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堯韭以六憶詩見投和之·其四·憶歌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原文

朱唇不動韻輕颺,宛宛新鶯度綠楊。

羅袂乍垂還乍舉,微風時遞麝黃香。

詩詞問答

問:《王堯韭以六憶詩見投和之·其四·憶歌》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參考注釋

朱唇

紅色的口唇。形容貌美。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觀;眉聯娟以蛾揚兮,朱脣的其若丹。”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之六:“動朱脣,發清商。” 宋 柳永 《少年游》詞之四:“嬌多愛把齊紈扇,和笑掩朱脣。” 元 徐琬 《沉醉東風·贈歌者 * 》曲之一:“金鳳小斜簪髻雲,注櫻桃一點朱唇。”《宦海》第四回:“這位名士……生得白面朱唇,劍眉星眼。”

輕颺

(1).謂船隻輕快地蕩漾前進。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龍神需舍利經文》:“舍利既下,水即隨合,舟柁輕颺。轉首之間,已行百里矣。”

(2).輕輕飄揚。 唐 杜牧 《題禪院》詩:“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颺落花風。” 明 徐霖 《繡襦記·遺策相挑》:“暖日散晴光,遊絲輕颺,牽引殘英,眷戀多情況。相逐東風上下狂。” 毛 * 《蝶戀花·答李淑一》詞:“我失驕 楊 君失 柳 , 楊 柳 輕颺直上重霄九。”

宛宛

(1).盤旋屈曲貌。《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宛宛黃龍,興德而升。” 李善 註:“《楚辭》曰:‘駕八龍之宛宛。’”今本《離騷》作“婉婉”。 王逸 註:“婉婉,龍貌。” 南朝 宋 謝靈運 《緩歌行》:“宛宛連螭轡,裔裔振龍輈。” 唐 柳宗元 《哭連州凌員外司馬》詩:“宛宛凌江羽,來棲翰林枝。”

(2).謂山川道路蜿蜒曲折。 唐 張祜 《車遙遙》詩:“碧川迢迢山宛宛,馬蹄在耳輪在眼。” 明 何景明 《過馬溪田村居》詩:“宛宛清河曲,團團翠竹村。” 林紓 《記花塢》:“厓下多沃壤,盡以蒔竹,小溪宛宛如繩,盤出竹外。”

(3).遲回 * 貌。 唐 岑參 《龍女祠》詩:“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語。” 明 方孝孺 《喜嘉猷秀才至》詩:“宛宛心所慕,盈盈日興思。” 明 高啟 《送家兄西遷》詩:“怱怱逐途旅,宛宛謝親戚。”

(4).細弱貌。 唐 陸羽 《小苑春望宮池柳色》詩:“宛宛如絲柳,含黃一望新。” 明 陸粲 《邊軍謠》:“宛宛嬌兒未離母,街頭抱賣供軍裝。” 清 納蘭性德 《鞦韆索·淥水亭春望》詞之一:“菸絲宛宛愁縈掛,賸幾筆晚晴圖畫。”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八章:“使吾身此時為 幽 燕 老將,固亦不能提鋼刀慧劍,驅此嬰嬰宛宛者於漠北。”

(5).真切可見貌;清楚貌。《釋名·釋丘》:“中央下曰宛丘。有丘宛宛如偃器也。”《釋名·釋州國》:“ 燕 ,宛也。北方沙漠平廣,此地在 涿鹿山 南,宛宛然以為國都也。” 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東園》:“ 淵映 、 瀍水 二堂,宛宛在水中。”

新鶯

初春的啼鶯。 唐 李白 《侍宴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始向 蓬萊 看舞鶴,還過茝若聽新鶯。”《水滸傳》第八一回:“ 燕青 唱罷,真乃是新鶯乍囀,清韻悠揚。” 清 王韜 《淞隱漫錄·合記珠琴事》:“每一引吭,聲如春曉之新鶯。”

羅袂

絲羅的衣袖。亦指華麗的衣著。 漢武帝 《落葉哀蟬曲》:“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動朱脣,發清商,揚羅袂,振華裳。”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淫音譟而惑耳,羅袂揮而亂目。”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月色橫空,花陰滿庭;羅袂生寒,芳心自警。”

微風

(1).輕微的風。《荀子·解蔽》:“微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漢 班婕妤 《怨歌行》:“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宋 范成大 《春晚》詩之二:“微風盡日吹芳草,蝴蝶雙雙貼地飛。” 清 劉純熙 《日暮》詩:“宿鳥樹高下,微風雲重輕。”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綠色的繡有和平鴿的旗幟,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風裡輕輕地飄蕩。”

(2).指日趨衰微的風俗。 唐 杜甫 《杜鵑行》:“ 蜀 人聞之皆起立,至今相效傳微風。”微,一本作“ 遺 ”。

黃香

(1).人名。 東漢 江夏 安陸 人。字 文彊 。少時博學能文,時稱“天下無雙, 江夏 黃童 。”初任郎中,曾被詔入 東觀 ,讀官藏典籍。官至尚書令。參閱《後漢書·文苑傳上·黃香》。後亦借指史官。 唐 杜牧 《除官歸京睦州雨霽》詩:“網今開 傅燮 ,書舊識 黃香 。”原註:“曾在史館四年。《後漢書·黃香傳》:初除郎中, 肅宗 詔 香 詣 東觀 讀所未嘗見書。”

(2).荔枝的一種。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三》:“黃香色黃,白蜜色白,江家緑色緑,雙髻生皆並蒂,七夕紅必以七夕方熟;此皆市上所不恆有者也。”

(3).見“ 黃香梅 ”。

詩詞推薦

王堯韭以六憶詩見投和之·其四·憶歌原文_王堯韭以六憶詩見投和之·其四·憶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