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戶進魚原文
網戶無租有官餉,役同黃頭掌官舫。
世傳其業隸奉宸,家居趙北煙波漾。
翠華經過群來迎,籃擎活鯉如噓浪。
各賚之金命散去,三十六鱗旋亦放。
竊烹校人寧止一,即目誰能施巧術。
因悟好逸不躬親,諸弊由來從此出。
詩詞問答
問:網戶進魚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網戶進魚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一
參考注釋
網戶
(1).雕刻有網狀花紋的門窗。《楚辭·招魂》:“網戶朱綴,刻方連些。” 王逸 註:“網戶,綺文鏤也。” 唐 李白 《明堂賦》:“ 玉女 攀星於網戶, 金娥 納月於璇題。”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其中之洞房曲室,網戶罘罳,尚未齊備。”
(2).漁戶。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內務府定製》:“凡網戶, 沙河 二十六人, 霸州 四十六人, 江 南六人,歲給銀米有差。”《清史稿·食貨志一》:“其漁船網戶、水次搭棚趁食之民,均歸就近保甲管束。”
官餉
舊指政府發給軍人等的薪餉。 老舍 《茶館》第一幕:“ 英 法 聯軍燒了 圓明園 ,尊家吃官餉,可沒見您去衝鋒打仗!”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十七:“這些狗皮們真丟人!平常吃官餉,到時候不頂事,白披了一身狗皮!”原註:“狗皮們,指保甲!”
黃頭
(1).指水軍。《漢書·枚乘傳》:“ 漢 知 吳 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遣羽林黃頭循 江 而下。” 顏師古 注引 蘇林 曰:“羽林黃頭郎,習水戰者也。”《梁書·元帝紀》:“羽林黃頭之士,虎賁緹騎之夫,叱吒則風雲興起,鼓動則 嵩 華 倒拔。”參見“ 黃頭郎 ”。
(2).船夫。 宋 蘇軾 《洞庭春色賦》:“命黃頭之千奴,卷 震澤 而與俱還。” 明 李東陽 《蔣御醫黃頭月桂圖》詩:“君不見,江花欲落江水深,憑仗黃頭過江去。” 清 厲鶚 《湖船錄·浮海檻》:“ 黃貞父 儀部,用巨竹為泭,浮湖中……兩黃頭刺之而行。”參見“ 黃頭郎 ”。
(3).童僕。 唐 戎昱 《贈別張駙馬》詩:“華堂金屋別賜人,細眼黃頭總何在?”《太平廣記》卷二八一引 唐 薛漁思 《河東記·獨孤遐叔》:“復有公子女郎共十數輩,青衣黃頭亦十數人,步月徐來,言笑宴宴。”
(4).指年輕人。 唐 陳子昂 《堂弟孜墓志銘》:“黃頭之子白服人,嗟爾黃頭兮勿傷神。” 明 袁宏道 《敘咼氏家繩集》:“昔 陶氏 五男,不好紙筆,而 遂溪 之後,雲蔚霞起,豈黃頭歷齒所敢望哉!”參見“ 黃頭小兒 ”。
(5). 黃頭女真 的省稱。 宋 陸游 《長歌行》:“ 黃頭 汝小丑,污我《王會篇》。” 宋 陸游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韻》之二:“當時《王會圖》,豈數汝 黃頭 。”自註:“所謂 黃頭女真 。”
(6).猶黃冠。指道士。 清 錢謙益 《天童密雲禪師悟公塔銘》:“懲黃頭之左道,禮白足於耆年。” 清 錢謙益 《王兆吉六十序》:“繼之以黃頭之邪宗, 紫姑 之厠鬼,蛇神狐妖,更互梟亂。”
(7).鳥名,體似麻雀,羽色黃潤,趾爪剛強,善斗。人或飼之為斗鳥。 宋 王質 《林泉結契·黃頭兒》:“身全黃,足白或黑,腹白,夏多聞,秋稍息,鏖戰至死不聲,以作聲為負。” 明 文震亨 《長物志·百舌畫眉鸜鵒》:“更有小鳥名黃頭,好鬭,形既不雅,尤屬無謂。”
官舫
即官船。 明 高啟 《魏使君見示呂忠肅公舊贈詩因賦》詩:“知非山澤儒,期是廊廟客。磯石繫官舫,猿叫月初夕。”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荻港神》:“ 當塗 荻港 ,水忽涌丈餘,有 宋某 者,臥官舫,夢神促之曰:‘移船移船。’遽驚起,纜已解。俄岸崩如雷,他舟皆溺。”
世傳
世代相傳;祖傳
家居
在家居住,舊時多指沒有職業在家閒住
煙波
煙霧籠罩的水面
煙波浩渺的洞庭湖
