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

作者:呂陶 朝代:宋代

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原文

平日陽和已浹民,浪馳幽跡紹芳塵。

芝蘭秀品推前輩,桃李清陰及後人。

諄誨有聞知契厚,縱談無間覺情親。

去思從此憑何慰,待刻銘詞上翠珉。

詩詞問答

問: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呂陶
問: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呂陶的名句有哪些?答:呂陶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2. 自註:安禮新縣獄記且銘之,當為刻石以久其傳。

參考注釋

平日

(1) 平時;平常的日子(區別於特殊的日子 ,如:節日、假日)

吾平日不信有鬼。——清· 林覺民《與妻書》

跟平日一樣起得早

(2) 一周中除星期日以外的日子

陽和

(1).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鶴仙》詞:“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 明 劉基 《梅花》詩之三:“不是孤芳貞不撓,陽和爭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舊唐書·于志寧傳》:“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 元 薩都剌 《雪中妃子》詩:“疑是陽和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3).溫暖;和暖。 唐 陳子昂 《諫刑書》:“獄吏急法,則慘而陰雨;陛下赦罪,則舒而陽和。”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遊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

(4).喻指和悅的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華 ,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5).陽氣。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鬱藹而條秀。” 唐 方乾 《除夜》詩:“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昇。” 清 姚瑩 《噶瑪蘭台異記》:“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二氣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氣氛。 唐 李白 《古風》之十四:“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唐 楊巨源 《上裴中丞》詩:“政引風霜成物色,語回天地到陽和。”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 長卿 本意九死為期,不意陽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還令 文園 。”

幽跡

(1).隱微的心跡。《舊唐書·鄭畋傳》:“若匪遭逢聖君,無以發揚幽跡。”

(2).隱居的蹤跡。 唐 駱賓王 《上司刑太常伯啟》:“實欲投竿垂餌,晦幽跡於 渭 濱;抱瓮灌園,絶機心於 漢 渚。”

芳塵

(1).指落花。 晉 庾闡 《楊都賦》:“結芳塵於綺疏。”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緑苔生閣,芳塵凝榭。” 唐 司空曙 《送高勝重謁曹王》詩:“想君登舊榭,重喜掃芳塵。”《樂府群玉·趙文寶<朝天子·送春>》:“堤上芳塵,橋邊飛絮,樹頭紅一片無。”

(2).指美好的風氣、聲譽。《宋書·謝靈運傳論》:“ 屈平 、 宋玉 導清源於前, 賈誼 、 相如 振芳塵於後。” 唐 韋應物 《送雲陽鄒儒立少府侍奉還京師》詩:“甲科推令名,延閣播芳塵。”

(3).指名賢的蹤跡。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 夢得 而後,唯天分高朗者,能步其芳塵。”

芝蘭

芝草和蘭草皆香草名。古時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環境的美好等

芝蘭之室

前輩

(1) 年歲大的人

前輩之風俗。——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我的前輩

(2) 較老的一代

革命前輩

(3) 生活在先前時代的人

(4) 一個團體或組織的著名的資格較老的成員

(5) 具有共同遺產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係

(6) 在職務或進程上走在別人前面的人

克卜勒是 牛頓的前輩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後輩和所教的門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爭榮鬥豔、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清陰

(1).清涼的樹陰。 晉 陶潛 《歸鳥詩》:“顧儔相鳴,景庇清陰。” 唐 薛能 《楊柳枝》詞:“遊人莫道栽無益,桃李清陰卻不如。” 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一折:“你戀著那清陰半畝香千陣。”

(2).喻恩澤。 宋 蘇軾 《補唐文宗柳公權聯句》:“願言均此施,清陰分四方。”

(3).謂天氣陰涼。 宋 梅堯臣 《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之》:“是時天清陰,力氣勇奔驟。”

後人

(1) 後代的人

後人復哀後人。——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又

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後人以貫休詩名之。—— 宋· 沈括《夢溪筆談》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3)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4) 子孫

(5) 後來的人,指新婦

不足迎後人。——《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諄誨

教誨不倦。《後漢書·班固傳上》:“又有 天祿 、 石渠 ,典籍之府,命夫諄誨故老,名儒師傅,講論乎《六蓺》,稽合乎同異。” 李賢 註:“諄誨謂殷勤教告也。” 宋 陸游 《若耶村老人》詩:“曩事一一言,多聞雜諄誨。” 梁啓超 《小說與群治之關係》:“大聖鴻哲數萬言諄誨之而不足者,華士坊賈一二書敗壞之而有餘。”

