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耤禾詞·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耕耤禾詞·其二原文

祖識應知地德洪,青壇禮樂秩昭融。

會心合撰禹無間,黻冕還同溝洫崇。

詩詞問答

問:耕耤禾詞·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耕耤禾詞·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耕耤禾詞·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八十八

參考注釋

祖識

熟習知悉。《國語·魯語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 韋昭 註:“祖,習也;識,知也。”

地德

(1).大地的本性;大地的德化恩澤。《管子·問》:“理國之道,地德為首。君臣之禮,父子之親,覆育萬人,官府之藏,彊兵保國,城郭之險,外應四極,具取之地。” 尹知章 註:“法地以為政,故曰地德為首。”《國語·魯語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 韋昭 注引 虞翻 曰:“地德所以廣生。”《文子·上仁》:“貪主暴君,涸漁其下,以適無極之欲;則百姓不被天和履地德矣。”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數》:“天德施,地德化,人德義。”

(2).謂大地賜恩。 南朝 梁 沉約 《光宅寺剎下銘》序:“若夫朱光所耀,彤雲所臨,非止天眷,兼因地德。”

(3).土地所產之物,指五穀。《淮南子·俶真訓》:“當此之時,萬民猖狂,不知東西,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於地德。” 高誘 註:“地德,五穀。”

青壇

帝王春日郊祭用的土台。 漢 劉楨 《黎陽山賦》:“南蔭 黃河 ,左覆 金城 。青壇承祀,高碑頌靈。” 南朝 陳 張正見 《從籍田應衡陽王教作詩》之三:“草發青壇外,花飛蒼玉前。” 唐 徐彥伯 《奉和幸新豐溫泉宮應制》:“青壇環玉甃,紅礎鑠金光。”一本作“ 青坻 ”。

禮樂

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禮記·樂記》:“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穎達 疏:“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呂氏春秋·孟夏》:“乃命樂師習合禮樂。” 高誘 註:“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利人民;樂所以移風易俗,盪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詩之三:“禮樂攻吾短,山林引興長。”

昭融

(1).謂光大發揚。語出《詩·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終”。 毛 傳:“融,長。朗,明也。” 高亨 註:“融,長遠。” 唐 韓愈 《河中府連理木頌》:“天子之光,庶德昭融,神斯降祥。” 明 吳承恩 《二郎搜山圖歌》:“ 軒轅 鑄鏡 禹 鑄鼎,四方民物俱昭融。” 清 顧炎武 《同族兄存愉拜黃門公墓》詩:“賢兄能發憤,陳跡遂昭融。”

(2).借指帝王的鑑察。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策行遺戰伐,契合動昭融。”

會心

領悟於心

會心的微笑

無間

(1) 中間沒有間隙

親密無間

(2) 不間斷

氣象觀測,日夜無間

(3) 不分別

無間是非

黻冕

古時祭服。《論語·泰伯》:“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朱熹 集註:“黻,蔽膝也,以韋為之;冕,冠也;皆祭服也。”《宋書·禮志五》:“ 夏後 崇約,猶美黻冕。” 宋 葉適 《梁父吟》:“黻冕兮茅蒲,袞衣兮襏襫。”

溝洫

(1).田間水道。《周禮·考工記·匠人》:“匠人為溝洫……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 鄭玄 註:“主通利田間之水道。” 晉 左思 《蜀都賦》:“溝洫脈散,疆里綺錯,黍稷油油,稉稻莫莫。” 曹禺 等《膽劍篇》第三幕:“我們要開溝洫。”

(2).借指農田水利。《論語·泰伯》:“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3).泛指田野。 南朝 宋 鮑照 《代貧賤愁苦行》:“運圮津塗塞,遂轉死溝洫。” 嚴復 《論中國教化之退》:“其富也,僭侈逾度,國家聽之;其貧也,轉乎溝洫,國家亦聽之。”

詩詞推薦

耕耤禾詞·其二原文_耕耤禾詞·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