。1.侃侃而談,大發議論。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接識》:“是故多陳處直,則以為見美,靜聽不言,則以為虛空,抗為高談,則為不遜。” 北周 庾信 《預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高譚變白馬,雄辯塞 飛狐 。” 明 許承欽 《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詩:“蟹羹魚炙行日夕,高談話昔情逾敦。” 茅盾 《子夜》三:“可是--平常日子高談‘男女之大防’的,豈非就是他這班‘社會的棟樑’么?”
(2).不切實際的議論。 晉 葛洪 《抱朴子·官理》:“昔 衞靈 聽聖言而數驚,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
(3).高明的談吐;高尚的言談。 南朝 梁 蕭統 《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高談屬時勝,寡聞終自恧。” 宋 秦觀 《送喬希聖》詩:“杖藜對客騁高談,自覺胸襟輩 堯 禹 。”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高譚羣兒驚,健筆小儒怍。”
問津
打聽渡口,引申為探求途徑或嘗試
使子路問津焉。——《論語·微子》
遂無問津者。——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無人問津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潤到竹根肥臘筍,暖開蔬甲助春盤
- 涼宵夢寐清淮月,永日徘徊玉樹陰徐鉉《和穎川曹監軍》
- 自古有枯旱,人類幾千齒戴表元《觀村中禱雨三首》
- 石帆回首初非遠,要及清秋斸茯苓
- 回槔轉尾入深灣,往往三分偷得一分睡孔武仲《大風》
- 眼分青白斯文外,手作推敲雅詠中陽枋《挽垓山陳宣義》
- 皋橋在何許,往者郊送翱趙蕃《平江尋吳薛叔不獲》
- 淮壖泱漭吹風沙,控勝寫奇一湖好陳三立《寄題湖心寺示慧之上人》
- 牧守寄所重,才賢生為時李适《送徐州張建封還鎮》
- 自學古賢修靜節,唯應野鶴識高情方乾《書桃花塢周處士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