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令

作者:朱鼎 朝代:明代

得勝令原文

烈轟轟羯鼓震天鳴。沸騰騰鐵馬追風騁。

亂紛紛犀象壯軍聲。密層層旗纛遮天冥。

奮武威北伐南征。國破城平。

直待要立馬吳山頂。真箇是將猛兵勍。

入中原遷周鼎。醜:氣崢崢跨海噬長鯨。

喧嚇嚇飛騎過蔥嶺。黑黯黯蠻雨暗江汀。

白茫茫瘴霧迷山徑。喊一聲日墜天傾。

地裂山崩。管取一戰定東京。

怕甚么天府金城。早教晉君臣來系頸。

詩詞問答

問:得勝令的作者是誰?答:朱鼎
問:得勝令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玉鏡記 第九出

參考注釋

烈轟轟

猶言烈烈轟轟。形容聲勢浩大。 清 李漁 《風箏誤·習戰》:“憑著你烈轟轟人馬強,矯騰騰牙爪張,扶佐俺掠了金殊,據了城池,做了君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磯》:“不羞,做英雄到盡頭;難收,烈轟轟東去舟。”

鼓震

謂鼓聲高鳴。 漢 應瑒 《馳射賦》:“旝動鼓震,譟聲雷潰。” 唐 許渾 《汴河亭》詩:“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

騰騰

(1) 比喻盛、旺盛。如:熱氣騰騰;怒火騰騰;怨氣騰騰;殺氣騰騰

(2) 朦朧;迷糊貌

枯腸發發澆成浪,醉眼騰騰看作嵐。——清· 錢謙益《謝藐姑太僕送酒》

(3) 升騰

(4) 表示鼓聲、心跳聲、腳步聲的象聲詞

鐵馬

(1) 披鐵甲的戰馬;鐵騎

鐵馬冰河入夢來。——宋·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金戈鐵馬

(2) 掛在宮殿、廟宇等屋檐下的銅片或鐵片,風吹過時能互相撞擊發出聲音

追風

(1).駿馬名。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法雲寺》:“ 琛 在 秦州 ,多無政績,遣使向 西域 求名馬,遠至 波斯國 ,得千里馬,號曰‘追風赤驥’。”

(2).泛指名馬。 唐 張祜 《愛妾換馬》詩:“綺閣香銷華廄空,忍將行雨換追風。” 明 馮夢龍 《情史·情憾·朝雲》:“公答詩曰:‘……只為山行多險阻,故將紅粉換追風。’”

(3).形容馬行之速。《文選·曹植<七啟>》:“駕超野之駟,乘追風之輿。” 李善 註:“超野、追風,言疾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名實》:“騁逸足以追風。” 陳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書樓夜坐雜感》詩:“天馬奔騰霧靄空,翩乎逐電與追風。”

(4).追隨前人的風尚。《宋書·孝義傳·郭原平》:“ 永興 郭原平 世稟孝德,洞業儲靈,深仁絶操,追風曠古,棲貞處約,華耇方嚴。”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是以 枚 賈 追風以入麗, 馬 揚 沿波而得奇。”

(5).謂追逐風情。 唐 蔣防 《霍小玉傳》:“﹝ 鮑十一娘 ﹞性便辟,巧言語,豪家戚里,無不經過,追風挾策,推為渠帥。” 張友鶴 註:“追風,指追求女人的行為。”

(6).迎風,隨風。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御淮》:“單尖寶鐙挑,把追風膩旗兒裊。”

亂紛紛

喧囂吵鬧

亂紛紛的人群

犀象

(1).犀牛和象。《孟子·滕文公下》:“﹝ 周公 ﹞驅虎豹犀象而遠之。” 晉 左思 《蜀都賦》:“孔翠羣翔,犀象競馳。” 宋 陸游 《玉局觀拜東坡先生海外畫像》詩:“氣力倒犀象,律呂諧鸞鳳。”《說岳全傳》第十一回:“凡劍之利者,水斷蛟龍,陸剸犀象。”

(2).犀角和象牙。 秦 李斯 《上書秦始皇》:“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文選·張衡<東京賦>》:“賤犀象,簡珠玉。” 呂延濟 註:“犀象,牙角也。”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李汧公 勉 為 嶺 南節度使,罷鎮。行到 石門 停舟,悉搜家人犀象,投於江中而去。”

軍聲

(1).軍樂。《周禮·春官·大師》:“大師,執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凶。”《文選·張衡<東京賦>》:“次和樹表,司鐸授鉦,坐作進退,節以軍聲。” 薛綜 註:“言聲中進退,取鐘鼓旌之節。”

