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孩兒原文
神堂廟宇偏誰做。
無過是烈士忠臣宰輔。
但生情發意運機謀。
早明彰報應非誣。
云:哥哥。這椿事你不與我斷。誰斷。唱:難道陽世間官府多機變。
陰府內神靈也混俗。
把森羅殿都做了營生鋪。
有錢的免了他輪迴六道。
無錢的去受那地獄三塗。
詩詞問答
問:耍孩兒的作者是誰?答:鄭廷玉
問:耍孩兒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耍孩兒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問:鄭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鄭廷玉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元曲選 冤家債主 第三折
參考注釋
神堂
(1).供神的處所。 唐 白居易 《草茫茫》詩:“一朝盜掘墳陵破,龍槨神堂三月火。” 明 沉常 《再生紀異錄》:“元宵夜,月光澄湛,皎如白日。邑前神堂火起, 嚴大尹 拜滅之。戒市人勿張燈。” 許地山 《無憂花》:“那個神堂,不曉得還有沒有神,若是有,咱們光著身子下去,怕褻瀆了受責罰。”
(2).中醫針灸穴位名。 晉 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卷三:“神堂,在第五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五壯。”
廟宇
供神佛或歷史上名人的處所
無過是
(1).不外乎,只不過。《新編五代史平話·梁史上》:“小生慣誦經史,教導鄉里徒弟,無過是教他學習個孝弟忠信的道理。”
(2).沒有勝過。《清平山堂話本·洛陽三怪記》:“這一年四季,無過是春天,最好景致。”
烈士
(1) 為正義事業而犧牲的人
烈士紀念碑
(2) 有抱負、志向高遠的男子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忠臣
忠於君主,為君主效忠的官吏
忠臣之分。——《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宰輔
輔政的大臣。一般指宰相。 漢 王符 《潛夫論·本政》:“ 周公 之為宰輔也,以謙下士,故能得真賢。”《宋書·隱逸傳·陶潛》:“ 潛 弱年薄宦,不潔去就之跡,自以曾祖 晉 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自 高祖 王業漸隆,不復肯仕。” 唐 趙璘 《因話錄·商下》:“ 林甫 ( 李林甫 )出中書至寺,自以宰輔之尊,意謂功曹便於下馬處趨見,功曹乃於門內哭以待之。” 清 龔自珍 《<乾祿新書>自序》:“本朝宰輔,必由翰林院官。”
生情
(1).萌生愛憐之情。《晉書·庾純傳》:“自中世以來,多為貴重順意,賤者生情,故令 釋之 、 定國 得揚名於前世。” 南朝 梁簡文帝 《倡婦怨情詩二十韻》:“散誕披紅帔,生情新約黃。”
(2).猶言矯飾情態。 北周 庾信 《鏡賦》:“暫設粧奩,還抽鏡屜。競學生情,爭憐今世。”
(3).猶蓄意。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卷下:“ 朱沖和 五經及第,恃其強敏,好乾忤人。所在伺察瑕隙,生情爭訟。”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四折:“我便道誰合毒藥來,你便道是俺老子來;我便道誰生情造意來,你便道是俺老子來。”《水滸傳》第二七回:“ 王婆 生情造意,哄誘通姦,唆使本婦下藥毒死親夫。”
發意
(1).產生某種意念。 晉 道安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序》:“從始發意,逮一切智曲成決,著八地無染,謂之智也。”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記游廬山》:“僕初入 廬山 ,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殆應接不暇,遂發意不欲作詩。”《元典章·戶部六· * 》:“據 石治民 所招,即係自行發意雕板印造 * 。”《醒世姻緣傳》第九二回:“自從 姜氏 居莊,伺候的人雖然不敢欺心侮慢,只是欠了體貼,老人家自己不發意梳梳頭,旁人便也不強他。”
(2).表現心意。 張彥遠 《法書要錄》卷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與梁武帝論書啟》:“所奉三旨,伏循字跡,大覺勁密。竊恐既以言發意,則應言而新,手隨意運,筆與手會,故意得諧稱,下情歡仰,寳奉愈至。”
(3).猶提議。 宋 梅堯臣 《雙羊山會慶堂記》:“初餘一發意,吾鄉孝子義士鹹助以資。”
運機
(1).指能轉動的觀測天象的儀器。 漢 徐幹 《中論·歷數》:“昔者聖王之造歷數也,察紀律之行,觀運機之動,原星辰之迭中,寤晷景之長短。”
(2).運用計謀。 明 袁宗道 《祭兵部尚書張公文》:“ 浙 之役,戍卒游徼,先後大訌,而公出奇運機,咄嗟安堵。”
明彰
明白;明顯。《水滸傳》第九十回:“今者拜辭還京,某等眾兄弟此去前程如何,萬望吾師明彰點化。”《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如今再説一個肆行不孝,到底不悛,明彰報應的。”《再生緣》第五二回:“艷冶妍辭情暗露,深憐厚愛意明彰。”
報應
(1) 指有施必有報,有感必有應,故現在之所得,無論禍福,皆為報應
(2) 回報。公正的懲罰行為或效果
一意孤行理所應當引起惱怒的報應
哥哥
(1) 稱同父母或父母一方所生比自己年長的男子。對同輩男子的尊稱
(2) 像大哥或比作大哥者
(3) 亦作“哥哥兒”。對年輕人的稱呼
那捉笊籬的哥哥吃打了。——《古今小說》
(4) 對父親的稱呼
奶奶!我接爹爹去來。(正旦雲)…你哥哥這其間未是他來時節,怎抵死的要去接。——元· 白樸《牆頭馬上》
不與
不贊成
仁陷於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難道
莫非,表示加強反問的語氣
難道現在證據還不夠嗎?
