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詞·其三原文
塞上煙塵一萬重,霍家營陣自從容。
健兒夜半偷胡馬,留作秋來奪獲功。
詩詞問答
問:邊詞·其三的作者是誰?答:沈鍊
問:邊詞·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邊詞·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詞韻第一部 出處:青霞集卷七
參考注釋
塞上
邊境地區。亦泛指北方 長城 內外。《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 胡 。” 唐 杜甫 《秋興八首》詩之一:“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宋 曾鞏 《西湖》詩之一:“塞上馬歸終反覆, 泰山 鴟飽正飛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宣大二鎮漕河》:“自甲寅至今六十年,更無人談及,並不曉塞上有此渠可漕矣。” 清 龔自珍 《夜坐》詩:“塞上似騰奇女氣,江東久霣少微星。” 康有為 《過昌平城望居庸關》詩:“永夜駝鈴傳塞上,極天樹影遞關東。” 陝西 民歌《塞上要唱江南樂》:“隨著歌聲過 黃河 ,塞上要唱江南樂。”
煙塵
(1) 菸灰
(2) 煙霧和塵埃
(3) 烽煙和戰場上揚起的塵土,舊時指戰火
漢家煙塵在東北。——唐· 高適《燕歌行》
九重城闕煙塵生。——唐· 白居易《長恨歌》
(4) 舊時指人煙稠密的地方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杜甫《為農》
營陣
亦作“ 營陳 ”。指軍隊的結營布陣。《史記·李將軍列傳》:“ 程不識 正部曲行伍營陳,擊刀斗,士吏治軍簿至明,軍不得休息。”《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漢晉春秋》:“聞 孟獲 者,為夷 漢 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明史·兵志四》:“五曰練營陣,詳布陣起行、結營及交鋒之正變。” 清 魏源 《荊溪周君保緒傳》:“至是益交 江 淮 豪士,互較所長,盡通其術,並詳訓練營陣之制。”
自從
介詞,表示過去的某段時間的起點
自從去年秋天到現在
健兒
(1) 英勇善戰的人
(2) 長於體育技巧的人
(3) 泛指強健的人
夜半
見“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鐵椎傳》
胡馬
(1).泛指產在西北民族地區的馬。《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 越 鳥巢南枝。”《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胡馬奚車,羅列階陛。” 明 李攀龍 《古意》詩:“蕭蕭胡馬鳴,翩翩下枯桑。” 清 蔣士銓 《桂林霜·完忠》:“衙中坐困,空雲胡馬思歸。”
(2).指胡人的軍隊。 漢 鄒陽 《上吳王書》:“臣恐救兵之不專, 胡 馬遂進窺於 邯鄲 。”《漢書·匈奴傳贊》:“使邊城守境之民父兄緩帶,稚子咽哺, 胡 馬不窺於長城,而羽檄不行於中國。” 唐 王昌齡 《出塞》詩:“但使 龍城 飛將在,不教胡馬度 陰山 。”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蒼生未蘇息,胡馬半乾坤。”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陳贍傳異人膠法》:“得百笏,自謂終身享之不盡。胡馬南渡,一掃無餘。” 明 李夢陽 《胡馬來再贈陳子》詩:“冬十二月胡馬來,白草颯颯黃雲開。” 清 孫雨林 《皖江血·遭擒》:“俺只料胡馬前來把戰挑,那知同胞反與咱兵鏖。”
留作
留待以後用或有特別需要時用
房裡這塊地方留作遊戲室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鄉校咨橅范,閨門慕典刑文同《張中允先生換詩三首》
- 再世規模為日久,一區光景得天成
- 修真幸遇先師指尹志平《踏雲行 贈長 * 道眾》
- 扶樹腐木茂,使之凌昆丘鄭獬《答吳伯固》
- 只應禪者無來去,坐看千山白髮生方乾《題法華寺絕頂禪家壁》
- 擬作歲寒支,俄成夜壑悲衛宗武《挽儲華谷四首》
- 曲水流觴追禊事,茂林修竹是出陰俞鼐《疏山》
- 蕭然臥灊麓,愁聽春禽哢
- 幽窗冷雨一燈孤
- 欲訪招提倦不禁,空懷落落海潮音袁說友《題石上玉簪花》
![邊詞·其三原文_邊詞·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