(2).軍隊的聲威、聲勢。 唐 鄭吉 《楚州修城南門記》:“以嚴教令,以壯都鄙,以張軍聲。” 明 吳騏 《感時書事寄計子山陸孝曾》詩:“廟略慙 靈武 ,軍聲謝朔方。” 郭希仁 《從戎紀略》:“及大軍回省, 雲山 及 邱彥彪 已至 乾州 ,軍聲復振,而 萬炳南 屢書告急。”

(3).軍中的喧鬧之聲。 唐 趙嘏 《錢塘》詩殘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清 方文 《泊紫沙洲》詩:“醉餘一覺纔安枕,又聽軍聲四面譁。”

密層層

嚴實或稠密貌。《再生緣》七四回:“紅緑紙,剪花紋,口兒封得密層層。” 巴金 《滅亡》第一章:“熱鬧的景象引誘他挨近了這人群,而且居然在密層層的人堆中分開一條小道,擠進去了。” 茅盾 《鍛鍊》十二:“小小的院子裡有一架葡萄棚,花時已過,卻不見有累累的果實,只是那密層層的肥大的綠葉引起了牆外過路人的羨慕。”

旗纛

飾以鳥羽的大旗。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旗纛旄麾,飛揚晻藹。” 明 沉榜 《宛署雜記·經費上》:“工部祭旗纛,霜降取用。”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詩之三:“何來三峯矗,鼎立峙旗纛。”

遮天

遮蔽天空。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量眾多或氣勢旺盛。《水滸傳》第八六回:“忽見陰雲閉合,黑霧遮天,白晝如夜,不分東西南北。”《禪真逸史》第三四回:“再説 段韶 奉旨帶領大軍十萬征討 杜伏威 ,果是旌旗蔽日,殺氣遮天。” 明 馮夢龍 《邯鄲夢·黃榜招賢》:“你把招賢榜作寄私書,遮天袖掩賢關路。”

武威

(1).軍事威力。《管子·版法》:“武威既明,令不再行。”《史記·秦始皇本紀》:“武威旁暢,振動四極,禽滅六王。” 唐 杜甫 《重經昭陵》詩:“翼亮貞文德,丕承戢武威。”

(2).古代將軍名號。 唐 李商隱 《少將》詩:“族亞 齊 安陸 ,風高 漢 武威 。”此指武威將軍 劉尚 。

北伐

(1).向北方進軍征討。《左傳·僖公九年》:“ 齊侯 不務德而勤遠略,故北伐 山戎 ,南伐 楚 ,西為此會也。”《南史·宋明帝紀》:“﹝ 沉攸之 ﹞率眾北伐。”《三國演義》第四四回:“吾自離 鄱陽湖 ,便有北伐之心,雖刀斧加頭,不易其志也!”

(2).特指1926年至1927年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戰爭。這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 * 領導下,以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為基礎進行的一次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治的革命戰爭。因這次戰爭從 廣東 出師北伐,所以叫北伐戰爭。 許地山 《人非人》:“他想:她也是一個北伐進行中的革命女同志,雖然沒有何等的資格和學識,卻也當過好幾個月戰地委員會底什麼秘書長一類的職務。”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脫穎自北伐,初勝 湘江 曲。秋風掃落葉,鐵軍聲威立。”

南征

(1).南行。《易·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楚辭·離騷》:“濟 沅 湘 以南征兮,就 重華 而陳詞。” 王逸 註:“征,行也。”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詩:“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清 宋琬 《舟次清源贈彼岸禪師》詩:“風塵冉冉南征客,暫繫扁舟到講堂。”

(2).征伐南方。《書·仲虺之誥》:“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唐 韓愈 《送區弘南歸》詩:“ 穆 昔南征軍不歸,蟲沙猿鶴伏以飛。” 清 宋琬 《寄楊猶龍方伯》詩之二:“南征諸將繫戈船, 司馬 文章《喻蜀》傳。”

破城

攻破城邑。《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 武安君 南挫彊 楚 ,北威 燕 趙 ,戰勝攻取,破城墮邑,不知其數,臣之功不如也。”

直待

一直等到;直要。 唐 司空圖 《楊柳枝壽杯詞》之七:“直待玉窗塵不起,始應金雁得成行。”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僧 可遵 者,詩本凡惡,偶以‘直待眾生總無垢’之句為 東坡 所賞。”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直待我掛著拐幫閒鑽懶,縫合脣送暖偷寒。”