煙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顥《黃鶴樓》
翠華
(1).天子儀仗中以翠羽為飾的旗幟或車蓋。《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建翠華之旗,樹靈鼉之鼓。” 李善 註:“翠華,以翠羽為葆也。” 南朝 梁 沉約 《九日侍宴樂游苑》詩:“虹旌迢遞,翠華葳蕤。”
(2).為御車或帝王的代稱。 唐 陳鴻 《長恨歌傳》:“ 潼關 不守,翠華南幸。” 宋 陸游 《曉嘆》詩:“翠華東廵五十年,赤縣神州滿戎狄。” 清 陳維崧 《游顧龍山》詩:“聞説當年翠華廵,朱旗暗卷殘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壇》:“想翠華,守枯 煤山 幾枝花。”
經過
(1) 通過
到現在大約經過六、七人之手
(2) 經歷的過程
事情的全部經過
(3) 從某處過
這汽車經過北海公園嗎?
三十六鱗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鱗介篇》:“鯉,脊中鱗一道,每鱗有小黑點,大小皆三十六鱗。”因以“三十六鱗”為鯉魚的別稱。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六:“ 段成式 以靈藍紙贈 溫庭筠 ,有詩云:‘三十六鱗充使時,數番猶得裹相思。謂鯉魚三十六鱗,充使謂憑鯉魚寄書也。’”
校人
(1).馬官之長。《周禮·夏官·司馬》:“校人中大夫二人。” 鄭玄 註:“校人,馬官之長。”《左傳·哀公三年》:“校人乘馬,巾車脂轄。”
(2).管理池沼的小吏。《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 鄭 子產 , 子產 使校人畜之池。” 趙岐 註:“校人,主池沼小吏也。”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二:“余輒為書雲……定非校人池,恐是餘不派。願汝藉佛力,永脫鉤網債。”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劉磵香父子遺詩》:“吾輩驟觸 子美 心,忍教毒肆校人手?送入江心穩靜處,願向安瀾逢故偶。”
寧止
(1).安樂。止,無實義。《詩·周頌·良耜》:“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2).安處。 漢 蔡邕 《讓高陽侯章》:“至德元功,器量宏大,猶且踧踖,無心寧止,況臣無功德而散怠茸闒,何以居之?”
(3).謂所當止。 明 李贄 《答周若莊書》:“苟所知未止,亦未為知止也……世固有終其身覓良師友,親近善知識,而卒不得收寧止之功者,亦多有之。”
即目
(1).眼前所見。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中:“‘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惟所見。” 隋 江總 《入攝山棲霞寺》詩序:“率製此篇,以記即目,俾後來賞者,知余山志。”
(2).目前;現在。 宋 蘇軾 《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之一:“雖據即目邊防事勢,三五年間,必無警急,然思安慮危,有國之常備,事不素講,難以應猝。”《劉知遠諸宮調·知遠別三娘太原投事》:“今有九州安撫,即目招軍。”《水滸傳》第十二回:“即目盜賊猖狂,國家用人之際。”
施巧
施展巧技。《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卒然遇逸材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 烏獲 、 逢蒙 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株盡為難矣。”《文選·王褒<洞簫賦>》:“ 般匠 施巧, 夔 襄 準法。” 張銑 註:“ 般匠 ,古之巧匠,令施巧而作簫也。”
躬親
親自動手做
事必躬親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