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

作者:李孫宸 朝代:明代

原文

白社分攜憶歲時,招邀此地即蓬池。

山家幾變仙靈在,秋色將分鳥鵲知。

大藥不傳丹灶火,遠心應共白雲期。

清光容易留杯底,肯惜更闌席更移。

詩詞問答

問:《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龍友彭伯時戴安仲從弟代驤賦》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2. 抄本題下有“戊午”二字。又“夕”字抄本作“日”。

參考注釋

白社

(1).地名。在 河南省 洛陽市 東。 晉 葛洪 《抱朴子·雜應》:“ 洛陽 有道士 董威輦 常止 白社 中,了不食, 陳子敍 共守事之,從學道。”亦見《晉書·隱逸傳》。 唐 吳筠 《高士詠·董威輦》:“ 董京 依 白社 ,散髮詠玄風。”

(2).地名。在 湖北省 荊門市 南。《清一統志·湖北·荊門州》:“ 白社 ,在 荊門州 南一百二十里。《名勝志》:古隱士之居,以白茅為屋,因名。 唐 都官 鄭谷 常居此。”

(3).借指隱士或隱士所居之處。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林鐘六月》:“但某白社狂人,青緗末學。” 唐 白居易 《長安送柳大東歸》詩:“白社羈遊伴, 青門 遠別離。” 宋 范仲淹 《唐異詩序》:“華車有寒苦之述,白社為驕奢之語。”

(4).特指某些社團。 清 吳偉業 《茂苑相公謝政遄歸招邀燕賞》詩之二:“蟲鶴變餘存白社,刼灰飛盡表青山。”此指復社。 沉礪 《感懷》詩之八:“忘機白社閒揮麈,息影 青門 學種瓜。” 汪文溥 《題亞子<分湖舊隱圖>》詩:“仍世築壇盟白社,一朝避地驅黃犢。”以上指南社。 郁達夫 《胡邁來詩會有所感步韻以答》:“歡聯白社居千日,淚灑 新亭 酒一杯。”此指白燕社。

(5).白蓮社的省稱。 唐 賈島 《巴興作》詩:“寒暑氣均思白社,星辰正別憶皇都。” 明 何景明 《游賢隱寺》詩:“自能來白社,不用 遠公 ( 慧遠 )求。” 清 吳偉業 《靈岩觀設戒》詩:“不信 黃池 會,今看白社開。”參見“ 白蓮社 ”。

(6).特指 隋 末農民起義的一個團體。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四節:“ 李密 大破自 洛陽 出擊的 隋 軍,聲威大振…… 譙郡 黑社、白社、 濟北 張青特 、 上 洛 周比洮 、 胡驢賊 等都來歸附。”

分攜

離別。 唐 李商隱 《飲席戲贈同舍》詩:“洞中屐響省分攜,不是花迷客自迷。” 宋 吳文英 《風入松》詞:“樓前緑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清 秋瑾 《失題》詩:“惜別階前雨,分攜水上萍。”

歲時

一年;四季;季節

前所謂權門者,自歲時優臘一刺之外,即經年不往也。——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招邀

亦作“ 招要 ”。邀請。 南朝 宋 謝惠連 《泛湖歸出樓中翫月》詩:“輟策共駢筵,並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吳王》詩之三:“灑掃 黃金臺 ,招邀青雲客。” 宋 蘇軾 《越州張中舍壽樂堂》詩:“高人自與山有素,不待招邀滿庭戶。” 清 陳廷敬 《施愚山見寄長歌和答》:“憶昔相逢客京輦,城南華徑紛招要。” 葉敬常 《割雲亭雅集》詩:“瓊樓玉宇最高處,文酒招邀樂不支。”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蓬池

(1).古澤藪名。即 逢澤 。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 東南, 戰國 魏 地,本 逢忌 之藪。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二:“徘徊 蓬池 上,還顧望 大梁 。” 唐 韋應物 《大梁亭會李四棲梧作》詩:“至今 蓬池 上,遠集八方賓。” 明 何景明 《黃河篇》:“ 蓬池 已在 梁園 里,嘯歌緑水洪波起。”

(2).即 蓬萊池 。在 陝西省 長安縣 大明宮 蓬萊殿 附近。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荷靜 蓬池 鱠,冰寒 郢水 醪。”原註:“每學士初上賜食,皆是 蓬萊池 魚鱠。” 明 李東陽 《鏡川楊淑人壽》詩:“門臨 杜曲 天相接,膾出 蓬池 手自調。”