立馬

(1) 騎在站立不動的馬上;駐馬

立馬挺槍

(2) 〈方〉∶馬上

你叫他立馬回電話

山頂

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態可分為平頂、圓頂、尖頂(又稱山峰),在地形圖上一般比較主要的山頂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線

真箇

〈方〉∶的確;真的

他真箇生氣了

中原

(1) 指黃河中下游地區

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北虜僭盜中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平原;原野

周鼎

(1).指 周 代傳國的九鼎。《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 還,過 彭城 ,齋戒禱祠,欲出 周 鼎 泗水 ,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九:“ 薊門 重險舊 堯 封, 周 鼎銷沉 泗水 蹤。”參見“ 九鼎 ”。

(2). 春秋 時 楚莊王 覬覦王位,因伐戎之便而至 周 境,遂問 定王 使臣 周 鼎之大小、輕重。事見《左傳·宣公三年》。後因以“周鼎”借指國家政權。 唐 張說 《開元正歷握乾符頌》:“ 神龍 中興, 周 鼎歸 唐 。” 陳毅 《贛南遊擊詞》:“強寇北國問 周 鼎,大軍西去渡 金沙 ,抗日要開花。”參見“ 問鼎 ”。

(3).比喻寶器。 漢 賈誼 《吊屈原賦》:“於嗟嚜嚜兮,生之無故!斡棄 周 鼎兮寶康瓠。” 晉 葛洪 《抱朴子·擢才》:“洪鐘 周 鼎,不為委淪而輕其體。”

(4).古星名。屬后髮座。 漢 甘公 石申 《星經·周鼎》:“周鼎三星,足狀,雲鼎足星,在攝提大角西,主神鼎。”

崢崢

(1).高峻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三》:“南北兩石山復崢崢屏立。” 清 蔣士銓 《臨川夢·哱叛》:“屹崢崢如斗孤城大,反覺得軍容暇。”

(2).深貌。 南朝 宋 鮑照 《觀漏賦》:“彼崢崢而行溢,此冉冉而逾衰。”

跨海

跨越大海。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談,《淮南》有傾天折地之説。”《隋唐演義》第三九回:“妾等各處尋覓不見,那曉得陛下跨海而游。” 阿英 《關於鄭成功的二三事》:“克服了一切困難,跨海收復了當時為 荷蘭 人侵占的 中國 土地-- 台灣 。”

長鯨

(1).大鯨。 晉 左思 《吳都賦》:“長鯨吞航,修鯢吐浪。”《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長鯨擊水, 天吳 覆舟。” 宋 陸游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鯨。”

(2).喻巨寇。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論逆臣則呼為問鼎,稱巨寇則目以長鯨。” 唐 黃滔 《明皇回駕經馬嵬坡賦》:“長鯨入鼎兮中原,六龍迴轡兮 蜀 門。” 明 王世貞 《綱鑑會纂·梁元帝》:“ 淮海 長鯨,雖雲授首, 襄陽 短狐,未全革面。”

飛騎

(1).快馬。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飛騎黃金勒,香車翠鈿裝。”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時有良醫 薛子勉 者,家 芋江 ,距城二十里,病且亟,迺飛騎迎之。”《明史·徐文溥傳》:“貢獻本有定製,乃無故馳騁飛騎,出入都城,伺察動靜。”

(2). 唐 禁軍名。 貞觀 十二年 唐太宗 置左右屯營於 玄武門 ,其兵稱“飛騎”。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貞觀 中,揀材力驍捷善馳射者,謂之‘飛騎’。上出遊幸,則衣五色袍,乘六閒馬,猛獸皮韉以從。”《舊唐書·職官志三》:“初, 太宗 選飛騎之尤驍健者,別署百騎,以為翊衛之備。 天后 初,加置千騎, 中宗 加置萬騎,分為左右營,置使以領之。”《舊唐書·高仙芝傳》:“命 仙芝 領飛騎、彉騎及 朔方 、 河西 、 隴右 應赴京兵馬,並召募關輔五萬人,繼 封常清 出 潼關 進討。”《新唐書·兵志》:“﹝ 貞觀 ﹞十二年,始置左右屯營於 玄武門 ,領以諸衛將軍,號‘飛騎’。”《新唐書·百官志四上》:“﹝左右羽林軍﹞掌統北衙禁兵,督攝左右廂飛騎儀仗。大朝會,則周衛階陛;巡幸,則夾馳道為內仗。”

