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紵詞

作者:郭晞宗 朝代:宋代

白紵詞原文

遙夜迢迢夜未央,井梧月色啼寒螿,感時念往誰不傷。

婕妤寵絕辭昭陽,手中團扇篋中藏。

吳姬織紵秋蟬翼,一絲往復千情積。

金粟尺量金斗熨,為君裁袍為君惜,同盛同衰莫相失。

詩詞問答

問:白紵詞的作者是誰?答:郭晞宗
問:白紵詞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元陳世隆《宋詩拾遺》卷二三

參考注釋

遙夜

長夜。《楚辭·九辯》:“靚杪秋之遙夜兮,心繚悷而有哀。” 南朝 宋 謝靈運 《燕歌行》:“調弦促柱多哀聲,遙夜明月鑒帷屏。” 唐 白居易 《和談校書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遙夜涼風 楚 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時。” 魯迅 《集外集拾遺·<無題>詩之一》:“故鄉黯黯鎖玄雲,遙夜迢迢隔上春。”

迢迢

(1) 形容遙遠。也作“迢遞”

千里迢迢

(2) 漫長;長久

夜迢迢

恨迢迢

夜未央

夜未盡,謂夜深還未到天明。《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孔穎達 疏:“謂夜未至旦。” 三國 魏 曹丕 《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宋 楊萬里 《除夕留子上伯玉子西小酌》詩:“維風及雨歲雲暮,不醉無歸夜未央。” 清 吳嘉紀 《擬古》詩:“酒闌親昵散,嗟哉夜未央!”

月色

月光

寒螿

(1).即寒蟬。 漢 王充 《論衡·變動》:“是故夏末蜻蛚鳴,寒螿啼,感陰氣也。”《爾雅·釋蟲》“蜺寒蜩” 晉 郭璞 註:“寒螿也。似蟬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蟬鳴。’”《文選·謝惠連〈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 李善 注引 許慎 《淮南子》註:“寒螿,蟬屬也。”一說指水鳥。見《文選·劉鑠〈擬行行重行行〉詩》 李善 注引 高誘 《淮南子》注。參見“ 寒蟬 ”、“ 寒將 ”。

(2).借指深秋的鳴蟲。 唐 張仲素 《秋思》詩之一:“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螿淚溼衣。” 元 薩都剌 《滿江紅·金陵懷古》詞:“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螿泣。” 陳三立 《雨》詩:“懷人江海斷,鐙火訴寒螿。”

感時

感慨時序的變遷或時勢的變化。 漢 王逸 《九思·哀歲》:“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清 吳敏樹 《九日鹿角登高》詩序:“而騷人賦客,又或喜為感時傷物之語,以益其悲。” 錢基博 《吳祿貞傳》:“ 祿貞 能為詩,感時撫事,隨口吟唱,如不經意。”

婕妤

古時宮中的女官名,是妃嬪的稱號

昭陽

(1).歲時名。十乾中癸的別稱,用於紀年。《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淮南子·天文訓》:“亥在癸曰昭陽。” 高誘 註:“在癸,言陽氣始萌,萬物合生,故曰昭陽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歲次昭陽,月在大梁。”

(2). 漢 宮殿名。後泛指后妃所住的宮殿。《三輔黃圖·未央宮》:“ 武帝 時,後宮八區,有 昭陽 ……等殿。” 漢 班固 《西都賦》:“ 昭陽 特盛,隆乎 孝成 。” 唐 王昌齡 《長信怨》詩:“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 昭陽 日影來。” 清 葉永年 《燕》詩:“閒向主家談故事, 昭陽 臺榭已凝塵。”

團扇

(1).圓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宮內多用之,又稱宮扇。 唐 王昌齡 《長信秋詞》之三:“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暫徘徊。” 元 梁寅 《玉階怨》詩:“團扇且棄置,夕氣涼轉添。”《紅樓夢》第二七回:“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 劉大白 《秋扇》詩:“一陣秋風,收拾起多少團扇。”

