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其四原文
仙人降瑤序,風露清壇場。
朗詠玉書文,遙上綠雲章。
閶闔啟中夜,五色垂景光。
霓旌導絳節,授以長生方。
湛然守中扃,不迎亦不將。
瓊漿酌天和,玉芝茹春香。
手種蟠桃花,坐待三千霜。
相從廣成子,鸞鵠參翱翔。
詩詞問答
問:古詩·其四的作者是誰?答:張師愚
問:古詩·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張師愚的名句有哪些?答:張師愚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出處:宛陵群英集卷一
參考注釋
仙人
神話和童話中指神通廣大、長生不老的人
瑤序
即瑤廂。 南朝 梁 江淹 《倡婦自悲賦》:“粵自 趙 東,來舞 漢 宮。瑤序金陳,桂枝嬌風。”參見“ 瑤廂 ”。
風露
(1).風和露。《韓非子·解老》:“時雨降集,曠野閒靜,而以昏晨犯山川,則風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齡 《東溪翫月》詩:“光連虛象白,氣與風露寒。” 郁達夫 《采石磯》二:“昨天晚上,因為月亮好得很, 仲則 竟犯了風露,在園裡看了一晚的月亮。”
(2).猶風寒。《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那老媽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風露,一病不起。”
壇場
(1).古代設壇舉行祭祀、繼位、盟會、拜將等大典的場所。《史記·封禪書》:“諸祠各增廣壇場,珪幣俎豆,以差加之。”《漢書·高帝紀上》:“於是 漢王 齋戒設壇場,拜 信 ( 韓信 )為大將軍。”《後漢書·劉玄傳》:“眾雖多而無所統一,諸將遂共議立 更始 為天子。二月辛巳,設壇場於 淯水 上沙中,陳兵大會, 更始 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南齊書·禮志上》:“息殿去壇場既遠,郊奉禮畢,旋幸於此。” 宋 歐陽修 《太清宮燒香》詩:“壇場夜雨蒼苔古,樓殿春風碧瓦寒。” 王闓運 《<衡陽縣誌>序》:“ 乾隆 分治,剏立壇場。”
(2).法壇。佛家講經說法之所。 唐 柳宗元 《南嶽般舟和尚二碑》:“佛法至於 衡山 ,及 津大師 始修起律教,由其壇場而出者,為 * 。” 唐 皇甫冉 《送延陵陳法師赴上元》詩:“ 延陵 初罷講, 建業 去隨緣。翻譯推多學,壇場最少年。” 清 袁枚 《新齊諧·陳紫山》:“ 陳 目且瞑,強起張目答曰:‘來原無礙,去亦何妨?人間天上,一個壇場。’言畢,跏趺而逝。”
(3).指政壇,政治舞台。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五章:“凡登壇場而執政者皆男子也。”
朗詠
高聲吟誦。《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凝思幽巖,朗詠長川。” 李周翰 註:“朗,高也。凝思坐於幽巖,高詠臨於長川。”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序》:“方披襟朗詠,餞斜光於碧岫之前;散髮高吟,對明月於青溪之下。” 元 於立 《春遊天湖》詩:“朗詠《招隱》作,悲吟《黃竹》章。”
玉書
(1).論玉的書。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竊見玉書稱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純漆,赤擬雞冠,黃侔蒸粟。”
(2).表示祥瑞的書簡。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夫子未生時,有麟吐玉書於闕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繼衰 周 而素王。’” 文斐 《癸酉元旦試筆並呈素生子俊篪生芸盦》詩:“玉書本屬儒家瑞,問道何年再吐麟?”
(3).指《黃庭內景經》。亦泛指道書。《黃庭內景經·上清章》:“是曰玉書可精研,詠之萬過昇三天。” 梁丘子 註:“此經亦曰玉書。” 唐 常建 《張天師草堂》詩:“時節開玉書,窅映飛天言。” 宋 范仲淹 《移丹陽郡先游茅山作》詩:“偶尋靈草逢芝圃,欲叩真關借玉書。”
(4).皇家所藏之書。 唐 李遠 《贈弘文杜校書》詩:“曉隨鵷鷺排金鎖,靜對鉛黃校玉書。”
(5).天子的詔書。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玉書下,褒懿績,促曹裝。帝宸天近,紅斾東去帶朝陽。”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南城》:“芙蓉闕下玉書宣,午日恩頒侍從前。”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 尹文端公 贈詩云:‘他日玉書傳詔日,江天何處覓漁翁?’”