黑黯

見“ 黑暗 ”。

雨暗

言陰雨時天色昏暗。 唐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見招早出赴會馬上先寄六韻》:“雨暗三秋日,泥深一尺時。” 宋 蘇軾 《南歌子·寓意》詞:“雨暗初疑夜,風回忽報晴。” 元 趙孟頫 《次韻觀復表兄見簡》之二:“泥深妨步屟,雨暗只空村。”

江汀

(1).江邊平地。 南朝 梁 江淹 《雜詞·構象台》:“立孤臺兮山岫,架半室兮江汀。” 唐 杜牧 《寄崔鈞》詩:“兩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 清 顧炎武 《贈路舍人澤溥》詩:“江汀失警蹕,一死魂猶視。”

(2).指江中小洲。

白茫茫

一望無邊的白——用以指雪、霧、大水等

下了一場大雪,田野上白茫茫一片

瘴霧

猶瘴氣。 唐 韓愈 《杏花》詩:“浮花浪蘂鎮長有,纔開還落瘴霧中。” 宋 曾鞏 《送江任序》:“其山行水涉沙莽之馳,往往則風霜冰雪瘴霧之毒之所侵加。” 郭沫若 《前茅·太陽沒了》:“猛烈的妖氣瘴霧卻是漫野彌天。”

迷山

在山林中迷失方向、道路。 逯斐 《獵人小屋·迷山》:“他聽老調查隊員們說過,老林四面全是一樣的樹,一個人迷山了,怎么也摸不出來的呀!”

地裂

(1).由於地殼變動而土地開裂。《後漢書·和帝紀》:“秋七月乙巳, 易陽 地裂。”《宋史·外國傳二·夏國下》:“﹝ 紹興 ﹞十三年三月,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湧出黑沙。”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委巷叢談》:“ 弘治 五年六月二十四日,大風,西山水發,山崩地裂, 西湖 溢。”

(2).土地的裂縫。 唐 杜甫 《後苦寒行》之一:“玄猿口噤不能嘯,白鵠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補地裂!”

山崩

懸崖、陡坡上岩石和砂土突然破裂、崩落的現象。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夫日食由乎交分,山崩起於朽壤。”《宋書·五行志五》:“ 元康 四年三月, 蜀郡 山崩 * 。”參見“ 山崩川竭 ”。

管取

包管。 宋 楊萬里 《竹枝歌》:“ 吳 儂一隊好兒郎,只要舩行不要忙,著力大家齊一拽,前頭管取到 丹陽 。” 元 鄭光祖 《三戰呂布》第一折:“破陣弓開秋月滿,催軍鼓凱陣雲孤,明朝管取成功效,方顯人間大丈夫。”《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老哥哥,你明日切切不可提起;如提著一字,管取你我今日這片心神都成畫餅。”

東京

日本首都。在關東平原南端東京灣北岸,人口1192.7萬(1989)

甚么

什麼。 唐 呂岩 《贈江州太平觀道士》詩:“不知甚么漢,一任輩流嗤。” 元 劉唐卿 《蔡順奉母》第二折:“要我這婆婆好,不問要甚么,都得捨。”《水滸傳》第五四回:“ 李逵 道:‘你使的甚么鳥好,教眾人喝采!’”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對江煙火更大,江橋被煙包圍著,甚么也看不見。”

天府

天然的府庫,比喻物產富饒

天府之土。——《三國志·諸葛亮傳》

金城

如金屬鑄成的堅固城牆

金城千里。——漢· 賈誼《過秦論》

君臣

(1).君主與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陽禮教讓賦》:“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義;禮無違者,遂詣賓主之情。”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黃陶庵集外詩》:“當日君臣荒樂,文武酣嬉之狀,如遇目前。”

(2).中醫方劑中的主藥與輔藥。《素問·至真要大論》:“方制君臣何謂也? 岐伯 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雲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藥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吳金 害了個寒症, 陳小四 假意殷勤,贖藥調理。那藥不按君臣,一服見效, 吳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調飲啜》:“可見性好之物,多食不為祟也,但亦有調劑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與食較,則食為君而肉為臣。”詳“ 君臣佐使 ”。

系頸

用繩子拴著脖子,表示投降伏罪

當系頸蠻邸。——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俛首系頸。——漢· 賈誼《過秦論上》

詩詞推薦

  • 胡朝潁宋代〕科名成後竟如何。
    得勝令原文_得勝令的賞析_古詩文
  • 趙文宋代〕三更星月寒炯炯,四更霜風吹斷梗。曉來宇宙忽成空,萬里天河墮無影。人間世界積滓穢,化作太清無色境。天上
    得勝令原文_得勝令的賞析_古詩文
  • 延平江上呈吳國華先生