(2).樂府歌曲名。指《團扇郎歌》。 宋 賀鑄 《訴衷情》詞:“臨風再歌《團扇》,深意屬何人?” 宋 王灼 《碧雞漫志·歌曲存亡》:“至 唐 武后 時,舊曲存者,如《白雪》、《公莫舞》、《巴渝》、《白苧》、《子夜》、《團扇》……等,六十三曲。”參見“ 團扇歌 ”。

(3).樂府歌曲名。指 漢 班婕妤 所作《怨歌行》。因詩中有“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等詩句,故名。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漢婕妤班姬》:“《團扇》短章,詞旨清捷,怨深文綺。”

中藏

(1).內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其人嗜粥,故中藏實。”

(2).指內心情感或腹中才學。 清 沉德潛 《說詩晬語》卷上:“比興互陳,反覆唱嘆,而中藏之懽愉慘戚,隱躍欲傳。”《歧路燈》第十一回:“﹝ 侯冠玉 ﹞説了一會話,大約語言甜俗,意味粗淺,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3).喻詩文內容。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格局》:“予謂文字之新奇在中藏,不在外貌。”

(4).中藏府的省稱。

吳姬

吳 地的美女。 唐 王勃 《採蓮曲》詩:“蓮浦夜相逢, 吳 姬 越 女何丰茸。” 宋 蘇軾 《王伯敭所藏趙昌花·梅花》詩:“殷勤小梅花,仿佛 吳 姬面。”《 * 詞話》第二三回:“出則錦衣駿馬,歸時 越 女 吳 姬。” 清 貝青喬 《自編軍中紀事詩》:“重見 吳 姬村店裡,太平軍士滿壚頭。”

蟬翼

(1).蟬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極輕極薄的事物。《楚辭·卜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洪興祖 補註:“ 李善 云:‘蟬翼,言薄也。’”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比崇高於贅疣,方萬物乎蟬翼。”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八:“ 維揚 軟縠如雲英, 亳郡 輕紗似蟬翼。” 何其芳 《畫夢錄·秋海棠》:“這初秋之夜,如一襲藕花色的蟬翼一樣的紗衫,飄起淡淡的哀愁。”

(2).引申為輕視。 唐 李白 《相和歌辭·來日大難》:“道重天地,軒師 廣成 ,蟬翼九五,以求長生。”

(3).借指蟬鬢。《清平山堂話本·柳耆卿詩酒翫江樓記》:“雲鬢輕梳蟬翼,娥眉巧畫春山。”參見“ 蟬鬢 ”。

一絲

(1).一根蠶絲。常喻微少或極細之物。 宋 葉適 《贈勝上人》詩:“遣臘冰千筋,勾春柳一絲。” 明 劉基 《擬連珠》之二七:“蓋聞拂雲之松,生於一豆之實;聳壑之魚,穿於一絲之溜,是以忽細事者禍必盈,輕小敵者亡必驟。”

(2).指一點。《老殘遊記》第十六回:“這些情節, 子謹 卻一絲也不知道。” 巴金 《秋》二:“ 高忠 看見 克定 這樣鎮靜,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往復

(1) 來回;反覆

循環往復

(2) 往來

通信往復

金粟尺

即鈿尺。尺上的星點用金粟嵌成。 唐 杜甫 《白絲行》:“繰絲須長不須白, 越 羅 蜀 錦金粟尺。” 仇兆鰲 註:“尺以金粟飾之,富貴家之物。” 金 元好問 《贈答張教授仲文》詩:“倒鳳顛鸞金粟尺,裁斷瓊綃三萬匹。”

量金

用量器計量黃金。喻不惜重價。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雖傾城量金,珠玉盈河,不能得此寶。” 前蜀 盧延讓 《樊川寒食》詩之二:“五陵年少麤於事,栲栳量金買斷春。”

衰莫

見“ 衰暮 ”。

詩詞推薦

白紵詞原文_白紵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