聞知

(1).聽說;知道。《書·胤征》:“ 羲 和 屍厥官,罔聞知。”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使四面求醫藥,天下皆聞知。” 茅盾 《雨天雜寫之五》:“ 苻堅 聞知了他的大名,便派驍騎將軍 呂光 帶兵打 龜茲國 ,‘請’他進關。”

(2).見聞;知識。《書·無逸》:“否則,侮厥父母,曰:‘昔之人無聞知。’”《北史·列女傳·房愛親妻崔氏》:“性嚴明,有高節,歷覽書傳,多所聞知。” 宋 葉適 《漢陽軍新修學記》:“一其趨向,厚其師友,畜其聞知,廣其倫類。”

(3).謂由傳聞傳授而有所認識。語本《孟子·盡心下》:“由 文王 至於 孔子 ,五百有餘歲,若 太公望 、 散宜生 ,則見而知之;若 孔子 ,則聞而知之。” 清 顏元 《存學編·總論諸儒講學》:“其郊使見知聞知者,知尊慕 孔 孟 ,善談名理,不作惡,不奉釋老名號。” 秦牧 《藝海拾貝·鮮荔枝和乾荔枝》:“古代 墨 家把知識來源分為三類,這就是‘親知’、‘聞知’、‘說知’……‘聞知’是從旁人口頭或書面傳授得來的知識。”

契厚

謂交往密切,感情深厚。 元 秦簡夫 《東堂老》楔子:“居士與老夫最是契厚,請猜猜我這病症咱。”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 史 性儉素,曾與京宦 米公 萬鍾 契厚。” 清 李漁 《風箏誤·閨哄》:“下官 戚天袞 ,字 補臣 ,與 詹烈侯 是同榜兄弟,最相契厚。”

談無

《晉書·王衍傳》:“ 魏 正始 中, 何晏 、 王弼 等祖述《老》《莊》,立論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無也者,開物成務,無往不存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萬物恃以成形,賢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無之為用,無爵而貴矣。’ 衍 甚重之。惟 裴頠 以為非,著論以譏之,而 衍 處之自若。”後以“談無”指談說“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的觀點。 宋 蘇軾 《明日南禪和詩不到故重賦數珠篇》之二:“説有陋 裴頠 ,談無笑 王衍 。”

情親

(1).親人。《呂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見大樹,必解衣懸冠倚劍而寢其下,大樹非人之情親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 南朝 宋 鮑照 《學古》詩:“北風十二月,雪下如亂巾,實是愁苦節,惆悵憶情親。” 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四折:“我對此景無箇情親,怎不教痛心酸轉添淒楚!” 魯迅 《集外集拾遺·<所聞>》詩:“忽憶情親焦土下,佯看羅襪掩啼痕。”

(2).感情親切。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詩:“童稚情親四十年,中間訊息兩茫然。” 宋 楊萬里 《雨晴得毗陵故舊書》詩:“知我近來頭白盡,寒暄語外更情親。”

去思

謂地方士民對離職官吏的懷念。語出《漢書·何武傳》:“欲除吏,先為科例以防請託,其所居亦無赫赫名,去後常見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去思一借之情,愈久彌結。” 宋 歐陽修 《與韓忠獻王書》:“ 廣陵 嘗得明公鎮撫,民俗去思未遠。” 郁達夫 《留別同學》詩:“ 魯君 不解封 東嶽 ,莫立豐碑作去思。”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刻銘

(1).在金石等器物上鏤刻文字。《漢書·郊祀志下》:“大臣子孫刻銘其先功,臧之於宮廟也。” 唐 杜甫 《贈司空王公思禮》詩:“洗劍 青海 水,刻銘 天山 石。”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斛銘》:“家中量衡無二致,刻銘於斛之四面:出以是,入以是,子孫永如是。”

(2).刻於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宋書·宋白傳》:“ 泰山 有 唐玄宗 刻銘。”