    陳淵宋代〕青山如偉人,可望不可制。屹然瞰碧流,龍翔虎豹視。春風何時來,草木舞深翠。禽鳥暖相依,飛鳴得真意。誰言
  • 題汪水雲詩卷

    夏天民宋代〕仰峰花昨夜三尺花雪,梅花吟老坐如橛。道人吸扉來摻別,茗盌冰膠不堪啜。袖中枝桐半皴裂,為予載拊舒鬱結。
  • 【中呂】喜春來過普天樂

    趙岩〔元代〕琉璃殿暖香浮細,翡翠簾深卷燕遲,夕陽芳草小亭西。間納履,見十二個粉蝶兒飛。一個戀花心,一個攙春意。一
    得勝令原文_得勝令的賞析_古詩文
  • 七星山

    李弼宋代〕乘興上東山,天風拂壯顏。七星連地脈,一竅透天關。玄鶴何年去,丹爐盡日閒。我因厭塵俗,到此不知還。
    得勝令原文_得勝令的賞析_古詩文
  • 次廉布書事三首呈郎中機宜韻

    鄧仁憲宋代〕明月杖頭掛,嘯歌滄海邊,自聞獅子吼,盡吐野狐涎。酒興如流水,詩詞似直弦。岩花應未老,更上白雲巔。
    得勝令原文_得勝令的賞析_古詩文
  • 留題聞氏林亭小山

    釋智圓宋代〕簷前狀奇險,咫尺見清幽。鳥下疑靈鷲,僧過認沃洲。危遮虛檻月,冷奪遠峰秋。始信紅塵里,豪家有勝游。
  • 多情(庚午年在桃林場作)

    韓偓唐代〕天遣多情不自持,多情兼與病相宜。蜂偷野蜜初嘗處,鶯啄含桃欲咽時。酒盪襟懷微駊騀,春牽情緒更融怡。水香
  • 謝史計使寄建茗

    趙汝騰宋代〕皇華珍意辦頭綱,余馥吾儕也得嘗。黯戇終然言有味,仝衰那得字搜腸。耕雲隴畔知無憾,貯月瓢中剩有香。獨念
  • 汩羅廟

    趙希鄂宋代〕懷沙一死固堪傷,千載修名實未亡。舉國無人君不悟,斯文有幸日爭光。讒言枉以艾蕭惡,正論終歸蘭芷香。解印
  • 不飲

    胡仲弓宋代〕之子青州裔,生來契分疎。難從將進酒,屢下絕交書。翁面空浮蟣,樽前但取魚。任他賢與聖,清濁不關渠。
  • 長信宮

    紫靜儀清代〕玉台妝罷無人見,傷心空自悲團扇。秋草偏生長信宮,春風只在昭陽殿。殿里君王酒半熏,嬌歌雅舞爭紛紛。三千
    得勝令原文_得勝令的賞析_古詩文
  • 和葉父賦海棠三首

    王洋宋代〕斫竹移松傍淺樊,牡丹時節尚輕寒。向家庭院花如錦,獨為窮忙未得看。
    得勝令原文_得勝令的賞析_古詩文
  • 聖母梓宮安奉地宮詩以志痛

    乾隆清代〕龍輴駕已乘,片刻駐難增。臨穴惴其慄,百身贖莫能。無言惟泣血,有恨益填膺。藏地曷其忍,呼天渺弗應。
  • 山泉(一作李才江詩)

    楊發唐代〕半空飛下水,勢去響如雷。靜徹啼猿寺,高陵坐客台。耳同經劍閣,身若到天台。濺樹吹成凍,鄰祠觸作灰。深中
  • 送僧文江

    鮑溶唐代〕吳王劍池上,禪子石房深。久慕白雲性,忽勞青玉音。孤高知勝鶴,清雅似聞琴。此韻書珍重,煩師出定吟。
    得勝令原文_得勝令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安成詩

    謝靈運南北朝〕昔在先道。垂誥亨鮮。亦曰於豹。調和韋弦。清靜有默。平正無偏。欽隆令績。慰沃願言。
  • 菊花新

    葛長庚宋代〕寶鴨溫香,訴絲城寸意。記當年事,悶本愁基。人間天上,只爭得那些兒。吃禁持。卻念九霄風味。清晨雁字。一
  • 老柏三首

    陳師道宋代〕歲月那能記,風霜亦飽經。槁乾仍故節,潤澤出新青。色與江波共,聲留靜夜聽。輝輝垂重露,點點綴流螢。
    得勝令原文_得勝令的賞析_古詩文
得勝令原文_得勝令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