雲章
(1).語出《詩·大雅·棫樸》:“倬彼雲漢,為章於天。” 鄭玄 箋:“雲漢之在天,其為文章,譬猶天子為法度於天下。”後用“雲章”指帝王的文章。 宋 歐陽修 《仁宗御飛白記》:“而雲章爛然,輝映日月。” 宋 蘇軾 《謝賜燕並御書進詩》:“人間一日傳萬口,喜見雲章第一篇。”
(2).指文彩蜚然的文章。 金 趙秉文 《就劉雲卿第與同院諸公分韻得發字》:“今年視草直金鑾,雲章妙手看揮發。”
(3).彩雲。 王明清 《揮麈後錄》卷二引 宋 李質 曹組 《艮岳百詠詩·松徑》:“夾路成行一樣清,吟風篩月自亭亭。雲章正寫人間瑞,坐待雲根長茯苓。” 元 虞集 《觸石墜馬臥病寄溉之學士敬仲參書》詩之一:“雨餘草氣千原合,日下雲章五色交。”
(4).道教的典籍。《雲笈七籤》卷一二二:“瓊簡瑤函,爰敷寶訓;雲章鳳篆,鹹演秘文。”
閶闔
(1) 傳說中的天門
閶,天門也。楚人名門曰閶闔。——《說文》
排閶闔而入帝宮。——《史記·司馬相如傳》
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屈原《楚辭·離騷》
(2) 宮門的正門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中夜
半夜。《書·冏命》:“怵惕惟厲,中夜以興,思免厥愆。” 孔 傳:“言常悚懼惟危,夜半以起。”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唐 杜牧 《投知己書》:“自十年來,行不益進,業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將赴重慶贈陳此生感懷》詩:“中夜起徘徊,寒螿何淒切!”
五色
指青、黃、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種色彩
五色紛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景光
(1).猶祥光。《後漢書·郎顗傳》:“若還 瓊 徵 固 ,任以時政, 伊尹 、 傅説 ,不足為比,則可垂景光致休祥矣!。” 唐 李邕 《唐贈太子少保劉知柔神道碑》:“增河海之渥澤,近日月之景光。”
(2).光陰。 漢 蘇武 《詩》之四:“願君崇明德,隨時愛景光。” 明 方孝孺 《上巳約友登南樓再次前韻》:“志士惜景光,登麓已知岑。” 清 李果 《示兩兒》詩之二:“努力愛景光,汝曹從此始。”
(3).光景;景況。 唐 劉禹錫 《問大鈞賦》:“抗陛級乎重霄兮,異人間之景光。” 清 汪懋麟 《送林淡亭視學中州》詩:“聖朝沐浴四十載,景光略與當年同。”
霓旌
(1).相傳仙人以雲霞為旗幟。《楚辭·劉向<九嘆·遠逝>》:“舉霓旌之墆翳兮,建黃纁之總旄。” 王逸 註:“揚赤霓以為旌。” 前蜀 韋莊 《喜遷鶯》詞:“香滿衣,雲滿路,鸞鳳繞身飛舞。霓旌絳節一羣羣,引見 玉華君 。” 宋 錢易 《南部新書》癸:“ 高駢 在 淮南 ,有贄歌者,末章云:五色真龍上漢時,願把霓旌引煙策。” 明 夏完淳 《觀濤》詩:“海女霓旌乍有無,雷鼓填填 屏翳 怒。”
(2).綴有五色羽毛的旗幟,為古代帝王儀仗之一。亦借指帝王。 唐 杜甫 《哀江頭》詩:“憶昔霓旌下 南苑 ,苑中萬物生顏色。” 明 陸采 《懷香記·假公薦舉》:“閶闔欲開,霓旌飄颻乎翠樹;冕旒方坐,仙仗森簇于丹墀。”
絳節
(1).古代使者持作憑證的紅色符節。 南朝 梁簡文帝 《讓驃騎揚州刺史表》:“故以彈壓六戎,冠冕九牧,豈止司隸絳節,金吾緹騎。” 唐 駱賓王 《從軍中行路難》詩:“絳節朱旗分日羽,丹心 * 酬明主。” 明 顧大典 《青衫記·樂天蒙召》:“感吾皇寵召,趨命還朝,絳節朱輪,紫泥丹詔,履舃重登廊廟。”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十六:“絳節夾青幢,鳴珂愉且閒。”
(2).傳說中上帝或仙君的一種儀仗。 唐 杜甫 《玉台觀》詩之一:“中天積翠玉臺遙,上帝高居絳節朝。”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九:“天下 神霄 ,皆賜威儀,設於殿帳座外。面南,東壁,從東第一架六物:曰錦繖、曰絳節、曰寳蓋、曰珠幢、曰五明扇、曰旌。” 明 屠隆 《綵毫記·仙官列奏》:“ 太清 宮殿九霞高,玉珮羣真絳節朝。” 清 吳偉業 《清涼山贊佛》詩之三:“諸天過峯頭,絳節乘銀鸞。”
長生
(1).永久存在或生存;壽命很長。《老子》:“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莊子·在宥》:“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 唐 杜甫 《月》詩:“入河蟾不沒,擣藥兔長生。”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三三:“且莫空山聽雨去,有人花底祝長生。”