翠珉

石碑的別稱。 宋 黃庭堅 《題淡山岩》詩之一:“惜哉 次山 世未顯,不得雄文鑱翠珉。” 元 謝應芳 《謝復鄒忠公墓田》詩之六:“府公遺愛沾幽壤,吏部文章勒翠珉。”

詩詞推薦

  • 送李秀才赴舉

    姚合唐代〕羅剎樓頭醉,送君西入京。秦吳無限地,山水半分程。海上煙霞濕,關中日月明。登科舊鄉里,當為改嘉名。
    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原文_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吳感勾歸安簿

    宋祁宋代〕苑花聯醉七經春,獵佩當年一采綸。京邑風塵初倦客,楚傖塗轍欲妨人。信潮暮送吳艎穩,公秫秋供箬酎醇。江外
  • 答問游廬山日子

    董嗣杲宋代〕欲游廬山恨不遍,遊子先須兩腳健。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問路空徬徨。人言五老山水窟,半是神仙半是佛。獨行
  • 偈頌三十六首

    釋如珙宋代〕夜來地動葭灰起,百草頭邊一寸春。抖摟精神急薦取,生老病死不饒人。
    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原文_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湖上晚景四首

    宋庠宋代〕春溜來無限,新蒲綠未齊。蒼煙山帶北,紅浪日平西。野鶩時孤往,林鸚忽並啼。一篇行一曲,依約似青溪。
  • 小池

    張煒宋代〕恰恰方池款竹齋,風搖窗扇掩還開。無端半夜疏荷雨,更帶秋聲入夢來。
    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原文_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南春懷

    李白唐代〕青春幾何時,黃鳥鳴不歇。天涯失鄉路,江外老華發。心飛秦塞雲,影滯楚關月。身世殊爛漫,田園久蕪沒。歲晏
    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原文_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賀王嘉玉生日

    陳藻宋代〕九袠安裝開二,鄉閭敬老成。今朝壽者出,明日聖人生。孫重勞昏嫁,奴猶課耨耕。乾坤無暫息,翁嫗合營營。
  • 寄龔漕六首

    吳芾宋代〕葺得南園過一春,無從再見物華新。匆匆相別休相憶,已有風流賢主人。
    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原文_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秋夕樓居

    吳融唐代〕月里青山淡如畫,露中黃葉颯然秋。危欄倚遍都無寐,只恐星河墮入樓。
    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原文_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太平莊行宮聯

    乾隆清代〕生機對物觀其妙;義府因心護所寧。
  • 挽合肥蔡相侯聯

    方士淦清代〕愛客滿堂,下榻憶逢秋圃月;別君一載,臨風遙悵暮天雲。
  • 呦呦

    林逋宋代〕深林摵摵分行響,淺葑茸茸疊浪痕。春雪滿山人起晚,數聲低叫喚籬門。
  • 春來燕

    杜荀鶴唐代〕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畫閣也知寬。大須穩擇安巢處,莫道巢成卻不安。
    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原文_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彙輯四庫全書聯句

    乾隆清代〕重熙累洽萬年清,蒙業承庥戒滿盈。爰以右文期鑑古,欣茲嘉會集聯𢋫。 谷辰典洽初筵啟,芸籍題拈大雅鏗。
  • 和白都官見贈

    司馬光宋代〕齒疏鬢白兩眸昏,萬事無堪老病身。脫粟猶沾太倉祿,法冠仍忝外台臣。直緣迂僻求閒地,豈是孤高慕古人。英俊
  • 王子晉廟

    白居易唐代〕子晉廟前山月明,人聞往往夜吹笙。鸞吟鳳唱聽無拍,多似霓裳散序聲。
    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原文_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五泄山寺

    廖虞弼宋代〕招提深鎖綠苔幽,故遣高人向此留。萬疊雲山從地涌,雙源瀑布自天流。風翻象宇松聲碎,雨過禪房竹翠浮。試問
  • 六言

    章甫宋代〕飢腸有句欲吐,陋巷無人肯來。薄晚飄風驟雨,終年枯木寒灰。
    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原文_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上德安王文甫生辰)

    石孝友宋代〕麥秋天氣,正玉杓斡暑,熏弦鳴律。浴佛生朝初過也,還數佳辰三日。筮水呈祥,夢熊葉慶,寶運符千一。太平朝
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原文_送交代茹安禮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