山家

(1).山野人家。《南史·賊臣傳·侯景》:“山家小兒果攘背, 太極殿 前作虎視。” 唐 杜甫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詩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飯射麋新。” 明 高啟 《一剪梅·閒居》詞:“竹門茅屋槿籬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風物似山家。”

(2).隱士。 宋 梅堯臣 《九華隱士居陳生寄松管筆》詩:“一獲山家贈,令吾媿汝曹。” 清 張爾岐 《蒿庵閒話》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見後亦還之。 魏野 留 富鄭公 名刺,作山家之寶,亦以 鄭公 故,非通例也。” 魏野 ,見《宋史·隱逸傳上》。

(3).泛指僧道者流。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吳東昇》:“年八十,臨終作詩曰:‘……念我行藏無大過,請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願,休信山家吉與凶。’”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鄢趙爭寵》:“同去山家走一遭……實不相瞞,學生為老母有疾,特求 赤肚子 僊丹。”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稱。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宋代佛教》:“意見終於不能一致,而分裂為兩派, 知禮 等稱為山家,即稱 晤恩 等為山外。”參見“ 山家宗 ”。

仙靈

神仙。 晉 左思 《吳都賦》:“圖以雲氣,畫以仙靈。” 南朝 宋 鮑照 《代升天行》:“從師入遠岳,結友事仙靈。” 清 吳敏樹 《游大雲山記》:“﹝ 大雲山 ﹞此去可百里,仙靈之所居也。”

秋色

(1) 一種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大藥

道家的金丹。 唐 杜甫 《贈李白》詩:“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 唐 白居易 《浩歌行》:“既無長繩繫白日,又無大藥駐朱顏。” 清 孫枝蔚 《句容遇顏含章請予題二顏公祠》詩:“或尋神仙求大藥,或隨老衲坐 * 。” 章炳麟 《五無論》:“大藥既成,入腹不腐,神仙之説固然。”

不傳

不移動。《禮記·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蓆、枕、幾不傳。” 鄭玄 註:“傳,移也。”

不傳習。《史記·五帝紀論》:“ 孔子 所傳 宰予 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 司馬貞 索隱:“二者皆非正經,故 漢 時儒者以為非聖人之言多不傳學也。”

灶火

(1) 〈方〉

(2) 廚房

(3) 燒飯的灶

灶火上蒸了一鍋飯

遠心

深遠的心機。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遠心曠度,贍智宏材。”《三國志·魏志·傅嘏傳》“ 傅嘏 字 蘭石 ” 南朝 宋 裴松之 註:“ 嘏 友人 荀粲 ,有清識遠心,然猶怪之。” 唐 楊炯 《從弟去溢墓志銘》:“玉振金聲,筆有餘力,遠心天授,高興生知。” 明 許三階 《節俠記·俠晤》:“看他遠心曠度,翩翩豪舉, 劉生 一腔熱血,今番有用處了。”

離散之心。《國語·楚語上》:“若斂民利以成其私慾,使民蒿焉忘其安樂,而有遠心,其為惡也甚矣。” 韋昭 註:“遠心,叛離。”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光容

對人儀容的敬稱。 唐 裴鉶 《傳奇·崑崙奴》:“所願既申,雖死不悔,請為僕隸,願侍光容。” 宋 陳師道 《欽慈皇后輓詞》之一:“未有如椽筆,光容可得陳。” 明 袁宏道 《途中懷大兄詩》:“光容若平昔,天服粲游戱。”

更闌

更深夜殘。 唐 方乾 《元日》詩:“晨雞兩遍報更闌,刁斗無聲曉露乾。” 宋 劉克莊 《軍中樂》詩:“更闌酒醒山月落,綵縑百段支女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如今已是更闌時候,妾身出來了,不可復進。”

更移

變遷;改變。 宋 曾鞏 《太平州與本路轉運狀》:“伏念更移歲序,阻越道途。” 清 姚燮 《雙鴆篇》詩:“一飢一飽與郎共,山崩川竭無更移。” 蔣光慈 《我要回到上海去》詩:“這半年啊!我固然奔波瘦了, 上海 的景象也有許多更移的。”