(2).指道家求長生的法術。 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 淮南王 ,好長生,服食鍊氣讀仙經。” 宋 蘇軾 《過大庾嶺》詩:“仙人拊我頂,結髮授長生。”
(3). 唐 宮 長生殿 的省稱。 明 無名氏 《解三酲·詠馬嵬事》曲:“再不見鬭草龍池春晝暖,再不見私語 長生 秋夜迢。”參見“ 長生殿 ”。
湛然
(1).清澈貌。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二十:“不數日,果大雨。見大石中裂開一井,其水湛然。”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寺左右雜樹疎頒,有一石泉,方丈餘,清水湛然。”《剪燈新話·鑑湖夜泛記》:“顏貌紅澤,雙瞳湛然。” 明 謝讜 《四喜記·久旱祈神》:“白檀焚獻,怪舉首青天湛然。”
(2).安然貌。《大戴禮記·四代》:“僉然湛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王戎 七歲,亦往看,虎承間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 戎 湛然不動,了無恐色。”《雲笈七籤》卷六二:“譬如嬰兒居胎中,湛然不動。”
(3).淡泊。 南朝 宋 謝靈運 《佛影銘》序:“容儀端莊,相好具足,莫知始終,常自湛然。” 唐 韓偓 《地爐》詩:“禪客釣翁徒自好,那知此際湛然心。”亦指清靜。 隋 王通 《中說·周公》:“其上湛然,其下恬然。” 阮逸 註:“湛、恬皆靜。” 宋 蘇軾 《觀妙堂記》:“我所居室,汝知之乎?沉寂湛然,無有喧爭。”
(4).清醒貌。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飲量》:“ 臨溪 一一指揮僮僕扶掖登榻,然後從容登輿去。神志湛然,如未飲者。” 清 王韜 《<淞濱瑣話>自序》:“然昏厥睯眩中,此心湛然,尚覺可用。”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但現在的自己卻是湛然清醒,明白了自己所處的地位。”
守中
保持內心的虛無清靜。《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王純甫 註:“中也者,中也;虛也,無也,不可言且名者也。”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勁健》:“飲真茹強,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謂存雄。”《雲笈七籤》卷十:“夫守中自然之法,不能曉知天地人物所從出,不能知道之根源變化所由緣。”
不將
(1).不送。《莊子·應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成玄英 疏:“將,送也。”
(2).猶不長。 唐 元結 《呂公表》:“嗚呼!使公年壽之不將也,天其未厭兵革,不愛蒼生歟?”按,《楚辭·嚴忌<哀時命>》:“白日晼晚其將入兮,哀余壽之弗將。” 王逸 註:“將猶長也。”
(3).陰陽家語。指宜於婚嫁的吉日。陰陽家謂:“陽將傷夫,陰將傷婦;陰陽俱將,夫婦俱傷;陰陽不將,夫婦榮昌。”見《協紀辨方書·義例·陰陽不將》。《儒林外史》第十回:“ 陳和甫 選在十二月初八日不將大吉,送過吉期去。”
瓊漿
傳說中神仙飲的仙水,代指好酒
瑤池瓊漿千杯少
天和
(1).謂自然和順之理;天地之和氣。《莊子·庚桑楚》:“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莊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 成玄英 疏:“汝形容端雅,勿為邪僻,視聽純一,勿多取境自,然和理歸至汝身。”《淮南子·俶真訓》:“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於地德。” 唐 孟郊 《蜘蛛諷》詩:“萬類皆有性,各各稟天和。”《紅樓夢》第十六回:“且父母在家,思想女兒,不能一見,倘因此成疾,亦大傷天和之事。”
(2).謂人體之元氣。《文子·下德》:“目悅五色,口肥滋味,耳淫五聲,七竅交爭,以害一性,日引邪欲,竭其天和,身且不能治,奈治天下何!” 晉 葛洪 《抱朴子·道意》:“精靈困於煩擾,榮衛消於役用。煎熬形氣,刻削天和。” 宋 蘇軾 《和寄天選長官》詩:“虛懷養天和,肯徇奔走鬧。”《封神演義》第一百回:“ 李靖 等慰之曰:‘陛下當善保天和,則臣等不勝慶幸。’” 清 顧炎武 《寄子嚴》詩:“不幸喪厥明,猶能保天和。”