世間
人世間;世界上。《百喻經·觀作瓶喻》:“諸佛大龍出,雷音徧世間。”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三:“有飲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唐 裴鉶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間非老奴不能斃此犬耳。” 宋 陸游 《高枕》詩:“高枕閒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藝到極精處,皆可成名,強如世間浮泛詩文百倍。” 楊朔 《滇池邊上》:“自古以來,人們常有個夢想,但願世間花不謝,葉不落,一年到頭永遠是春天。”
官府
(1) 舊指地方國家行政機關
他這件官司並無難斷之處,從前的官府,都因礙著臉面,所以如此。——《紅樓夢》
(2) 舊稱封建官吏
俄而大轎抬著一個烏帽猩袍的官府過去。——《紅樓夢》
機變
隨機應變;機智靈活
攻城之機變。——《墨子·公輸》
此子機變,可使以其技鳴。——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善於機變
陰府
陰間;冥府。 宋 徐鉉 《稽神錄·貝禧》:“此乃陰府要職,何易及□,君何辭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侍奉公病》:“料想奴家,不久歸陰府。可惜一家,三個怨鬼在冥途。” 清 袁枚 《新齊諧·莊明府》:“宴畢, 莊 知為陰府,因問終身之事可預知否?”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四七章:“ 吳堅 ,你肯不肯替俺寫個介紹信,讓俺到陰府見你們的 四敏 ,看他要不要俺這塊料?”
神靈
(1) 指各類神
上天神靈
狄杜大驚失色,以為奴隸們受神靈保佑,屢淹不死。——《死海不死》
(2) 神異;神奇
生而神靈
(3) 指魂魄;靈魂
混俗
謂混同世俗,不清高超脫。 唐 楊於陵 《贈毛仙翁》詩:“先生 赤松 侶,混俗遊人間。”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 藏幾 工詩好酒,混俗無拘檢。” 元 無名氏 《冤家債主》第三折:“難道陽世間官府多機變,陰府內神靈也混俗,把 森羅殿 都做了營生鋪?”
森羅殿
迷信傳說中指閻羅居住的宮殿
頃刻間遊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元· 關漢卿《竇娥冤》
營生
(1) 謀生方式和手段
飼養牲畜是他的營生
(2) 職業和工作
找個營生
有錢
擁有錢財
輪迴
佛家認為世間眾生,莫不輾轉生死於六道之中,生死像輪子旋轉的過程
六道
(1).謂耳、目、鼻、口及 * 之前後二孔。《管子·君臣下》:“四肢不通,六道不達,曰失。” 尹知章 註:“六道,謂上有四竅下有二竅也。”
(2).佛教語。謂眾生輪迴的六去處: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 南朝 陳 徐陵 《報德寺剎下銘》:“三心斷縛,六道除怨。”《新唐書·傅弈傳》:“ 西域 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塗六道嚇愚欺庸。”
地獄
(1) 某些宗教的說法,指人死後靈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對
(2)
(3) 比喻受苦受難的地方
(4) 黑暗、喧鬧、混亂和壞人無法無天的地方
三塗
(1).山名。在 河南 嵩縣 西南, 伊水 之北,亦稱 崖口 ,又稱 水門 。《左傳·昭公四年》:“ 四岳 、 三塗 、 陽城 、 大室 、 荊山 、 中南 ,九州之險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 四岳 三塗 ,實不一姓;金城湯池,未若人和。”
(2).同“ 三途 ”。佛教語。《百喻經·夫婦食餅共為要喻》:“墜墮三塗,都不怖畏。”《新唐書·傅奕傳》:“ 西域 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塗六道,嚇愚欺庸。” 明 張居正 《答宣大巡撫言虜求佛經》:“示之以三塗六道之苦,誘之以人天福果之説。” 清 蔣士銓 《臨川夢·譜夢》:“情將萬物羈,情把三塗繫,《小雅》《離騷》結就情天地。”
同“ 三途 ”。《西遊記》第十一回:“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塗六道,蒙誘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