詩詞推薦

  • 與友人對酒吟

    杜荀鶴唐代〕憑君滿酌酒,聽我醉中吟。客路如天遠,侯門似海深。新墳侵古道,白髮戀黃金。共有人間事,須懷濟物心。
    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原文_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的賞析_古詩文
  • 孫花翁墓

    王鎡宋代〕詞入秦樓唱至今,夜魂應共水仙吟。墳前幾樹桃花月,照得風流不死心。
  • 臨江仙·峭壁參差十二

    牛希濟唐代〕峭壁參差十二峰,冷煙寒樹重重。瑤姬宮殿是仙蹤。金爐珠帳,香靄晝偏濃。一自楚王驚夢斷,人間無路相逢。至
    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原文_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張希穎筠坡圖

    章甫宋代〕緣坡種竹自成趣,籃輿造門今有誰。張侯好事果絕俗,因人隔江來覓詩。披圖識面恨不早,更愛諸公妙詞藻。繁霜
    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原文_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的賞析_古詩文
  • 濱州道中四首

    晁補之宋代〕身隨符檄塞壘,家與琴書鄴都。白酒清談憶汝,黃花佳節愁予。
  • 絕句六十四首

    張伯端宋代〕徒施巧偽為功力,認取他家不死方。壺內旋添留命酒,鼎中收取返魂漿。
    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原文_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南曲

    張耒宋代〕平湖碧玉煙波闊,芰荷風起秋香發。採蓮女兒紅粉新,舟中笑語隔煙聞。高系紅裙袖雙卷,不惜浮萍沾皓腕。爭先
  • 懷寄寇元弼王文舉十首之七局中歸

    賀鑄宋代〕不見西街客,歸來即閉門。胡床面南樹,鳥鵲啅黃昏。
  • 聖藥皇

    王玉峰明代〕都道是張相公不敢把名傳。他可猛過項羽力拔山。勇過項羽力拔山。小生:原來是張元這廝。從來軍中呼他為相公
  • 平岡治

    張繼先宋代〕千松萬竹蔭真祠,多少尋真不記歸。枕石池台全似古,穿雲溪澗一如飛。玄猿夜久鳴寥閴,黃鶴風高入太微。直自
  • 題海雲亭

    古愚元代〕目前多少古今情,盡在太湖湖上亭。舸艦浮空雲葉亂,屬鏤瀋水浪花腥。一杯瀲灩吞雲夢,數點蒼茫認洞庭。明日
  • 水龍吟 過南劍雙溪樓

    辛棄疾宋代〕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
    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原文_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的賞析_古詩文
  • 復用前韻

    李彌遜宋代〕來轅去櫂自驚頻,七十無多半在陳。寸步家山不歸去,空留猿鶴占青春。
    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原文_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

    賀鑄宋代〕彼美吳姝唱,繁會闔閭邦。千坊萬井,斜橋曲水小軒窗。縹緲關山台觀。羅綺雲煙相半。金石壓掁撞。痴信東歸虜
  • 尋汪道士不遇

    劉禹錫唐代〕仙子東南秀,泠然善馭風。笙歌五雲里,天地一壺中。受籙金華洞,焚香玉帝宮。我來君閉戶,應是向崆峒。
  • 再次韻·其三

    李彭宋代〕古木千章夏陰合,瓮頭別作醉鄉春。草玄不是揚雄事,定自免為投閣人。
  • 蝶戀花

    佚名宋代〕因授之以貽崔氏,自是復容之。朝隱而出,暮隱而入,同安於曩所謂西廂者,幾一月矣。張生將之長安,先以情諭
  • 送張簽判游開先

    釋真淨宋代〕步入青松裹,迢迢一徑通。漸分華藏界,深隱法王官。道與神仙別,人非世俗同。欲知西祖意,庭柏老春風。
    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原文_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的賞析_古詩文
  •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釋正覺宋代〕太行之雪春不消,黃河之月夜更饒。家風許清白,身世自超搖。離微器重,出沒機調。光燄波瀾俱滿淨,珊瑚林樹
  • 陽朔鑒山寺

    劉坦齋宋代〕鑒山最有登臨勝,門巷縈迴知幾重。此日樓頭瞻御墨,何時天上覩飛龍。關河痛隔魚紋斷,臣子遙申虎拜恭。欲托
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原文_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選傳貞父陶搖光何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