(3).天氣和暖。 明 何景明 《立春日作》詩之二:“鳥鳴知天曙,冰泮知天和。”
玉芝
(1).芝草的一種,又稱白芝。《文選·張衡<思玄賦>》:“聘 王母 於 銀臺 兮,羞玉芝以療飢。” 李善 註:“《本草經》曰:白芝,一名玉芝。” 宋 蘇軾 《再游徑山》詩:“共愛絲杉翠絲亂,誰見玉芝紅玉琢?” 明 潘恩 《七星岩》詩:“八桂玉芝空翳翳,青泥丹灶故輝輝。”
(2).草藥名。即鬼臼。 宋 陸游 《過鄰家戲作》詩:“醅瓮香浮花露熟,藥欄土潤玉芝新。”自註:“玉芝謂鬼臼,山家多有之。”
(3).草藥名。黃精別名。 明 王象晉 《 * ·藥一·黃精》:“黃精,一名黃芝,一名玉芝草。”
(4).蝦蟆別名。 厲荃 《事物異名錄·昆蟲·蝦蟆》引 晉 葛洪 《神仙傳》:“ 益州 北平山 有蝦蟆,謂之玉芝, 王喬 食之成仙。”
(5).比喻賢才。 唐 劉禹錫 《哭呂衡州》詩:“一夜霜風彫王芝,蒼生望絶士林悲。”
蟠桃
(1).神話中的仙桃。據《論衡·訂鬼》引《山海經》:“滄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據《太平廣記》卷三引《漢武內傳》載:七月七日, 西王母 降,以仙桃四顆與帝。帝食輒收其核, 王母 問帝,帝曰:“欲種之。” 王母 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夏地薄,種之不生。”帝乃止。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為時傳之壽》詞:“蟠桃未熟,千歲容與且人間。” 清 黃遵憲 《車駕駐開封府》詩:“諸侯香草方氈幕, 西母 蟠桃又綺筵。”
(2).桃的一種。果形扁圓,味甘美,汁不多。 宋 毛滂 《清平樂》詞:“欲助我公壽骨,蟠桃等見開花。”
(3).傳說中的山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披山窮木禾,駕海逾 蟠桃 。”參見“ 蟠木 ”。
(4).見“ 蟠桃勝會 ”。
坐待
坐等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相從
(1).跟隨,在一起。《史記·日者列傳》:“ 宋中 為中大夫, 賈誼 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從論議。”《漢書·食貨志上》:“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蘇軾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詩:“相從結茆舍,曝背談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類·狸》:“弟與之相從半年,且賴渠拯恤,義均伉儷,難誣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併。 宋 蘇軾 《岐亭》詩序:“凡余在 黃 四年,三往見 季常 ,而 季常 七來見余,蓋相從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兒生了,老在家裡的理無,我將女兒與你兒子,你兒子留在這裡做女婿,兩家相從了。”
廣成子
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晉 葛洪 《神仙傳·廣成子》:“ 廣成子 者,古之仙人也。居 崆峒 之山石室之中。 黃帝 聞而造焉。” 唐 陳子昂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軒轅台》詩:“尚想 廣成子 ,遺跡白雲隈。”一說即 老子 。《莊子·在宥》:“ 黃帝 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 廣成子 在於空同之山,故往見之。” 陸德明 釋文:“ 廣成子 ,或雲即 老子 。”
鸞鵠
鸞與鵠。比喻賢臣。 唐 鮑君徽 《奉和麟德殿宴百僚應制》:“玉筵鸞鵠集,仙管鳳皇調。” 元 虞集 《賦壺洲》:“魚龍夜護黃金鼎,鸞鵠晨朝紫綺裘。”
翱翔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飛行或盤旋
展翅翱翔於兩三千米高空的雄鷹,一下子就能發現地面上寬廣範圍內的一隻小兔或小雞。——《眼睛與仿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